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社會科學研究法
㈠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你說的這個「變數」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一是從發表論文的類別上看,是屬於教學方面的論文多還是屬於研究方面的論文多。如果一所大學發表的是教學方面的論文多而科學研究方面的論文較少,一般這所大學就定義為教學型大學或學院,反之則為研究性的大學或學院。當然一所大學不同的學院也有可能分別屬於教學型和研究型;
二是從它辦學的檔次來看,如果一所大學處於科技的前沿,經常有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成果出現,那麼可以將其列為研究型大學,如果將更大量精力放在培養本科生方面則被認為是教學型大學。
當然研究型大學與教學型大學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有的甚至是互相融合、互相補充的。其實對於一所好大學來說兩者都相當重要,屬於大學的兩個不同發展方向但都突出自己實力和影響力的重大任務。。
㈡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哪個版本好
歐陽康,張明倉著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書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織編寫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之一,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著名學者歐陽康等人著述。本書從社會科學方法論人手,回顧了社會科學的發展歷史和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演進過程,論述了社會科學的對象、性質及在當代大科學體系中的地位等;重點分析了社會科學研究程序與研究設計,並對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如懷疑方法、觀測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信息方法、黑箱方法、系統方法、過程方法、評價方法、理解方法、預測方法等十幾種具體方法進行了詳細地闡釋,旨在幫助當代大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社會科學的特殊研究方法。
本書除作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課教材外,也是社會各界掌握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指南。
㈢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具體有哪些
社會科學研究的三大方法:
1、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研究方法;
2、個體論與整體論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3、實證性與評價性相結合的集成研究方法。
三大方法是對社會科學中三個基本關系(定性與定量、個體與整體、事實與價值)的辯證解決,是既體現馬克思主義辯證思想精神,又與社會現象的復雜性相結合的,因而,它們可以構成適應現代社會整體化趨勢的方法論基礎。
(3)本科生社會科學研究法擴展閱讀
馬克思曾預言:「科學只有從自然科學出發,才是現實的科學。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為人這一過程的現實部分。自然科學往後將包括關於人的科學,正像人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統一的科學」(《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頁)。
一百多年來,人類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方面均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自然科學的發展尤為突出,不僅深入到了自然界的宏觀領域、宇觀領域和微觀領域,還深入發展到了人類機體(包括大腦)和人類社會領域,而且這兩個方面仍在不斷地進行相互滲透、相互整合。
社會科學(包括思維科學)越來越多地受到自然科學的影響,許多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已經卓有成效地應用於社會科學的研究過程之中,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科學的發展。社會科學的這種不斷地採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的發展趨勢,稱之為社會科學的「自然科學化」。
㈣ 社會科學研究課題選擇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社會科學是對科學的分類的一種,是相對自然科學而言的.就象文科和理科的劃分.社會科學包括哪些科目,其實也很復雜,到現在還沒准確的定義,各人見解也有不同.它以研究社會的現象和事物為主要對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內部的不同學科不斷細化和深化還有邊際化.如政治學可以再劃分到政治學原理和政治倫理.它也可以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產生新的學科.社會科學是指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如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法學、教育學、文藝學、史學、語言學、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等,其任務是研究並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參考資料:
㈤ 文科生掌握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意義
前一篇講了自己的經歷,痛陳了緣何我這種1986年入大學的文科生,也就是那種可憐巴巴不堪入眼的低窪水平。
必須要承認,隨著時光荏苒,國內大學的法學學位社科院系的師資力量越來越好。我讀大學的同班同學,已經做上國內最好大學的系主任,也許很快可以做博士生導師了。他們在我荒廢著快樂著生活的日子裡,被派到一些最好的國外大學去讀學位,得到了良好的訓練。
大量海歸學者也加入了國內大學文科系的教師隊伍。國際交流沒得說,越來越頻繁密切。盡管可以爭議國內大學的社會科學研究,仍然無法給中國的發展做出什麼有價值的貢獻,而至少,他們可以比以前時代,更好的更原原本本地把西方的知識傳承給中國學生。至少他們作為現代社會通識教育的提供者,越來越稱職了吧。
現在的文科畢業生,素質更好,受到的訓練更扎實。有一些根本的問題沒有改變,甚至更加嚴重,到了近乎致命的程度——高校的研究與中國社會嚴重脫節。
一方面是中國發生的激烈變革,幾乎不給學問家喘息的機會,太快了,實難進行穩定的觀察和總結;二是國內文科系仍然沒有完成消化吸收西方學術體系的工作,還在專心以繼之。
這也許就註定了這個時代沒有大家,只有孜孜以求,老老實實搬運傳播西方學術精髓的一群蟻工。蟻工的工作是值得欽佩的。我本人不是一個崇洋的人,我不接受全盤洋化的思想,但我認為在社會科學界尋找到中國學術大廈的基石之前,需要扎扎實實學會洋人的學術體系。這跟理工科是一樣的,根本無法逾越,所謂的彎道超車是不存在的。
第三,國內學派的努力一直無法收獲成果。我們仍然看不到令人欣喜的跡象——國內大學文科系出現了能夠思考的學生,有立得住的學術思想苗頭嗎?沒有這樣的事。這樣的人難以在中國高校存活,存活的都是聽話的人願意在現有的體系裡做一個聽話的分子的人,或者偽裝成犬儒的人。
第四,大量的研究禁區存在,這也是不用爭論的現實,誰都明白。其實這個並不能看做對學術研究的嚴重障礙,學術思想往往就是在重壓下才能出來。但中國的文科院系中出不來這些東西。我猜想其中一個原因是部分天資很好的學者過於崇美崇洋。
㈥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介紹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200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歐陽康,張明倉。該書除作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課教材外,也是社會各界掌握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指南。
㈦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1、懷疑方法2、觀測方法3、定性方法4、定量方法5、統計方法6、信息方法7、第十四章黑箱方法8、系統方法9、過程方法10、評價方法11、理解方法12、預測方法
㈧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要求學生具備哪些能力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要求學生具備的能力: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要求學生掌握並運用對社會研究的資料收集、整理、分析和評估的各種方法、技術,了解熟悉社會科學研究的原理、邏輯策略和科學程序,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方法認識、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能力,為撰寫畢業(設計)論文打下必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