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對合同法的疑問

對合同法的疑問

發布時間: 2022-03-12 01:43:31

❶ 《合同法》疑問

法院應該來支持王某的訴訟源主張。吳某發布懸賞廣告的行為應該認定為要約,根據其懸賞廣告的內容,只是要求王某提供摩托車主的下落,並沒要求王某幫其追回財物。現在王某提供了摩托車主的下落,公安機關根據該線索找到車主,追回財物,王某已經履行了吳某廣告中要求的行為,則二人之間的合同成立,吳某也要履行合同,否則屬於違約。

❷ 關於合同法知識的疑問

前面的法律地抄位是指法律所襲規定的用來維護市場秩序的一種本質型的地位平等精神。後面的地位不平等,是因為格式合同是由在市場中占優勢的一方事先擬定好,弱勢一方只能選擇簽還是不簽,這是市場中的實際地位平等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現實和法律本質精神的矛盾,《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等規定格式合同中出現約定不明的,按不利於合同提供方的意思進行解釋,保護弱勢一方利益。另外,法律為了遏制這種實際的不平等,明確規定了一些合同的法定生效條件和法定無效情況和條件,這些都能夠促進平等的實現。

❸ 關於合同法的一些疑問

這是勞動合同法范疇
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如果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14個月未與你簽訂書面合同,罰則如下
1. 第一個月是寬限期,即正常工資,在這里假設普通工資為1000元每月
2. 第二月至第十二個月是雙倍罰則期限,每個月要支付雙倍工資,即2000元每月。。。所以要支付11*2000=22000元
3.第十三個月開始,即用工滿一年還不簽訂書面合同的,勞動合同法規定「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個對勞動者是極為有利的),多以第十三個月開始,每個月要支付工資還是普通工資,即2*1000=2000
累計算的:1000+22000+2000=25000元

❹ 關於合同法的一點疑問

1. 上面說的很好。房屋的性質有不同。

其實公房租賃帶有強烈的福利性質!回!
公房租賃其實是給答承租人的一種優惠和福利,和市場加的租金來比,公房的租金幾乎可以說沒有。

《合同法》中的租賃合同約束的是商品房的出租,而不是公房的出租。所以才會有專門的公房出租條列。

2. 關於你說的案子。
我們先不考慮「他處有無住房」的問題,而先看看「其家庭成員又無異議的」指的什麼。
根據我的理解,此處的「家庭成員」指的是共同居住兩年兩年以上的家庭成員!照你說的情況,承租人死亡前兩年長子肯定沒有在這房子里共同居住,那麼他就沒有任何提異議的權利了!
在回到「他處有無住房」的問題,這完全是公房管理機關考慮的事情了,有很多情況,他處有住房,公房管理機關願意繼續租賃,那就ok了。

3. 說到底,即使公房承租人不去變更,只要次子繼續住下去,公房管理機關絕對不會來趕某個人出去的!!

❺ 關於合同法的一些基本問題

答案為ABC

依據《合同法》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版照本法第六權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請採納!!!

❻ 有關法律(合同法)上的疑問

公司的行為是違法的,法律依據是《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勞務派版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權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❼ 關於合同法的問題

1.第一條當事人對合同是否成立存在爭議,人民法院能夠確定當事人名稱或者姓版名、標權的和數量的...
2.第二條當事人未以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訂立合同,但從雙方從事的民事行為能夠推定雙方有訂立...
3.第三條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一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完成特定行為的人請求懸賞人支付報酬...
4.第四條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合同約定的簽訂地與實際簽字或者蓋章地點不符的,人民法院應當...

❽ 關於合同法的6個問題

1就是過期作廢
2比如你做一件事情,你在我這里訂購了一個必要的東西,由於我的原因沒有按期交貨,你的事情失敗了,由此造成的損失我的賠償。
3由於這些單證代表貨物的佔有權,表明了賣方未自願移轉實際的貨物,買方不能實際佔有、控制貨物。這說明賣方未交付貨物。對於採用交付主義的立法司法來說,賣方未交付貨物,貨物的風險自然不發生轉移。
4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是劃分供電設施所有權歸屬的分界點,分界點電源側的供電設施歸供電人所有,分界點負荷側的供電設施歸用電人所有。在用電人為單位時,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通常為該單位變電設備的第一個磁瓶或開關;在用電人為散用戶時,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通常為進戶牆的第一個接收點。上述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為供用電合同的履行地點。
5贈與合同訂立後或者贈與人已經部分履行贈與義務後,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贈與義務或者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但尚未履行的部分贈與義務。贈與人不再履行贈與義務,應當符合本條規定的法定條件:一是經濟狀況顯著惡化,是發生在贈與合同成立之後,而不是成立之前。如果自身的經濟狀況本已十分不好,仍向他人表示贈與意思,實際上其贈與的意思表示多無誠意,贈與合同也無履行基礎。二是經濟狀況顯著惡化,致使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濟,或者使個人的家庭生活發生困難,不能維持自己的正常生計,不能履行扶養義務等。符合上述條件的,不論贈與合同以何種方式訂立,不論贈與的目的性質如何,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尚未履行的贈與義務。贈與人以無力執行了。
6此條並不禁止其它的

❾ 關於《合同法》的疑問

首先,例子中,該合同因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而無效。(《合同法》第52條)
其次,內甲的逼容迫行為雖然沒有直接傷害到王興,但產生了一種精神強制,使乙由不願自殘到被迫自殘,所以甲是否應該負有責任,付多少責任應該視其逼迫行為程度而論。
如果其逼迫行為本身合法但是確實達到了令乙無法逃避,無法拒絕的程度應當以故意傷害罪論。
如果其逼迫行為本身涉嫌犯罪,如達到拘禁程度,應當以非法拘禁罪(致人重傷)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為索取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拘禁他人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解釋)
賠償可以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賠償的方式進行。

❿ 合同法的內容有疑問

這里哪裡沖突了?前者說的是提請對方注意免責條款,後者說的免責條款無效的處內理,也就容是免責條款是允許存在的,但不能違反誠實信用及社會公益,並且要用適當的方式提請對方留意(一般是要求在文本上要大一號的字體或是粗體,而不是小號的字或是印製在難以注意的邊邊角角里)。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