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采購合同
『壹』 合同法中采購合同的適用法律有哪些
『貳』 采購合同是購銷合同嗎
采購合同是購銷合同。
購銷合同,是指一方將貨物的所有權或經營管理權轉移給對方,對方支付價款的協議。
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采購、預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等形式。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174條,法律對其他有償合同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沒有規定的,參照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
『叄』 我國的政府采購合同是否適用合同法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否也是以合同方式約定
政府采購本身是一種市場交易行為,在采購合同訂立過程中,不涉及行政權力的行使專,購銷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屬平等的,因此,政府采購合同一般應作為民事合同。基於政府采購活動的行為特徵,並且從更充分地體現公正、公平原則考慮采購人與供應商之間在政府采購合同的訂立、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合同變更、合同終止、違約責任等方面,必須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執行。《合同法》於1999年3月15日由九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它是規范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簽訂、履行民事合同的基本法律。政府采購合同作為一種民事合同,自然應當適用合同法。采購人和供應商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應當按照平等、自願的原則以合同方式約定。
合同法規定,民事合同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由此可見,平等、自願是民事合同當事人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采購人和供應商也必須按照平等、自願的原則,以合同方式約定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
『肆』 合同法中采購合同適用於哪些法律
合同法,民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產品質量法等
『伍』 采購合同與購銷合同有什麼區別
1、本質不同:購銷合同是統稱,包括兩種合同:即采購合同和銷售合同。采購合同是購進貨物的合同。
2、訂立合同方不同:如是采購合同,通常是采購方作為甲方,銷售方作為乙方,如是購銷合同,通常購銷方作為甲方,購進方作為乙方。
3、概念不同:購銷合同是一方將貨物的所有權或經營管理權轉移給對方,對方支付價款的協議。采購合同是企業(供方)與分供方,經過雙方談判協商一致同意而簽訂的供需關系的法律性文件。
(5)合同法采購合同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條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第一百三十一條買賣合同的內容除依照本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以外,還可以包括包裝方式、檢驗標准和方法、結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條款。
第一百三十二條出賣的標的物,應當屬於出賣人所有或者出賣人有權處分。
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或者限制轉讓的標的物,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三十三條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四條當事人可以在買賣合同中約定買受人未履行支付價款或者其他義務的,標的物的所有權屬於出賣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購銷合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采購合同
『陸』 什麼是采購合同 采購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作為公司的采辦人員,其實主要就是負責購買公司需要的一些物品,主要包括辦公物品和一些贈送給客戶、員工的禮品。因為就有可能與供貨商存在一個長期合作的關系,這個時候雙方就要簽訂好采購合同了。那究竟什麼是采購合同呢?如果你不清楚的話,可以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什麼是采購合同
采購合同是企業(供方)與分供方,經過雙方談判協商一致同意而簽訂的「供需關系」的法律性文件,合同雙方都應遵守和履行,並且是雙方聯系的共同語言基礎。簽訂合同的雙方都有各自的經濟目的,采購合同是經濟合同,雙方受「經濟合同法」保護和承擔責任。
二、采購合同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簽約雙方之間達成的一致意見的各項條款構成經濟合同的內容。經濟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合同的標的,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和酬金,履行的地點、期限和方式,違約責任,合同附則與簽署等。因此,零售企業采購合同的條款,應當在力求具體明確,便於執行,避免不必要糾紛的前提下,具備以下主要條款:
(一)商品的品種、規格和數量
商品的品種應具體,避免使用綜合品名;商品的規格應具體規定顏色、式樣、尺碼和牌號等;商品的數量多少應按國家統一的計量單位標出;必要時可附上商品品種、規格、數量明細表。
(二)商品的質量和包裝
合同中應規定商品所應符合的質量標准,註明是國家或部頒標准;無國家和部頒標準的應由雙方協商或憑樣訂(交)貨;對於副、次品應規定出一定的比例,並註明其標准;對實行保換、保修、保退辦法的商品,應寫明具體條款;對商品包裝的方法,使用的包裝材料,包裝式樣、規格、體積,重量、標志、及包裝物的處理等,均應有詳細規定。
(三)商品的價格和結算方式
合同中對商品的價格要作具體的規定,規定作價的辦法和變價處理等,以及規定對副品、次品的扣價辦法;規定結算方式和結算程序。
(四)交貨期限、地點和發送方式。
交(提)貨期限(日期)要按照有關規定,並考慮雙方的實際情況、商品特點和交通運輸條件等確定。同時,應明確商品的發送方式是送貨、代運,還是自提。
(五)商品驗收辦法
合同中要具體規定在數量上驗收和在質量上驗收商品的辦法、期限和地點。
(六)違約責任
簽約一方不履行合同,必將影響另一方經濟活動的進行,因此違約方應負物質責任,賠償對方遭受的損失。在簽訂合同時,應明確規定,供應者有以下三種情況時應付違約金或賠償金;
1、不按合同規定的商品數量、品種、規格供應商品;
2、不按合同中所規定商品質量標准交貨;
3、逾期發送商品。購買者有逾期結算貨款或提貨,臨時更改到貨地點等,應付違約金或賠償金。
(七)合同的變更和解除的條件
合同中應規定,在什麼情況下可變更或解除合同,什麼情況下不可變更或解除合同,通過什麼手續來變更或解除合同等。
此外,采購合同應視實際情況,增加若干具體的補充規定,使簽訂的合同更切實際,行之有效。
閱讀了上文內容之後,大家應該知道什麼是采購合同了吧,采購合同說的簡單點其實也就是買賣合同中的一種,只不過雙方之間可能存在一個長期的供貨關系,因而在合同當中就要對物品的質量、付款的方式等等約定清楚,以免日後產生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延伸閱讀:
訂立合同時候會出現哪些問題
合同訂立時需要注意的哪些法律問題
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柒』 政府采購適用於合同法么
法律分析: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四十三條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采購人和供應商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應當按照平等、自願的原則以合同方式約定。采購人可以委託采購代理機構代表其與供應商簽訂政府采購合同。由采購代理機構以采購人名義簽訂合同的,應當提交采購人的授權委託書,作為合同附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同時廢止。
『捌』 采購訂單和采購合同的區別
您好,對於您提出的問題,我的解答是, 采購訂單是企業根據產品的用料計劃和實際能力以及相關的因素,所制定的切實可行的采購訂單計劃,並下達至訂單部門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要注意對訂單進行跟蹤,以使企業能從采購環境中購買到企業所需的商品,為生產部門和需求部門輸送合格的原材料和配件。采購合同是企業(供方)與分供方,經過雙方談判協商一致同意而簽訂的「供需關系」的法律性文件,合同雙方都應遵守和履行,並且是雙方聯系的共同語言基礎。簽訂合同的雙方都有各自的經濟目的,采購合同是經濟合同,雙方受「經濟合同法」保護和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