江財經濟法水不水
① 經濟法案例分析
1、應以"滿意水果店"為被告。因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規定,起字型大小的個人合夥,在民事訴訟中,應當以依法核准登記的字型大小為訴訟當事人。
2、該合夥與果農丁及與銀行所簽貸款合同均為有效合同。因為《合夥企業法》第38條規定:"合夥企業對合夥人執行合夥企業事務以及對外代表合夥企業權利的限制,不得對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本案中雖有內部合夥協議對執行合夥人的業務決定權有限制,但合夥企業不得以此對抗善意第三人而主張合同無效。
3、抵押合同並未生效。因為依《擔保法》的規定,以車輛抵押的,必須到運輸工具的登記部門辦事登記手續,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4、甲的免除行為有效。依《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規定,在民事訴訟中以字型大小為訴訟當事人的,由合夥負責人為訴訟代表人,合夥負責人的訴訟行為,對全體合夥人發生法律效力。
5、銀行、庚、己同時向"滿意水果店"行使債權時,應以水果店的財產按比例清償;不足部分,由各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因為:(1)因銀行與合夥之間的抵押合同並未生效,銀行並未享有抵押權,故其債權為無擔保的普通債權,不具有優先受償的效力。(2)合夥企業應先以自己的財產償還所負債務,不足部分,由各合夥人再以個人財產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6、法院應優先支持"滿意水果店"的債權人的訴訟請求。依合夥企業法的相關理論,合夥企業對其債務,應先以其全部財產進行清償;各個合夥人對其個人債務,應先以其在合夥企業出資以外的個人財產進行清償。換言之,對於各合夥人在合夥財產中的份額,當合夥企業債權人與合夥人個人債權人的利益存在沖突時,應優先滿足合夥企業債權的請求。
7、能夠對丙的個人財產進行追償。因為依《民法通則》及《合夥企業法》的有關規定,合夥企業對其債務應先以其財產進行清償。合夥企業財產不足清償到期債務的,各合夥人應以其個人財產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
② 經濟法問題
6、法院應優先支持銀行、庚、己的訴訟請求。根據《合夥企業法》規定,合夥企業對其債務應先以合夥企業的財產清償,合夥人個人的債權人只有在合夥人個人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才可以主張以合夥人在合夥企業中的份額進行清償。
7、可以。因為《合夥企業法》規定,合夥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到期債務的,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③ 經濟法問題在線等
在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有兩只手,一個無形的,那就是樓市調控,雖然靈活,速度快,但也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固有的缺點。所以也看得見的手來調整,這是宏觀調控,這是國家干預,通過經濟,法律,行政的手段來進行調節。
④ 請大家推薦幾位江財的經濟法老師,急急急!!!!!!!!我在線等
孫揮,悉尼大學碩士,超級美女,簽到(可以代簽),講課好,分數也高;關鍵是,太漂亮了,估計26歲左右,是男生就選吧。(本人選過)
⑤ 有一題作業不太懂,關於經濟法的,請大神幫幫忙
回函是要約 發貨行為是承諾。因為建築工程公司發出的是要約邀請。(噸價不超過1500 是個區間 所以不是要約)
所以合同無效 可以拒絕。
⑥ 經濟法案例解答 求高手!!!!!!
**市豐都縣花園水泥廠(下稱A企業)是個人獨資企業,黃麒麟(下稱丙)是企業負責人和投資人。2003年5月至2003年6月間秦宗炳(下稱甲)因A企業要運礦石便雇請駕駛員給其跑運輸,結算運費為9492元,由於無現款支付,A企業便叫其出納劉繼宏(下稱乙)給甲出具欠條,欠條載明A企業欠甲運費9492元。2004年5月20日,A企業因與陳國海(下稱丁)發生民事糾紛,被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2004)渝三中執字第15號民事裁定書,將其全部財產作價410萬元賣給了丁。丁買得企業後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企業負責人和投資人作了變更登記,故A企業變成了新投資人的重慶市豐都縣花園水泥廠(下稱B企業),但對企業名稱未作變更。2004年6月,甲找乙支付運費,乙說自己離開了A企業,叫甲去找丙。甲又去找丙,丙說A企業已賣給了丁並由丁成立了B企業。甲來到B企業,見其名稱未變,認為就是A企業,遂要其現任出納支付運費9492元並出示欠條。交涉未果,便訴諸法院。
【問題】(1)甲運費該不該B企業支付?為什麼?
(2)甲應以誰為被告?為什麼?
(3)該案應如何處理?
⑦ 經濟法 的問題
1、(1)發起人協議中的貸幣出資沒有達到法律規定:即貨幣出資不能低於專注冊資本的30%;不能以勞務出資屬。(2)、甲的觀點無法律依據。(3)、公司成立為營業執照頒發的那一天。(4)、首次股東會應由出資最多的一位進行召集與主持。
2、(1)乙公司的承諾有效。因為甲公司沒有明確提出異議。《合同法》第29條規定:「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2)由丙承擔。貨交第一承人時標的物風險由買受人承擔。
(3)乙對甲承擔違約,對丙不承擔,原因如前所述。
⑧ 經濟法案例分析13,,幫忙啊,謝謝拉,呵呵
酒店所有的抗辯理由都無法成立:1、盡管酒店的污水不是直接進入環境的,但是其污水是相關指標超標的根本原因,而且該排放不是因為不可抗力,所以酒店不能以此來抗辯;2、不構成重復收費,因為收費的主體和性質不同,排污廠的收費屬於加工費的性質,而環監所的收費是依據環保法的行政收費;3、測定的是酒店的污水而不是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所以在排污口測量是完全合理的;4、行政決定一經作出就有約束力,當事人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但是不得停止執行。
處理:酒店先執行行政決定,然後提起行政訴訟送或者行政復議
⑨ 經濟法是水課嗎
一般概念
所謂經濟法就是調整現代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和市場規制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資本主義概念
經濟法最早產生於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學家關於經濟法的概念,主要見於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的學術文獻中。英美法系國家盡管存在我們看來屬於經濟法的法律規范,但它們不注重法律部門的區分,沒有民法的概念,更沒有經濟法這一概念。因此,要說明大陸法系國家,尤其是德日學界對經濟法的解說。
a.認為經濟法就是和經濟有關的法律的總稱。比如德國的艾斯特豪思認為經濟法就是有關經濟的法。德國的努斯鮑姆認為經濟法是以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為目的的法律規范的綜合。日本學者美濃部達吉也持此說。這一學說是經濟法產生初期學者對經濟法概念的嘗試性定義,現已經沒人認同了。
《經濟法》
b.認為經濟法是對市場進行規制的法,以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為中心內容。日本的丹宗昭信認為:「現代經濟法的核心是壟斷禁止法」,「是國家規制市場支配的法」;日本學者正田彬也認為:經濟法是規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固有的以壟斷為中心的經濟從屬關系法。經濟法的認為在於糾正這種壟斷主體與非壟斷主體之間顯著的不平等關系。
c.認為經濟法是經濟公法,有學者認為這是德國經濟法學界的主流學說。這一觀點認為應該堅守羅馬法關於公法和私法的劃分,規定國家公務的法律為公法;規定個人利益的法律為私法。經濟法是國家對經濟施加直接影響的法律,是官方組織和管理經濟的措施。有一種比較狹隘的觀點把經濟法等同於經濟刑法,理由在於經濟法的規定大多包括了刑事責任的內容。這一觀點已經隨著經濟法的發展而被摒棄。
d.認為經濟法是社會法。與『經濟公法論』不同的是,此學說雖然也以公私法的劃分為認識論基礎,但認為在公法和私法之外存在一個獨立的第三領域,即社會法。我國很多學者同意這一學說。
e.認為經濟法是企業法。德國的卡斯凱爾和庫拉烏捷,日本的西原寬一等,主張以企業為中心來把握經濟法的定義,認為經濟法是關於企業的法,企業的概念構成了經濟立法的出發點。法國有學者認為,經濟法是對傳統商法的擴展,人們更多的用經濟法概念來代替傳統的商法。這也可以歸於「企業法說」的范圍。[2]
社會主義概念
1921年,蘇聯由於糧食匱乏引出新經濟政策。蘇聯的經濟法受到德國經濟法思想的很大影響,但是更重要的是與蘇聯的意識形態和經濟體制相聯系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法和蘇聯一樣,擺脫不了實質上實行的集中的體制的束縛。
a.兩分法。蘇聯法學家斯圖契卡認為,20世紀20年代蘇聯存在兩種經濟成分和經濟關系,私有者之間的財產關系由民法調整,社會主義成分的各種經濟關系由經濟法調整,民法最終將滅亡,被經濟法取代。20世紀30年代中後期,兩成分法被認為將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對立起來而遭到全盤否定,當時的法學權威雅辛斯基斥之為「法律機會主義」的理論。在隨後的大清洗中,斯圖契卡被處決,兩成分法也淡出了蘇聯主流經濟法思想。
⑩ 經濟法 案例分析 求大家幫忙 謝謝
一.1.實物出資,貨幣出資,勞務出資
2.尚未可以成立。發起人符合有限責任公司50人以下的要求;出資達法定最低出資限額,且貨幣出資額超過法定的30%;但未共同制定公司的章程,未有公司確定的經營住所,未確定公司的名稱和未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機構。
二.乙的說法沒有依據,因為其說明本身與法律抵觸,自始無效。
經營者有向消費者提供符合質量的商品或服務的義務,購買存在問題的礦泉水不是甲內心的真實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甲擁有求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