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概論作業14答案
『壹』 電大經濟法概論答案
電大的形成性考核作業難度並不大,一般與教學內容結合較緊密。好好看看書,問題就解決了。
實在不會做,問一下輔導教師。
『貳』 經濟法概論試題答案
1、狹義上的法律是指由( B )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文件。
A 最高人民法院 B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C 最高人民檢察院 D 國務院、
2、我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特定的( C )。
A 人身與財產關系 B分配關系
C 經濟關系 D人身關系
3、職工代表大會是指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中( D )。
A 企業的管理機構 B 企業的權力機構
C 企業的咨詢機構 D 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機構
4、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提取的公司法定公益金占利潤的( C )。
A 2-5% B 3-5% C 5-10% D 8-10%
5、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 C )行使撤銷權。
A 3個月 B 6個月 C 1年內 D 2年內
6、公司法規定,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 D )。
A 15% B 20% C 25% D 30%
7、合同生效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應當( B )。
A 返還定金 B 雙倍返還定金
C 返還定金並賠償損失 D 返還定金並支付違約金
8、工業產權實際上關於( A )和由商業信譽的標記權的總稱。
A 技術成果專有權 B 著作財產權
C 著作人身權 D 出版者權
9、下列不屬於不當低價銷售行為特點的是( B )。
A該行為發生在商品銷售環節 B該行為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
C 該行為採用低於商品成本價的方式進行銷售 D 該行為的目的在於排擠競爭對手,維持或者爭取自身的競爭優勢
10、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 ,消費者是指( C )。
A所有商品的消費者 B生產資料的消費者
C生活資料的消費者 D生活資料的消費者和主要生產資料的消費者
『叄』 求:08秋經濟法概論作業1-4答案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規定「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可見本題的正確答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法的本質
什麼是法的本質呢?古今中外的有產階級的或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家、法學家對這一問題寫過數不清的著作,有過數不清的爭論,但從未得出一個科學的結論。只有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在創立科學的唯物史觀時才對法的本質作出了一個真正科學的解釋。
一、法的本質首先可以說是統治階級的意志
在階級對立社會中,法的本質首先可以說是統治階級的意志。這也就是說,三個私有制社會的法分別代表了奴隸主、封建主和資產階級的意志。奴隸主、封建主的思想家也往往說,法代表了神、上帝的意,他們實際上是將奴隸主、封建主的意志披上了神聖的外衣,資產階級思想家比他們進了一步,他們往往說,法代表了全社會的「公共意志」,實際上他們有意或無意地將資產階級一個階級的意志當作抽象的、超階級的公共意志。
統治階級的意志是由統治階級中的代表人物來集中的,但法並不代表統治階級中個別人的意志,而是代表這一整個階級的根本利益的意志。
二、法的內容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
根據唯物史觀,統治階級的意志歸根結底是由這一階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這里講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主要是指與一定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也就是指社會經濟基礎。所以,法律也就是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一個上層建築,或者說,社會上層建築的一個組成部分。法的性質和發展由經濟基礎決定,反過來,法又對經濟基礎有能動作用,為經濟基礎服務。任何一種法能否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不僅要看它能否很好地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而且更要看它所服務的經濟基礎,即生產關系,能否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最後談一下我國的社會主義法的本質問題。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已經消滅。分析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本質時,首先應肯定:它是中國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全國人民意志的體現。這種法律的根本任務是保障和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以上摘自《法的起源、本質和社會主義法的作用》沈宗靈 著,基本上是法理學上的能說了。
3、乙為將設備運輸到浙江的運輸行為。
『肆』 經濟法概論(財經類)案例分析!急用!知道答案的幫幫忙!謝了!
首先我不知道這是哪個專業的學科分類……這是民法地役權的部分跟經濟回法有個屁關答系……
(1)甲乙丙需要證明的是自己經濟損失5萬元的事實。
舉證責任是誰主張誰舉證,甲乙丙主張了侵權損害的事實就要承擔相應的證明責任,但是法律規定了舉證責任的除外,比如本案中,依據侵權責任法第六十六條 因污染環境發生糾紛,污染者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甲乙丙不需要舉證化工廠的排污行為和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2)甲乙丙有權請求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六十八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污染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污染者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敢稍微聽點課么?不敢的話,敢稍微加點分么?
『伍』 東財10秋學期《經濟法概論》在線作業一、二、三答案
作業一第一題C
『陸』 經濟法概論作業答案
1.答:要約、承諾的過程。
第1個階段(要約):針織廠——要約人,百貨公司——受要約人
第專2個階段屬(新要約):百貨公司——要約人,針織廠——受要約人
第3個階段(新要約):針織廠——要約人,百貨公司——受要約人
第4個階段(承諾):百貨公司——承諾人,針織廠——受承諾人
『柒』 經濟法概論第二版習題答案
經濟法概論第二版李如萬
『捌』 急!電大專科經濟法概論試題及答案
1、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作為一種民事權利,它是指財產所有人對其財產享有的獨占支配權。財產所有權具有排他性。
2、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的主體分為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包括國家、集體和公民個人(除土地、礦藏等必須為國家或集體所有的財產外,其他一切財產都可以由自然人享有所有權)
財產所有權的內容是所有人對其財產依法享有的佔有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包括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四項權能。
所有權的客體必須是存在於人身之外,能為人所支配並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
3、財產所有權的民法保護:所謂所有權的法律保護,是指國家通過法定的程序和方法保障所有人依法對其財產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的法律制度。民法中,對所有權保護最基本的方法是請求確認所有權和請求返還原物。當原物不能返還時,只能採取賠償損失的法律保護。(同時,保留對原物的追索權)。
三、處理結果:
某區人民法院審理表明:新中國郵票特15「首都名勝」郵票全套五枚,於1956年6月15日發行,其中第三枚為「天空光芒四射」郵票,面值8分,由我國著中郵票設計師邵伯齡先生設計,由於種種原因,發行前郵電部下令將該郵票收繳銷毀。故只有少數幾個城市於發行前發售了該郵票,只有極少數郵票流入社會。由於是錯版未發行郵票,所以極為珍貴。
某區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田某借原告王某珍貴郵票,理應妥善保管,因保管不善給原告造成重大損失,故田某應當返還原物,不能返還則應賠償損失。某區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田某所借原告王某珍貴郵票「天空光芒四射」一枚,限被告在本判決生效一周內歸還原告,逾期不還則按3.5萬元價格賠償原告王某損失;
(二)訴訟費1410元由被告田某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