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經濟法試題答案
① 經濟法概論試題答案
1、狹義上的法律是指由( B )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文件。
A 最高人民法院 B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C 最高人民檢察院 D 國務院、
2、我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特定的( C )。
A 人身與財產關系 B分配關系
C 經濟關系 D人身關系
3、職工代表大會是指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中( D )。
A 企業的管理機構 B 企業的權力機構
C 企業的咨詢機構 D 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機構
4、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提取的公司法定公益金占利潤的( C )。
A 2-5% B 3-5% C 5-10% D 8-10%
5、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 C )行使撤銷權。
A 3個月 B 6個月 C 1年內 D 2年內
6、公司法規定,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 D )。
A 15% B 20% C 25% D 30%
7、合同生效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應當( B )。
A 返還定金 B 雙倍返還定金
C 返還定金並賠償損失 D 返還定金並支付違約金
8、工業產權實際上關於( A )和由商業信譽的標記權的總稱。
A 技術成果專有權 B 著作財產權
C 著作人身權 D 出版者權
9、下列不屬於不當低價銷售行為特點的是( B )。
A該行為發生在商品銷售環節 B該行為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
C 該行為採用低於商品成本價的方式進行銷售 D 該行為的目的在於排擠競爭對手,維持或者爭取自身的競爭優勢
10、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 ,消費者是指( C )。
A所有商品的消費者 B生產資料的消費者
C生活資料的消費者 D生活資料的消費者和主要生產資料的消費者
② 經濟法答案最後
答:1 消費者在消費時所應該享有的法定權利有哪些
(1)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的權利;
(2)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3)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4)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5)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6)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
(7)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8)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9)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這九項權利是消費者進行消費活動必不可少的,其中前五項權利是基礎,與消費者的關系最為密切,後四項權利則是由此派生出來的
2上題說明了該公司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安全保障權、知悉真情權、獲取賠償權
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的權利。其中第7條規定了消費者享有的安全保障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第8條規定了消費者的知悉真情權,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第10條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第11條規定了消費者的獲得賠償權,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某公司生產的汽車因為設計上的缺陷導致駕駛故障,造成交通事故,危害了消費者的安全保障權。該公司事後拒絕就故障原因做出說明,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悉真情權。最後該公司拒絕對受害人提供賠償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獲得賠償權
③ 急急急 經濟法概論試卷答案 謝謝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們了~!~!~!~
一、
1.A 2.A 3.500萬 4. B 5.D 6.BD 7.ACD 8.ABC 9.AB 10.ABCD
二、1. 代理:是某人(代理人)依據本人(被代理人)的委託或者法律規定以及人民法院或有關單位指定,以本人名義與第三人所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後果直接由本人承受的制度。
2.外資企業:指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
3. 有限責任公司:指由法定人數(2~50個)的股東組成的、股東以其出資額對公司承擔責任並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4. 專利權:指國家專主管機關依法授予專利申請人及其繼受人在一定期間內實施利用其發明創造的獨占權利。
5、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在無先後履行順序時,一方在對方未對待給付以前,可拒絕履行
三、1.× 應該是繼受取得 2..×,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 3.× 有的短期內是對消費者有益的 4.× 顯失公平的合同並不當然無效,只有當事人申請無效才會無效
5.× 應先向原仲裁機構申請復議
四、(一)1.法律 2法律解釋3.判例 4.國際條約和協議5..習慣 6..學說和法理
(二)、……
六、應該及時通知對方驗貨結果,並不予付款。依據雙方簽訂的買賣合同
允許,因為違約金100萬過高,依法違約金不應超過合同價款百分之二十
④ 經濟法試題
這個題考來的是效力待定的民自事法律行為。李一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王某是成年人,李一的行為屬於屬於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其法定代理人,就是他的父母,追認就有效,拒絕則無效,題中李一父親拒絕,則李一的行為無效。
王某無權撤銷合同,因為只有善意相對人才有撤銷的權利,王某事先已經知道李一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王某不是善意相對人,故王某無權撤銷合同。
⑤ 電大《經濟法律基礎》2018春形成性階段考試試題及解答
找試題答案的話,我覺得可以去大象找答案小程序找一下的,這是最近剛出不久的搜題小程序吧,感覺搜題搜答案還行,基本上都能搜到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1、法是由(D)保證實施的規范。
A.統治階級意志
B.被統治階級意志
C.領導者個人強制力
D.國家強制力
2、經濟法是調整一定范圍內的(A)關系的。
A.經濟關系
B.民事關系
C.刑事關系
D.行政關系
3、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是依法參加經濟法律關系、享受經濟權利和承擔經濟義務的(C)
A.組織
B.個人
C.組織和個人
D.政府機關
4、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是經濟法律關系主體通過經濟法律關系所過求的、體現一定的經濟利益和經濟目標的(C).
A.財物
B.行為
c.財物或行為
D.無形財富和有形財富
5,法的本質是(C)
A.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的工具
B.維護和鞏固國家政權的手段
c.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D.規范人們行為的規則
6,規定國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的法律是(C).
A.民法
B.經濟法
C.憲法
D.行政法規
7,在原始社會調整人們關系與行為規則的是(D)
A.原始社會的法律
B.氏族首領的意志
C.原始社會的制度
D.人們的原始習慣
8.人類社會最早出現的法是(A).
A.奴隸製法
B.封建製法
C.資本主義法
D.社會主義法
9,人類社會最後一個類型法是(D).
A.奴隸製法
B.封建製法
C.資本主義法
D.社會主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