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初級經濟法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初級經濟法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3-09 23:28:22

經濟法基礎,企業所得稅

應該是不同的概念:
.在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是按權責發生制計提的,不是實際繳納內的,應在次月15日內容繳納.分錄如下,
1.月底結轉所得稅時做: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結轉本年利潤做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3.在次月15日內申報納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② 經濟法基礎中有關企業所得稅

法律的東西,不太好斷章取義的。

你還是按企業所得稅法的規章條例去回套吧。

看看這答兒:
http://ke..com/view/1341855.htm?fr=ala0

③ 2021年初會《經濟法基礎》必背法條(2)

第五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扣除]


26.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化妝品製造或銷售、醫葯製造和飲料製造(不含酒類製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煙草企業的煙草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律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研究開發費用的加計扣除]


27.根據規定,下列行業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煙草製造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娛樂業;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行業。


第六章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28.對於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屬於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所得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29.對於劇本作者從電影、電視劇的製作單位取得的劇本使用費,不再區分劇本的使用方是否為其任職單位,統-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財產轉讓所得]


30.個人通過網路收購玩家的虛擬貨幣,加價後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偶然所得]


31.企業對累積消費達到一定額度的顧客I給予額外抽獎機會,個人的獲獎所得r按照偶然所得項目,全額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七章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稅務行政復議管轄]


32.對稅務機關作出逾期不繳納罰款加處罰款的決定不服的,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稅務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但是對已處罰款和加處罰款都不服的,-並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稅務機關的上t級稅務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稅務行政復議申請]


33.申請人對稅務機關作出逾期不繳納罰款加處罰款的決定不服的,應當先繳納罰款和加處罰款,再申請行政復議。


第八章勞動合同法律制度


[勞動關系的建立]


34.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書面勞動合同]


35.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中華會計


36.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須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


37.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支付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1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 -日。


38.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1個月的次日至滿1年的前一-日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1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休息/你假]


39.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40.當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時, 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①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②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③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④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⑤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勞動報酬]


41.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42.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43.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王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①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 50%支付勞動者工資;


②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③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試用期]


44.勞動合向期限3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勞動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滿3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 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這里的1年以上包括1年,3年以上包括3年。


45.同一用人單位與同-勞動者只能約定- -次試用期。以完成-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3個歸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勞動爭議]


46.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1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1年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1年內提出。


47.當事人對終局裁決情形之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提起訴訟。


48.終局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15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九章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醫療期]


49.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3個月; 5年以上的為6個月: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6個月: 5年以上10年以下的為9個月; 10年以上1 5年以下的為12個月; 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為18個月: 20年以上的為24個月。


[失業保險]


50.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


以上就是關於2021年初會《經濟法基礎》必背法條的內容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相關資訊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環球青藤網校!

④ 經濟法基礎企業所得稅公益性捐贈的問題

第一個題目,答案明顯錯了!
當年利潤400萬,其中已扣除了這55萬的捐款。回題目自己也說了,「均在營業答外支出中列支」。
義務教育捐贈扣除限額為48萬;直接捐贈5萬不得在稅前扣除。
因此,應納稅所得額為:
400+(50-48)+5=407萬元

第二個題目,答案是正確的。
捐贈扣除限額為:5000×12%=600萬元>100萬元
所以捐贈的100萬可以全額扣除。同樣,這100萬已包括在利潤總額中了。
國債利息收入是免稅的。
因此應納稅所得額為:5000-20=4980萬元

⑤ 經濟法基礎所得稅

其實只要你把職稱考試才相關教材看懂了,考試沒有問題的

⑥ 《初級經濟法》考點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及征稅對象有哪些內容啊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一、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是指我國境內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或者組織。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是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2.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劃分標准二選一:注冊地、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

納稅人

居民企業,判定標准:

(1)依照中國法律、法規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稅率為25%);

(2)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稅率為25%)

舉例:外商投資企業;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注冊的公司但實際管理機構在我國境內

徵收范圍: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

非居民企業,判定標准:

(1)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法規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企業(稅率為25%);

(2)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稅率為20%)

舉例:我國設立有代表處及其他分支機構的外國企業

徵收范圍: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

二、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包括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所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包括居民企業來源於境內和境外的各項所得,以及非居民企業來源於境內的應稅所得。

1.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2.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⑦ 經濟法基礎重點

經濟法基礎重點在於:
1、經濟法概論
(1)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版2)經濟糾紛的解權決途徑
(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會計法律制度
(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2)會計核算
(3)會計監督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3、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1)稅收與稅法概述
(2)稅收制度
4、流轉稅法律制度
(1)增值稅法律制度
(2)消費稅法律制度
(3)營業稅法律制度
(4)關稅法律制度
5、所得稅法律制度
(1)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2)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6、財產、行為和資源稅法律制度
(1)房產稅法律制度
(2)車船稅法律制度
(3)印花稅法律制度
(4)契稅法律制度
(5)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7)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8)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9)資源稅法律制度
7、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1)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2)稅務管理
(3)稅款徵收
(4)稅務檢查
(5)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8、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1)支付結算概述
(2)銀行結算賬戶
(3)票據結算
(4)銀行卡結算
(5)結算方式
(6)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⑧ 經濟法多選題。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收入中屬於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有

你的答案是ab d。正確只有c不正確。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