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買房婚姻法解釋
⑴ 2011年最高法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三)對婚前一方買房,婚後父母出資買房的情況有哪些規定
解釋(三)
第七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⑵ 新婚姻法解釋規定婚後父母出資購房屬個人財產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13日起正式實施。重點對結婚登記瑕疵的救濟手段,親子關系訴訟拒絕親子鑒定後果,父母為子女結婚購買不動產的認定、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買房的處理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解釋明確婚後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解釋稱,作為出資人的男方父母或女方父母均表示,他們擔心因子女離婚而導致家庭財產流失。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出資為子女結婚購房往往傾注全部積蓄,一般也不會與子女簽署書面協議,如果離婚時一概將房屋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勢必違背了父母為子女購房的初衷和意願,實際上也侵害了出資購房父母的利益。所以,房屋產權登記在出資購房父母子女名下的,視為父母明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比較合情合理,多數人在反饋的意見中對此表示贊同,認為這樣處理兼顧了中國國情與社會常理,有助於糾紛的解決。
解釋指出,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按照雙方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更為符合實際情況。《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規定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將產權登記主體與明確表示贈與一方聯系起來,可以使父母出資購房真實意圖的判斷依據更為客觀,便於司法認定及統一裁量尺度,也有利於均衡保護婚姻雙方及其父母的權益。
⑶ 新婚姻法解釋規定婚後父母出資購房屬個人財產,大家給我們弱勢婦女出招吧!(新)
「新婚姻法解釋規定婚後父母出資購房屬個人財產」屬於誤讀,並不專是所有父母出資購房都屬屬於個人財產。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⑷ 婚姻法解釋二與三,對父母買房的規定有何異同
婚姻法解譯二於三對父母買房子。規定有何異同?不管婚姻法怎麼說法,給父母買房子是應該的。這也是尊老愛幼的中國人民傳統的美德呀!
⑸ 新婚姻法解釋規定婚後父母出資購房屬個人財產,如何證明是父母出資 要注意哪些
1、父母出資應以父、母名字的賬戶,採用轉賬的方式給子女或支付給賣方指定帳戶。保留轉帳憑證(當然也可從銀行查詢獲得),父母還可與子女夫妻雙方簽訂相關協議約定。子女夫妻雙方之間也可簽訂相關協議對房屋進行約定。
2、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房產(全額出資),產權登記人必須是子女一人,不是子女夫妻雙方(夫妻間另有約定的除外),這種情況下才能認定為子女一方的個人財產。
3、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收入含公積金等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支付部分購房款,貸款部分由子女夫妻共同財產償還的房產,登記在子女一人名下,應按照出資情況視作夫妻按份共有(夫妻間另有約定的除外)。
⑹ 新婚姻法解釋三中規定父母購房歸子女所有,這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實行的對過去已經發生的婚姻有效力嗎
從頒布之日起開始實施,《婚姻法》及原來的司法解釋(二)與現頒布的司法解釋(三)有抵觸的,以司法解釋(三)為准。
婚前拆遷所置換的房產,婚後才取得房屋權屬證書且登記在個人名下的,仍然屬於婚前個人財產,但如果你也有出資離婚時可以進行合理的補償,房產仍然是男方的個人房產,離婚時你無權要求分割。
本人意見,僅供參考。
⑺ 新婚姻法解釋規定婚後一方父母為子女買房為其個人財產,是得付全款還是幫子女付首付就可以
當然是全款,如果只付首付,還款是他們夫妻共同還房貸的話,將來房子還有對方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