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夫妻有互相撫養
⑴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什麼權利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條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1)婚姻法夫妻有互相撫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四條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
第四十八條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⑵ 夫妻雙方之間是否負有相互扶養的義務
您好,婚姻法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所謂「夫妻間有互相扶養的義務」,是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在生活上互相照應,在經濟上互相供養,在精神上互為支柱。扶養責任的承擔,既是婚姻關系得以維持和存續的前提,也是夫妻共同生活的保障。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⑶ 夫妻之間是否有相互扶養的義務
您好:
一、夫妻之間有相互扶養的義務嗎
1、在家庭生活中,夫妻雙方不僅對老人有贍養的義務,對子女有撫養的義務,就是兩人之間也要有相互扶養的義務。當一方重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時,另一方必須履行扶養的義務,不管不理不僅違背人情倫理,同時也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當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的時候,另一方有要求對方給予扶養費用的權利。
二、如何確定夫妻之間的扶養義務
1、根據《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所謂「夫妻間有互相扶養的義務」,是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在生活上互相照應,在經濟上互相供養,在精神上互為支柱。扶養責任的承擔,既是婚姻關系得以維持和存續的前提,也是夫妻共同生活的保障。
2、這種權利義務關系,具有法定性。不可隨意選擇、拋棄。產生是基於婚姻效力,對夫妻雙方都是對等的,不受感情好壞的影響。
3、夫妻間的扶養是有條件的,要求給付扶養費的一方,只有在「需要扶養」時,才能行使要求對方給付扶養費的請求權。這里的「需要」是指要求扶養的一方年老、病殘、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經濟來源,生活發生困難的情況。司法實踐中一般是以一方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為條件。
4、以另一方有能力履行為限。也就是說一方要求另一方承擔扶養義務,也要另一方具備相應的能力,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和經濟能力承擔給付。這種義務,同債的履行有著嚴格的區別。
5、我國《婚姻法》按不同的主體的相互關系對撫養、扶養、贍養分別加以規定,其「扶養」則屬於狹義的。而《刑法》、《繼承法》、《民法通則》等法律規范中又是都適用「扶養」,其「扶養」屬於廣義的。基於此,在法學研究和法律適用總體上,我們應按廣義的「扶養」來理解,在具體的親屬關系中,則不妨分別指稱。
6、關鍵是要區分不同主體的相互關系,簡單來說,撫養的主體關系是長輩和晚輩之間的,如父母和子女,祖和孫。而兄弟姐妹之間則是扶養關系,而非撫養關系。
7、《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了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等。
⑷ 關於婚姻法中夫妻有互相撫養的義務這一條
我學法律,別的不行,婚姻法還過得去,給你點參考。
這個不是男方給不給錢的問題,專兩人不是正在鬧屬離婚嗎,那是協議離婚還是訴訟離婚?
若協議離婚,只要女方同意,男方不給錢也OK啊。要不也不叫協議了。
若雙方無法達成統一意見,訴至法院,那麼按《婚姻法》,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有,平分,私人財產歸夫妻雙方個人所有。共同財產即夫妻雙方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也就是結婚後離婚前)取得的財產,私人財產指夫妻在結婚前能證明屬於個人私有的財產。
所以,共同財產是要平分的(大意,但個案均不相同)。若分完財產後,妻子又提出扶養費(是扶養而不是撫養哦),那麼就要看離婚是否造成一方生活困難,或此時一方沒有工作而無經濟來源無法正常生活,若是的,就要另一方相應地給予資助,至其找到工作為止,但最多不超過半年。
這案中的女方有工作,能養活自己,男方照道理不用給予扶養。
離婚後夫妻雙方就沒有民事關系了(有小孩的除外),更不存在誰給誰生活費的問題。
一切都照法律來吧,希望能幫到你。
⑸ 夫妻之間有互相贍養的義務嗎
一、夫妻間扶養方式
在我國,夫妻間存在法定的扶養義務。現實中,主要有兩種扶養方式:直接扶養和間接扶養。
直接扶養就是夫妻共同生活。即使在夫妻雙方存在財產約定的情況下,一方生病、喪失勞動能力的,對方也必須幫助醫治和維持其生活。間接扶養就是夫妻不居一處,扶養義務人定期或不定期支付扶養費或給付實物,定期不定期幫助體力勞動和給予精神上的慰藉。間接扶養往往受扶養義務人的扶養能力限制,易產生糾紛。因此,夫妻間扶養應以直接扶養為主。
二、夫妻間扶養關系的特點
夫妻間扶養發生在法定的夫妻關系之間,非法同居關系不產生夫妻扶養義務,由於離婚而使婚姻消亡後的男女雙方也不存在扶養關系。
夫妻間扶養是夫妻的對等義務,既是各自的義務,又是各自的權利。
夫妻間扶養需要受義務人扶養能力的限制,同時還受權利人必需受扶養的限制。當扶養義務人不能維持自身的相應生活水平時,就得根據其餘力決定扶養能力的大小。確屬自身也喪失了勞動能力和收入時,同樣就喪失了扶養義務,只能依靠國家救助解決。扶養權利人應以為了生存和發展而必需的、正當的要求為限,當扶養權利人過高地要求扶養義務人盡義務,即使扶養義務人有能力,也是不合理的。
合法的扶養義務具有法律強制性。當一方需要對方扶養時,需要扶養方就可以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要求對方履行扶養義務。如對方不履行義務,權利人就可以向法院提出給付扶養費的訴訟。
三、夫妻間扶養義務的免除
能引起夫妻間扶養義務免除的情形有3種:當扶養權利人自身有了謀生能力和生活來源,從而不需要扶養時;當扶養權利人子女已成年,開始對其盡贍養義務,並足以達到生活需求時;城市或農村的夫妻雙方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的,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能力贍養或扶養的,前者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救濟,後者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擔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的五保供養。這3種免除情形只是物質扶養的免除,精神扶養不能免除。
⑹ 解讀下列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 (1)「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婚姻法》第20條第1款)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所謂「夫妻間有相互撫養的義務」是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在生活上互相照應,在經濟上互相扶養,在日常生活上互相扶助,在精神上互為支柱。夫妻間的撫養義務是無條件的,是基於婚姻家庭關系而產生的法律責任。如果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給付扶養費的權利。婚內扶養義務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更是夫妻之間的法定義務,有扶養能力的一方必須自覺履行這一義務,特別是在對方患病,或是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更應該做到這一點。如果一方不履行這一法定義務,另一方可通過法律途徑實現自己的合法權益。扶養責任的承擔,既是婚姻關系得以維持和存續的前提,也是夫妻共同生活的保障。 夫妻扶養是指夫妻之間經濟上供養和生活上扶助的法定權利和義務。」認定夫妻扶養權利和義務,應把握以下四點:
1、夫妻間的扶養權利義務以經濟上相互供養、生活上相互扶助為內容,是婚姻內在屬性和法律效力對主體的必然要求。這既是雙方當事人從締結婚姻開始就共生的義務,也是婚姻或家庭共同體得以維系和存在的基本保障。
2、夫妻扶養從婚姻合法有效成立之時起產生,至婚姻合法有效終止時消滅,在婚姻關系有效存續的整個過程中一直存在且具有法律拘束力,因而是一種狀態性的、持續性的法律關系。
無論婚姻的實際情勢如何,也不論當事人雙方的感情狀況怎樣,夫妻扶養既是雙方的權利,也是雙方的義務,因而不履行義務的行為,必然是一種侵權行為。
3、夫妻扶養做為法定義務,具有法律強制性。基於夫妻關系的特殊性,夫妻扶養通常在婚姻共同生活中自覺履行。當夫妻一方沒有固定收入和缺乏生活來源,或者無獨立生活能力或生活困難,或因患病、年老等原因需要扶養,另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權要求對方承擔扶養責任。如果夫妻雙方因扶養問題發生糾紛,可以經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在審理扶養糾紛時,應首先進行調解,如調解無效,應當及時依法判決,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
4、夫妻扶養義務與夫妻共同財產制的關系。我國婚姻法以婚後所得共同財產制為通常法定夫妻財產制,對適用共同財產制的夫妻而言,如果雙方同居生活,關於扶養義務固然在共同生活中得以實現,不會產生問題;如果雙方分居生活,一方拒不扶養對方,需要扶養的一方欲請求他方給付扶養費時,若義務人沒有個人財產,是否得判決以共同財產支付?夫妻扶養費用屬於婚姻日常生活所需,理應由夫妻共同財產支付,當夫妻無共同財產或者夫妻共同財產不足以支付扶養費用時,應由扶養義務人以其個人財產負擔扶養義務。
⑺ 夫妻有相互撫養的義務對不對
夫妻之間應有互相撫養的義務。夫妻二人從領結婚證起,互相負貴任,互相關心愛護,一家人相互有義務。希望誰也別丟棄誰。
⑻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嗎
現實問題
蘇某(男)與潘某(女)結婚已經七年,婚後蘇某在外做生意,潘某在家照顧老人,因為業務關系,蘇某在外有了「小三」,經常夜不歸宿。蘇某與潘某兩人也開始發生爭執,終於在一個周末兩人狠狠地吵了一架後,潘某住回了娘家。潘某長期身體不好,也沒有經濟來源,於是要求蘇某每月支付一定數額的扶養費,但遭到蘇某拒絕。無奈之下,潘某向法院起訴,要求蘇某每月支付一定數額的扶養費,那麼在本案中,法院會如何處理呢?
律師解答
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有互相扶助和供養的義務。在一般情況下,由於夫妻雙方都有同等的就業權利,因此往往不會發生互相扶養。即使有的家庭中夫妻一方在外就業,另一方操持家務,收入由雙方共同使用,這也只是夫妻雙方對家庭事務所作的分工。履行夫妻互相扶養的義務通常是在夫妻一方一段時間內喪失就業或謀生能力,而另一方則具有一定的扶養能力的時候發生的。
在本案中,蘇某與潘某出現了上述情況,蘇某應當履行扶養妻子的義務。至於應當給多少扶養費,要根據潘某的實際需要,蘇某的實際經濟能力,並結合參照當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來確定。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十條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