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質量不合格拒付尾款抗辯權
A. 關於合同法中質量不合格商品的退貨問題
這里有幾個問題:
一、買主購買時你處承諾的品質標準是什麼?質量責任的保證期是多久?
二、乙與甲購買輪胎時的品質標準是什麼?質量責任期是多久?
這兩類問題搞清楚了,你就好解決問題了。
對於消費者的問題,生產商與零售商是負連帶責任的,不能相互推委的,零售商應按照承諾的相關條件給消費者處理相關的質量問題。處理完畢完後按照與供應商簽訂的合同,向供應商進行索賠、品質扣款、罰款等。
B. 合同標的質量不合格算違約嗎,對方違約能解除
1.合同約定標的物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2.對方違約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時,另一方才享有解除權。
《合同法》第六十一條 規定「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如按照以上方法還是不能確定合同標的物質量標準的,則繼續適用《合同法》第62條一款,質量標准不明確的,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同類產品或者同類服務的市場通常質量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特定標准履行。這里講的通常標准,指的是同一價格的中等質量標准。
對方違約能否解除合同
合同訂立以後,當事人一方不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合同義務,或者當事人一方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即是該當事人違約。違約的形式有很多,包括遲延履行債務、交付的標的物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質量要求,不按約定的地點履行等。當事人一方有違約行為並不必然導致另一方享有解除權,只有在一方違約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時,另一方才享有解除權。
C. 工程質量問題可否成為發包人拒付工程款的抗辯事由
《合同法》第279條規定建設工程驗收合同的,發包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價款,並接受該工程。所以支付工程價款的前提條件是工程驗收合同。 發包人以工程質量有問題為由拒付工程款,在訴訟法上屬於以抗辯的概念,主張實體法上的抗辯權。 對該問題的處理應區分拒付工程款的時間段和工程質量問題的性質。 ⑴如工程質量瑕疵發生在竣工驗收前,發包人不得以此作為拒付到期工程款的理由。但是承包人確有不能履行合同義務之虞的,發包人可以主張不安抗辯權。 ⑵工程質量經竣工驗收合格,工程質量問題不能成為發包人拒付工程款的理由,發包人應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如果發包人確有證據證明工程質量存在瑕疵,應按工程質量保修的法律關系進行處理。 ⑶工程質量經竣工驗收不合格,應由承包人進行修復,修復後的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發包人應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但修復費用應由承包人承擔。 ⑷修復後的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不合格,發包人可行使先履行抗辯權,以此為由拒付工程款,承包人支付工程款的請求不會得到支持。 ⑸建設工程未經竣工驗收,發包人擅自使用,工程質量問題不能成為發包人拒付工程款的理由,發包人應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但是承包人應當在建設工程的合理使用壽命內對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質量承擔民事責任。
D. 質量可能存在問題,可否拒絕付款並要求損失賠償
質量可能存在問題,在質量問題未確定前不得拒絕付款並要求損失賠償,消費者有權就產品質量問題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申訴,還可以委託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對有關產品質量進行檢驗。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二十二條
消費者有權就產品質量問題,向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查詢;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申訴,接受申訴的部門應當負責處理。
第四十八條
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委託本法第十九條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對有關產品質量進行檢驗。
(4)合同法質量不合格拒付尾款抗辯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七條
因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當事人各方的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E. 賣方的產品不合格可以拒付貨款嗎
一、貨物質量不符合要求,應在多長時間內提出異議?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在簽訂買賣合同時,可以約定檢驗期,如果貨物數量或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應當在檢驗期內提出,否則即視位為貨物符合約定。如果雙方沒有約定檢驗期,買方也應當在發現或者應當發現貨物不符合約定的合理期間內通知出賣人,否則同樣視為認可賣方交付的貨物。這里所說的「合理期限」須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確定,對於經銷商來說,當然是越及時越好。如果買方在收到貨物後兩年內均未提出異議,則視為賣方交付的貨物合格。當然,如果合同約定有質量保證期的,則適用質量保證期,不再適用兩年的期限規定,並且,如果賣方事先知道貨物質量不符合要求,那麼買方提出異議的時間就不受上述規定限制。
二、提出貨物異議的方式有哪些?
《合同法》只規定了買方應當在發現貨物不符合要求時,及時通知賣方,但對於通知的方式並未作出規定,這是因為,法律是一種普遍適用的行為規范,需要有較強的適應性,如果把通知的方式規定得非常明確,有時候對當事人來說,反而是一種束縛,也可能造成「掛一漏萬」的問題。一般來講,我們建議,異議的提出均應採取書面的方式為妥,當然這裡面也不排除電話溝通,但不論溝通的情況如何,仍以發送一份書面函件給對方為宜,一則表示你辦事的嚴謹,二則留下雙方處理問題的記錄。當然,信函應當及時歸檔保存,並保留當時的郵政專遞回執或傳真發送記錄。
三、賣方交付的貨物不合格,買方可以提哪些要求?
交付符合合同約定或法定質量標準的貨物是賣方的基本義務。當賣方沒有很好地履行這個義務時,買方可以主張哪些權利呢?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可以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又難以達成補充協議的,根據具體情況,買方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由此可見,賣方供貨不合格時,買方可以根據工作需要,採取多種措施保護自己,也包括要求減少價款。如果貨物存在的質量問題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買方可以拒絕接受或解除合同。買方以拒付尾款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利益,最好也要通過書面信函的方式告知賣方不付款的理由,因為合同的履行是雙方合作的一個過程,及時的通知、說明原因既是合同的附隨義務,也是誠信的一種表現。
F. 關於合同法的案例分析,先履行抗辯權的問題,需要詳細一些,謝謝!
(1)甲公司拒來絕支付源餘款是合法的,因為其結清餘款的前提是乙方所交付的木材通過驗收。
(2)甲方拒付餘款行為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七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3)甲公司行使的是後履行抗辯權。
行使後履行抗辯權應具備以下條件:
(1)必須是同一雙務合同,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在履行上存在關聯性,形成對價關系。不是同一雙務合同產生的債務,不能形成後履行抗辯權。如果在同一合同中不能形成對價關系,也不能產生後履行抗辯權。
(2)合同履行有先後順序。多數雙務合同的履行是有先後順序的。有的是由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有的是由法律規定的。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法律沒有規定可以按照交易習慣來確定先後順序。有先後順序的雙務合同,先履行的一方應首先履行。如果沒有先後順序,就形不成後履行抗辯權。
(3)必須是應當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才能行使後履行抗辯權。如果應當先履行的一方已經履行或者已經適當履行,就失去了抗辯事由,後履行抗辯權就不成立。
G. 根據合同法抗辯的問題
你說的問題屬於合同待定問題,如果張先生同意合同內容,那麼屬於一房二賣,你有權解除合同,並主張違約損失;如果張先生不認同合同,那麼合同屬於欺詐,有權撤銷合同,並主張你的損失;如果李先生認同合同,你也同意履行合同,那麼在你和李先生之間產生買賣合同關系,你可按合同主張你的權利。因未見到合同原文,如果李先生違約在先,你有權拒絕你的後義務。
H. 合同法規定的抗辯權是什麼
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是與請求權相對應的一種對抗權。包括:不安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和後履行抗辯權。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第五百二十六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債務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I. 買方拒絕接受質量嚴重不合格的貨物,標的物此時毀損的風險由誰承擔
我國《合同法》第148條規定:「因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買受人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由此可見,假如是因為貨物(商品)質量出現問題,不能實現簽訂合同時買方的願望的,買方可以拒絕接受貨物或者解除合同,在此種情況下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就轉移給了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