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建議彩禮納入婚姻法未採納

建議彩禮納入婚姻法未採納

發布時間: 2022-03-10 19:58:43

⑴ 彩禮越來越高,很多家庭負債結婚,這種亂象真的能解決嗎

原來那種農村婚禮再也找不到了,結婚是為了婚後可以幸福的生活,而不是為了結婚當時攀比誰要的彩禮多,誰花的錢比較多,就算結婚花了全家的積蓄,婚後呢,還是要夫妻兩個重頭開始,以前農村那種淳樸的婚禮再也找不到了。


有人說將彩禮納入法律,法律條文又該如何規定,是模稜兩可還是規定具體數額,顯然當中的困哪與阻力是難以想像的。風俗習慣,就應該交由老百姓來自己決定。或許時代不同,具體情況不同,人們的觀念也會有所改變。與其想著去制止這種天價,不如想像它為什麼會「天價」,為什麼人們要試圖通過索要高額的彩禮來提高生活里的安全感。

⑵ 法律規定2年後不能返還彩禮嗎

不是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國雖然不承認婚約的法律效力,但合法的婚約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的。故如果要求返還彩禮的一方對婚約的破裂存在過錯,而另一方並無任何過錯,即使請求方存在生活困難,也不應再支持其返還彩禮的請求。比如請求返還彩禮方婚內出軌並離家出走,導致婚姻關系的破裂,離婚訴訟中其提出返還彩禮的請求,法院不應支持該請求。

不予返還彩禮的情況:

1、已經登記結婚並同居生活的。這種情形下一般不予返還,無論是理論上、司法解釋的規定上、司法實踐上還是風俗習慣上,認識是一致的,本文不再贅述。

2、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時間較長的,一般應當以兩年以上。

3、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期間生育子女的。男女雙方同居生活雖然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是雙方的「婚姻」生活因生育子女,而更加牢固,因生育子女而更能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家庭。如果雙方解除這種所謂的「婚姻」關系,將會給女方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確定這種情況下彩禮不再返還。

4、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禮確已用於共同生活的。

(2)建議彩禮納入婚姻法未採納擴展閱讀

案例:

【案例】一女子在舉辦婚禮後,一再拒絕男方辦理結婚登記的請求,在數次協商無果之後,男方無奈起訴到法院要求女方及其家人返還彩禮及戀愛期間贈給女方的財物。日前,法院在審理後支持男方的訴請,要求女方返還彩禮和戀愛期間以結婚為目的贈與的財產。

2015年農歷八月,原告陳某經媒人介紹認識被告夏某,陳某按農村傳統習俗在訂婚時給了被告夏某金項鏈、金戒指、金吊墜等價值共計6844元,經媒人一次性給被告彩禮現金36600元。

2016年農歷正月十一,雙方按習俗舉辦了婚禮,但被告一直拖延不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之後被告外出,多次向原告索要錢款,原告通過微信支付和轉賬的方式向被告給付11800元。原告方多次要求被告回來協商,2016年7月12日被告回來,雙方協商婚姻及賠償事宜未果,幾天後被告外出,其後原告無法再聯繫到被告。

原告認為被告有騙婚之嫌,為此訴請法院要求夏某及其父母夏某某、陳某妹返還上述財物。

【說法】法院審理認為,原告彩禮是以男女雙方締結婚姻關系為前提支付的財物,根據法律規定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一方給付的彩禮另一方應予以返還。

本案中,原告、被告雖按農村習俗舉辦了婚禮,但因未辦理結婚登記,基於締結婚姻關系為前提給付的彩禮36600元應予以返還,且原告給付彩禮款時被告夏某及被告夏某某、陳某妹均在場,應視為共同接受人,一並承擔相應的返還責任,原告提出要求被告夏某及夏某某、陳某妹共同返還彩禮36600元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

對於原告在訂婚和結婚時送給被告的金戒指、金吊墜和金項鏈,也是以與其締結婚姻關系為前提的,屬於彩禮范疇,現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也未共同生活,故原告要求被告夏某返還黃金首飾價款6844元符合法律規定,法院應予支持。

對於原告通過微信、支付寶轉賬給被告夏某的11800元,因為支付寶轉賬賬單詳情上明確轉賬賬戶為夏某名字的是4400元,另微信轉賬7400元無法證明收款方是夏某本人,故被告應返還原告4400元。

綜上,法院判決被告夏某、夏某某、陳某妹共同返還原告陳某給付的彩禮36600元;被告夏某返還原告陳某給付的黃金首飾款6844元及支付寶轉賬的4400元。

⑶ 哪些情況需要返還彩禮哪些不需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本案中,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且因為婚前給付從而導致了男方生活困難。
離婚彩禮的法律依據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還規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條件,其中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麼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解釋(二)》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
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解釋(二)》第十條中的「生活困難」的理解也應當與上述解釋一致。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後,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本案中,被告人家庭經濟狀況本身就很差,不能維持正常生活,尚依靠單位給予經濟幫助,給付彩禮後其生活就更加困難了,應認為被告的這種生活狀況,屬於「因給付彩禮導致生活困難」的情形。
如果是索要彩禮錢、首飾錢等,就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一章總則中的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中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2003 年12 月25 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04 年4 月1 日起施行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解釋(二)》)就彩禮糾紛問題如何處理作出了專門規定。
《解釋(二)》 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在理解和適用本條解釋時,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結婚彩禮的性質
彩禮問題可否認定為屬於以結婚為目的的附條件的法律行為?也就是說,對給付結婚彩禮能否作為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對待?我們認為答案應是否定的。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設定產生的基礎是私法自治這一民法的基本原則。依私法自治,當事人可以對法律行為效果的發生或消滅加以限制,此即法律行為的附款。附款有條件和期限兩種。附條件和期限的原因是人們為法律行為時,大多基於對現狀的認識和對其將來發展的預期,為了使當事人能計劃未來,排除不確定的風險,可以預先設定條件和期限。婚姻法律關系本質上是一種身份關系,婚姻雙方在財產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是附隨於人身上的權利義務的。創設這種關系的婚姻行為是一種身份上的行為,行為人須有結婚的合意,但是婚姻成立的條件和程序、婚姻的效力、婚姻解除的原因等,都是法定的,而不是當事人意定的。不能將婚姻行為視為契約。
所以各國民法均規定,身份關繫上的行為或與身份密切相關的行為,例如:結婚、離婚、收養,收養關系的解除,繼承的承認與拋棄等此類法律行為,不允許附條件和期限。我國婚姻法強調婚姻以雙方自願為原則,婚姻關系的維系以夫妻感J 晴為基礎,沒有將經濟因素置入其中。我國給付彩禮的現象大多出現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及偏遠地區,是當地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是人們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這種現象不是普遍的,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女平等的觀念深人人心,結婚索要、給付彩禮的現象會逐漸消失。
所以《解釋(二)》未採納所謂給付彩禮是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這一觀點,並沒有做出凡給付彩禮的目的未達到即未結婚或離婚就應返還彩禮的規定,而是根據雙方的現實確定對彩禮問題的處理,具體明確服三種情況的返還彩禮。我們在具體理解和適用時,要嚴格掌握尺度,避免適用的擴大化。本案被告依照風俗給付原告彩禮禮金20000 元,由此導致了其家庭生活更困難,符合《解釋(二)》 第十條第(三)項規定的情況,法院判令原告返還彩禮是正確的。
(二)彩禮的給付、收受主體
實際生活中,給付彩禮問題並不單純的是結婚男女雙方之間的事情,更多地涉及到兩個家庭之間的往來。所以,對於彩禮的給付人和接受人,不能僅僅局限於准備締結婚姻關系的男女雙方當事人,而應作廣義的理解。就給付人而言,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彩禮的數額都比較大,都是給付的一方全家用共同財產給付的,有時甚至是全家共同借債給付,所以彩禮既可以是婚姻關系當事人本人所為的給付,也可以是婚姻關系當事人的親屬所為的給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同樣的道理,就收受該彩禮一方而言,既包括由婚姻關系當事人接受彩禮的情形,也包括其親屬接受給付彩禮的情形。如果對給付人和收受人的主體作限制性解釋的話,是不利於糾紛的解決的。我們將彩禮的給付、收受主體明確後,如果發生糾紛,涉及到返還彩禮的問題,由誰返還,即責任主體是誰呢?有觀點認為大多數情況下彩禮是父母收受的,應當在離婚案件中追加父母為第三人,判決其承擔返還彩禮的責任。

⑷ 離婚彩禮返還有法律依據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離婚彩禮返還標準的問題,彩禮這一塊,《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根據實踐經驗總結,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兩年以下,一方請求對方返還彩禮的,返還的數額相對較少;共同生活一年以內三個月以上的,返還的數額一般在一半左右;共同生活不滿三個月的,返還的數額相對較多;因給付彩禮一方的原因導致同居關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間女方懷孕或者流產的,一般可在前款的基礎上予以適當減少。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⑸ 結婚後女方不來,彩禮等還能返還嗎

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末共同生活的,應返還彩禮錢。

⑹ 什麼情況女方需要退還彩禮錢什麼情況下女方不需要退還彩禮錢

結婚同時有結婚證共同在一起生活3個月可以不退彩禮錢 有結婚證沒有在一起生活3個月的要退彩禮錢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