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聯邦保護婚姻法

聯邦保護婚姻法

發布時間: 2022-01-18 16:53:24

① 瑞士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通過了

是的,瑞士曾是西歐最後一批未批准同性婚姻的國家之一,如今終於有機會可以彌補與他國的差距。12月1日,瑞士聯邦議會聯邦院繼國民院後,經議員表決通過了同性婚姻法

法案內容包括向准許已婚女同性戀伴侶使用接受捐獻精子的方式孕育子女、同性伴侶入籍便捷化和允許共同收養伴侶的子女。收養伴侶的子女已於2018年得到批准,但收養流程冗長且具有一定風險性。

「看到進展如此之快,我既感到高興,同時又有些驚訝,」來自前瑞士勞動黨(隸屬於瑞士共產主義政黨)的議員Marianne Huguenin坦言,她本人早在2004年便公開了個人的同性取向。

(1)聯邦保護婚姻法擴展閱讀

話語權交給選民:

要見證瑞士的首個同性婚姻還尚待時日。國民院將在本年度冬季議會期間再次審議材料,以彌合相關分歧。根據聯邦院的草案,只有在使用瑞士的精子庫孕育新生兒的情況下,孩子親生母親的配偶才可以被認定為出生時的母親。捍衛同性戀者權利的協會對這條限制進行抨擊,擔心部分孩子出生時會無法得到完全的法律保護。

此外,聯邦民主聯盟已宣布將發起反對同性婚姻的全民公決。這個極端保守的基督教政黨在一份公報中寫道:「我們拒絕對婚姻制度的消解處理。」如果該黨能在100天內收集到5萬個瑞士公民有效簽名,那麼最終的決定權將交由選民。

因此,政治進程還遠未結束。根據瑞士同性戀組織總協會Pink Cross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就同性婚姻和相關權利而言,在瑞士,政治進度似乎慢於觀念的進步,超過80%的瑞士人表示他們贊成同性伴侶結婚。

② 婚姻法在離婚問題上對婦女權益的保護的必要性

因為在性別認知上,婦女屬於弱勢群體,所以,有必要受到更多的保護。

一、我國《婚姻法》中對離婚婦女權益保護的相關規定 (一)婦女財產權的保護我國《婚姻法》規定婚前財產個人所有制。女性在結婚之前所擁有的財產不因結婚而發生所有權的轉移,離婚後該財產仍屬於自己所有。對於離婚及離婚後分割財產的規定,體現了照顧婦女、弱者和無過錯方、受害方的傾向。《婚姻法》第39條規定: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二)婦女人身權的保護由於婦女在身體上處於弱勢,往往是家庭 、虐待的受害者,因此《婚姻法》在保護婦女人身權方面主要是對婦女生命健康權的保護。針對家庭 或虐待,《婚姻法》規定在調解無效的情況下,應准予解除婚姻關系,以使受害婦女盡快脫離施暴者的控制,而且在離婚時受害人還可以就其所受傷害請求賠償。另外,《婚姻法》第34條還對懷孕婦女人身權保護做出相應的規定。

(三)婦女婚姻自主權的保護《婚姻法》採用撤銷受脅迫婚姻的方法保護婦女的結婚自主權。對於離婚自主權的保護,規定了雙方自願離婚,對單方離婚請求先行調解,在調解無效後准予離婚,《婚姻法》第32條規定了六種准予離婚的情形。總之,《婚姻法》在財產、人身及婚姻自主等方面對離婚婦女的權益進行了較多的保護。

我國《婚姻法》對離婚婦女權益保護存在的不足
(一)軍婚規定不合理《婚姻法》第33條規定:「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現役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該條是在非現役軍人一方將現役軍人告上法庭要求與其離婚的情況下適用,如果夫妻雙方均為現役軍人或現役軍人提出離婚,則不適用33條的規定。最高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一)》(以下簡稱《司法解釋》)規定:軍人一方的重大過錯是實施家庭 、虐待、遺棄家庭成員;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等情形, 即在現役軍人有上述重大過錯之外的其他情況下, 現役軍人配偶要想離婚必須得到軍人一方的同意。這種規定顯然違背了離婚自由的原則,限制了現役軍人配偶的離婚自由權。誠然第33條的規定是為了保護軍婚,早在1934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中就有保護軍婚的規定,當時規定保護軍婚是由於全國戰爭不斷,大批青壯年應征入伍,為了穩定軍心,確保戰爭的勝利而制定的。而我國現行的《婚姻法》是在和平年代制定的,在和平的大背景下,保護軍婚的規定喪失了它存在的土壤。而且在《婚姻法》這個私法領域中,公民的權利完全平等, 任何人都不能享有特權,顯然限制非軍人配偶離婚自由權的規定有失公平。而且我國現役軍人絕大多數為男性,法律的規定侵害的是廣大女性的離婚自由權,如果雙方婚姻關系已經破裂,僅僅根據軍人一方不同意而維持這個名存實亡的婚姻,是對配偶一 87第21卷第12期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12月方(大多數為女性)合法權利的損害,切斷了廣大女性追求幸福的道路。

(二)家庭 規制方面存在的不足首先,《司法解釋》中對家庭 的界定不全面。根據《司法解釋》,家庭 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從這個概念可以看出,《司法解釋》對家庭 的定義主要側重於身體上的 。而《婚姻法》第43條的規定也體現出法律對家庭 的界定只限於身體 。1995年,北京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通過的《行動綱領》認為,對婦女的 行為是指公共生活或私人生活中發生的基於性別原因的任何 行為。這種 行為造成或可能造成婦女受到身心或性方面的傷害或痛苦,也包括威脅採取這種行為,脅迫或任意剝奪自由,對婦女的 行為包括家庭 。從《行動綱領》中可以看出,家庭 包括身體 、精神 和性 。與此相比,我國法律對家庭 的界定范圍比較窄,只指身體 。在現實中,家庭 除了身體上的毆打、折磨外,還出現了精神上的 行為,而精神上的 行為則逐漸呈上升的趨勢,由於家庭 中妻子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把家庭 僅限於身體 的規定顯然不利於對婦女的保護,有可能使遭受精神 和性 摧殘的婦女,在離婚時得不到離婚損害賠償, 而且精神上的損害要比 上的傷痛大得多,影響更久遠。其次,我國對家庭 受害者的救助措施不完善。我國《婚姻法》第43、45條規定了三種救助措施:一是受害人向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請求勸阻和調解,或由公安機關予以行政處罰。二是對於正在實施的家庭 ,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機關請求制止。三是構成犯罪的,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自訴,或由檢察院提起公訴。我國的救助措施都屬於事後救濟,不能在 未發生時將受害者與加害人隔離,而且家庭 具有私密性,使得許多受害婦女們在著手離婚期間甚至離婚後仍受到 侵害,時刻處於家庭 的危險之中。 (三)離婚婦女財產權保護范圍小首先,缺少嫁妝的相關規定。嫁妝是由娘家為出嫁的女兒准備的一定數量的財物。隨著經濟生活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嫁妝的種類豐富多彩,嫁妝的價值也逐漸增大。而我國《婚姻法》沒有規定嫁妝的歸屬。筆者認為,嫁妝屬於妻子的婚前財產。因為,嫁妝是女方父母為自己的女兒准備的,它只是在結婚之後才隨女方進入男方家,由夫妻雙方共同佔有使用,該財產是父母對自己女兒的婚前贈與。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屬於該方的個人財產,那麼嫁妝就應屬於妻子的個人財產。在男女雙方結婚之後,嫁妝(個人財產)被用於夫妻雙方共同生活中,由雙方共同佔有、使用,個人財產承擔了本應當由共同財產承擔的義務。在夫妻雙方離婚時,我國《婚姻法》對於是否應當由共同財產來補償嫁妝(個人財產)的損失沒有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六條規定:「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後共同生活中自然損耗、消耗、滅失, 離婚時一方要求以共同財產抵償的不予支持。」這明顯損害了離婚時婦女的財產權。目前,我國結婚時多由男方來提供住房,房屋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增值,離婚時仍屬於男方;但嫁妝卻隨著時間逐漸折價、滅失,離婚時女方得到的是日益貶值的物品。同屬婚前個人財產用於夫妻雙方共同生活,離婚時境遇卻完全相反,嚴重侵害了離異女性的財產權。其次,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小。我國《婚姻法》對結婚後財產歸屬規定了兩種財產制,即夫妻共同財產制和約定分別財產制。據統計,我國絕大多數家庭實行共同財產制,但所規定的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

③ 婚姻法是如何保護婚姻家庭中的弱勢群體

婚姻中的弱勢群體主要是指婦女和小孩。為了保護婦女和小孩的權益,婚姻法有相關的保護規定。例如,分割財產要照顧子女和無過錯方的利益分割;在婦女的「三期」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等等。

④ 法國的婚姻法是怎樣保護婦女的合法權利的

法國人認為婦女權利的保障不僅體現一個國家進步和文明程度,它還是民族強盛的根本,因為母親們的地位決定社會安定程度和下一代的培養和成長。在婚姻法中,更注重對女性權利的保護和「懲罰過錯一方」。

法國大革命勝利後,在1791年憲法中率先宣示,法律視婚姻僅為民事契約。不久以後,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又確立了未經合意不得成立婚姻的原則。自此以後婚姻自由原則及其必然產物——共諾婚制,相繼為許多資產階級國家的法律所確認。共諾婚是以契約說為其理論依據的,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這種婚姻自由在一定意義上只是形式上的自由,而非實質上的自由。

《法國民法典》對夫妻離婚財產的分割規定清晰嚴明:如果雙方無婚前協定,所有財產都屬於共同財產;如果雙方協議離婚,財產按協商自行分配;如果一方起訴,倆人必須如實提供所有財產清單,任何一方瞞報財產,法庭將沒收其全部財產,作為懲罰。婦女地位在西方發達國家是越來越受到尊重和保護的,即便夫妻離婚,優勢也都是傾向於女方,這在法國的婚姻法上得到了很大的體現。

法國在離婚夫妻財產分配上採取的政策是「懲罰過錯一方」。對打官司離婚的夫妻,法院必須要求雙方申訴離婚原因,通俗解釋就是「哪兒一方有過錯導致離婚」,如姘居、暴行、虐待、侮辱等,絕不可以以「夫妻不和、感情破裂」等空泛的語言作為離婚原由。確定離婚原由以後,法官會根據分配原則,在財產分配時「懲罰過錯一方」,判別無辜方獲得更多的財產和撫養費,並且會根據離婚受害者的精神受害程度給予其更多的物質補償,使得過錯方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法國婚姻法對離婚時房產配置的規定:法國夫妻雙方婚前各自擁有的財產一般在離婚時不用均分,但是房屋的情況比較復雜,屬於例外。即使是一些屋主在婚前已經將房款付清,但是婚後與配偶一起在房屋裡居住、生活,由此就會涉及到每年房屋的地稅支付、保養維修費用等方方面面的支出。這樣一來,房屋就成了一個家庭住所,理所當然就要被視為夫妻雙方的家庭共同財產。那麼,一旦夫妻雙方的婚姻面臨解體,屋主婚前已經付清房款的房屋一樣需要進行共同分割。至於那些結婚之前夫妻中任何一方以按揭方式購置的房屋,婚後由夫妻雙方共同支付按揭貸款,或是一方支付貸款,因為房屋已經屬於家庭的共同財產,當然在離婚時,夫妻雙方就更需要對此進行分割。所以,法國很多腰纏萬貫的富豪大款,事業做得越大,錢掙得越多,越不敢輕言離婚,哪怕你再有錢,假如一生離三四次婚,也會變成窮光蛋,多大財產也禁不住這么折騰。他們認為婦女權利的保障不僅體現一個國家進步和文明程度,它還是民族強盛的根本,因為母親們的地位決定社會安定程度和下一代的培養和成長。

⑤ 《婚姻法》是怎麼保護婦女合法權益的

1.在離婚程序方面,《婚姻法》明確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1年內或回中止答妊娠後6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這種在一定期間內對男方離婚訴權的限制,是對婦女、兒童身心健康的特殊保護。從這個立法意圖出發,女方自己提出離婚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2.在離婚財產分割方面,《婚姻法》第39條第1款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這是由於女方的經濟條件一般不如男方,這一原則有利於保障女方離婚後的生活。3.離婚時,如果一方的生活確有困難,另一方應給予適當的經濟幫助。從實際執行的情況來看,接受經濟幫助的以女方居多。

⑥ 婚姻法為什麼不保護女性

婚姻法不是不保護女性婚姻法保護的是有正當權益,合理合法,合情合理的部分,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保護。都是正常的。如果你婚姻當中的女性是一個胡攪蠻纏嗯,傷害人的一方重新發自然不會保護這樣的女性。如果婚姻法當中的女性,嗯,是一個循規蹈矩有理只嗯不做違法事情的女性婚姻法自然保護。

⑦ 婚姻法的保護

婚姻法保護領取結婚證 的婚姻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人身權和財產權以及孩子的撫養權

熱點內容
勞動法調休2016 發布:2025-08-15 22:34:15 瀏覽:365
投資協議書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22:34:09 瀏覽:752
薩嘎法院 發布:2025-08-15 22:29:38 瀏覽:595
公司法表決權 發布:2025-08-15 22:20:08 瀏覽:158
借條由誰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22:14:31 瀏覽:225
華東師范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8-15 22:04:30 瀏覽:747
新鄭律師咨詢 發布:2025-08-15 21:54:22 瀏覽:44
民主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 發布:2025-08-15 21:24:03 瀏覽:742
罵法官咒警察 發布:2025-08-15 21:05:04 瀏覽:450
什麼是交通法規 發布:2025-08-15 20:52:35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