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節假規定
❶ 中國勞動合同法年休假怎麼規定
按《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專10年不滿20年的,年屬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當年度的年休假: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拓展資料:休年假條件:
根據國務院公布並於2008年1月1日實行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以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於2008年9月28日制定公布的《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休年假的前提條件如下:
主體: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
時間: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❷ 國家法定節假日工資照發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第幾條
答案是:根據復2018年12月制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作出修改後的第四十條規定
法定假日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2018法定節假日工資計算
法定節假日綜合工資=法定節假日日常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
其中:
(1)法定節假日日常工資:
是指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之規定。員工在國家法定節假日,依法享受帶薪休假,即在法定節假日中,即使員工不上班,企業也應按其正常上班情形一樣,正常支付其日工資。
(2)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
是指依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即企業如在法定節假日,如五一節,安排員工加班的,應當支付給員工的加班工資為不低於其日工資的300%.即其加班工資≥日工資*300%.即不低於三倍工資。
綜上,按標准工時制的員工,在法定節假日加班,企業應付工資為:法定節假日綜合工資=應付法定節日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按通俗的說法,即不低於「四倍工資」。
以上是2018勞動合同法節假日的規定。
❸ 勞動合同法對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發放的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❹ 新勞動法的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1、法定節假日並非復在勞動合制同法(即你所說的新勞動法)中規定,是由《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的。
2、現在全民的法定節假日是:元旦(1月1日)、清明(農歷當日)、五一(5月1日)、端午(農歷當日)、中秋(農歷當日)各一天,春節(除夕、初一、初二)、國慶(10月1、2、3日)三天。
❺ 勞動合同相關法律,是如何處理法定節假日的
只要按照規定的要求支付加班費或者是調休即可。
但不是所有的單位都必須實行雙休制。回我國《勞動法》答也規定,如果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特點限制不能實行標准工時制的,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依法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但是用人單位需要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的,需要先向勞動主管部門申請審核,經勞動部門批准之後才能開始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否則視為實行標准工時制。
❻ 新勞動合同法關於節假日放假規定
國務院決定對《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作如下修改:
將第二條修改為:「全體公內民放假的節容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此外,對個別條文的文字作了修改。
本決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訂,重新公布。
❼ 法定節假日安排是否違反《勞動合同法》
用人單位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的,並不違法,但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專屬於違法行為,勞屬動者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由勞動行政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❽ 勞動合同法對加班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8)勞動合同法節假規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❾ 新的勞動合同法是怎麼樣規定法定節假日的加班費
你加班工資應該是以你的全額工資為基數計算
具體的依據是:
A、《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關加班工資的如何計算)
B、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是指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工作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
C、國務院《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一)計時工資;(二)計件工資;(三)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加點工資;(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綜上,你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不應是約定的最低工資,而是你的全額工資(再結合以上工資總額的組成規定就可以了,不排除個外除此之外的情況,因為每個單位的計算方法不盡規范的。)
另外,有關你說的特殊行業的問題。其實勞動法律法規只有具體的規定。要看勞動合同上規定的是實行哪種工時制度(一般是標准工時制,如果像你說的特種行業,可能會有特殊一點的工作制度,不過這是要向勞動部門備案的)
以上以標准工時制為例:
每個月總工作時間超過20.83天就可以看做是加班了。
加班工資的計算:
平時——1.5倍工資
周末——2倍
法定節假日——3倍
有關你說的春節放假的問題,其實只有年三十、初一、初二三天是「法定節假日」,其他的只算做周末(通過調休得出)
具體演算法,如果有實發工資,結合以上就可以得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