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有關的作文
Ⅰ 比較合同法案例分析
被告購買了位於墨爾本以北18英里的郊外度假村。他們一直擁有和經營著度假村,直到1967年12月17日通過契約合同以9500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原告,其中首付為10000美元和尾數為85000美元。合同約定,所有違約前支付的款項,都應當由賣方保留並作為違約賠償金。原告於1968年2月15日支付了首付的10000美元和20000美元,但隨後他們發現沒有能力支付分期付款中的4月15日的款項。十天後,原告取消合同的通知送達到被告。此後不久,原告在律師事務所咨詢了律師。大約在1968年6月19日,原告提起訴訟以合同中存在欺詐和虛假陳述為由撤銷合同。
另外發現,被告以欺詐的手段隱瞞了一個事實,度假村每年都在虧損,法庭還發現,在談判期間和在進入契約合同之前雙方的交談中,被告告訴原告:
(1)原告可以賺到很多錢;
(2)原告可以用合同期間賺到的利潤支付未來的款項。
法庭還發現被告一直都知道原告年輕而且沒有經驗,沒有資產,他們希望獲得這個事業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且,為了未來支付清合同,他們必須用到度假村業務中賺到的利潤。
請從以下角度寫一篇文章進行分析這個案例:
(1)在這個案例中,所有的被告的代表構成詐騙罪嗎?
(2)賣方應提供所有有關交易事實的材料嗎?期望性的聲明能構成虛假陳述嗎?
(3)買家在訂立合同之前應做一些調查嗎?
(4)如何平衡雙方當事人在披露公開信息的權利和義務?
(5)請對比民法和普通法中的欺詐。
Ⅱ 拜求一篇3000字左右的英文文章,主要內容得是和勞動合同法有關!!!!
國外無期限勞動合同
Legislative point of view from abroad, non-fixed term labor contract was unanimously endorsed by the labor contract for the normal, labor relations are the existence of the general form, as long as there is no legal case to terminate the contract unilaterally, labor relations have been continued until retired workers . Promulgated by the EU in 1999 on the protection of fixed-term labor contracts of employees Directive (1999/70/EU) clearly states: "No fixed-term labor contracts are the general form of labor relations, contribute to the protection of employee's livelihood, improve their occupational stability treatment and work. "Since 1982, French labor law clearly stipulates:" The enactment of the labor contract shall not determine the ration "(Labor Code, the law, section 121-5 of the Covenant).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should normally be set no fixed deadline for the labor contract.
Above the EU regarding the protection of fixed-term labor contracts of employees Directive (1999/70/EU) clearly states: "fixed-term labor contract applicable to special circumstances, by members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try groups, in consultation with the views of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to determine its application the scope of its renewal. "French Labor Code provides that fixed-term employment contract only applies to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First, alternative sick leave, maternity leave, such as the suspension of the labor contract employees; are two changes in business activity in the seasonal or jobs on a temporary increase in the application; three are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in some staff to enter into some special labor contracts, such as for long-term unemployed young people and to enter into mutual aid employment, adaptability and access to qualified labor contract (Code of Laws, section 122-1-1 of the Covenant). Code also explicitly cited the two fixed-term employment contract to prohibit the signing of the situation: First, the recruitment of employees by collective labor conflicts alternative (such as a strike) and to suspe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abor contract employees; two ministerial regulations are listed in a special on dangerous jobs (Article 122-3 of the Covenant). In addition, the ration of fixed-term employment contract and the renewal was also limited. Fixed-term employment contract can only be renewed once the renewal period of the original contract period plus the general should not exceed 18 months. After the expiry of fixed-term employment contract to continue the existence of labor relations, that is to have no fixed term labor contract relationship; on employers in a number of positions for an employee with a fixed labor contracts and also regarded as non-fixed term labor contract relationship; only because of the seasonal job, made a regular basis regardless of how the renewal of labor contracts are fixed-term employment contract (Article 122-1-2 of the Covenant). British labor law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EU directive in 1999 to develop a fixed-term labor contract on the employee's Ordinance (October 1, 2002 come into operation). Under the Ordinance, the fixed-term labor contracts and the renewal of the initial period of total ration of no more than 4 years in general. More than four years after the labor relations continue to exist, unless the employer has objective reasons to justify the signing of a fixed-term contracts, shall be deemed non-fixed term labor contract. German labor law also requires the promotion of fixed-term labor contracts for periods of not longer than 18 mon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both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what type of labor contract entered into without any coercion, the parties may be at a fixed period and no fixed term labor contract in one, while in Germany, France, on fixed-term labor contracts directly applicable to the case be restricted
翻譯:
從國外立法來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被一致肯定為勞動合同的常態,是勞動關系存續的一般形式,只要不出現法定的單方解除合同的情形,勞動關系就一直接續下去,直到職工退休。歐盟1999年頒布的關於保護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雇員的指令(1999/70/EU)明確指出:「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的一般形式,有助於保護雇員的生活、改善其職業穩定性和工作待遇。」從1982年起,法國勞動法明確規定:「勞動合同的訂立不得確定期限」(勞動法典法律編第121-5條)。僱主與雇員通常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歐盟上述關於保護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雇員的指令(1999/70/EU)明確指出:「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適用於特殊情形下,由成員國立法根據行業的特點在征詢勞資團體意見後確定其適用范圍及其續延。」法國勞動法典規定定期勞動合同只能適用於下列情況之下:一是替代休病假、產假等勞動合同中止的雇員;二是企業經營活動變化時,在季節性或臨時增加的工作崗位上適用;三是為解決某些人員失業問題而訂立的某些特殊的勞動合同,如針對青年人和長期失業人員而訂立的就業互助性、適應性和獲得資格性的勞動合同(法典法律編第122-1-1條)。法典還明確列舉了兩種禁止簽訂定期勞動合同的情況:一是招聘僱員替代因集體勞動沖突(如罷工)而中止履行勞動合同的雇員;二是部頒規章所列的特別危險的工作崗位上(第122-3條)。此外,定期勞動合同的期限和續訂也受到限制。定期勞動合同只能續訂一次,續訂期限加上原合同期限一般不得超過18個月。定期勞動合同期滿後勞動關系繼續存續的,即轉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僱主在多個崗位上與某一雇員連續訂立定期勞動合同的情況,也視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只有因季節性工作訂立的定期勞動合同不論怎樣續訂,都是定期勞動合同(第122-1-2條)。英國勞動法為了落實歐盟1999年的指令制定了關於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雇員的條例(2002年10月1日起實施)。根據該條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初始期限和續延期限總合一般不得超過4年。超過4年後勞動關系繼續存在的,除非僱主有客觀理由證明需要簽訂固定期限合同,否則即視為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關系。德國勞動促進法也要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期限不得長於18個月。
在美國,對勞資雙方簽訂何種類型勞動合同無任何強制,當事人可在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中任選,而在德國、法國,對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適用情形直接予以限制
Ⅲ 勞動法的文章
主要是看你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簽訂了勞動合同老闆就一定要給你買,這筆錢不是給到你的手上,而是為你按照《中華任命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
如果你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而你的性質又屬於的所謂「臨時工」。他不給你買也不稀奇。這就要看你們當初是怎麼樣約定的
Ⅳ 求一篇合同文章!
買賣合同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和風險負擔
(一)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
1.概念及其意義
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指買賣合同的標的物從出賣人處出轉移給買受人享有。就買賣合同的本質而言,買受人的目的是支付價款以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出賣人是以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取得價款為目的,因此,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是買賣合同的基本問題,關繫到當事人雙方的切身利益的實現。其重大意義不僅在於實現了買賣合同的目的,還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一般隨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給買受人;二是作為標的物所有者的社會責任和對所有權的限制也隨之轉移給買受人。
2.標的物交付與所有權轉移的關系
在實際交易中,出賣人交付標的物與所有權轉移往往同時發生,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民法典將交付的時間規定為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的時間,因此人們往往誤認為交付與所有權轉移是同一行為或同一事實。實際不然,法律上的交付與所有權轉移是不相同的,交付是出賣人將標的物的實際控制轉移給買受人的行為,所有權轉移則是對於標的物財產權屬性的描述。交付並不一定實現所有權的轉移,如保留所有權的買賣。但是須指出的是,一些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典仍原則上規定標的物所有權自交付時起轉移,我國的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即采此說。
3.買賣合同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的時間
(1)國外的有關規定
合同成立主義。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主張買賣合同成立時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2>標的物確定主義。以美國統一商法典為代表,主張標的物的確定時間為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的時間。<3>交付主義。以德國民法典為代表的東歐國家認為,標的物的交付時間為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時間。
(2)我國法律的規定
民法通則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三條指出:」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此可知我國確認了交付主義,與此同時,也確認了當事人特別約定和法律特別規定的意義。在法律有特別規定尤其是強制性規定時,應當優先適用法律的特別規定;當存在當事人關於標的物所有權轉移時間的特別約定時,只要該約定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也應當優先適用當事人特別約定。
(二)買賣合同標的物的風險負擔
1.概念
買賣合同標的物的風險負擔是指買賣合同的標的物在合同生效後因不可歸責與當事人雙方的事由,發生損毀滅失時,由合同的哪一方當事人承擔該項損失以及相關不利後果的法律制度。此處的風險是指承擔不利後果的危險性:<1>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所造成的損失的危險性;<2>在失去標的物的情況下得不到對方的對價給付或者仍然需要為對價給付的危險。由於它涉及到買賣雙方當事人最根本的利益,所以一直是買賣合同法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風險承擔的關鍵是風險轉移問題,也就是說轉移的時間確定至關重要。.
2.標的物風險轉移的時間如何確定呢?
(1)國外發達國家法律的有關規定。
<1>以英國和法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主張,風險的承擔隨著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而轉移,即所謂的」物主承擔風險原則」。
<2>另外一些國家如美國德國及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公約的締約國堅持」交付原則」,也就是將交付時間確定為風險轉移的時間。
(2)我國合同法的一般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標的物損毀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此可知我國所採用的一般原則是交付主義。
(3)我國合同法有關標的物風險轉移的特殊規定。
<1>因買受人的原因致使標的物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的,買受人應當自違反約定之日起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
<2>出賣人出賣交由承運人運輸的在途標的物,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毀損滅失的風險自合同成立時起由買受人承擔。
<3>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仍不能確定時,如果是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應當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以運交買受人,此時標的物損毀滅失的風險從交付給第一承運人時轉移給買方。
<4>當事人未約定交付地點或約定不明確,按照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又不能確定,而標的物不需要運輸,出賣人依合同法規定有義務將標的物置於某交付地點,買受人違反約定沒有收取的,標的物損毀滅失的風險從違反約定之日起由買受人承擔。
<5>因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出賣人根本違約無法實現合同目的,買受人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標的物損毀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
Ⅳ 退伍分配考試考這四樣:勞動合同法、憲法、時事、作文。誰能給個參考
勞動合同法 憲法直接買法條就可以 時事的話多看看新聞 或者買半月談 作文這個就看自己的水平了
這些書書店都有的 如果法條買了不是很明白的話 可以再買法條解釋 就可以了
Ⅵ 誰能幫我找篇關於合同轉讓(准則)的文章,越多越好,謝謝!
技術轉讓合同書
合同登記編號:
【章名】 技 術 轉 讓 合 同 書
項目名稱:____
受讓方:____(甲方)
轉讓方:____(乙方)
簽訂地點: 省 市(縣)
簽訂日期: 年 月 日
有效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章名】填寫說明:
一、「合同登記編號」的填寫方法: 合同登記編號為十四位,左起第一、二位為公歷年代號,第三、四位為省、自治區、直 轄市編碼,第五、六位為地、市編碼,第七、八位為合同登記點編號,第九至十四位為合同登記序號,以上編號不足位的補零,各地區編碼按GB2260-84規定填寫(合同登記 序號由各地區自行決定)。
二、技術轉讓合同是指當事人就專利權轉讓、專利申請權轉讓、專利實施許可、非專利技術和轉讓所訂立的合同。本合同書適用於非專利技術轉讓合同,專利權轉讓合同、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採用專利技術合同書文本簽訂。
三、計劃內項目應填寫國務院部委、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地、市(縣)級計劃,不屬於上述計劃的項目此欄劃(/)表示。
四、技術秘密的范圍和保密期限: 是指各方承擔技術保密義務的內容,保密的地域范圍和保密的起止時間、泄漏技術秘密應承擔的責任。
五、使用非專利技術的范圍: 是指使用非專利技術的地域范圍和具體方式。
六、其它:
合同如果是通過中介機構介紹簽訂的,應將中介合同作為本合同的附件。如雙方當事人約定定金、財產抵押及擔保的,應將給付定金、財產抵押及擔保手續的復印件作為本合同的附件。
七、委託代理人簽訂本合同書時,應出具委託證書。
八、本合同書中,凡是當事人約定無需填寫的條款,在該條款填寫的空白處劃(/)表示。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的規定,合同雙方就________轉讓(該項目屬 計劃※),經協商一致,簽訂本合同。
一、非專利技術的內容、要求和工業化開發程度:
二、技術情報和資料及其提交期限、地點和方式: 乙方自合同生效之日起 天內,在 (地點),以方式,向甲方提供下列技術資料:
三、※本項目技術秘密的范圍和保密期限:
四、※使用非專利技術的范圍:
甲方: 乙方:
五、驗收標准和方法: 甲方使用該項技術,試生產 後,達到了本合同第一條所列技術指標,按 標准,採用 方式驗收,由 方出具技術項目驗收證明。
六、經費及其支付方式:
一)成交總額: 元。 其中技術交易額(技術使用費): 元。
(二)支付方式(採用以下第 種方式):
①一次總付: 元,時間:
②分期支付: 元,時間: 元,時間:
③按利潤 %提成,期限:
④按銷售額 %提成,期限:
⑤其它方式:
七、違約金或者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違反本合同約定,違約方應當按技術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和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十六條、第七十七條規定承擔違約責任。
(一)違反本合同第 條約定, 方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承擔方式和違約金額如下:
(二)違反本合同第 條約定, 方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承擔方式和違約金額如下:
(三)
八、技術指導的內容(含地點、方式及費用):
九、後續改進的提供與分享:
本合同所稱的後續改進,是指在本合同有效期內,任何一方或者雙方對合同標的的技術成果所作的革新和改進。雙方約定,本合同標的的技術成果後續改進由 方完成,後續改進成果屬於方。
十、解決合同糾紛的方式:
執行本合同發生爭議,由當事人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雙方同意由____仲裁委員會仲裁(當事人雙方不在本合同中約定仲裁機構,事後又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由人民法院起訴)。
十一、名詞和術語的解釋:
十二、※其它(含中介方的權利、義務、服務費及其支付方式、定金、財產抵押、擔保等上述條款未盡事宜):①:本合同書標有※號的條款按填寫說明填寫。
----------------------------------
| |名稱(或姓名)| (簽章)|
| |-------|----------------------|
| | 法定代表人 |(簽章)| 委託代理人 |(簽章)|
|受|-------|----------------------|
|讓| 聯系人 | (簽章) |
|方| 住 所 | |
| (|-------|----------------------|
|甲|(通訊地址) | |
|方|-------|----------------------|
|)| 電話 | | 電掛 | |
| |-------|----------------------|
| | 開戶銀行 | |
| |-------|----------------------|
| | 帳號 | |郵政編碼| |
|-|-------|----------------------|
| |名稱(或姓名)| (簽章)|
| |-------|----------------------|
| | 法定代表人 |(簽章)| 委託代理人 |(簽章)|
| |-------|----------------------|
| | 聯系人 | (簽章) |
|轉|-------|----------------------|
|讓| 住 所 | |
|方|(通訊地址) | |
|(|-------|----------------------|
|乙| 電話 | | 電掛 | |
|方|-------|----------------------|
|)| 開戶銀行 | |
| |-------|----------------------|
| | 帳號 | |郵政編碼| |
|-|-------|----------------------|
| | 單位名稱 | (公章)|
| | | 年 月 日|
| |-------|----------------------|
| | 法定代理人 |(簽章)| 委託代理人 |(簽章)|
| |-------|----------------------|
|中| 聯系人 | (簽章) |
| |-------|----------------------|
|介| 住 所 | |
| |(通訊地址) | |
| |-------|----------------------|
|方| 電話 | | 電掛 | |
| |-------|----------------------|
| | 開戶銀行 | |
| |-------|----------------------|
| | 帳號 | |郵政編碼| |
----------------------------------
印花稅票粘貼處
-------
----------------------------------
|登記機關審查登記欄: |
| |
| |
| 技術合同登記機關(專用章) |
| 經辦人: (簽章)20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