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不安抗辯權行使的條件

合同法不安抗辯權行使的條件

發布時間: 2022-01-22 16:06:48

① 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法律分析:適用條件如下:我國原《經濟合同法》、原《技術合同法》並未對不安抗辯權作出規定,只有《涉外經濟合同法》第十七條作出了類似的規定,「當事人一方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時,可以暫時中止履行合同,但是應當立即通知另一方;當另一方對履行合同提供了充分的保證時,應當履行合同。當事人沒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中止履行合同的,應當負違反合同的責任。」此條對行使條件的規定過於籠統。通過借鑒德國民法和法國民法,結合本國立法實踐,我國最新頒布的《民法典》對不安抗辯權作了比較具體的明確規定,填補了立法空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② 論述題:試述不安抗辯權行使的條件及法律後果

不安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履行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條件是:1,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2,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3,後履行一方沒有履行或者沒有提供擔保。
法律後果:抗辯方得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同時附有通知對方的義務。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③ 合同法不安抗辯權使用條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且兩債務間具有對價關系。(二)不安抗辯權適用的雙務合同屬於異時履行。(三)先履行方債務已屆清償期。(四)先履行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後履行方於合同成立後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八條 當事人依據前條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第五百二十七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的,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視為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並可以請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④ 合同法的不安抗辯權怎麼進行規定的

合同法已廢止,依據民法典,不安抗辯權是指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存在不安事由時,可以中止履行合同。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七條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⑤ 簡述不安抗辯權的概念和行使條件

1.概念:不安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履行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2.行使條件
(一)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且兩債務間具有對價關系。
(二)主張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應當先履行債務,且其債務已屆清償期。如果履行期未屆至,先履行方只能暫時停止履行的准備,無從停止履行。不安抗辯權適用的雙務合同屬於異時履行。異時履行是指
雙方履行存在的時間順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後履行。
(三)先履行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後履行方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它包括三個要素:
1.後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後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①財產顯形減少。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②喪失商業信譽;③提供勞務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債務人喪失勞動能力;④給付特定物
的債務中,該特定物喪失。
2.後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發生於合同成立之後。
3.先履行方對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先履行方主張不安抗辯權,
必須有對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確切證據,而不能憑自己
的主觀猜測。否則,將會因擅自中止合同履行而承擔違約責任,從而
使自己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

⑥ 合同法的不安抗辯權是怎麼進行規定的

《合同法》自《民法典》施行後已廢止,根據我國《民法典》中不安抗辯權的規定整理如下: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八條?當事人依據前條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的,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視為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並可以請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⑦ 行使不安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你問的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不安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是不同的抗辯權。

#############

一,不安抗辯權需要具備的條件如下:

我國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了不安抗辯權制度,該法第六十八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我國所規定的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如下:(1)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在雙務合同中,一方承擔合同債務的目的,通常是為了取得對方當事人的對待履行,這就使雙務合同當事人之間的債務具有對等性,即一方的權利是另一方的義務,反之亦然。

################

二,同時履行抗辯權需要具備的條件如下:

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須符合以下條件:
(1)必須因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由於同時履行抗辯權產生的基礎在於合同雙方權利義務在本質上的牽連性,而只有雙務合同才具有這種性質,所以必須是雙務合同才能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必須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到期債務,且沒有先後履行順序。也就是說,雙方當事人所負的債務具有對價的牽連關系,是基於同一個合同產生的,並且均已屆履行期。
(3)對方未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如果履行僅有細微的瑕疵的,根據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不能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4)對方的履行必須是可能的,否則只能解除合同。

熱點內容
治安條立法 發布:2025-08-15 11:58:06 瀏覽:601
西安法律咨詢網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580
刑法教授羅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801
行測行政法題 發布:2025-08-15 11:48:39 瀏覽:914
勞動法不按時間發工資 發布:2025-08-15 11:47:17 瀏覽:689
新城區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5 11:46:33 瀏覽:307
公司駐外地辦事處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1:44:26 瀏覽:705
盤錦興隆台法院 發布:2025-08-15 11:34:34 瀏覽:132
環保法刑法 發布:2025-08-15 11:33:43 瀏覽:604
電大刑法學解釋犯罪 發布:2025-08-15 11:33:34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