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中國社會保法

中國社會保法

發布時間: 2022-02-10 11:59:47

Ⅰ 中國制定社會保險法都有哪些意義最好多說點,要寫成文章的

說的太多很難,要說成一篇文章的話,顯然5分太少。不過我可以給你列一個框架出來,你自己有了這個思路,就可以往裡充實具體內容了。
第一個:最終意義就是要完善中國社會的保障制度。這也是保險法的宗旨之所在,一切行為形式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展開的。
第二個:對社會保險的繳納、保管、使用起到規范、約束的作用。這個是關鍵。這么大一個盤子,這么大一筆財富,只有管好了,用好了,才能達到我在第一點所說的宗旨目的。不然就亂套了。
第三個:同時也是對社會法制化的一個建設。社保的法治化,對建設法治社會的重要意義不言自明。這本身也是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這三點出發,你自己發揮,肯定沒錯。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中國 社會保險 法

養老保險從92年左右開始實施(各地啟動時間不一樣),實施前,在國企、集體企業或者其他政府機構的正式工,其工齡視同交費時間。
社保是從1999年出台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不過各省、市和行業的繳納時間都不一致,最早的1992年,國企基本上是1994年就開始繳納。
一、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性要求購買的一種保險,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建立社會保險基金,目的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享受保險待遇。我國《勞動法》《社會保險法》都明文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明顯具有國家強制性的特點,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絕承擔該項法定義務。
二、社保包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內容

2010年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由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會保險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頒布實施,對於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好地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會保險法》共12章98條,主要內容有:
確立了全面覆蓋和統籌城鄉的調整適用范圍。《社會保險法》確立了我國社會保險體系的基本框架,在5項社會保險制度中,養老和醫療保險覆蓋各類勞動者和全體居民(第10條、20條、22條、23條、24條、25條),工傷、失業、生育保險覆蓋全體職業人群(第33條、44條、53條),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廣覆蓋的社會保險體系。《社會保險法》適應我國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將新農保制度納入了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范圍,並預留了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空間(第22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也納入了基本醫療保險的調整范圍,授權國務院規定管理辦法(第24條);規定進城務工的農村居民與其他職工一樣依照本法參加社會保險(第95條);還明確了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險問題(第96條)。
規定了社會保險制度的籌資渠道,特別是強化政府在籌資方面的責任。《社會保險法》明確了用人單位、個人和政府在社會保險籌資中的責任: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基金的主要來源是社會保險繳費,其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第10條、23條、44條);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繳納,職工個人不繳費(第33條、53條);城鄉居民社會保險基金主要由社會保險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第20條、25條)。政府在社會保險籌資中的責任主要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第5條),在社會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給予補貼(第65條第2款);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第13條);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第13條第2款);國家設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以及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用於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第71條)。
擴大了參保人的各項社會保險權益。《社會保險法》在各項制度設計上,始終以保障參保人的合法權益、打造服務型政府為出發點。這方面的亮點很多,例如:一是為解決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人員的養老待遇問題,本法規定可以繳費至滿15年,然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第16條第2款)。二是健全了職工養老保險中的遺屬、殘疾待遇制度。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第17條)。三是為保證工傷職工得到及時救治,創設了工傷保險待遇墊付追償制度。即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然後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追償(第41條)。四是規定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其應當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第48條)。五是規定參加生育保險職工的未就業配偶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醫療費用待遇,所需資金從生育保險基金中支付(第54條)。
明確社會保險行政管理體制,提高了社會保險費徵收的強制性。一是明確行政管理體制,規定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工作(第7條)。二是明確規定了「社會保險費實行統一徵收」的方向,同時授權國務院制定實施步驟和具體辦法(第59條第2款)。三是賦予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必要的強制徵收手段,包括查詢用人單位存款賬戶、從用人單位存款賬戶直接劃撥社會保險費、要求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相關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等(第63條)。
強化了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一是規定社會保險基金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或者挪用,也不得用於平衡其他政府預算或者違法挪作其他用途(第64條、69條)。二是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統籌層次設立預算,並對預算編制的主體、程序等作出了規定(第66條、67條)。三是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同時授權國務院規定具體時間和步驟(第64條)。四是規定社會保險基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國務院規定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第69條)。五是規定了由人大監督、行政監督、社會監督共同構成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險監督體系(第10章)。
完善了社會保險經辦服務內容。一是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職責作出了比較全面的規定,包括負責社會保險登記、徵收社會保險費、支付社保待遇等相關服務(第7章、第9章)。二是規定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在本統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第72條)。三是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人員經費和經辦社會保險發生的基本運行費用、管理費用,由同級財政按照國家規定予以保障(第72條)。四是為解決社保關系轉移接續難問題,規定對跨統籌地區就業的人員社會保險關系(養老、醫療和失業)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第19條、32條、52條)。五是為解決醫保報銷難的問題,規定對參保人員就醫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第29條)。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中國社會保險法

總則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及其他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的情況下,失業和生育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堅持社會保險制度覆蓋面廣,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式,社會保險水平與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應該是兼容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有權查詢繳費記錄,記錄中的個人利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服務。

按照有關法律規定,有權監督其支付的保險費的單位,個人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社會保險事業。

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險事業。

條嚴格監督社會保險基金。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中央政府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和管理制度,保障社會保險基金的安全,有效的操作。

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

第七條國務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其職責范圍內負責社會保險的社會保險。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社會保險管理,或與其他相關部門負責社會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保險在其職責范圍內的工作。

第八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服務,負責社會保險登記記錄的個人利益,社會保險待遇支付工作。

9工會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有權參與社會保險的重要事項的研究,參加社會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監察事項有關雇員「社會保險權益。
第二章基本養老保險

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繳納的保險費由僱主和雇員。

員工的個體工商戶,僱主的員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費應由個人支付。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養老保險由國務院的工作人員。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僱主和個人的貢獻,以及政府補貼。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雇員的薪金總的比例。

工會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他們的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帳戶。

員工,而不是僱主的個體工商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員工,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按照國家規定,表示在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工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應支付年內視同繳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的政府補貼。

14個個人賬戶可能不收回他們的計費率不低於銀行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15個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支付工資,本地員工的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的因素。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法定退休年齡達到累計支付滿15年,每月基本養老金。

個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至少15年,每月的基本養老金;也可能被轉移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的規定享受退休福利。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疾病或者非因工死亡家屬可領取喪葬補助和退休金;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因病或非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接收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調整機制。根據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我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計項統一發放。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第二十一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的條件,接受每月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第二十二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中央政府的實際情況,按照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
基本醫療保險

第23條員工應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的保險費由僱主和雇員按照國家規定的第三章。

員工的個體工商戶,不能參與僱主從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和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二十四條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

第二十五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能力的人,殘疾人,低收入家庭60歲以上和未成年人的個人捐款的一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的損失。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的第26條。

第二十七條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達到國家規定的累計年的,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退休後支付,應享有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期未達到國家規定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的長度。

第28條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醫療咨詢,標准,以及緊急醫療服務,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

第29條被保險人的醫療費用,應支付的部分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向資產負債表。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遠程醫療,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第30條以下的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二)應當由第三人承擔;

(三)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

(d)在國外就醫。

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醫療費用,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的第一個實例,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第三方。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的,應當向第三人有權收回相同的。

31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管理服務的需要,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簽訂服務協議,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醫療機構應當提供被保險人的合理且必要的醫療服務。

第三十二,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基本醫療保險關系我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章工傷保險

第33名員工參加與工作有關的工傷保險,工傷保險費由用人單位支付,工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34條的基礎上,不同部門的風險程度的傷害,以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使用工傷保險基金,工傷發生率在各行業確定保險費率。差別費率和保險費率按行業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和頒布。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工傷保險基金根據損傷的發病率和工業的的僱主保險費率的,確定用人單位繳費率。

第35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利率。

第36條在事故中受傷的工人由於工作原因或者患職業病和工傷鑒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識別能力,工作無行為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

有關的傷害,和工作能力的評估應該是簡單和方便。

第37條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人我的工作造成人員傷亡的,不認定為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醉酒或吸毒
(B);

(三)自傷或自殺;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條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的處理與工作有關的傷害;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統籌外醫療交通住宿費用;
>
(d)安裝成本配置殘疾輔助器具;

(五)生活不能自理,護理,生活工作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至四個工傷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器械補助金;
<BR /(八)死亡的葬禮,他的家屬接受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

(九)工作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因工傷發生以下費用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和福利;

(二)五,六個殘疾工人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c)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應享有一時間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40條受傷的工人的基本養老金條件,暫停發放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從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第41條規定的僱主是不合法的工傷保險,工傷,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工人。僱主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第一個實例。

工傷保險待遇,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的,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按照本法第63條的規定中恢復過來。

第四十二條造成工傷由於第三人,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的,應當向第三人有權收回相同的。

第43條工傷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一)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
>
(b)拒絕接受鑒定的工作能力;

(三)拒絕治療。

Ⅳ 中國社會保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頒布實施,是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對於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好地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Ⅵ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是什麼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 ,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 ,是一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頒布實施 ,是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中的又一個里程碑 ,對於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更好地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 ,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 ,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根據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決定》修正。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 ,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 ,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 ,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根據憲法 ,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 ,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 ,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Ⅶ 中國社會保險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五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於2010年10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2010年10月28日
(節選部分)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險事業。
第六條國家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嚴格監管。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
第七條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第八條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服務,負責社會保險登記、個人權益記錄、社會保險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九條工會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有權參與社會保險重大事項的研究,參加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對與職工社會保險權益有關的事項進行監督。
第二章基本養老保險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四條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第二十一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第二十二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Ⅷ 新中國成立的第一部社會保障法是什麼

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50年6月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第3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7-25 09:16:33 瀏覽:318
踐法條例 發布:2025-07-25 09:16:27 瀏覽:628
廣東華曦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7-25 09:16:25 瀏覽:260
德國的法學 發布:2025-07-25 09:08:47 瀏覽:458
3多選題招標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5 09:03:01 瀏覽:527
勞動法工資時說要扣稅 發布:2025-07-25 09:02:14 瀏覽:345
勞動法基本工資制度論文 發布:2025-07-25 08:58:37 瀏覽:469
舉證責任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25 08:58:23 瀏覽:938
依法治國1000字論文 發布:2025-07-25 08:55:11 瀏覽:962
勞動法五險一金公司承擔多少錢 發布:2025-07-25 08:54:29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