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傳銷社會與法
在經歷反復權衡與激烈博弈之後,中國政府終於決定了如何來管理引起巨大爭議的直銷業。
2005年8月10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的兩部直銷法規核心文件《直銷管理條例》 與《取締非法傳銷條例》已於2005年8月31日由溫總理簽發頒布令,2005年9月1日以國務院令的形式正式發布。其中,《取締非法傳銷條例》將先於《直銷管理條例》一個月生效。兩部法規已在8月31日晚開印,8月31日、9月1日兩日如計劃印發各相關部門。
為配合未來監管,國家工商總局將專門成立一個類似直銷監管局的獨立機構,該升級後的機構將是一個與公平交易局同等建制的正局級單位,該機構成立計劃已提交國家工商總局。 「對於業界一直擔憂的問題,直銷新法採取『減法』逐步剔除原來並不適合市場發展的相關規定。」直銷研究專家王萬軍分析認為,從出台的兩部條例來看,新規在個別地方已有所修改,使之更吻合市場發展的軌道。
「第一處改動:直銷企業有了分銷權」,王萬軍透露,直銷企業除可以直銷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外,還可以銷售其母公司、控股公司生產的產品,直銷企業可以依法取得貿易權和分銷權,這使得一家直銷企業的產品門類大大豐富。
「第二處改動:取消店鋪數量、標准等限制,提出了服務網點的新概念」,此前的草案規定,直銷企業申請設立省級分支機構必須在省、市、自治區內的10個以上的城市設立不少於10家店鋪或20家特許經營店鋪,但新條例只要求企業在開展業務地區至少擁有一家服務網點。王萬軍認為,與承擔銷售任務的店鋪相比,服務網點更多地承擔售後保障工作,這種做法使中國直銷模式與國際上的無店鋪銷售概念更為接近。
「第三處改動:有關退貨時間改為消費者購買直銷產品之日起30日內;直銷員購買直銷產品之日起30日內」,王萬軍透露,原來的規定前者是50日內,後者是60日內退貨。對此,王認為,由於直銷企業根據銷售業績撥付的獎金最長時間不會超過30天,此處改動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於退貨期太長給企業財務管理帶來被動,也給直銷員設置了一個合理的冷靜期。
此外,「條例的第四條『生產型』三字去掉;第七條『生產型企業』五個字也去掉了」,由此,王萬軍認為,新規給非生產型企業開出了一道可以依法進入直銷業的閘口。 「針對某些可能擾亂市場的行為,該條例採取了『加法』以盡量避免直銷開放可能給市場帶來的隱患」。同時,王萬軍認為,新出台的這兩部條例清晰劃分了非法傳銷和直銷的區別,將純粹的拉人頭以及金字塔式的銷售結構納入重拳治理之列。
同時,由於計酬方式是國家行政職能管理部門鑒別直銷和非法傳銷的最根本依據,王認為,《直銷管理條例》也通過對直銷體系的獎金計酬方式作出嚴格的規定(具體表現為:直銷員所獲得的傭金只能來自於其直接銷售額;各種形式的獎勵、傭金、其他物質獎勵的總數不得超過其銷售額的30%)表明了政府一個禁止多層次直銷的立場。
准入門檻作為一條硬性規定,亦把非法傳銷企業擋在門外,為直銷市場過濾一批不具有資格的企業。據悉,新規對准入門檻作出如下規定,申請從事直銷的企業需要注冊資本金達到人民幣8000萬元,並繳納最低為人民幣2000萬元的保證金,同時在年銷售額上也有要求。 《直銷管理條例》與《取締非法傳銷條例》註明:兩份法規將先後於2005年12月1日、11月1日分別實施。故此,所有打算從事直銷的企業將在12月1日之後,才能向其總部所屬的商務管理部門提交牌照申請,再由當地商務部門提交國家商務部進行審核並頒布牌照。
對此,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直銷法規專家劉忠律師認為,從9月1日條例的頒布到11、12月條例的生效這個時間安排來看,中國政府給予了直銷企業足夠的時間進行適時調整。劉忠分析,根據目前申報批准程序須90個工作日來算,估計要到明年3月,首批獲得中國直銷牌照的企業才能正式在華運營直銷。另有專家分析認為,《取締非法傳銷條例》早於《直銷管理條例》一個月生效,表明政府將對所有企業進行檢查,檢查其是否有重大違規記錄,通過此舉對行業進行梳理。
「只要大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我們就會在中國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對於該兩部條例或「嚴」或「松」的調整,康寶萊集團高層的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心聲。資料顯示,2004年,整個中國直銷業的營業額為350億元左右,其中10家外資轉型企業營業額為300億元,內資企業整體營業額不到50億元。有關專家預測,中國直銷市場年增長率將有望達到20%甚至更高。
據此,中國市場現存的直銷企業將從本月開始進入為期3個月的調整期。「不同企業在中國有著不同發展歷程和發展模式,但相同的是——他們都將再次面臨轉變。」對此,世界直銷商商會秘書長禹路認為,條例的出台是直銷行業重新贏得公眾信任的重要條件。
Ⅱ 傳銷和非法傳銷的區別是什麼
什麼是直銷呢?世界直銷協會是這樣闡述的:直銷是指在固定零售店鋪以外的地方(例如個人住所、工作地點或其它場所),獨立的營銷人員以面對面的方式,通過講解和示範方式將產品和服務直接介紹給消費者,進行消費品的行銷。 合法直銷是將優質的產品直接輸送給消費者,同時也有完善的售後服務保障和退貨機制,可以避免消費者和推銷人員的經濟損失。真正的直銷,堪稱營銷領域的一顆璀璨明珠,不僅成功造就了像安利、玫琳凱、雅芳等大型跨國公司,而且其卓越的營銷理念和在這種理念之下的豐富的管理哲學,已經連同這些先驅公司的成功案例,一起入選哈佛大學 MBA(工商管理碩士)必修教材。 那麼究竟什麼是非法傳銷?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安部、人民銀行《關於嚴厲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等非法經營活動的意見》的規定,傳銷或變相傳銷行為的特徵主要有: (一)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組織網路從事無店鋪經營活動,參加者之間上線從下線的營銷業績中提取報酬的; (二)參加者通過交納入門費或以認購商品(含服務,下同)等變相交納入門費的方式,取得加入、介紹或發展他人加入的資格,並以此獲取回報; (三)先參加者從發展的下線成員所交納費用中獲取收益,且收益數額由其加入的先後順序決定的; (四)組織者的收益主要來自參加者交納的入門費或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的費用的; (五) 組織者利用後參加者所交付的部分費用支付先參加者的報酬維持運作的; (六)其他通過發展人員、組織網路或以高額回報為誘餌招攬人員從事變相傳銷活動的。 合法的直銷和非法的傳銷最根本的區別是:合法的直銷公司有自己的工廠,有自己的科研機構,生產和銷售的產品都是國家批準的,公司和直銷員是合作關系,利益是建立在銷售商品的基礎之上;非法傳銷公司沒有自己的工廠,而是將其他廠家粗劣的產品逐層傳銷給下線會員,每一層都要加上中間利潤 ,這種借著商品的轉換而賺取中間利潤的「間接販賣」,使商品和實際的價格相差甚遠,而且傳銷的層次越多,商品價格就越高,這樣底層人員的產品根本賣不出去,而傳銷不準退貨,經濟上受到極大的損失。 直銷與傳銷在英文原義中都是「 direct selling」,這種無店鋪的營銷方式最初由港台地區傳入祖國大陸,而港台地區大多將它翻譯為「傳銷」。由於存在監管真空,「老鼠會」式的發展模式給直銷行業帶來了管理的失控,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以至於直至今日不少人仍然對直銷聞之色變,而傳銷也成為一個貶義詞。其實,傳銷是直銷的一個邪惡變異,是被人利用的產物,表面上相似,直銷和非法傳銷之間只有「一牆之隔」,管理好就是正當,管理不好就會變成非法傳銷。
Ⅲ 傳銷和非法傳銷簡單解釋
傳銷是,前面入伙的人,賺他再拉來入伙人的入伙費。
沒有向社會銷售市場利潤的產品、也沒有為社會提供市場利潤的服務!
直銷是通過向社會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賺取適當市場利潤。
Ⅳ 什麼是非法傳銷
什麼是非法傳銷?
「世界直銷聯盟」在很早以前就對假借正當多層次直銷名目進行商業詐騙的「非法傳銷」的定義和行為做出了說明和其辨別特徵。由於中國目前尚未出台相關的正當多層次直銷的法律和法規,所以,中國對非法傳銷並沒有明確下定義,只是講要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我們可以肯定地講,中國政府要打擊的「傳銷和變相傳銷」就是世界直銷聯盟講的「金字塔式或類似的銷售法」,這個「金字塔式或類似的銷售法」就是「非法傳銷」,就是台灣、香港俗稱的「老鼠會」。筆者根據近5年在直銷業的親身經歷及艱苦卓絕地實踐、探索和思考,對中國的「非法傳銷」給出一個參考定義及其特徵來與讀者共同探討:
「非法傳銷」是以幾何倍增法來進行人推薦人的方式,利用正當多層次直銷為幌子,並讓或誘惑加入者交納高額費用或購買及變相購買其相當貨物,然後從加入者交納的高額費用(或者從加入者購買及變相購買其相當貨物的貨幣)中或加入人群的總費用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獎金(或者傭金或者利潤等)返還給非法傳銷員(商)的一種商業經濟詐騙行為。
「非法傳銷」有三大顯著特徵:
第一個特徵:囤貨詐錢
非法傳銷人員為了迅速致富!往往強迫,誘導被推薦(介紹)者買一大批「貨」(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貨幣,或某某<現金>卡,或變相稱資料費),其目的是為了從非法傳銷公司獲取盡量多的收入(如獎金等)。
第二個特徵:掛羊頭賣狗肉
非法傳銷公司或者非法傳銷人員,往往打著合法培訓會議的旗號,用「掛羊頭」的方式來賣「狗肉」。它們利用人性的弱點,利用人們想暴富的心理,極力宣揚「迅速致富」的人生道理,為了達到讓新人盡快加入的目的,非法傳銷公司或者非法傳銷人員往往會自己或者用被推薦(介紹)者「成功」(賺到很多錢)以後,其賺錢中或後過分或炮製的親身感受、利用長時間有節奏的掌聲和口號,甚至用現代聲光電多媒體等技術手段來「故意」營造一種超出「常識」范圍的,讓人激動的等等場情或場面,其最終目的還是想讓人們敢快加入而從非法傳銷公司獲取盡量多的收入(如獎金)。
第三個特徵:交納高額入門費
非法傳銷公司和非法傳銷人員的「收入」不是來源於把產品/商品銷售給最終消費者後而計提的合法收入,而是來源於加入者繳納的各種「高額費用」,所以,為了詐取高額利潤,它們就必須要收取加入者的高額費用或強迫其認購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貨物。這是它的「核心」!為了這個「核心」所做的一切包裝都是一個「幌子」。因而,你會發現,有的或者非法傳銷人員傳銷公司會講,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公司產品又世界第一,5000塊錢不貴,不僅吃了身體好,還能賺錢,多好的事情,買吧!還有的非法傳銷人員和非法傳銷公司打著連鎖經營等名目繁多的時髦旗號,巧妙應用《孫子兵法》中所講的兵不厭詐的戰略戰術,告訴你:要是辦一個連鎖經營等等的公司至少也得3~5萬吧,而這家公司才3000多塊,多便宜而且風險又小,又包你賺等等讓人心動的計劃讓你眼花繚亂,其最終目的還是想讓人們敢快加入交錢或購物,從非法傳銷公司獲取盡量多的收入。
非法傳銷要麼是具備以上其中的一個特徵或者二個特徵,要麼是三個特徵同時具備。也就是講,你只要認准這3點並把它卡死,非法傳銷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和空間,不攻自破! 關於非法傳銷與正當多層次直銷在本質區別,如果讀者感興趣,可在《中國營銷傳播網》上觀閱「直銷內幕大揭迷」金為忠良系列文章,這里由於不是本文探討的主題,因而不再贅述。
綜合上述:我們對直復營銷、正當多層次直銷、非法傳銷之間的本質區別作一個總結:
它們都屬於「無店鋪銷售」(至於正當多層次直銷在中國已經表現出了有店鋪銷售的特徵而與「世界直銷聯盟」對多層次直銷的定義相違背,這里不屬於本文討論的范疇。同樣如果讀者感興趣,可在《中國營銷傳播網》上觀閱「直銷內幕大揭迷」金為忠良系列文章,因而也不再贅述),但是,直復營銷與正當多層次直銷的本質區別在於:「在完成商品銷售或者服務時,是否是銷售人員與消費者進行『面對面』或者『一對一』的促銷說明」;與非法傳銷的本質區別在於:「在完成商品銷售時,是否是通過人推薦人的方式並且是向被推薦者收取高額入門費或購買及變相購買其相當貨物」。
用以上這個本質特徵去判定一種經營模式是不是直復營銷是很簡單的事情,第一,你要看消費者與公司商品接觸的「橋梁」是「銷售人員」還是「媒體」?如果是「媒體」那麼就不會存在銷售人員在進行商品銷售時要與消費者進行「面對面」或者「一對一」的促銷說明;第二,如果這種經營模式屬於「無店鋪銷售」范疇,那麼它就是直復營銷。
如果是消費者與公司商品接觸的「橋梁」是「銷售人員」,那麼就存在二種可能性:要麼是正當多層次直銷;要麼是非法傳銷(即「金字塔式或類似的銷售法」或「老鼠會」)。如何去區分呢?這里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不是「是否存在推薦和被推薦而行成的上和下的關系」,不是「是否存在開會和不開會」,甚至都不是「獎金分配製度」。國家工商管理局對如何判別非法傳銷講述了9條標准,不用講凡是符合這9條標準的就是非法傳銷,這一點無可置疑。其實「這9條標准」它的核心特徵就是「3點」,就是我們上述講到的:1)、囤貨詐錢;2)、掛羊頭賣狗肉;3)、交納高額入門費。就是說,它只要存在「這3點」,300%就是非法傳銷!但是,提請讀者注意:(1)、非法傳銷不是非要「這3點」同時具備才叫非法傳銷,它只要具備「這3點」中的任何一點就當屬非法傳銷無疑;(2)、正當多層次直銷中也可能存在「非法傳銷「!
Ⅳ 普法:什麼是非法集資與傳銷
非法集資和傳銷是兩個不同的行為,其在法律上的定性也不同。
《非法集資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關於取締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中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
Ⅵ 什麼是非法傳銷
非法傳銷有三個特徵:拉人頭、交會費、團隊計酬,符合這三點的就是非法傳銷。
它本質上沒有真實的產品,基本是以新加入者繳納的會費按比例在組織內分紅的形式。
它主要表現為:依靠各種謊言騙親朋好友前來,想方設法說服他們拿錢加入或投資,並且形成上下級關系,然後再依此循環往復下去,造成越來越多的受騙者。
Ⅶ 什麼是傳銷和非法傳銷
傳銷目前沒有合法與非法之分。只要是傳銷就是非法。沒有實際產品或產品價格高於市場1-數倍,靠人員發展,上線、下線、金字塔式的銷售模式。實際上是老鼠會,是就明顯的傳銷。與公司拿沒拿直銷牌照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