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故意隱瞞

合同法故意隱瞞

發布時間: 2022-01-15 06:47:02

Ⅰ 簽訂虛假不實的合同,違反了哪些法律條款

違反了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2條規定: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版情形之一,權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Ⅱ 如何理解合同法上的欺詐

所謂欺詐,就是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故意告知對方虛假的情況,欺騙對方版,誘使對方作出錯誤的權意思表示而與之訂立合同。
例如,出售假冒偽劣產品,提供虛假的商品說明書,在沒有履行能力的情況下,對外簽訂合同騙取定金或者貨款,偽造資質越級承擔工程項目等等。
欺詐具有以下構成要件:(1)欺詐一方當事人有欺詐的故意。(2)要有欺詐另一方的行為。
(3)受欺詐方簽訂合同是由於受欺詐的結果。

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

Ⅲ 如何界定「故意隱瞞」並分配證明責任

何為隱瞞?《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掩蓋真相不讓人知道」。而《解釋》中使用的是「故意隱瞞」的概念,這一概念與隱瞞有區別嗎?是否 「未告知」即為隱瞞,並當然構成「故意隱瞞」呢?
《合同法》第42條第2項規定,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承擔賠償責任。該兩類行為均屬於違反情報提供義務的行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則以懲罰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中的欺詐行為為目的,但該法對「欺詐」本身的語義也未作出特別的界定,自然應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的「欺詐」概念作相同的解釋,即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情形。可見故意隱瞞系欺詐行為一種的形態。而《解釋》第九條的立法目的就是懲罰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惡意欺詐「行為。所以,從法律解釋學的角度考量,欺詐中的故意隱瞞與《解釋》中的「故意隱瞞」應作統一解釋。但就行為的性質分析,欺詐中的「製造假象」的行為屬於作為的形式。而欺詐中的「隱瞞事實真相」則既可以是採取沉默的方式、即採取不履行告知的不作為方式隱瞞,也可以採用虛構事實、製造假象的作為方式隱瞞。由此看出,「隱瞞」和《解釋》中「故意隱瞞」在語義上並無二致,應都包含作為和不作為地掩蓋事實真相不讓人知道之故意內容。同比類推,如同欺詐行為不可能存在過失一樣,隱瞞或故意隱瞞之外也不可能存在「過失隱瞞」的情形。所以對合同法及民法通則、《解釋》中「故意隱瞞」應作與「隱瞞」的含義的外延與內涵相同的理解。而不能將隱瞞理解為是「問而不答」的不作為,而將故意隱瞞理解為為「問而誆言」的作為。法律之所採用故意隱瞞(當然從主觀上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兩種形態)的表述,一是出於法律用於的一致性要求,二是語言表述的習慣(故意隱瞞較隱瞞語氣更重,更能突出隱瞞語義中惡意性),三是暗含所隱瞞的事實系行為人應負擔的重大事項的告知義務。

Ⅳ 故意隱瞞是不是可以使合同無效

是無效合同,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無效合同包括以下五種情形中的一種為一方一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視為無效合同。
從你的介紹看出,你們訂立的合同存在欺詐行為,應該是無效合同。

Ⅳ 根據《合同法》第42條的規定,合同簽訂方不得故意隱瞞以下哪一項事實

第四十二條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內償責任:
(一)容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Ⅵ 中國合同法中關於欺詐而簽訂的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合同法》五十二條關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是無效的。 第五十四條,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從法條上我們不難看出,合同欺詐的構成有四個要件。

1、一方故意,告知虛假事實或者隱瞞真實事實;

2、對方因此陷入錯誤認識,也就是說欺詐與錯誤具有因果關系;

3、對方因錯誤認識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就是認識錯誤與不真實的意思表示間有因果關系;

4、欺詐具有不正當性。從這四個方面我們不難看出,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互為因果,可見法律對欺詐認定的嚴謹性。

(6)合同法故意隱瞞擴展閱讀:

欺詐要件的要點分析

1、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一方故意,告知虛假事實或者隱瞞真實事實欺詐的故意,首先要明確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陳述是虛偽的,並會導致對方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縱這種結果的發生。

2、對方陷入錯誤認識。簡單的說就是你征服了對方,讓對方相信你了,跟著你的思路走了,這是一般的陷入錯誤認識,這里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負有告知義務的機關或者個人該告知而故意不告知或者眼睜睜的看著不說,都屬於這個情況。

3、因錯誤認識而做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就是認識錯誤與不真實的意思表示間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你已經跳進了對方給你挖的坑裡了,到這里整個欺詐行為已經完成,那麼是否構成欺詐,還的看第四條,因為我們還有善意的謊言嘛。

4、欺詐具有不正當性。籠統的說就是你的欺詐行為超出了法律、道德或交易習慣允許的限度,不是善意而是惡意,是為了損害別人的利益而欺詐的,不是為了維護別人的利益而做出的善意的謊言。

Ⅶ 訂立合同時對方故意隱瞞重大事項怎麼辦

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一方故意隱瞞重大事項,致使合同不成立或者有瑕疵的,要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另一方可要求對方承擔賠償責任。
所謂締約過失責任,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因過錯違反依誠實信用原則負有的先合同義務,導致合同不成立,或者合同雖然成立,但不符合法定的生效條件而被確認無效、被變更或被撤銷,給對方造成損失時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當事人為了訂立合同而接觸或者磋商時,雖然合同尚未成立,但是一方的行為會對對方的利益產生影響,根據誠實信用原則,任何一方當事人均負有協助、照顧、保護、忠實、通知、保密等先合同義務。若任何一方基於過錯違反先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合理的信賴利益損失,則構成締約過失,應承擔賠償對方合理信賴利益損失的責任。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以及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的,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三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Ⅷ 簽訂合同時一方故意隱瞞重要事項所簽訂的合同有效嗎

簽訂合同時一方故意隱瞞重要事項,協商不成,被欺詐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Ⅸ 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是否合同

故意隱瞞與訂立抄合同有關的襲重要事實,合同是有效的,但對方當事人可以起訴,要求撤銷合同;如果造成損失,還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四十二條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Ⅹ 隱瞞合同內容違法嗎

你好
這個要看是跟誰隱瞞了
如果是當事人之間,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進行隱瞞,那麼必然是違法的,
他違背了訂立合同的誠實信用原則,
一個合法有效的合同必須建立在平等自願的原則上
如果說一方根本就不知道合同的內容,那怎麼談得上是自願呢
這樣的合同是可以被申請撤銷的,理由是重大誤解。

如果說是針對第三人的,這個第三人跟合同沒有任何利害關系
那麼可以隱瞞的。
特別是涉及商業機密的,這些本身就應該隱瞞。

望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400條緊急情況 發布:2025-08-17 14:09:30 瀏覽:625
仁壽法院執行 發布:2025-08-17 13:55:00 瀏覽:873
關於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7 13:54:21 瀏覽:265
經濟法的學習的過程與認識和感受 發布:2025-08-17 13:53:07 瀏覽:795
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7 13:42:59 瀏覽:985
西財法學考研 發布:2025-08-17 13:41:22 瀏覽:381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條規定 發布:2025-08-17 13:39:56 瀏覽:726
老鍾民法mp3 發布:2025-08-17 13:35:48 瀏覽:941
勸酒行為的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 發布:2025-08-17 13:30:25 瀏覽:78
勞動合同法關於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7 13:29:44 瀏覽: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