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概論判斷分析題
A. 關於經濟法概論的案例分析題,求高人指點,希望給出詳細解題過程,謝謝!~
(1)該煤礦招收工人中存在違法行為。
其中20名尚未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是不回能再行簽訂合同的。答一定要在原合同到期後再行簽訂新合同,否則這20名工人將對原單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此外婚喪期間還應支付工資等。
(2)該合同的簽訂程序違反了法律程序:如一定要簽合同,其中20名工人應先依法解除與原單位的合同,再行簽訂新合同。
(3)該份勞動合同的內容不符合法律規定,原因同上。
B. 經濟法概論的案例分析題。請解釋。謝謝
答案:(1)不正確。個人獨資企業法規定,個人獨資企業應當按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 (2)不正確。劉某雖然與其父母共同居住,但經濟上獨立於其家庭,是用個人財產舉辦個人獨資企業,只能由自己承擔無限責任。
C. 經濟法概論案例分析題 急急急
(1)合夥協議關於合夥企業事務執行的約定符合法律規定。按規定,合夥企業可以委託一名或者數名合夥人執行合夥企業事務。未接受委託執行合夥企業事務的其他合夥人不再執行合夥企業的事務。但注意,合夥企業處分不動產、改變企業名稱等事項必須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
(2)甲聘請王某擔任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不符合法律規定。按規定,聘任合夥人以外的人擔任合夥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必須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
(3)張某沒有成為(未成為)合夥企業的合夥人。 依據《合夥企業法》規定,新合夥人入伙時,應當經全體合夥人同意,先依法訂立書面入伙協議、乙反對徵得甲的同意,沒有徵得丙丁的同意,故不能成為企業的合夥人。
D. 經濟法概論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題
傢具店違反了提復供商品真實制信息的義務,經營者說該傢具材質由美國進口,但並未解釋其材料加工是否由美國材料支撐,因此導購員說得模稜兩可;經營者應該對提供的產品有質量保證和瑕疵擔保的義務;經營者應該履行實行「三包」的義務。
傢具店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傢具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欺詐消費者的嫌疑。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或費用的一倍。」
E. 經濟法概論判斷題
6B 7A 8A 9B 10A 11B 12B 13A 14B 15A 16A 17A 18A 19B 20A 21B 22A 23A 24A 25B 26B 27A 28A 29A 30B
正確率85%以上
F. 經濟法概論試題
簡答題1.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的含義: (1) 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是指構成民事法律關系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2) 包括三大要素,即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內容和客體。 2參照: http://www.zhukonghang.com/ShowArticle.shtml?ID=200779102219153.htm. 3.不正當競爭屬於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的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或者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公平競爭,不公平競爭不是必然違法,也並非必然不違法,只要是行為涉及到反不正當競爭的規定,就屬於不正當競爭。如果沒有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就是一般的民事行為或一般行為。4.參照: http://www.chinaue.com/html/2004-4/2005125027527391.htm 5.經濟法律關系的特徵:(1)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是組織,即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內部組織。當然,這並不排斥在一定條件下公民個人也可以成為經濟法律關系主體。(2)經濟法律關系是組織管理要素與財產要素相統一的法律關系。(3)經濟法律關系是國家意志與企業等社會組織意志直接協調結合的法律關系。(4) 經濟法律關系是採取較嚴格的法定程序和法定形式的法律關系。一般應用書面形式,有的還要鑒證、公證。 6.證券上市程序 (一)股票上市程序 1.申請上市 2.簽署上市協議 3.上市公告 4.掛牌交易(二)公司債券上市程序 1.申請上市 2.安排上市 3.公告上市 7.《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立法宗旨不僅僅是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且將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放在了社會經濟秩序的體系中,指出了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要符合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原則。消費者權益保護事業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孤立的看待在消費者手中的最終產品和服務是否物美價廉,是否對自己的人身和財產無害,而是要更深入地關注商品與服務的生產過程是否是節約了資源,是否破壞環境。由於消費者權益是是廣義上的,是存在於一個動態的進程中的,所以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立法也應該是符合這個規律的。8.稅法的構成要素一般包括:總則、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罰則、附則等項目。
麻煩採納,謝謝!
G. 經濟法概論案例分析題 經濟法概論案例分析
丁公司,不能,理由:債務未到期。
丙公司,可以,訴訟時效法官不能釋明。題干說了,各債權人討債無果,個人以為,時效中斷
乙公司,不可以,債權為確定。
H. 經濟法概論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法律對社會的調整,是採用確定社會主體的權利義務的方式進行的。因而自有法律以來,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都廣泛的存在與社會的各個領域。但是由於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性質和結構不同,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價值觀念不同,因此,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在社會中受重視的程度和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就不同。中國古代有「無訟以求」、「息訟止爭」的法律傳統,也就是根源於對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的認識有所不同,由於經濟不發達,整個社會對權利義務的側重有偏頗,形成了只重義務不重權利,古代社會基本上都是傾向與義務本位。因此,「無訟」、「厭訟」、「恥訟」的觀念橫掃整個中國法制歷史。
在古代訴訟中,刑事案件叫做「斷獄」,民事案件稱之為「聽訟」,因此「無訟」、「厭訟」、「恥訟」的說法主要是從私法的角度上說的。私法主要保護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財產關系。由於古代經濟並不發達有「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之說,政治、文化也相對匱乏,又有「世人惟不平則鳴,聖人無訟為貴」的法律思想來主導。造成了古代「守法」內涵的片面化。古人僅以守法法理解為遵守法律的義務,稱之為「良民」,「好訟之子,多數終凶」,被稱之為「刁民」。然而現代社會,正在從重義務逐漸的演變為注重權利,現代社會是一個以權利為本位的社會。因此,「無訟」、「厭訟」、「恥訟」的傳統將會一步一步的被打破,中國現今各類訴訟案件逐年遞升,人民法院真正成為了維護人民權利的機構。
權利本位體現了當代社會的價值追求。當代法的價值追求是權利而非義務,法的價值中最高位的權利就是人的自由權,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要法律至上、權利本位。隨之「守法」的內涵也發生了變化,除了遵守法律義務這重消極的守法以外還包括實現自己的權利這種積極的守法,從而保證法的正確實施。「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當前正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一個經濟基礎要以社會主義法治與之相對應,而權利本位是法治的重要因素。同時隨著人權意識的提高,人們更關注運用法律手段來保障權利實現。並且與法治、人權相配套的制度保障體系的不斷健全也是當代訴訟案件不斷上升的原因之一。
「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只有堅持以權利為本位,完善社會主義法治機制,使公眾能得到更公平、正義的審判,是當代法制建設不斷追求的目標。
I. 經濟法概論試題 判斷分析題
1,錯。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2,錯。 破產財產,在大陸法系中亦稱為破產財團。從形式意義上講,破產財產是指應依破產程序分配給破產債權人的破產人的財產,其著眼點在於財產的分配程序與去向。這一概念是學理上的解釋,不體現在法律具體規定中,故可稱為學理概念。從實體意義上講,破產財產是指破產宣告時及破產程序終結前(視所采立法原則而定),破產人所有的供破產清償的全部財產,其著眼點是財產的構成與來源。通常,這一概念都明確規定在法律中,以便實際執行,故可稱為法律概念。鑒於破產主要是指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對其財產清算分配的一種特別程序,而且各國法律上規定的破產財產實體概念並不相同,所以,我們便將形式意義上的破產財產作為其概念,而將實體意義上的破產財產稱之為破產財產的構成范圍。
3,對。 公司的調整的是所有公司內、個部的組織管理關系和財產經營關系。
4,錯。 消費者協會絕對不可以從事商品經營和盈利性服務。它是非盈利性組織。
5,錯。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也包括行政調解和民事調解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