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合同法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發布時間: 2022-03-11 20:28:04

Ⅰ 《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否則,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

《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內的擴大,否則,不得就容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這一規定體現了合同的誠實信用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四十二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1)合同法損失的進一步擴大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是按照什麼原則制定的

在買賣合同糾紛中, 出賣人違約拒不交貨的情況時有發生,於此情形,買受人除內了依照合同法容追究其違約責任外,是否還可以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合同法實際上對此是采肯定態度的,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的關鍵之點在於賦予受害人(非違約方)減損義務,減損義務要求受害人採取合理措施以避免損失的擴大,減損義務一般包括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內容:積極方麵包括應當採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消極方面是指受害人不能採取不合理的行為促使損失的擴大。減輕損失的措施包括停止工作;替代安排;變更合同;繼續履行。替代安排是一種積極防止損失擴大的措施,作替代安排也就是要締結替代合同,它是一種不得已而採取的減損措施,目的在於避免更大的損失。此措施是法律允許的。在買賣合同發生違約時,非違約方的替代安排將因為買方還是賣方採取以及市場狀況與購買能力等的差異而會有不同的效力。
也就是說是在減 損義務的原則下制定的。

Ⅲ 合同法賠償損失有哪些

根據我國現行《民法典》合同編法律賠償損失規定,合同賠償損失出現在當事人一方違約,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時,應當按照因違約給對方當事人造成的損失標准,在其依法履行合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賠償其損失。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第五百八十四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Ⅳ 合同法 關於利益和損失分配的問題

首先要看你這份合同的具體內容,看你說的情況可能屬於合夥經營,也可能是雇版用合同。
如果屬於合夥經營權的,那根據權利義務相對原則,損失也各半承擔。
如果是僱用的,利益對半分是作為報酬,那麼被僱用人對損失不承擔責任。

Ⅳ 按照合同法,對於損害擴大原則,如果擴大的損害不應由違約方承擔,那如果不違約方說他沒發現損害,對損害

這個原則是指違約方對相對人沒有積極採取防治措施而對損失進一步擴大的部分不承擔責任,即對應然的損失仍需承擔責任。

Ⅵ 合同 故意擴大損失

我國《合來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源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該規定即為減損規則,減損義務是法律為促進誠信、維護公平而課以賠償權利人的一項義務,也是對損害賠償責任范圍的限制。該義務內容既包括積極作為採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也包括消極的不作為以避免造成新的損失。

Ⅶ 按照合同法,當一方違約後,另一方必須採取措施防止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非違約方的減損義務-一方當事人違約後,另一方應當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
減損義務是英美法上的概念。是指一方當事人違約後,另一方應當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否則無權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這種防止損失擴大的義務簡稱為減損義務。
減損義務,雖由債務人的違約行為所引起,但究屬債權人對自己權利或者事務的疏怠,因而其結果不可歸責於債務人,而應當由債權人自己承擔,故債權人無權就因未盡減損義務而擴大的損失部分請求違約方承擔責任。
我國合同法還規定了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負擔,這是因為採取防止損失擴大而導致的費用的支出是由違約方的違約行為引起的,所以讓違約方承擔這部分費用是合理的。
在實踐中,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當事人雖已採取措施,但措施不當,因此擴大損失的,當事人也不能就擴大部分的損失請求賠償。合理費用中不應包括對當事人勞務的報酬。

【相關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9860412]
第一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因另一方違反合同受到損失的 , 應當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無權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0315]
第一百一十九條 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第三百三十八條 在技術開發合同履行過程中,因出現無法克服的技術困難,致使研究開發失敗或者部分失敗的,該風險責任由當事人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風險責任由當事人合理分擔。
當事人一方發現前款規定的可能致使研究開發失敗或者部分失敗的情形時,應當及時通知另一方並採取適當措施減少損失。沒有及時通知並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應當就擴大的損失承擔責任。
--------------------------------------------------------------------------------
第七十七條 聲稱另一方違反合同的一方,必須按情況採取合理措施,減輕由於該另一方違反合同而引起的損失,包括利潤方面的損失。如果他不採取這種措施,違反合同一方可以要求從損害賠償中扣除原可以減輕的損失數額。

Ⅷ 合同法中防止損失擴大義務和費用的承擔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依據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一條

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請求賠償。

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負擔。

Ⅸ 合同法中的「損失」 定義是什麼 由司法解釋嗎

關於損失有不同觀點。一種認為,無過錯一方所遭受的一切損害,既包括版債務不發行的權損害賠償,也包括因恢復原狀所發生的損害賠償;另一種認為,對損失的賠償范圍的確定應具體分析,在許多情況下,損害賠償與合同解除是相互排斥的,選擇了其一便足以使當事人的利益得到充分保護,沒必要同時要求賠償。所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總的來說,能夠使被害人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護即得到了損害賠償,損失與賠償是等價的。大部分是理論分析結果
相關法條有合同法第97條民法通則第115條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