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的規定不可抗力

合同法的規定不可抗力

發布時間: 2022-01-12 10:57:44

A. 合同法的不可抗力包括哪些條件

合同法已廢止,民法典不可抗力成立的條件有:
1、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
2、不受人的行為和意志左右,不能避免;
3、與損害結果的發生具有因果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第五百九十條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違約責任。

B.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司法解釋是如何規定的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不能預見,不能避內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容情況。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沿襲了此規定。理論上通常認為不可抗力包括:(1)重大的自然災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嘯、台風 、海浪、洪水、蝗災、風暴、冰雹、沙塵暴、火山爆發、山體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剛剛發生在我國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就屬於這種類型。(2)重大的社會非正常事件。這類事件往往指社會異常的、突發的事件,既非自然災害,也不屬於政府行為,如戰爭、武裝沖突、罷工、騷亂、暴動等。這些事件雖然是人為的,但對局外的民事關系的當事人而言,這些事件則是既不能預見也不能避免與克服的,因此屬於不可抗力。(3)有些情況下,政府行為對民事當事人民事活動的影響,類似於不可抗力,應當比照不可抗力處理。

C. 合同不可抗力條款怎樣規定

不可抗力是一項免責條款,是指買賣合同簽訂後,不是由於合同當事人的過失或疏忽,而是由於發生了合同當事人無法預見、無法預防、無法避免和無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發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責任或者推遲履行合同。所謂不可抗力,在我國《民法通則》上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不可抗力條款是指合同中訂明如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義務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責任。另一方當事人不得對此要求損害賠償。因此,不可抗力條款是一種免責條款。

不可抗力條款是規定在合同訂立後發生當事人在訂合同時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可控制的意外事故,以致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時,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責任的條款。

構成不可抗力的意外事故應具備的條件:
①意外事故是在簽訂合同以後發生的;
②意外事故是當事人所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可控制的。不可抗力的事故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由於自然力量引起的,如水災、風災、旱災、地震等;另一種是社會原因引起的,如戰爭、封鎖、政府禁令等;
③意外事故的引起沒有當事人疏忽或過失等主觀因素。

在我國《合同法》上,不可抗力解釋為: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條款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自然災害、如台風、冰雹、地震、海嘯、洪水、火山爆發、山體滑坡;
2、政府行為,如徵收、徵用;
3、社會異常事件,如戰爭、武裝沖突、罷工、騷亂、暴動等。

D.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不可抗力應該具備以下哪些條件

1、不可預見性。法律要求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須是有關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對這個事件是否會發生是不可能預見到的。在正常情況下,對於一般合同當事人來說,判斷其能否預見到某一事件的發生有兩個不同的標准:一是客觀標准,就是在某種具體情況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夠預見到的,合同當事人就應預見到;如果對該種事件的預見需要有一定專門知識,那麼只要具有這種專業知識的一般正常水平的人所能預見到的,則該合同的當事人就應該預見到。另一個標準是主觀標准,就是在某種具體情況下,根據行為人的主觀條件如年齡、智力發育狀況、知識水平,教育和技術能力等來判斷合同的當事人是否應該預見到。這兩種標准,可以單獨運用,但在多種情況下應結合使用。
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盡管採取了及時合理的措施,但客觀上並不能阻止這一意外情況的發生,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個事件的發生完全可以通過當事人及時合理的作為而避免,則該事件就不能認為是不可抗力。
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當事人對於意外發生的某一個事件所造成的損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後果可以通過當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麼這個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4、履行期間性。對某一個具體合同而言,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須是在合同簽訂之後、終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間內發生的。如果一項事件發生在合同訂立之前或履行之後,或在一方履行遲延而又經對方當事人同意時,則不能構成這個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構成一項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必須同時具備上述四個要件,缺一不可。

E. 合同法不可抗力是哪些方面

不可抗力包括社會事件,例如罷工、騷亂;自然災害,例如台風、地震、洪水、冰雹;以及政府行為,例如徵收、徵用等。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就是不可抗力。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第一百八十一條
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八十二條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
危險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可以給予適當補償。
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F. 合同法的不可抗力規定是什麼

不可抗力包括:重大的自然災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嘯、台風、海浪、洪水;重大的社會非正常事件。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的來源既有自然現象,如地震、台風,也包括社會現象,如軍事行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的來源既有自然現象,如地震、台風,也包括社會現象,如軍事行動。作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強制力,具有客觀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觀上的不可預見性以及社會危害性。

G.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什麼叫不可抗力

合同法中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專如自然災害:台風、地屬震、洪水、冰雹;政府行為:徵收、徵用;社會異常事件:罷工、騷亂等。
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七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H. 合同法中的不可抗力

法律分析: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訂立時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圍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自然現象,如,火災、旱災、地震、風災、大雪、山崩等;二是由社會原因引起的社會現象,如,戰爭、動亂、政府幹預、徵收、徵用、罷工、禁運、市場行情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熱點內容
上海浦東新區法院 發布:2025-08-20 14:38:27 瀏覽:986
行政訴訟法執法檢查 發布:2025-08-20 14:33:27 瀏覽:395
宇宙小鎮法官 發布:2025-08-20 13:49:15 瀏覽:89
勞動法中工傷陪償相關規定 發布:2025-08-20 13:49:15 瀏覽:971
市城市執法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0 13:49:03 瀏覽:487
合肥律師事務所咨詢 發布:2025-08-20 13:23:44 瀏覽:413
山東新泰人民法院門口 發布:2025-08-20 13:13:58 瀏覽:238
反光鏡被噴油漆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0 13:10:49 瀏覽:712
鐵道部政策法規司 發布:2025-08-20 13:09:51 瀏覽:575
民法正點 發布:2025-08-20 13:05:03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