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22條培訓未完成
① 求解勞動合同法 第22條關於培訓費用賠償
樓上幾位都提到了培訓違約金的一個關鍵點,那就是要按照剩餘的未服務年限分攤培訓費。
但是幾位都沒有提到還有兩個關鍵點或者必備條件:
1.單位所謂的培訓費必須要能提供第三方培訓機構向單位開具的培訓費發票。如果沒有培訓費發票,那麼也就沒有主張依據,你提前離職就不需要支付違約金。
2.單位必須按照培訓的人數分攤培訓費用。比如總培訓費用1500元(就算是有發票),培訓人數5人,那麼你最多隻要支付300元,在300元基礎上再按照剩餘的2個多月分攤下來也就是剩下幾十元的違約金了。
②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關於培訓的疑問
答;你述不屬《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服務期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服務內期專項培訓。因為,容如果要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的培訓是有嚴格的條件的。 (1)用人單位提供專項培訓費用。 (2)對勞動者進行的是專業技術培訓。包括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比如從國外引進一條生產線、一個項目,必須有能夠操作的人,為此,把勞動者送到國外去培訓,回來以後干這個活,這個培訓就是本條所指的培訓。 (3)培訓的形式可以是脫產的,半脫產的,也可以是不脫產的。不管是否脫產,只要用人單位在國家規定提取的職工培訓費用以外,專門花費較高數額的錢送勞動者去進行定向專業培訓的,就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你那屬安全生產及單位規章制度等培訓。單位的做法(說法)沒有法律依據。
③ 根據勞動合同法22條規定.沒有約定服務期應如何賠償
沒有約定服務期的,勞動者提前離職不需要向單位支付違約賠償金。
④ 勞動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未對員工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就不能有違約金的約定的,而我在辭職信未批復...
做好應對的准備。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專。勞動者屬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規定勞動合同的解除預告期是各國勞動立法的通行做法。勞動者在享有解除勞動合同自主權的同時,也應當遵守解除合同預告期,即應當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單位才能有效,也就是說勞動者在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後還應繼續工作至少三十天,這樣便於用人單位及時安排人員接替其工作,保持勞動過程的連續性,確保正常的工作秩序,避免因解除勞動合同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給用人單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這樣也使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合法化。否則,將會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將可能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勞動者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給付經濟補償金。
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上述規定,公司不能追究你的違約金。只能追究賠償經濟損失的責任。
如果沒有明顯的經濟損失。你的賠償責任不大。
⑤ 有關勞動法中第二十二條的專項培訓需賠償的解讀
題目中提問者打算培訓後6個月辭職,需要支付的培訓費用金額,由公司和勞動者訂立協議確定賠償比例,且賠償金額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5)勞動合同法22條培訓未完成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培訓費用,包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於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
⑥ 《勞動合同法》第22條
按你們的約定的是:
階梯式的扣減培訓費用,即第一年滿,折扣4.5萬,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別是2.5萬和2萬。
折扣方法是,第二年12月,每月折扣2083元,第三年2萬元,每月折扣1666元,按照約定的服務期進行扣減折算即可,比如還有13個月到服務期,那麼就是20000+2083=22083元,如果還有11個月到期,那麼就是18333元。
⑦ 勞動合同法22條規定
第二十二條
【服務期】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⑧ 跪求對於勞動合同法第22條的疑問,請資深律師回答
《勞抄動合同法》第22條規定的是關於勞動者的專項培訓費用,是類似於高一層次的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的培訓。根據你的描述,你單位對你的培訓應該是員工普通的技能操作培訓。這種培訓,單位是有義務承擔這部分費用的。所以單位不應當在你工資里扣除的。除非你是惡意的解除合同給公司造成了這部分的損失。
⑨ 《勞動法合同法》中第22條中的專項培訓指的是什麼樣的培訓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版照約定向用人權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培訓花費了5萬元,約定的服務期是5年,那麼,每年應當分擔的服務費就是10000元;如果勞動者在培訓後工作了2年違約,這時勞動者應當向用人單位支付剩餘3年的費用30000萬元。
⑩ 勞動合同第二十二條 專業培訓
針對你的疑問答復如下:
你好,《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所指的專業技術培訓是與用人單位是否可以簽訂服務期和違約金聯系在一起的。那麼按照《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培訓費用,包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於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的規定來看,這個是對專業培訓所產生的培訓費用的一個直接法律解釋,因此我們可以看的出,國家對於專業培訓的規定是特指的,不能任意的擴大化解釋,所指的專業培訓應當是指對員工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一個專門培訓。比如從國外引進一條生產線、一個項目,必須有能夠操作的人,為此,把勞動者送到國外去培訓,回來以後干這個活,這個培訓就是本條所指的培訓。而按照《勞動法》規定的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這個培訓就不是專業培訓,是勞動者作為員工在勞動法上所應享有的權利。因此一個正常的職業培訓如上崗前必經的培訓,就不是本條所稱的專業技術培訓。
總而言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所指的專業技術培訓中的專業培訓中就不包括上崗培訓,不包括企業文化培訓、安全培訓,而是單指是有支付憑證的專業技能培訓:比如進修,比如專業技能輔導培訓(一般外出)、技術學習等。
有需要可以再網路知道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