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物業合同合同法

物業合同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2-03-15 13:58:13

1. 物業服務合同範本及內容詳情

物業服務合同的定義:物業服務合同是委託方和物業服務企業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建設部第33號令《城市新建住宅小區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等國家、地方有關物業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的合同。

物業服務合同的產生:物業服務合同的大量出現是中國實行住房改革和房地產業發展的必然產物。然而,一方面生活中物業管理關系日益增多,物業服務合同大量出現,另一方面,理論界和現行立法並沒有對物業管理合同的特殊性有足夠的認識、進行系統的規制,這直接導致了現實生活中大量物業管理糾紛的出現和難以解決。

物業服務合同的基本原則:物業服務合同於契約自由原則,當事人在不違背法律強制規定或公序良俗的范圍內,得訂立任何內容的債權契約,是為債權契約自由原則。但對於若干日常生活常見的合同,各國合同法一般均在分則以有名合同加以規定,按學者解釋,這不外基於兩項機能,其一、以任意規定補充當事人約定之不備。其二、以強制規定保護當事人的利益。

物業服務合同的內容:當事人和物業的基本情況,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物業管理服務事項和服務質量的,物業管理服務費的標准和收取方法,物業管理服務用房的使用、管理和費用分配辦法,維修費用的收取和使用條款,合同的有效期限,違約責任、解決糾紛的途徑和當事人根據具體情況約定的其他主要條款。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3-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2. 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物業服務公司免責的條款有效嗎

物業服務公司可以在物業管理合同中約定減輕自己的部分責任,但不能免除自己的一切責任,否則該條款就是無效的。根據《合同法》第40 條,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免責條件,但免責事項不得違背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免除格式條款提供方責任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3. 物業合同該誰和誰簽署

物業服務合同是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委員會簽訂的,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提供對房屋及其配套設備、設施和相關場地進行專業化維修、養護、管理以及維護相關區域內環境衛生和公共秩序,由業主支付一定金額的服務合同。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物業服務合同應當對物業管理事項、服務質量、服務費用、雙方的權利義務、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與使用、物業管理用房、合同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進行約定。物業管理權是一種存在於人們所有物上的物權,因此誰可以行使該權利,應當由物的所有權人即業主決定,物業管理合同的當事人只能是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其之間是委託人和被委託人的關系,執行合同法中委託合同的有關規定。業主有參加住宅區物業管理的權利,並有合理利用房屋和公共設施、維護住宅區公共秩序、遵守住宅區物業管理規定的義務。由業主推選產生的業主管理委員會是住宅區物業管理的執行機構,有權選聘物業管理公司、物業管理人員或其他專業服務機構對本住宅區進行物業管理,並與其簽訂物業管理合同。越來越多的業主都知道了作為業主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同時也更重視和謹慎地使用這些權利,希望能有效地維護自身的利益。其中最重要、和業主利益關系最密切的一項權利就是通過業主委員會選聘優秀的物業公司來管理小區,並和選好的物業公司簽訂好物業服務合同,因為該合同簽訂後,對全體業主和物業公司都具有法律約束力,所以簽好該合同對業主來說是享受優質物業服務的關鍵所在。
法律依據
《物業管理條例》 第三十四條 業主委員會應當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訂立書面的物業服務合同。物業服務合同應當對物業管理事項、服務質量、服務費用、雙方的權利義務、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與使用、物業管理用房、合同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進行約定。

4. 簽訂物業合同之前你應該知道的9個小知識

物業合同也稱「物業管理服務合同」,是委託方和物業服務企業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建設部第33號令《城市新建住宅小區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等國家、地方有關物業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在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的合同。

依現行合同法,物業管理合同[1]系無名合同之一種,其主要規范的是物業管理關系雙方當事人就特定物業的管理事項而合意設定的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物業管理合同的大量出現是中國實行住房改革和房地產業發展的必然產物。然而,一方面生活中物業管理關系日益增多,物業管理合同大量出現,另一方面,理論界和現行立法並沒有對物業管理合同的特殊性有足夠的認識、進行系統的規制,這直接導致了現實生活中大量物業管理糾紛的出現和難以解決。擬就對物業管理合同的屬性進行分析,區分其與民法中的相似制度,並就物業管理合同的法律規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理論界和實務界應有的關注。

一般而言,物業管理合同的主要條款由以下方面構成:

1、當事人和物業的基本情況,主要是對雙方當事人的資格認定以及對物業管理活動的標的物的基本情況作出確認和記載。

2、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主要是物業所有人或使用人支付物業管理費,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相應服務的條款。這是物業管理合同最為重要的條款,具體內容又因為管理事項類型的不同而呈現差異,一般有以管理服務為主的物業管理和出租經營與委託管理並重的區分。

3、物業管理服務事項和服務質量的。這一般除了由當事人自行約定以外,各地的地方性規章也大都進行了底限性規定,但各地規定的情況參差不齊,可資參考的是國際健康組織(WHO)對區分所有建築物的管理設定了安全、健康、便利、舒適的居住環境基準,歸納起來有以下四點:(1)火警防範,如加強消防設備、防火設施的管理;(2)清潔維護,定期清除垃圾,清理水溝,外牆洗刷等;(3)公共設施維修,水電機械維護、公共電梯、空調設備的定期檢查;(4)花木整理,修剪花草樹木,隨時更換枯死的枝葉等。這四點基準也應該是物業管理的標准要求。

4、物業管理服務費的標准和收取方法,物業管理合同皆為有償合同,因而價金和酬金條款是其自然的主要條款。

5、物業管理服務用房的使用、管理和費用分配辦法。此為物業管理合同的特殊條款,主要為物業管理單位履行管理義務的方便計。

6、維修費用的收取和使用條款。維修費用一般獨立與物業管理服務費獨立開來,其收取方式主要由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一般。

7、合同的有效期限,合同的終止事項及合同終止後相關事宜主要是物業資料的移轉。物業管理服務的終止與一般合同的終止存在差異,物業管理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一般不允許隨時隨意解除合同,如果一方提出要在合同期限內解除合同,就必須依據合同的具體條款進行協商,協商一致或由法院、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8、違約責任、解決糾紛的途徑。物業管理關系雖然僅在物業所有人使用人和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發生效力,但由於物業管理關系存在特殊性,物業所在地居委會、城建部門和相關市政部門也對其享有一定行政管理和監督的職能,因而物業管理關系的糾紛解決及關系結束也與其他合同存有差異。

9、當事人根據具體情況約定的其他主要條款。

由此可見,相較與其他合同,物業管理合同在諸多方面有著自己的特殊之處,但在理論和實務中,學者和法官對此並沒有引起相應的注意,關於物業管理合同的定性現在比較流行的觀點有兩種,即或認為物業管理合同為委託合同的一種,或認為物業關系為民法中代理制度的特殊類型,物業管理合同亦為設立代理關系的合同,以下將對這兩種觀點分別予以檢討。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6-29,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5. 物業合同是不是委託合同為什麼

迄今為止大多數人的觀點認為物業服務合同是委託合同,幾乎成為行業通說。加之國務院《 物業管理條例 》 出台前,物業服務合同被稱為「物業管理委託合同」,因此,把物業服務合同的性質理解為委託合同,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對照我國 《 合同法 》 對委託合同的有關規定,不難看出物業服務合同與委託合同還是有著較大區別的,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委託合同中,受託人是以委託人的名義為委託人處理事務的,在物業服務合同中,物業管理公司是以自己的名義處理事務。
第二,委託合同可以是有償的,也可以是無償的,而物業服務合同只能是有償合同。
第三,在委託關系中,受託人處理事務的後果直接歸屬於委託人。而在物業服務合同關系中,物業管理企業為物業管理行為的後果,通常由自己承擔。
第四,在委託關系中,受託人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轉委託的范圍,可以是委託事務的全部,也可以是委託事務的部分。而物業管理企業只可以將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專項服務委託給專業性服務企業,但不可將該區域內的全部物業管理一並委託他人。
第五,委託合同中的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託人的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託人和第三人(《 合同法 》 第 40 條)。本條規定借鑒了英美法上的代理制度,打破了我國民事立法上只承認直接代理的傳統,確立了間接代理制度。而在物業服務合同中並不適用間接代理,物業管理企業與專業性公司簽訂的專業服務合同並不約束業主一方。
第六,在委託合同中,委託人經受託人同意,可以在受託人之外委託第三人處理委託事務。而在物業服務合同中,這種情況是絕對不允許的。國務院《 物業管理條例 》 第 34 條規定:「一個物業管理區域由一個物業管理企業實施物業管理」。
第七,委託合同中的受託人通常為委託人所熟悉、信任的人,委託合同當事人雙方合意,簽訂委託合同。而物業管理特別是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應通過招標選聘物業管理企業。
由此可知,物業服務合同與委託合同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物業服務合同並非委託合同。

6. 物業合同法是什麼

並沒有所謂的「物業合同法」。
只有《物業管理辦法》和《合同法》,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7. 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與合同法哪個大

制度和合同是不能比大小的,
合同是法律,屬於民事法,
規范了一般民事行為的標准,
合同必須雙方同意才可以簽定;
物業管理條例規范了特定行業的管理制度中的最低標准,
凡物業管理行業的制度必須遵照執行,
這是個標准,凡這個行業的必須無條件執行。

熱點內容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
東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05 13:56:07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