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17條第四款
A. 共同財產
你好,如果是你母親單方面贈與你的,則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婚姻法第十七條對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應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范圍作出了規定,即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1)工資、獎金,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的工資、獎金收入及各種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補貼;(2)生產、經營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擁有的知識產權的收益;(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是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因繼承遺產和接受贈與所得的財產。對於繼承遺產的所得,指的是財產權利的取得,而不是對財產的實際佔有。即使婚姻關系終止前並未實際佔有,但只要繼承發生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繼承的財產也是夫妻共同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第十八條對應為夫妻一方的財產范圍作了規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1)一方的婚前財產;(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B. 父母的房子作為遺產被我繼承,是只屬於我的,還是與愛人共同所有
1、區別不同的情形,問題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如果當事人的父母,在生前立下合法有效遺囑,指定其為遺產繼承人,在指定遺囑繼承之中,當事人獲得的財產屬於當事人單獨所有的婚內財產。
如果當事人的父母生前未留有合法有效遺囑,在當事人父母去世後,當事人在法定繼承程序之中所取得的財產,則屬於當事人與其配偶共有的婚內財產。
如果當事人與其配偶在婚前或婚內簽署了財產協議,約定婚內所取得的財產各自歸各自所有,那麼無論是指定遺囑繼承還是法定遺囑繼承程序,當事人所取得的遺產均屬於其個人財產,與其配偶無關。
2、婚姻法17條第四款規定,遺囑或贈與合同之中所取得的財產,屬於男女雙方的婚內共有財產,但有婚姻法18條第三款規定的除外。
3、婚姻法18條第三款規定,遺囑或贈與合同之中,確定可以屬於夫妻一方的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4、婚姻法19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財產及婚前財產,各自歸各自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使用婚姻法17條、18條的規定。
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約定及婚前財產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7條、18條、19條
C. 父母給兒子買的房產兒子現在離婚私自把房產給了女方父母能要回來嗎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2條,規定了父母作為贈與人,可以依法撤銷贈與的法定情形,也就是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其近親屬、受贈人對贈與人不履行扶養義務、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義務。
且撤銷權,應當在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193條、規定了,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導致贈與人死亡或喪失民事行為能力,贈與人的法定繼承人或監護人,有權撤銷贈與。
該撤銷權的行使期限,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半年內行使。
2、如果贈與人或贈與人的法定繼承人或監護人撤銷贈與,可以要求返還贈與物。
如果贈與人或贈與人的法定繼承人或監護人並非依法撤銷贈與,則無權要求返還贈與物
3、按照婚姻法17條第四款的規定,該贈與如果發生於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且並未指定專門贈與給兒子的,那麼應認定為夫妻雙方共同財產
如果該贈與指定專門贈與給兒子的,按照婚姻法18條第三款的立法原則,則應認定為夫妻一方,屬於兒子單獨所有的財產。
如果夫妻雙方按照婚姻法19條的規定,約定了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財產各自歸各自所有,那麼雙方離婚,女方無權分得男方在婚內因贈與所取得的財產。
如果雙方並未按照婚姻法19條的規定約定,婚內所得財產各自歸各自所有,且該贈與物並非專門贈與給兒子,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相關的贈與人亦無法依法撤銷贈與。
男女雙方又到了離婚需要分割財產的情形下,女方有權主張該房產的相關權利的分割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2條、193條、194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7條第四款、18條第三款、19條
D. 《婚姻法》第十七條、十八條的原文內容
第十七條夫妻共有財產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夫妻一方的財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4)婚姻法17條第四款擴展閱讀
《婚姻法》第17條明確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具體內容包括:
1、處理權平等
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有權決定。
2、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
夫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夫妻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做出重大處分決定的,另一方有權否認該處分的法律效力。
但如第三人有理由相信該處分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該善意第三人。
3、承擔一定的義務
家庭生活的費用,由共同財產支付,不足時,由夫或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分擔。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義務所負債務,由共同財產清償;不足時,則由個人財產負連帶責任。
E. 婚姻法中對夫妻共同財產如何認定
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版,歸夫妻共同所有權:(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