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法題庫
① 合同法律問題
你好,本案涉及到貨物何時算是已經交付?貨物風險承擔何時發生轉移?
在傳真通知北京公司提貨時,根據買賣合同的約定,此時貨物已經交付,風險應由北進公司承擔.
據此,北京公司不能要求香港公司交付一批未受損的可可豆.香港公司可以要求北京公司支付價款.
② 在合同法中買賣合同的風險應當如何承擔
1、交付之來前出賣人承擔,交付後買受人自承擔;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四十二條【標的物的風險負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③ 《合同法》案例題
不可以,物來權的風源險轉移到了甲方,當初到貨時甲方有檢驗產品質量的義務。
合同未履行部分可以解除。因為乙方違反了約定的時間,在甲方實施催告權後乙方仍然未能及時供貨,甲方有權單方面解除合同。
乙方造成的違約甲方可以選擇繼續履行提供合格產品,或者延遲履行,或者要求賠付違約金,或者要求雙倍賠付定金。甲方在選擇違約賠付的時候有選擇權,但不能同時主張違約金和定金一起賠付。
乙方應承擔延遲交貨給甲方造成的可預見損失,包括利潤。
乙方還應承擔賠付合同規定的違約賠付責任。
乙方應該
④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急啊,急,誰能幫我下啊
1.乙方履行部分能夠退貨.乙方雖然在後來約定的期限內交貨,但是貨物不符合甲乙雙方在合同中的約定.
2.可以解除.本案例中出現了符合法律規定解除合同的法律事實:當事人一方延遲履行債務或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對方可以不經催告單方解除合同.
3.定金在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時,使用定金罰則.乙方為接受定金的一方,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4.(1)乙方為接受定金的一方,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2)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造成的損失,由乙方承擔賠償責任.
⑤ 買賣合同問題
常見問題一:買賣合同主體如何明確?
在簽訂買賣合同中,應先審查買賣雙方的名稱、地址、身份信息等資料是否真實,合同雙方是否具有簽約的許可權。首先,簽訂主體只有真實存在,在發生糾紛時才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如果當事人提供的是虛假信息,如虛假的公司名稱、虛假的身份信息等,則可能有發生糾紛時無法向一方主張權利等法律風險。其次,如果當事人無權簽約,則所簽合同的效力則存在不被承認的風險,這里主要針對的是作為買賣合同的賣方,如合同中的賣方對所出賣的標的物,不具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則其與買方所簽訂的合同屬無效的合同或效力待定的合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作為買方,則喪失了按照合同約定,要求賣方交付合同標的物的權利。
常見問題二:買賣合同中的標的物如何明確?
買賣合同中應視標的物的類型,在合同中將其特定化。如標的物為機器設備,應在合同中標明該機器設備的名稱、生產廠家、型號、出廠日期等等;如標的物為房產,則應標明房產地址、房產證編號、房屋所有權人等信息。
另外,在對標的物的數量約定中,應避免使用「一袋」、「一車」、「一批」等籠統的字眼。
常見問題三:買賣合同中對標的物的質量如何要求?如出現質量不合格如何處理?
質量要求,是指出賣人出賣的物品經雙方約定,必須要達到的技術等級,如國際認證標准、國家標准、部門標准、行業標准等要求,或者符合機器質量法規定的其他標准,出賣人出賣的物品達不到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應視為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
在合同的制定過程中,明確標的物的質量標准,是合同的關鍵。如在簽訂合同前,賣方向買方提供樣品的,最好將樣品進行封存。如果雙方對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標准履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修理、更換、重做、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質量不符合約定,造成其他損失的,可以請求賠償損失。買賣合同中買受人對出賣人的質量違約行為,就可以通過這些規定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常見問題四:買賣合同中怎樣確定標的物交付方式、地點,如產生運輸費用的,將由哪方承擔。
在買賣合同中,應在合同中約定:標的物由賣方送貨,還是由買方提貨。對於「交貨地點」也應當明確約定,因為該交貨地點可能關繫到貨物毀損、滅失風險的轉移。一般貨物毀損、滅失風險隨貨物所有權轉移面轉移,屬於動產的貨物在所有權交付時轉移。如:在合同中約定交貨地點為賣方的倉庫,則意味著該貨物一旦出庫,其毀損、滅失的風險則轉移到買方處,因此,在簽訂合同時,對於交貨地點的選擇上,應慎重對待。
根據《合同法》規定,確定買賣合同交付標的物的地點有以下幾種方式:1、如果合同當事人約定有交付地點,出賣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地點交付標的物。2、如果合同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約定不明確,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3、如果雙方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約定不明確,且也無法按合同條款或交易習慣確定時,依下列方式確定交付地點:(1) 標的物需要運輸的,交付地點為第一承運人營業地。(2)標的物不需要運輸,出賣人和買受人訂立合同時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如知道標的物是從存放在某地倉庫中的一批貨物中要提取的物或知道標的物將在某個地方生產或製造,則出賣人交付地點為雙方所知道的標的物所在地。(3)標的物不需要運輸,出賣人和買受人訂立合同時也不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出賣人的交付地點為出賣人訂立合同時的營業地。如果出賣人沒有營業地,則以出賣人的居住地為交付地點。
另外,對於運輸費用的產生,雙方應在合同中明確,合同標的物的價款是否包含運輸費用,如不包含,相關的運輸費用由誰承擔,運輸費用如何支付等等。
常見問題五:買賣合同中如何約定履行期限?
有的買賣合同對履行期限作出模糊約定,如「一個月內履行完畢」,但從何時起算一個月沒有約定,這就容易使雙方產生歧義,都作出對自己有利的解釋;如果將期限明確化,約定在「某年某月某日前履行完畢」,則就避免了歧義的產生。
常見問題六:買賣合同中如何約定合同款項的支付方式與支付時間?
在實務中,有的買賣合同只是簡單地約定合同款項的金額,對於款項的支付時間和支付方式卻未作出約定。這一漏洞將為支付方無限期不支付或遲延支付找到借口。另外,相關款項是用現金支付還是轉帳支付,如是轉賬支付,是轉到哪家銀行何人的賬戶內,合同中都應作出明確約定,以便產生糾紛時有據可依。
常見問題七:買賣合同中如何約定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要條款化。很多合同對違約責任沒作約定或約定太過含糊,不具可操作性。比如有的合同約定「違反合同約定,支付違約金10萬元」,這個約定就太過籠統,實務中很難操作。具體應明確,違反合同的哪條約定,應承擔何種違約責任,如:質量不符、數量不符、未按時足額付款、未及時交貨等等,不同違約情況應制定相應的違約責任,另外,違約金的數額要具體化、數字化,以便於向違約方主張。
常見問題八:買賣合同中如何約定「合同的解除」及「合同的生效」條款。
合同的解除可分為協議解除或單方解除。協議解除雙方同意即可。單方解除是一方可行使合同解除權的行為,這種單方解除的情形雙方當事人可以進行約定,並明確解除時的通知義務及責任的分擔。
合同一般可約定雙方簽字(蓋章)時生效,但也可約定附條件或附時間生效。在此還應注意簽字生效,簽字或蓋章生效,簽字加蓋章生效的區別。
⑥ 一道合同法的案例分析題,是我們合同法考試的題目,哪位大神能完整准確的教教我啊,謝謝
商店的訴訟請求成立,
此購買合同為顯失公平合同,雖然是商家的失誤造成的,但也存在誤解,是可更改撤銷的合同。
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⑦ 什麼是可撤銷合同,買賣合同可撤銷的情形,合同
您好!合同具備可撤銷的原因,是行使合同撤銷權的前提條件。根據《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合同可撤銷的原因有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乘人之危五種情形。並且特別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只有損害國家利益的才作為合同無效的原因。
1、欺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的規定,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實施某種欺騙他人的行為,並使他人陷入錯誤而訂立的合同。
2、脅迫。根據《民法意見》第69條的規定,脅迫是指一方當事人直接以物質性強制或精神性強制迫使對方與已訂立合同。也就是行為人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脅,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
3、乘人之危。根據《民法意見》第70條的規定,乘人之危是指行為人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某種明顯不公平的條件並作出違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比如,某乙一直想購買某甲的一張郵票,但某甲並不想出賣,一日,某甲之子不幸落入一水庫中,當時在場之人只有某乙會游泳,某甲重金要求圍觀之人救助其子,於是某乙提出不要重金只要該郵票作為報酬,某甲救子心切,不得不同意該要求,事後某甲之子得救,但因此成訴,此案即屬乘人之危。
4、重大誤解。根據《民法意見》第71條的規定,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對於合同的重要內容產生錯誤的認識,並且基於錯誤認識而訂立的合同。重大誤解多因自己的過錯,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合同的內容發生錯誤的認識,從而導致行為的後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
5、顯失公平。根據《民法意見》第72條的規定,顯失公平是指合同中的權利義務關系明顯不符合權利義務對等原則的合同。[7]這是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了公平、等價有償這一基本民法原則,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嚴重受損的一種情形。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⑧ 合同法第142條和144條如何理解標的物風險轉移
標的物所有權轉移和風險承擔是買賣合同中兩項最重要的內容。風險承擔是指買賣的標的物在合同生效後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而發生毀損、滅失時,應由哪方當事人承擔。其關鍵問題是風險轉移的問題,風險轉移的時間確定了,風險由誰來承擔也就清楚了。
我國合同法對標的物風險轉移採取交付主義原則,即以標的物的交付時間來確定風險轉移的時間,具體有以下幾點:
(1)《合同法》第142條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2)《合同法》第143條規定:「因買受人的原因致使標的物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的,買受人應當自違反約定之日起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
(3)《合同法》第144條規定:「出賣人出賣交由承運人運輸的在途標的物,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毀損、滅失的風險自合同成立時起由買受人承擔。」
(4)《合同法》第145條規定:「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二款第一項的規定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後,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
(5)《合同法》第146條規定:「出賣人按照約定或者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二款第二項的規定將標的物置於交付地點,買受人違反約定沒有收取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自違反約定之日起由買受人承擔。」
(6)《合同法》第148條規定:「因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買受人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
對標的物風險轉移的規則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標的物的毀損、滅失的風險自交付時轉移,這一原則既適用於動產買賣,也適用於不動產買賣。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 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第2款規定:「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在交付使用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使用後由買受人承擔;買受人接到出賣人的書面交房通知,無 正當理由拒絕接收的,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自書面交房通知確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2)標的物風險轉移不與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相掛鉤,而是自標的物交付時轉移。動產自交付時所有權與風險均發生轉移,並不是所有權轉移導致風險轉移,而是交 付行為帶來的兩個不同的法律後果。不動產所有權自完成過戶登記手續時轉移,未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的,所有權不發生轉移;但不論不動產過戶登記是否完成,只要 出賣人向買受人交付了不動產,該不動產的毀損、滅失風險自交付時發生轉移。在所有權保留買賣合同中,盡管特定條件滿足之前標的物的所有權仍歸出賣人所有, 但只要完成了標的物交付,風險即轉由買受人承擔。同樣,車輛、船舶、航空器等特殊動產的風險也自交付時發生轉移。
(3)如果買賣雙方對標的物風險轉移有約定的,依其約定。
⑨ 法學大一下學期,一些《合同法》的案例題,幫忙做一下!
第一題:
1、甲乙之間的運費由乙方承擔。合同法規定,約定不明的雙方協商,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2、乙方無權拒絕承擔違約責任,因為合同具有約束性,約定了雙方權利和義務。
3、甲方的要求不能得到支持,未約定與定金只能選擇其一,不能二者都選擇,本案中,甲方要麼選擇適用定金罰則,要求雙倍返還定金,或者不予主張定金罰則,要求支付三萬元的違約金,返還定金。
第二題:
1、甲的債權轉讓不需要乙的同意,協議自甲方與丁簽字或者蓋章之日起生效,或者他們之間的協議約定生效日期或者附條件。法律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如果沒有以上的限制條件,只要通知乙方即可。
2、甲將對丙的債務轉讓給戊,必須徵得丙的同意。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3、甲與庚達成債務分配的協議對丙是否有約束力,要看他們與丙達成了協議,如果達成協議的,可以,如果沒有的話,對丙是沒有約束力的,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
第三題:
1、彩電的損失由乙家電廠承擔,因為交付地點為甲商場所在地,彩電還沒有交付,所有權還沒有轉移,所以損失由乙方家電廠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2、若山洪是由於甲商場原因導致延期交付而遭遇到的,此損失風險應由甲方承擔,合同法規定:因買受人的原因致使標的物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的,買受人應當自違反約定之日起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
3、若在彩電交付前,乙家電廠明確表示將不履行合同,那麼,甲商場可以解除合同,並追究乙家電廠的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四題:
1、關於定金的約定合法,雖然法律規定定金不得超過合同標的額的20%,這個20%只是適用定金罰則,實踐中經常出現此類問題,超過部分按照預付款處理,所以關於定金的約定是可以的。
2、支付違約金3萬元及雙倍返還5萬元定金,甲方此要求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違約金與定金只能選擇其一,不能二者都主張。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⑩ 求合同法題目答案。。。2222
1C2C3B4A
5D6A7D8B
9C10B11C12B
13D14C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