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生效要點

合同法生效要點

發布時間: 2022-01-15 07:39:21

① 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麼我國合同法怎樣區分合同的不同效力

合同生效的要件包含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實質要件包含三個方面: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形式要件包含兩種情況:包括三種情況:一是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二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自批准、登記時生效。三是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合同生效時間的,以約定為准。此外,還有些特殊的合同,比如附條件的和附期限的合同,那麼就在條件成就時或期限到來時,合同生效。
我國合同法合同的不同效力,是指有效合同,無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四大類。
有效合同,即指符合《民法通則》規定的一般要件和《合同法》規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的合同。
無效合同,根據《民法通則》第58條的規定,以下情形的民事行為無效:1、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性民事行為能力人;2、當事人一方有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的行為;3、雙方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行為;4、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6、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但《合同法》第52條卻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其中有一個明顯的區別是把《民事通則》第58條規定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的行為分為二種情形來處理:如果是損害了國家利益,屬當然無效;如果是損害的是合同相對人的利益,則根據《合同法》第54條規定相對方可以要求變更或撤銷,而不再一律認定無效。
效力待定合同,主要包括三種情況:「一是無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和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其法定代理人的承認才能生效;二是無權代理人以本人名義訂立的合同,必須經過本人追認,才能對本人產生法律拘束力;三是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權利而訂立的合同,未經權利人追認,合同無效。」《合同法》第47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可撤銷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由於意思表示不真實,或者是出於重大誤解從而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依照法律的規定可予以撤銷的合同。一般認為,可撤銷合同的主要原因是:1、締約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這其中包括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2、合同是否撤銷必須由享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提出主張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才能予以撤銷,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一般是不能依職權主動來予以撤銷的。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合同被確認無效或撤銷後將導致合同自始無效,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② 合同生效的有效要件有哪些呢

合同生效,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是否生效,取決於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有效條件。 《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一、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

1、主體合格。

當事人應具備訂立合同的條件,即必要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真實是合同生效的一個重要構成要件,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的產物,是一種當事人之間的合意。這種合意是否產生法律上的效力,取決於意思表示是否真實。

3、行為不違反法律及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法》第52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法律、行政法規中的強制性規定在法律用語上往往表現為「禁止、必須、不得」等等,它不允許有任何形式的違反。

4、形式合法。

《合同法》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除了附期限或附條件的合同外,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其成立時間和生效時間一般是一致的, 《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無效的合同與被撤銷的合同的無效溯及時間也必然與合同的成立時間有關。如《合同法》第56條規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這就把無效的溯及時間和成立時間緊密聯系起來,而無所謂生效時間。如果不把成立和生效區分開來,無效的溯及時間就無從確定。

③ 合同法有效的條件

有效合同,是來指依照法律的規定成源立並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合同。從目前現有的法律規定來看,都沒有對合同有效規定統一的條件。但是我們從現有法律的一些規定還是可以歸納出作為一個有效合同所應具有共同特徵。根據《民法通則》第55條對「民事法律行為」所規定的條件來看,主要應具
有以下條件: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因為上述三個條件是民事行為能夠合法的一般准則,當然也應適用於當事人簽訂合同這種民事行為。所以,合同有效的條件也應當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只不過是根據《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民法通則》中的「不違反法律」具體表現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同時結合到《合同法》第10條等規定來看,有些合同的生效或有效還要求合同必須具備某一特定的形式。因此,以上四個條件也就是合同有效的要件。從《合同法》第44條來看,就是要「合法」。當然以上四個條件也都是《民法通則》、《合同法》的相關具體規定,只有符合這些條件,合同才能「合法」,也才會有「有效」的可能。

④ 合同法的重點內容是什麼 會在考試中常出現的

總則:合復同成立生效(要約,承諾制),無權處分的效力(聯系物權法善意取得),格式合同及其限制,約定不明的處理方式

分則:買賣合同風險轉移,融資租賃,行紀,優先權

如果是理論考試,還要注意一下契約自由理論,合同權利轉移,損害賠償的范圍,合同的分類(一般教科書都有),合同解釋

⑤ 合同生效的要件有哪些,合同如何才能生效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生效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合同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行為人只有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能夠正確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後果、獨立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才能成為合同的主體,其合同行為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因此,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不能自己訂立合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只能訂立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合同;例外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接受獎勵、贈與、報酬,他人不得以行為人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為由,主張以上行為無效」。
而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成為合同的主體,但也並非是所有合同的主體。依法成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但它們的行為能力又受其自身形態、職責、業務或者經營范圍的限制。法律的該規定對於保護當事人的利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是十分必要的。
2、意思表示真實
所謂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為應當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所謂效果意思,是指意思表示人慾使其表示內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內在意思要素。所謂表示行為,是指行為人將其內在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示於外部,並足以為外界所客觀理解的要素。意思表示真實要求表示行為應當與效果意思相一致。意思表示真實是合同生效的重要要件。因為合同在本質上乃是當事人之間的一種合意,此種合意符合法律規定,依法律可以產生法律約束力;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能否產生此種約束力,則取決於此種意思表示是否同行為人的真實意思相符合。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從法律上看,合同之所以能產生法律效力,就在於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規定。對合法的意思表示,法律賦予其法律上的約束力,不合法的合同顯然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也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效果。合同不違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違反法律的強行性規定,也不得規避法律。所謂強行性規定,是指這些規定當事人必須遵守,不得通過協議加以改變。但若僅僅是部分條款違法,確認部分條款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
合同不僅應符合法律規定,而且在內容上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將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作為合同生效要件,可以大大彌補法律規定的不足。對於那些表面上雖未違反現行立法的禁止性規定,但實質上損害了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破壞了社會經濟生活秩序的合同行為,都應認為是違反了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同時,將社會公共利益作為衡量合同生效的要件,也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共道德,因為社會公共利益本身也包含了行為內容應符合社會公共道德的要求。
4、合同必須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民法通則》第56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合同法》第44條也作出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可見,我國法律承認當事人可以依法選擇合同的形式。但是,如果法律對合同的形式作出了特殊規定,當事人必須遵守法律規定。例如根據《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的規定,房屋的買賣須經房管部門登記、辦理過戶手續後才能生效。

⑥ 《合同法》對合同生效規定了 生效、批准登記生效和 生效。

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專准手續,或屬者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才生效,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准手續的,或者仍未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後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

⑦ 合同法規定合同生效的條件是什麼

合同法已經失效,根據最新《民法典》規定的合同生效的要件是:簽訂合同的當事人是真實的意思表示;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合同的內容沒有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范;法定其他生效條件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400條緊急情況 發布:2025-08-17 14:09:30 瀏覽:625
仁壽法院執行 發布:2025-08-17 13:55:00 瀏覽:873
關於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7 13:54:21 瀏覽:265
經濟法的學習的過程與認識和感受 發布:2025-08-17 13:53:07 瀏覽:795
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7 13:42:59 瀏覽:985
西財法學考研 發布:2025-08-17 13:41:22 瀏覽:381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條規定 發布:2025-08-17 13:39:56 瀏覽:726
老鍾民法mp3 發布:2025-08-17 13:35:48 瀏覽:941
勸酒行為的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 發布:2025-08-17 13:30:25 瀏覽:78
勞動合同法關於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7 13:29:44 瀏覽: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