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婚姻法財產
A. 香港離婚財產怎麼處理
一、確定夫妻雙方名下財產的凈值
確定雙方名下的財產以及婚姻關系期間積累的資產及任何一方的婚前財產,也包括任何一方在婚前或婚後因繼承、受贈等情況獲得的財產。對於存在爭議的財產或者債務,法庭會根據各自提供的證據做出分割決定。法院開始審理時,雙方需要提供詳細的財務訊息給法庭。
二、確定雙方以及子女在離婚後對財務的需求
1、法庭在確認雙方離婚後的財務需求時,會做出相應寬松的考慮;
2、在確認好一方的財務需求時,會以維持離婚後生活如婚前生活水平為目標。
3、在確認好一方的財務需求時,需要另一方的經濟負擔,如:撫養、教育子女的費用。
如果通過第一步所確定財產凈值不足夠滿足雙方在婚後的財務需求,那麼法庭會根據雙方的財務需求將以上夫妻財產分割給雙方。但如果夫妻財產在滿足雙方財務需求的情況還有剩餘,那就按接下來的第三步走。
三、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1、如果雙方的財務需求可以滿足,並且還有剩餘的話,需要下列原則來分配。
原則上,雙方對兩人名下財產進行平均分割。其中,如果是一方為婚姻作出的犧牲、對婚姻家庭的貢獻的財產,這類財產不記入平均分割的行列,並且需要闡述此等偏離考慮因素和理由。
2、如果一方在婚前就已經有資產和單獨接受的遺產、贈予等,可以不被列在平均分的范疇,仍歸自己所有;如果結婚時間較長,並且沒有被單獨區分開,那麼就要被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如果一些家庭的唯一房產是一方婚前所有,那麼,該房產仍要被視為婚姻資產進行分割。
3、婚姻維系時間。如果二人夫妻關系維系時間很短的話,那麼,夫妻的共同資產就不能適用平均分的原則;相反,夫妻關系維系較長的夫妻才使用平均分原則。
綜上所述,關於香港離婚財產怎麼處理的問題,其基本原則和大陸其他地方較為類似,首先是確定夫妻財產中無爭議和有異議的部分,對有異議的進行分割,其次根據雙方的需求和負擔分割共同財產,之後仍有剩餘的則按照家庭貢獻、經濟條件和婚姻時長等因素綜合考量後予以分割。
B. 香港的婚姻制度
香港婚姻家庭與繼承法由港府立法局制定,於1970年7月10日經港督批准公布,決定1971年10月7日為本條例的"指定日期",實行婚姻改革。主要內容有: (1) 名詞釋義。 (2) 在指定日期及以後締結的婚姻,實行一夫一妻,也不得締結兼桃婚姻。 (3) 舊式與新式婚姻。凡於指定日期前根據華人法律及習俗在香港舉行婚禮者,即屬舊式婚姻,一如現在注冊婚姻一樣,都視為有效婚姻。 (4) 舊式婚姻與認可婚姻補辦注冊的規定。注冊官設置不同登記冊,分別登記舊式婚姻及認可婚姻。凡於指定日期前在香港締結的舊式婚姻或認可婚姻,其男女雙方當事人得隨時依照規定方法向注冊官申請婚姻注冊,注冊官認定呈交的資料真實無訛,可以規定表格書寫結婚證書。 (5) 認可婚姻及舊式婚姻的解除。認可婚姻的當事人,如雙方同意於指定日期前任何時間解除該婚姻,則須在兩名簽名作證的人士面前,共同簽署協議書或備忘錄,表明對婚姻作確實而徹底的解除,由簽訂之日起生效。承認在中國締結的婚姻在香港作有效的解除。 (6) 雜項規定。凡蓄意移去、塗污、塗改或毀滅由政務司或注冊官設置的文件者,即屬犯罪。香港家事法香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從1844年英國法律開始適用於香港起,至1971年,香港婚姻家庭制度一直兼用《大清律例》、中國習俗、及英國法例,一方面沿用清朝的,如納妾、休妻、兼祧、子嗣繼承等,另又實行英國式的。1971年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1971年10月7日施行的《修改婚姻條例》,廢除了納妾、兼桃等,建立了統一適用的結婚、離婚和家庭關系方面的法律制度。改革後的家事法,基本上以英國家庭法為藍本,吸收了英國有關的制度與規定,建立了有關婚姻家庭方面的各種單行成文的法規。主要有:《婚姻條例》、《修訂婚姻制度條例》、《婚姻訴訟條例》、《婚姻訴訟及財產條例》、《分居及贍養令條例》、《收養子女條例》、《未成年人監護條例》、《保護婦孺條例》等。這些法律對香港社會的穩定和居民的生活及延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內容有: (1) 結婚與婚姻無效。結婚即婚姻成立,指男女雙方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自願確立夫妻關系的法律行為。 (2) 離婚和分居。離婚是婚姻關系終止的一種形式,是依照法定程序解除婚姻關系的行為。香港實行訴訟離婚制度,一切離婚都必須經過法院審理。離婚的唯一理由是婚姻已破裂到無可挽回的程度。在香港,分居必須由當事人根據一定法定理由提出申請,經法定程序批准,才發生分居的效力。分居5年以上構成離婚的原因。 (3) 父母子女關系。合法的婚姻關系中所生的子女稱為婚生子女。父母對未成年的婚生子女有法定權利和義務。非婚姻關系以及無效婚姻所生子女為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有同等法律地位。領養他人子女為自己子女的行為稱收養。領養子女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履行法定手續,才能發生領養的效力。 香港家事法法與大陸婚姻法的主要區別英國佔領香港後,香港的婚姻法例,大多數是參照英國的婚姻制度。現行的香港家事法例既包括婚姻、家庭、兒童法律、繼承等,它非常突出的特點是,它既來源於英國法例,同時對華人社會的家事習慣予以重視,結合了香港的實際情況而制定了一系列成文法例,以調整復雜多樣的家事法律關系。
大陸婚姻法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它適應著婚姻家庭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在婚姻家庭問題上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是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現。大陸婚姻法調整的對象既包括婚姻關系,也包括家庭關系。
香港家事法與大陸婚姻法既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著本質的區別:
首先,在婚姻方面,香港家事法中的婚姻法例,是按照英國的婚姻制度,對於結婚者的規定,香港的《婚姻條例》明確規定,必須在婚姻注冊處注冊,且男女雙方均年滿16歲,若有不滿21歲,必須事先取得父親書面同意該項婚姻。父親已死亡,或精神不健全,由母親書面同意。若父母都死亡,由法定監護人書面同意,在注冊處出具意願通知書15日後,3個月內必須舉行婚禮,否則通知書失效。男女雙方在注冊處官員面前親自發誓,並獲有關人員等同意;並在注冊處特許教學舉行婚禮,由注冊主任或神職人員簽署,二名證人簽署。這
樣的婚姻才是有效的婚姻,受法律保護。而大陸婚姻法對結婚並沒有這么我多繁鎖的手續,婚姻法規定,男女雙方完全自願,男方年齡已滿22周歲、女方已滿二十周歲,並不是近親結婚,雙方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取得結婚證書,即確立夫妻關系,該婚姻是有效婚姻,受法律保護。其中在男女雙方結婚年齡和是否舉行婚禮方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在大陸農村普遍存在中要舉行了婚禮,男女雙方就是結為夫妻,而不到婚姻登記機關登記,這樣的婚姻不受法律保護,大陸對是否舉行婚禮,則是民間的一項儀式,並不是結婚的法定條件,只有注冊登記才是法律規定的,這樣的婚姻才受法律保護。
其次,在離婚方面的規定,香港家事法中的《婚婚姻訴訟條例》規定,與訟人通姦,而訴願人無法再忍受和與訟人共同生活;與訟人行為表現致令訴願人不能在合理情況下與其繼續共同生活;與訟人連續遺棄訴願人最少兩年;婚姻雙方連續分居最少5年;宣告死亡。而大陸婚姻法對於離婚方面的規定,與香港離婚方面的規定,基本上是相同的,原來大陸婚姻法衡量夫妻是否可以離婚的標准就是要看感情是否確實破裂,而大陸新的婚姻法對此也作了明確的規定,對於夫妻雙方分居二年以上的,也可以作為離婚的條件,但是大陸婚姻法並且還規定了是否同意離婚的標准,即是女方在懷孕期間和分娩一年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而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
同意。
再次,在家庭、財產方面的規定,香港家事法在家庭、子女、繼承規定,結婚之後,妻子完全放棄父姓,採用夫姓,這些都是按照英國的慣例,而大陸婚姻法則規定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對於夫妻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包括夫妻贍養、子女的撫養,香港家事法對此作出了很詳細的規定。大陸新的婚姻法對此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但大陸新婚姻法對夫妻雙方離婚時,有過錯的一方在財產分割時享受的權利少些,並對無過錯的一方要進行補償,如男方在婚姻期間,與其他同居或包養情婦,造成婚姻破裂而離婚的,那麼男方就是有過錯的一方,分割財產時應照顧無過錯方即女方。而香港家事法對此並沒有作出規定。香港家事法法對繼承問題也作了規定,大陸婚姻法對此沒有作出明確規定,而是由大陸的繼承法對此問題作出調整。
香港家事法與大陸的婚姻法在實質上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著本質的區別,畢竟香港是受英國的法律影響,經歷了一個半世紀。雖然香港已經回歸祖國,但是現在還是適用著英國的法律。而大陸是社會主義國家,廣大人民群眾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由人民自己制定的法律,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隨著改革開放,大陸根據國情,大陸的婚姻法並不能滿足現狀,對此全國人大作了新的修改,使大陸的婚姻法日趨完善。
C. 香港的夫妻財產如何分配
香港婚姻法條文並沒有夫妻共同財產制;夫妻雙方離婚時,原則上是各人財產回歸各人。但是在答實際操作中,法官會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調整,對有爭議的財產分割部分作出均分的判決。無論如何調整,原則上都是偏向於保護女方的方向。
D. 香港婚前財產婚後如何定
香港人不流行婚前財產公證,以至於婚前財產難以計算的問題,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查核回,例如公民婚前所繳答納的各種稅費,以及在政府部門登記的動產及不動產資料等都能夠作為依據。
香港婚姻法條文並沒有夫妻共同財產制;夫妻雙方離婚時,原則上是各人財產歸各人。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法官會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調整,對有爭議的財產分割部分作出均分的判決。無論如何調整,原則上都是偏向於保護女方的方向。
在財產分割的問題上,由於女方在大部分情況下將承擔子女撫養權,故法院衡量時,會偏向於保護女方的權利,一般來說財產分割要保證女方在離婚後,生活水平不低於離婚前,此外還要考慮女方的是否有固定收入等經濟因素。
E. 香港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香港婚姻法條文並沒有夫妻共同財產制;夫妻雙方離婚時,原則上是各人財產歸各人內。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法容官會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調整,對有爭議的財產分割部分作出均分的判決。無論如何調整,原則上都是偏向於保護女方的方向。
F. 香港人在港離婚如何分配財產
可由雙方協商,不能協商的,應向法院起訴離婚,法院判決離婚的標準是夫妻感情內是否確已破容裂,如達到這一標準的,應會判離。 離婚時共同財產、債務一般平分,個人財產、債務歸個人。不存在或雙方都存在有過錯的情況時,離婚時互不賠償。否則無過錯方有權向過錯方索賠。 孩子未滿兩周歲時一般優先歸母親撫養,滿兩周歲先協商,協商不成法院將根據雙方實際條件按對孩子成長有利的原則確定孩子歸屬,滿十周歲法院還會徵求孩子的意見。另一方按固定收入支付撫養費,無固定收入按照同行業標准取一個合適的比例支付撫養費,並有權探視。
G. 香港法律對夫妻共同財產是如何規定的
在香港,以一來方名義與自個人資金購買的房產,無論婚前婚後,理論上來說都歸個人所有,配偶並不參與分割。但遇到離婚分割房產的實際情況,法官多會根據雙方的工作經濟能力、對家庭作出的貢獻等加以調整。比如房子雖然是男方購買的,但女方在家庭中作出了顯著貢獻,離婚後沒有經濟能力再購買房子,法官會要求男方為女方提供住房方面的補償。結婚時離婚後都存在「供養」(或稱贍養)一說,在婚姻期間,夫妻雙方均有權要求另一方負供養責任。如果一方有能力而不供養另一方,法院會頒布執行命令。而離婚時,如果一方經濟困難或婚前對於家庭作出過重要貢獻,而另一方面經濟條件較好,法院也會要求一方對另一方提供供養。由於無夫妻共有財產制度的規定,夫妻並不用對另一方在婚前或婚後的任何民事侵權或任何債務、義務負責。
H. 大陸人與香港人離婚 財產分割
不知道我的回答哪裡有敏感字,只能截成圖片發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