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承擔連帶責任
㈠ 婚姻法24條連帶責任後為什麼不追償
《<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以「婚姻關系」作為推定夫妻共同債務根據的理論基礎錯誤;無條件保護債權人的立法目的及其范圍錯誤;舉證責任分配錯誤。第24條的實施效果是助生虛假債務、坑害無辜良民、毀損法院形象。適用第24條判決的案件「三多」現象突出,即申訴上訪的多、檢察院抗訴的多、再審改判的多。第24條破壞了婚姻的穩定與和諧,傷害了無數無辜配偶,而最多的群體則是婦女。24條不僅傷害了當事人,也傷害了人民法院的公信力,傷害了人民群眾對法律的信仰。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法制環境里,人民群眾不僅不能享受法制保障帶來的幸福,反而深受法律之害,值得反思!不斷揭露和闡釋24條的危害與錯誤,推動早日廢除24條,還法律於正義,為人民謀法律之福,乃我們應盡之責任。
【中文關鍵字】《<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三大錯誤;三大傷害
【全文】
《<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所傷害的不僅僅是當事人。盡管從表面看,第24條直接傷害的是一些無辜婚姻當事人,使他們莫名其妙背上巨額債務。但實際上第24條所傷害的遠非如此,它還傷害了人民法院的公信力,傷害了法律的權威。第24條的傷害者,幾乎都對法院喪失信任,對法律失去信仰,有的甚至公開謾罵最高人民法院領導和法官,謾罵涉案法院的法官,謾罵法律不正義。因而,第24條實際上所造成的是「三大傷害」:傷害當事人;傷害法院的公信力,傷害法律的權威,以致人民對法律失去信仰。
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法制環境里,人民群眾不僅不能充分享受法制保障帶來的幸福,反而深受法律之害,值得每個法律人和法律工作者深刻反思!
第24條的錯誤是非常明顯的,但卻遲遲得不到糾正。究其原因,主要是高層對適用24條的社會危害、24條自身內容的錯誤等缺乏認識所致。因而,不斷揭露和闡釋24條的危害與錯誤,推動早日廢除24條,還法律於正義,為人民謀法律之福、免法律之害,乃我們應盡之責任。
本文擬對適用24條的社會危害、24條文內容錯誤以及理解24條的理論錯誤等予以列舉式披露,以便大家了解第24條錯誤之所在。本文分六個方面介紹和闡述:一、問題溯源——姻法解釋二第24條規定及其主要觀點;二、第24條適用危害舉要;三、第24條內容錯誤舉要;四、理解第24條理論錯誤舉要;五、修改第24條的「兒童思維」應當緩行;六、債權人主張夫妻債務規則之重構。
一、問題溯源——姻法解釋二第24條規定及其主要觀點
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目前,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吳曉芳法官、江蘇省高院有關婚姻案件審判意見以及夏正芳等法官和學者認為,該條判斷夫妻共同債務的標准就是看債務是否於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形成,凡是發生在婚姻存續期間的債務,都是夫妻共同債務,夫妻雙方都要對外承擔連帶責任,並由此衍生出了所謂的「內外有別論」。「內外有別論」主張,債權人主張夫妻共同債務時,只要債權人證明該借款發生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無論債務是否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只要沒有兩種例外情形,就應當直接按照第24條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由夫妻共同償還。但在夫妻內部之間確認夫妻債務時,則要區分是否用於夫妻共同生活,舉債方必須證明其舉債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否則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內外有別論」認為,這樣處理,即使非舉債一方對外償還了不當債務,也可以向另一方追償。[1]
實踐證明,姻法解釋二第24條存在嚴重錯誤,上述「內外有別論」更是謬論。
二、《<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適用危害舉要
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的出發點或目的在於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善意債權人。但從實踐情況看,並沒有達到所期待的效果或目的,或者說恰恰相反。
第24條適用情況或效果,可以概括四句話:助生虛假債務、坑害無辜良民、樹立檢察院威信、毀損法院形象。適用《<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和「內外有別論」判決的案件,「三多」現象突出:即申訴上訪的多、檢察院抗訴的多、再審改判的多。
㈡ 民間借貸中夫妻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嗎
民間借貸中,夫妻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二十四條 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
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後,基於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第二十六條 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應當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㈢ 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夫妻對夫妻共同債務的清償責任是共同責任,但共同責任並非連帶責任,兩者是性質專完全不同的概屬念。《民法通則》及《民法總則》均規定,連帶責任需由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婚姻法及司法解釋從未規定夫妻對夫妻共同債務負連帶責任。除非夫妻共同與債權人約定負連帶責任,否則夫妻對夫妻共同債務的清償不是連帶責任。
㈣ 2015婚姻法夫妻連帶責任
你好,今年還沒有出台有關婚姻法的法律規定!
即使出台,夫妻通常也是要對外承擔連帶責任的!
祝好運!
㈤ 夫妻共同債務,夫妻承擔連帶責任嗎
夫妻對夫來妻共同債務的清償責源任是共同責任,但共同責任並非連帶責任,兩者是性質完全不同的概念。《民法通則》及《民法總則》均規定,連帶責任需由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婚姻法及司法解釋從未規定夫妻對夫妻共同債務負連帶責任。除非夫妻共同與債權人約定負連帶責任,否則夫妻對夫妻共同債務的清償不是連帶責任。
㈥ 產生的債務妻子要承擔連帶責任嗎
丈夫欠債妻子連帶責任的情況
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是,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該條雖推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發生的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但同時還規定了例外情形,即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之規定。
該款規定的例外情形是否存在,需要通過當事人雙方的起訴抗辯、法庭審理、舉證質證等訴訟程序,最終由法院作出裁判進行認定,顯然在執行程序中是不能認定該例外情形是否存在。因此在執行程序中依據婚姻法及司法解釋徑行認定夫或妻一方作為共同債務人承擔連帶責任,從而追加夫或妻一方作為被執行人缺乏法律依據,不應直接追加被執行人配偶為被執行人,而應當告知債權人另行起訴,在取得針對被執行人配偶的執行依據後合並進行。
㈦ 夫妻共同債務是連帶責任還是共同償還責任
《婚姻法》第四十一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夫妻對外償債的過程中承擔的是一種連帶清償責任。
㈧ 和承擔連帶責任的女友結婚也要承擔責任嗎
一、關於連帶責任
連帶責任,是指債務人一方為多數人,各債務人對債權人不分份額的承擔全部責任,在債權人提出請求時,債務人不得以超出自己應承擔的份額為由拒絕。
二、關於和承擔連帶責任的女友結婚是否需要承擔責任的問題
根據你的陳述,你和女友還沒有結婚,如該債務是由女友個人所借,且僅是女友個人使用,沒有用於婚後家庭共同生活。那麼,此時應當認定為女友的婚前個人債務,你不需要承擔償還責任。
相關法律: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三條 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負個人債務向債務人的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負債務用於婚後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㈨ 法律規定夫妻一方死亡 另一方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那麼夫妻雙方規定財產歸各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內間所得容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因此,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如第三人不知道該約定的,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
㈩ 夫妻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還是共同償還責任
可以,夫妻共同債務,是指夫妻雙方因婚姻共同生活及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履行法定扶養義務所負的債務。一般包括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為解決共同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醫等活動以及履行法定義務和共同財產、經營過程中所負的債務。共同債務必須具備兩個特徵:一是為了共同生活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二是為履行法定義務所負債。一)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1、夫妻有無共同舉債的合意。如果夫妻有共同舉債之合意,則不論該債務所帶來的利益是否為夫妻共享,該債務均應視為共同債務。2、夫妻是否分享了債務所帶來的利益。盡管夫妻事先或事後均沒有共同舉債的合意,但該債務發生後,夫妻雙方共同分享了該債務所帶來的利益,則同樣應視其為共同債務。二)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1、夫妻為家庭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如購置共同生活用品所負的債務;購買、裝修共同居住的住房所負的債務;為支付一方醫療費用所負的債務。2、夫妻一方或雙方為履行法定扶養義務所負的債務。3、履行法定贍養義務所負的債務。4、為支付夫妻一方或雙方的教育、培訓費用所負的債務。夫妻從事正當的文化、教育、娛樂活動,從事體育活動等所負的債務。5、為支付正當必要的社會交往費用所負的債務。6、夫妻從事共同生產、經營活動所負的債務。這里的共同生產、經營既包括夫妻雙方一起從事投資、生產經營活動,也包括夫妻一方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但利益歸家庭共享的情形。7、夫妻協議約定為共同債務的債務。夫妻協議確定共同負擔的債務,即使該債務帶來的利益非婚姻共享,也應納入夫妻共同債務。三)夫妻債務的承擔1、夫妻共同債務的性質1)夫妻共同債務責任是一種連帶責任夫妻財產是共同共有關系,夫妻雙方共同地平等地享有共有財產的各種利益,共同地平等地負擔由共有財產產生的各種義務。對外民事法律關系中,夫妻雙方對共同債務承擔連帶責任。2)夫妻共同債務責任是一種無限責任夫妻之間的關系具有合夥性,而合夥人對合夥事務產生的債務,必須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同樣,夫妻雙方對夫妻共同債務必須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換言之,夫妻共同債務,以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各自的個人財產為擔保。3)、夫妻共同債務責任是一種對外責任夫妻雙方對共同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是相對於夫妻雙方之外的債權人(第三人)而言的,因而是一種外部責任。2、夫妻債務的承擔原則《婚姻法》第41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根據這一規定,夫妻共同債務的清償原則是:1)、共同償還的原則2)、協議償還的原則3)、判決償還的原則3、共同債務清償後的求償。夫妻共同債務對外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但在夫妻內部則是按份承擔。一旦夫妻雙方對共同債務各自承擔的份額確定以後,夫妻一方對外履行了全部債務,有權就超過其應承擔的部分,向另一方請求償還。另一方不得以共同債務已清償為由拒絕一方的請求。欠條2年內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