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統計法主要調整哪些社會關系

統計法主要調整哪些社會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3-10 19:47:21

⑴ 統計法規范說明統計法具有什麼特點

來統計法作為規范統計自活動的法律規范,與其他部門法相比,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
一是,統計法的調整對象,是統計部門在組織管理統計工作和進行統計活動過程中與其他相關方面發生的社會關系;
二是,統計法所規范的內容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統計法的專業性,是指統計體系中包含著大量的關於統計工作的技術性規范。例如統計調查制度、統計調查方法、統計標准等。

⑵ 衛生法主要調整哪些社會關系

衛生法的調整對象,是指衛生法律規范調整的衛生行政機關、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公民之間在衛生活動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調整的具體社會關系的內容和性質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調整范圍的法律規范性文件。一般來說,衛生法主要調整以下三方面的社會關系。
(一)衛生組織關系
衛生組織體制是經濟基礎的反映,必須同生產資料所有制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在衛生組織活動中,重要的是用法律法規將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葯衛生組織的法律地位、組織形式、隸屬關系、職權職責以及權利和義務的范圍等固定下來,形成合理的管理體系和制度。只有理順了這些關系,國家才能對衛生工作進行有秩序的有效的組織和領導,醫療衛生組織才有活動的准則。衛生組織是各種衛生社會關系的主要參加者和責任承擔者,依法管理、依法成立是保證各種醫葯衛生活動正常開展的前提和基礎。例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衛生防疫站工作條例》等,明確這些醫葯衛生機構的法律地位、職責范圍和工作方法等,保障它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從事相應的衛生活動。
(二)衛生管理關系
衛生管理活動是指國家衛生行政機關和其他有關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人們的生活衛生、生產衛生以及其他與人體健康、人類生存和發展有直接關系的社會活動進行領導、指導、監督和評估,以控制有害於人體健康因素產生和發展的活動。從內容上看,衛生管理活動大致包括公共衛生管理活動、醫政管理活動,葯政管理活動、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管理活動等。從管理關系的性質上看,衛生管理活動可以表現為衛生行政管理關系,如衛生行政機關和醫療衛生組織之間的醫政管理關系;也可以表現為衛生職能管轄關系,如衛生管理活動中的行政復議、衛生糾紛解決活動等。總之,在衛生管理活動中,國家衛生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公民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是一種縱向的衛生行政法律關系。
(三)衛生發展和服務關系
衛生發展活動是指人們為改善和提高個人和社會現有衛生水平而實施的有利於社會衛生事業發展的各種建設性活動,如個人衛生習慣的改善、愛國衛生運動的開展、醫葯技術的科學研究等。衛生服務活動是各種衛生組織和公民向人們提供一定的衛生咨詢和指導服務、醫療和技術服務等活動。衛生服務活動中人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具有平等性、自願性、有償性等特徵,是一種橫向的衛生活動關系。

⑶ 法律主要依靠什麼來調整社會關系

正確答案是:「法來律對社會源關系的調整是通過確定權利義務關系來實現的。」
法律對社會關系的調整,主要是通過法律規范來對權利義務的確定和約束的,從而實現法律對社會關系的調整。

而法律和強制力的關系是:「法律是依靠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的行為規則。」
因為法律只是調整社會關系的一個行為准則,一個規范作用。如果大家能夠接受這樣的的規范來調整當然最好,但是最終對那些不遵守這些規范的人該怎麼辦呢?那隻能通過國家強制力來制裁,約束他們了。所以說國家強制力只是法律實現的保障措施。
也就是說國家強制力是對法律規范起來保障作用。而法律調整社會關系不是通過強制力來實現的。
法律對社會關系的調整應該是通過確定權利義務關系來實現的。對比下這兩句話就知道差異在哪裡了。

⑷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法主要調整哪兩個方面的社會關系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辦法主要調整了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關系。調整了用戶和建設單位之間的關系。

經濟法調整的社會關系包括哪些

經濟法抄是對社會主義商品襲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

⑹ 薛形統計法

答:統計法是調整統計部門管理統計工作、進行統計活動中與其他相關方面發生的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稱。它是由國家制定的關於統計活動的行為准則。具體地說,統計法規定了統計部門與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及公民在
統計法
答:統計法是調整統計部門管理統計工作、進行統計活動中與其他相關方面發生的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稱。它是由國家制定的關於統計活動的行為准則。具體地說,統計法規定了統計部門與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及公民在

勞動法調整哪些社會關系

我國《勞動法》抄調整襲的社會關系是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

⑴勞動關系是指人們在社會勞動過程中彼此之間發生的關系,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是指在實現社會勞動過程中,勞動者與所在單位之間的社會關系。根據《勞動法》第2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可以知道《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的范圍包括: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其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②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

⑵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也是勞動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①管理勞動力方面的關系;②社會保險方面的關系;③處理勞動爭議所發生的某些關系;④工會組織與單位行政之間的關系;⑤有關國家機關對執行勞動法進行監督檢查而發生的關系。

⑻ 什麼是政策統計

《統計法實施細則》第二條規定:「統計是指運用各種統計方法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咨詢意見,實行統計監督等統計活動的總稱。」 《統計法》第二條規定:「統計的基本任務是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咨詢意見,實行統計監督」。這是《統計法》對我國政府統計基本任務的法律規定,也是《統計法》對我國政府統計信息、咨詢、監督三大功能的法律認可。 統計法是調整統計部門管理統計工作、進行統計活動中與其他相關方面發生的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稱。它是由國家制定的關於統計活動的行為准則。具體地說,統計法規定了統計部門與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及公民在統計活動、統計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包括統計行政機關的職權、職責;統計調查者與統計調查對象的權利、義務;違反統計法的規定或不履行職責、義務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 歸納起來,我國現行統計法主要調整以下幾種社會關系: 1、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是統計活動的管理者,即統計行政管理機關。統計行政管理機關在管理統計活動過程中與其他單位、個人之間形成的關系。 2、政府統計機構內部關系,即政府統計機構上下級之間及政府統計機構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受層級管理體制決定的領導與服從關系。 3、調查者與被調查者之間的關系。調查者是指國家統計調查、部門統計調查及地方統計調查的實施者,被調查者是指統計調查對象。 4、統計資料使用中形成的各種關系。

⑼ 法律如何調整社會關系

法律和社會之間有著密切而且復雜的關系。歸納來說,法律來源於社會,由社會的經濟基回礎所決定答,同時反過來法律又維護著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對於不同的時期或是對比不同的社會環境,法律有著各不相同的內容形態,通過這一點,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先說法律的起源,法律不是原來就有的,在原始公社制度解體以前,生產資料是公有的,產品實行平均分配,個人與集體渾然一體,利益基本一致,這使他們只需依靠傳統習慣就可以把經濟關系調整好了。
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產品有了剩餘,出現了私有制和階級剝削,原始社會的氏族聯盟和氏族習慣就逐漸被國家和法律所代替。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需要新的社會規范來解決社會資源有限與人的欲求無限之間的矛盾,解決社會沖突,維持社會秩序,為了適應這種社會結構和社會需要,國家和法律這一新的社會組織和社會規范就出現了。
由此可以看出法律是社會的產物,是為了調整一定社會經濟關系,維護社會成員的權利義務應運而生的,法律不能脫離社會。

⑽ 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

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發生在平等主體之間,即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與法人之間,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上述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的基本內容是財產歸屬關系和財產流轉關系。財產歸屬關系是民事主體因佔有、使用、收益、處分財產而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財產流轉關系是指民事主體為獲取利益而相互交換財產所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財產歸屬關系與財產流轉關系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財產歸屬關系是財產流轉關系的前提,財產流轉關系又常常是財產歸屬關系的發生根據。

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的內容,是人格關系和身份關系。人格關系,是指民事主體為實現人格利益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10)統計法主要調整哪些社會關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民法調整機制實際上以私法自治為原則,規定任意性條款作為補充,規定強制性條款為例外。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當事人具有法律效果的意思受到民法保護。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即通過意思或者法律規定賦予當事人創設權利義務。

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當事人社會關系的攫取,民法不一定調整其全部的社會關系,僅僅調整具有民法意義上的社會關系,比如買賣。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