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師中級經濟法知識點
❶ 稅務師稅法和中級會計師經濟法有重合嗎
有部分內容相通,不過稅務師的涉稅法律偏向於稅收,法律要講的更細致一點。
❷ 經濟法基礎和中級經濟法中的稅法部分可以代替注冊稅務師稅法一、二中的相關章節嗎
不能替代。
稅復1稅2計算多制一些,掌握知識點比經濟法多,所以書和習題都要看,省不了。如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等大章節必須花大量時間的學習。
經濟法和稅法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屬於經濟法范疇,但是稅法不屬於注會經濟法范疇。而且稅法考慮的是實體如何征稅,經濟法考慮的是法律關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層次,兩者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麼聯系。
稅務師考試中稅法的講解要更為細致一些。如果學習了注會的稅法然後再考稅務師的稅一、稅二,還是要多下功夫看稅務師教材的,畢竟稅務師考試更為細致,好多內容是注會教材中沒有具體介紹的。如果是學習了稅務師的稅一、稅二去考注會的稅法,相對要容易一些,只需要注意對於同一內容,兩本教材規定不一致的地方就可以了。
❸ 注冊稅務師經濟法怎麼復習啊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1.歸納時間,這個是第一章,訴訟期限,肯定會考。還有比如多少日登記,多少日見報,多少日發出公告,等等,破產法,公司法合並分立會提及。
2.歸納表決方式,合夥企業法,公司法,破產法,物權法,都會有。
3.歸納組織形式,比如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的,這些合夥企業法,外商法,公司法,破產法,物權法都會有。
4.歸納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獨立董事,比如破產法管理人,都會有。
5.歸納能否對抗善意第三人,這個物權法有。
6.歸納其他數字,這個很重要的。
重點章節往往是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破產法,物權法。這些章節也容易結合。
稅法:
而稅法不同.
因為你看稅法,出題就有很對性,計算題都是出稅種,叫你算多少稅,分值比例較高,所以你如果計算做得好,考80分都容易,我這么告訴你幾點,你回去好好看看稅法.
稅法從增值稅,除了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外,書上黑體字,都是按照這么一個順序.
1.各個稅的概念
2.征稅對象,納稅義務人.
3.計稅基礎,這個是計算的關鍵,哪些要計稅,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組價,你列一張表.
4.納稅時間,地點,稅收優惠.
你按照這4樣,再歸納第5個.
5.與房子有關的稅,你看歷年試卷,年年都會考到.
你這么一歸納,稅法頂多歸納出30頁4A的紙,肯定能過了.
會計:會計我一直頭疼,把最難得看了,但是今年放水,考些不看的地方,但是會計也要有財管的基礎,第二章金融資產就需要財管,未確認融資收益,所以學會計必須有底子,有中級財務會計的底子,有財務報表分析,稅務的知識。
學會計我的歸納不到家,但是還是必須說,各個章節的聯系,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長期股權投資都是有著聯系,所以這幾章要學好。
然後財務報表,合並財務報表,所得稅會計是難點。
歸納有以下這么幾點:
因為會計其實是考你的會計准則問題,很詳細的,所以首先要
1.歸納會計科目核算內容
2.歸納以什麼價值核算,你比如歷史成本,公允價值,到底是什麼價值。
3.歸納相同點,比如哪些要提減值准備,哪些可以沖回,哪些不可以沖回。
4.對比,資產對比負債,對比所有者權益。
5.共性,資產裡面的,比如金融資產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的資產,共同與差異,金融資產與投資性房地產的共性。
審計我沒學好。
備考中注意這么幾點:
1.不能因為沒有2010年的教材而不預習,用09年的教材預習,最好不要買輔導,報個班比較穩妥,因為你如果面輔導,有以下兩個方面不好,如果你考得多,會感到預習時間不夠,再就是萬一教材改變大,做成了一個印象反倒不好。還不如報個班,把習題班學會就好了。等新書一下來,就趕緊做題。
2.心態放穩,不是很難的考試,只是到了那裡,會有兩個想法,一是題目不難,但是不會,二是感覺一整本書都是重點。
3.最怕的是高估自己,低估注冊會計師,很多考過初級,中級,盲目覺得自己的自學能力不錯。
4.要堅持做大題,最怕的就是看到大題,就腦袋裡面思考一下,不動筆,而直接去看答案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❹ 稅務師和中級會計師哪個更難
1、稅務師偏重稅務,其中的稅一、稅二、稅代三門課都是考稅法,比注會中的稅法還要細很多,而這些在中級會計中只是經濟法這一門中的一小部分。
2、稅務師中的財務與會計和中級會計中的會計實務內容和難度相當。
3、稅務師對財務部分的考察很少很少,但中級會計中有單獨的一門來考察。
4、稅務師中的法律更是一門大雜燴,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商法、民事訴訟、刑訴訴訟、行政訴訟均有涉及,而中級會計中考的就是經濟法和一部分稅法。
稅務師的難度比中級會計的難度大,如果僅僅是為了中級職稱,建議考中級會計;如果是去稅務所或者大公司獨立的稅務部門工作,再或者考稅務局、財政局的公務員,建議考稅務師;如果是為了長遠發展,可以考慮都考。
❺ 中級搭配稅務師哪些科目比較合適
首先就級中級會計職稱與稅務師考試科目而言。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科目包括《財務管理》、《經濟法》和《中級會計實務》。
稅務師考試科目為《稅法(一)》《稅法(二)》《財務與會計》《涉稅服務相關法律》《涉稅服務實務》。
其中,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成績有效周期為兩年,稅務師考試成績有效周期為五年。由於稅務師有五年的有效周期,我們在選擇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時候同時報考稅務師,這樣稅務師五年的周期也不會對中級會計職稱帶來太大的壓力。而中級會計職稱如果通過了,趁著剛學完記憶深刻,繼續學習稅務師也是游刃有餘。
其次之所以說他們是最佳搭配,原因是考試科目之間的聯系。
我們來詳細說下他們科目之間的聯系吧。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和《財務管理》與稅務師的《涉稅服務實務》和《財務與會計》相輔相成的,既然我們已經花費精力去學習了,為何不在刻苦仔細些,一起學起來。這樣對我們的中級更有保障,同時也許會一舉拿下稅務師的兩科。同時中級《經濟法》是法條相關,而與之相對應的稅務師的《稅法(一)》、《稅法(二)》以及《涉稅服務相關法律》也是法條相關的,一起學習背誦,都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所以也是完美搭配。
由於我們的建議是兩門一起備考,所以建議稅務師報考的科目不要太多。一般報考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考生會選擇稅務師的《涉稅服務實務》、《稅法(一)》和《稅法(二)》配合。當然如果時間比較多,那也可以同時報考稅務師的五門科目。因為稅務師改革後全部變為機考,提前報名參加下考試,熟悉下考試形式與機考系統也是不錯的選擇。也許「無心插柳柳成蔭」,稅務師與中級會計職稱就雙豐收了呢。
總之建議在報考中級三科的同時,稅務師可以分兩次完成,一次兩門或三門較為合理。其實《中級會計實務》中有與計算有關的地方,稅務師《涉稅服務實務》和《財務與會計》也有相關的計算,也是很完美的搭配。但稅務師的這兩科也是需要大量精力來復習的,因此不建議跨考的時候,同時選擇這兩門(當然如果是學霸,則強烈推薦)。
再次考試時間也讓他們不得不走到一起。
2016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時間為9月10日至12日,而稅務師考試時間為11月份。兩個考試相差僅2個月,這樣剛剛考完中級會計職稱的考生,可以趁熱打鐵,兩個月突擊復習,稅務師也許就一舉拿下了。如果中級會計職稱我們復習的仔細,通過稅務師的一些科目也不是很難,兩科一起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❻ 注冊稅務師的會計和中級會計師的會計哪個難點
考什麼就以什麼書為主啊。教材都是不一樣的。
注稅的會計不是單純的會計,是 財務與會計。有財務管理的部分和會計的部分。業務可能相對中級
簡單,但是題量很大。
全國注冊稅務師執業資格考試《財務與會計》試卷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計算題和綜合分析題四種類型。試卷總分14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40分,多項選擇題60分,計算題16分,綜合分析題24分。
1、單項選擇題
單項選擇題共有4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計40分。要求在四個備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一般主要涉及到財務管理中的公式、計算以及基本概念等理論知識,會計部分考核內容主要以會計核算、基本概念以及基礎理論為主,其中公式、計算、會計科目的使用以及會計計量、會計分錄等是這部分中的重頭戲。一般每章內容都會涉及,題量最少1-2個,重點章節最多和可達5-6個。
2、多項選擇題
多項選擇題共有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要求在多個各選項中,選出2個或2個以上的正確答案。錯選,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從本題出題要求看,1999年和2000年考試題中只提示有2個或2個以上的正確選項,也即不排除所有選項如ABCD都正確的可能,可以全選。但從2001年開始,試題中明確指出:「至少有1個錯項」,也即至少有一個選項是錯誤的,因此,不能幾個選項都選,如ABCD四個備選項中,最多隻能選3個,不能全選、考生在考試過程中,一定要仔細閱讀題上要求,嚴格按規定答題,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失誤。多項選擇題考核內容主要以概念、規則等理論表述為主,只有極少數的計算,另外有一些會計分錄的內容。多項選擇題在各章中大致呈均衡分布,每章題量l-2個,重點章節內容最多可達3-4個。
3、計算題
計算題共有兩個大題,總分16分。其中,每一大題中又有4個選擇題,每小題2分。在試題要求方面,除了1999年屬於單選和多選混合選擇外,其餘年度均為單選題。本題中一般有一個財務管理題,一個會計題。財務管理內容以計算為主,會計內容包括計算和會計核算題。同一大題中多個選擇題之間有時有一定的前後銜接關系,有時又是彼此毫無瓜葛、很獨立的內容。計算題一般往往分布在個別重點章節。近年來,隨著試題難度的加大,計算題的覆蓋面也越來越寬,不僅涉及到多個不同章節的內容,而且出現了財務管理與會計內容相結合的趨勢。
4、綜合分析題
綜合分析題共有兩個大題,總分24分。其中,每一大題中又有6個選擇題,每小題2分。在試題要求方面,全部都是單選和多選混合選擇,錯選不得分;少選,每個選項得0.5分。本題中一段主要以會計內容為主,但也有個別小題涉及到財務管理內容。會計內容包據計算、會計核算以及會計報表等內容。同一大題中多個選擇題之間有一定的前後銜接關系,個別選項也有單獨的內容,可獨立解答。綜合題一般主要分布在重點章節,近年來,隨著試題難度的加大,綜合題的覆蓋面也越來越寬,不僅同時跨越多個不同章節的內容,而且也出現了財務管理與會計內容的融合。
《財務與會計》試題特點
1、試題的知識覆蓋面很寬
這一點是由注冊稅務師考試題型決定的,本科由單選題、多選題、計算題、綜合分析題組成,且計算題和綜合分析題也通過單選和多選的方式來考核,可以說全部是單選、多選題,共計90個小題。90個小題覆蓋教材的90個點或更多,每意每節的內容都有可能涉及到。
2、計算以及會計核算題比重較大
財務與會計各自比重約為1:3o計算在總分數中的比重為40%左右,這個比例是比較高的。如果把財務管理中的公式、指標計算或因素分析,會計中的科目使用、計量以及計算、分錄全部作為一大類的話,則佔到了考核內容的大部分。以2003年為例,公式、計算。科目使用、會計核算以及相關內容佔了100分,高達70%多,這一點考生復習時一定要引起注意。很多考生在考試中感覺時間不夠用,說明熟練程度是不夠的。
3、試題的綜合性較高,側重於理解與綜合分析
綜合性較高是指每一小題不是比較直接的就能判定其正確的選項,絕大部分都有一個思考、分析、判斷或計算的過程,而不是對教材內容的直接復制,同時在考題中新知識考得較多,常規的一些知識在考題中出現的概率越來越低。
4、綜合題的考點跨度較大
歷年的綜合題分兩類,一類是沒有跨度的,考核點集中於某章節,較為集中;另一類是跨度較大的,有時把要素知識和報表連起來,有時把會計和財務知識連起來,這樣的題題干內容相對較鬆散,但必須對整體知識有駕馭能力。
《財務與會計》這一科1999年的學科通過率為40%,2002年通過率為50%,2001年通過率為26%,2002年的通過率為15%,2003年的通過率為45%。
或掌握。在研究和學習以前年度考題時,一定要細心辨別教材內容的變化和教材版本的差異,掌握現行的教材內容,理解以前考試題目的答題原則,比如財務中有關風險報酬率的計算、會計中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的核算、開辦費等。這些變動,部分是由於教材編寫過程中出於難易程度對內容的取捨(如財務內容),部分是由於制度、政策等本身發生的變動或修訂辦會計內容)。四是搞好模擬練習,在。上述三個方面充分注意的前提下,在考前進行一下模擬練習,自測後了解自己的分數,若發現有問題或無把握再及時採取方法進行補救。
❼ 為什麼中級會計師要比稅務師簡單很多呢
稅務師與中級會計沒有可比性。稅務師與注冊會計師比較,稅務師不如注冊會內計師,中容級會計側重企業全駕構,但就業並不受歡迎,而稅務師專注稅務籌劃,這是很多企業都急需的。
❽ 稅務師稅法一增值稅和中級的增值稅考題有什麼區別
區別非常大
一,教材篇幅的區別
中級《經濟法》教材增值稅章節,共六小節,40頁內容
稅務師《稅法一》教材,共13小節,130頁內容
二,內容深度的區別
中級中的增值稅在整個考試中不算重點,只是輔助知識點,當然還是要掌握基礎內容
稅務師中的增值稅在《稅法一》的考試中佔比最大,不僅如此在稅務師另一門《涉稅相關實務》中也涉及到增值稅的內容,所以即便稅法一沒考到的考點,也可能在實務中涉及到,重要性顯然易見
三,考試難度的區別
增值稅在中級會計職稱中的佔比不大,主要側重於會計上的考點,所以增值稅其實難度不大,掌握基礎內容就得得分
而稅務師考試從考試名稱就能看出側重於稅法的掌握,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是我國目前稅收最大的兩大稅種,所以幾乎涵蓋了每個稅種的全部內容,也希望考生通過學習來掌握全面內容,自然在范圍和難度上更廣更深
❾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怎麼復習
1. 區分考點分類學習
對於純記憶性知識點,要注意技巧,可以通過表格整理、口版訣整理的方法,減小記權憶難度,提高沖刺階段記憶效率。而對於應用性知識點,要注重理解,理解條例含義,真正看懂案例。應用性知識點如果不立足於理解,只是「死記硬背」,很容易遺忘。所以理解清楚才是「王道」,理解了才會發現需要背的並不多,記起來也並不難。
2. 適當選擇記憶方法
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會讓知識點更加直觀,通過導圖可以直觀看出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橫向和縱向的對比分析,有效區分理解相似、易混的內容,復習起來簡單、方便又好記。
口訣:口訣是一種很好的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諧音、有趣的聯想連接成順口溜,容易使人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記。
3. 聽課做題理解記憶
經濟法科目雖然比較簡單,但也是需要溫故而知新的,需要考生定期回顧學過的內容,總結鞏固,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識,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大家可以採用書課結合的方式備考經濟法科目,先跟隨來學寶典老師的講解對教材及重點內容詳細了解,之後輔以習題鞏固,如此循環備考效率更高!小編建議考生下載一個來學寶典APP,軟體提供在線題庫和學習視頻,聽網課復習比自學效果更好哦。
❿ 稅務師財務與會計與中級實務區別與聯系
財務會計和中級財務會計有一定的區別,中級財務會計是注冊會計師的考試科目,它的涉及面比較廣,注重考生對政策和理論性的把握。
(一)注冊稅務師和中級職稱科目之間的聯系
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和《財務管理》對應著稅務師考試中的《涉稅服務實務》和《財務與會計》的相關內容,總體來說,是相輔相成的。同時中級《經濟法》也是法條相關,相信學好《稅法(一)》、《稅法(二)》以及《涉稅服務相關法律》也是同理可得,所以稅務師考試和中級是非常適合一起聯報的。
(二)聯報跨考科目推薦
由於是兩個一起屬於跨考,所以建議稅務師報考科目不宜過多,一般來說報考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考生同時報考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和《稅法(一)》和《稅法(二)》為最佳,當然如果備考時間比較多,那也可以同時報考稅務師考試五門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