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霸王條款

合同法霸王條款

發布時間: 2022-03-11 01:44:41

① 如果簽了霸王條款的合同法律有效嗎,如果那個合同上寫

您好!您可以問得更詳盡一些。您可以從反面排除無效合同。
我國《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② 霸王條款合同的法律效力

霸王條款合同一般是無效的,不影響其他合法條款的,其他條款仍有效。霸王條款通常是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這樣的合同條款一般都是會被認定為無效,消費者可以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捍衛自身權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格式條款無效:(一)具有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條規定的無效情形;(二)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三)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排除對方主要權利。

③ 關於合同的霸王條款怎麼維權

可請求人民法院確認 「霸王條款」無效。對於違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版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權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 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3)合同法霸王條款擴展閱讀:

「霸王條款」往往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行業管理等方式出現,具有五大共性:

一是減免責任,逃避經營者應盡的義務。

二是違反法律規定,任意擴大經營者許可權。

三是排除、剝奪消費者的權利。

四是權利義務不對等,任意加重消費者責任。

五是利用模糊條款掌控最終解釋權。

④ 霸王條款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霸王條款的合同沒有法律效力。霸王條款的合同使經營者逃避應盡的義務,剝奪消費者的權利,加重消費者的責任,使得消費者權利義務不對等。因此霸王條款的合同損害了一方當事人的利益,違反了法律規定,從法律層面看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格式條款無效:(一)具有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條規定的無效情形;(二)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三)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排除對方主要權利。

⑤ 霸王條款合同法律效力

霸王條款的以虛假的意思表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條款,是無效的。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四十六條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五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⑥ 合同法執法霸王條款怎麼處罰

合同法中,對於霸王條款的處罰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根據經營者或者條款的提供者的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起警告、罰款的行政處罰。並且霸王條款可能會因違法而無效。
【法律依據】
《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第九條經營者與消費者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經營者不得在格式條款中免除自己的下列責任:(一)造成消費者人身傷害的責任;(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失的責任;第十二條當事人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法律法規已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視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處以違法所得額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過三萬元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第十三條當事人合同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應當依法不予行政處罰;主動消除或者減輕危害後果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經督促、引導,能夠主動改正或者及時中止合同違法行為的,可以依法從輕行政處罰。

⑦ 關於合同法內的霸王條款問題。

你可以說這個是霸復王條款,但是制基本上沒什麼用,因為目前我國對於虛擬物品包括網路游戲的交易沒有明確的管理辦法,事實上也不可能有。此類條款常見於各種運營商,如所有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
總之,目前來說是沒有什麼好辦法的,具體的情況你沒有說明白,總之根據往年的例子,即使你訴諸於法庭,也因為很難界定而導致一拖再拖。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