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紀法效果政治和社會

紀法效果政治和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1-26 04:00:50

❶ 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

此前,我曾經看見過有關旁聽群眾(教師)在法庭集體鼓掌的報道,具體事例和情節我記不清楚了。我現在所要說的並非該事例本身,而是在此將該事例作個引申。法庭審理案件是要講究紀律的,當然不允許任何人鼓掌,但是對於鼓掌我卻另有番感受,體會如下:(1)法官當庭制止或予以懲戒,所要達到的僅僅是法院需要的法律效果;(2)法官當庭沒制止,所要達到的是群眾或上層等所要達到的社會效果;(3)如果旁聽群眾中有地方或高層領導在鼓掌(註:實際上大領導旁聽的可能性接近為零,法院遠遠還沒有如此高的地位,即使有,不外乎旁聽的是個別落網高官的刑事或行政案件,當然這不是絕對,我說的僅僅是概率而已),法官沒有及時制止;或事後某大領導批示鼓得好,哈哈,你這個法官可就一不小心講了一盤政治效果了,道理其實就這樣簡單。 如果,你還不明白,那我就再舉一個例子,以樓上掉下煙灰缸為例吧。如果這棟樓僅僅只有3層,那麼原告勝訴的可能性非常高;如果這棟樓有30層,那麼原告勝訴的可能性就非常低;為什麼呢?同樣都是原告被樓上所丟煙灰缸所傷,僅僅是被告的人數發生變化罷了,怎麼會導致判決的改變呢?這你就不明白了(註:這也不能怪你,因為以前我也不明白,但這些年來,我算是基本明白了),前例講究的是法律效果,後者講究的是社會效果,換句老話說叫「法不治眾」、「眾怒難犯」。 這些年來,就我自己所承辦的案件而言,目前還沒有被挨過打(因為我喜歡用毛主席的16字方針和孫子兵法來指導我的行動),但是參與他人指揮的行動中在省內、省外卻是先後挨過3次重打和無情羞辱(網上都作過報道),而且這些事件都不了了之,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當暴力抗法的對象是人數眾多的群眾者,或是背後有權力部門作支撐者,或執行的對象就是權力部門,往往會為了所謂的「穩定」而犧牲法院的權威、犧牲受傷幹警的合法權益、犧牲法制的尊嚴。如果沒有多次的親身經歷,你們不會有這樣的體會和感觸。法院的工作宛如如履薄冰!而且社會各界還不允許你有任何閃失。這就是殘酷無情的現實。當我的老庭長被打斷了4根肋骨時,當我的戰友被人用鞋墊打臉時、當我被打成腦震盪還被限制人身自由不準醫治時,我想的什麼,我想到的是原始的本能———那就是報復!但我在焦急中等待來的卻是穩定壓倒一切的「忍受」和「自我犧牲」。這樣的情況我想在全國絕對不是少數,如果有人去作統計的話。 前天,我去一小吃店吃飯,老闆給我開玩笑說:「法官大人,你來了啊,要吃什麼?」,我聽後,急忙勸告:「噓!不要叫我是法官」。想知道為什麼嗎?(註:原來---多年前,我聽見別人叫我法官,我會很高興,盡管那時我還僅僅是個書記員。而現在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我怕我被其他就餐者踩了腳還要給別人主動說對不起。試舉兩例,你就明白了。 今年春節前,我開一警車行駛在在你施工路段,路窄,適逢對面來一民用車,雙方都遲疑了。我見此,遂主動下車,請對方先行,你知對方怎麼說,當時氣死我了,對方說:「你 法院咋了,難道我就不該先走嗎!」我後來很後悔,為什麼我要自作多情呢!活該!大家可以想一下,假如我當時駕駛的也是民用車,同樣我也下車招呼他先行,我估計他多半會鳴笛向我表示謝意。為什麼同樣的好事卻會得出不同的結果,難道我們大家不應該去深思嗎?有些話,我不願說得太明白了! 我再舉第二個例,4年前,有一百姓騎自行車從消防通道沖出,因速度太快,躲閃不及。將我直行警車後面颳了,他自己也倒地,所幸無任何傷害。警察到場認定法院無責。但是他非要我賠償他1000元。被我拒絕。後來我考慮到單位的影響,我私人賠償他了800元了事。在交警隊解決時警察曾經對我說:「如果你開的是民用車,就根本不用理他」。這就是道理,現在中國風行的道理。 現在開車,我更加小心,隨時都是讓別人,哪怕是綠燈,該我走,我還是要看看有沒有其他違章的車輛和行人,畢竟我那點工資是賠償不起的。我們可以給別人「看病」,但卻無法自己為自己討說法,這就是目前的世道。 除了公務,我現在再也不喜歡穿制服了,因為它帶來的是不平等。我們身上有很多約束和枷鎖,別人侵犯了,我們只能忍受,因為我們是人民的僕人(註:此時往往會忽略我們也是人民,同樣也是老百姓),所以,我只有在穿便服時才能找回真實的自我,才能享受公平的待遇,才敢勇於抗爭。如果你不相信,你穿著制服和別人發生糾紛,你看看圍觀的群眾會幫誰,會說誰,哪怕你有理萬分! 就說怎麼多了。我上面這些例子,應該說反應的社會的局部,或社會的個別現象,但是為什麼以前沒有(或者說以前很少)而現在會有(或現在增多)了呢?這就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地方,也確實到了需要該思考的時候了。 下期話題是《講究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目的與在不同素質法官身上產生的不同實際效果》,即:本欲治之、限之、壓之,卻被之中之人所利用,意與果終難一統也。

❷ 辦案工作取得三個效果是哪三個效果

辦案工作應當注重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統一。
1、政治效果,是指紀檢監察和執法機關的執紀執法行為對黨和政府形象、社會政治穩定產生的影響和結果。良好的政治效果有利於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有利於促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有利於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2、社會效果,是指紀檢監察和執法機關的執紀執法行為在社會生活、社會公眾中產生的影響和結果。良好的社會效果有利於體現法紀的本質,實現法紀的秩序、公平正義等基本價值,從而得到社會的認同。
3、法紀(法律)效果,是指紀檢監察和執法機關的執紀執法行為在法紀嚴肅性、公正性上所產生的影響和結果。良好的法紀效果有利於體現法紀的原則,堅持在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維護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的嚴肅性。

❸ 在執法活動中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之間的關系

法律的適用就是要追求法律的施行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❹ 法律效果 政治效果 社會效果 的內在統一

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做到案結事了,息訴罷訪,就達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的內在統一。

❺ 黨紀、政紀、法紀三者的區別是什麼

黨紀是指黨內紀律、法規,是約束黨員的;政紀是指行政法規,是約束國家行政工作人員的,比如《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法紀則是國家法律,是全體公民都需遵守的。「三紀」都是約束人的行為的,其權源不同,規范的對象不同,其作用方式與效力也有所不同。相對而言,黨紀最嚴格,法紀最嚴厲,任何違反法紀(法律)的行為都是違反黨紀、政紀的行為。

其三者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性質不同。黨紀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政紀是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必須遵守的行政紀律。法紀是國家制定的為全體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

二是對象不同。黨紀是約束本黨黨員的,不能要求非黨群眾遵守。政紀是約束國家行政工作人員的。法紀是約束全體公民的。

三是范圍不同。凡是犯錯誤的黨員,必須由黨的組織和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處理,其處理種類有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和開除黨籍。對犯錯誤的國家工作人員,由國家行政部門和監察部門處理,其處分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和開除公職。犯罪是危害國家和社會的行為,要受到國法的懲處,對觸犯刑律的犯罪分子,司法機關要按照國家法律的有關規定量刑。其刑種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四是層次不同。要求最嚴格的是黨紀。制裁最嚴厲的是法紀和政紀。違反黨紀和政紀的行為不一定就是違反國法的行為,但是任何違反國法的行為都是違反黨紀、政紀的行為。

❻ 請教,怎麼論述這個問題(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

首先,這是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三個至上相適應的。
政治效果就是黨的事業至上,對應的是黨的領導、顧全大局
社會效果就是人民利益至上,對應的是執法為民、公平正義
法律效果就是憲法法律之上,對應的是依法治國

法官在審理案件中,首先應當做到的就是「依法審判」,這是依法治國的基本國策在司法實踐領域的具體要求,要求法官嚴格按照憲法法律所規定的法定程序,以憲法法律為審判依據,切實維護憲法法律在司法審判中的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

在合法審判的同時,也應做到合理審判,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執法為民思想的具體要求。法官在審判活動中,不僅僅要嚴格執法,更要重視審判活動的社會效果,要時刻站在人民的角度看待具體案件,維護人民至高無上的利益。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要求我們在追尋公平正義,依法治國執法為民的同時也要顧全大局,堅持黨的領導,這一點是由黨的先進性決定的(三個代表),馬克思主義認為法律是國家制定和認可的為國家政治服務的工具,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全面法制化的新時期,法官依法審判,在黨的領導下,在審判工作中顧全大局,是保證社會主義法律實踐工作的政治正確性和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安定團結的重要保障。

因此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三者都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所要求的,是法官在司法審判工作中所必須保證的,是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於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工程的。

熱點內容
360由於政策法規 發布:2025-08-15 02:18:51 瀏覽:413
盛澤律師 發布:2025-08-15 02:18:50 瀏覽:409
拘留條例實施辦法 發布:2025-08-15 02:09:54 瀏覽:852
勞動法發布是哪年 發布:2025-08-15 01:49:46 瀏覽:247
往來郵件公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01:48:31 瀏覽:671
司法公務員待遇 發布:2025-08-15 01:40:51 瀏覽:258
嫁律師 發布:2025-08-15 01:35:54 瀏覽:818
勞動法如果公司搬遷賠錢嗎 發布:2025-08-15 01:30:11 瀏覽:155
江寧司法 發布:2025-08-15 01:28:02 瀏覽:910
關於道德的英語小故事 發布:2025-08-15 01:21:56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