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拍賣新規
① 最高法發布新規,法拍房不限購或成歷史!
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人民法院司法拍賣房產競買人資格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據悉,該《規定》已於2021年9月1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4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規定》要求,人民法院組織的司法拍賣房產活動,受房產所在地限購政策約束的競買人申請參與競拍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人民法院組織司法拍賣房產活動時,發布的拍賣公告載明競買人必須具備購房資格及其相應法律後果等內容,競買人申請參與競拍的,應當承諾具備購房資格及自願承擔法律後果。
同時,人民法院在司法拍賣房產成交後、向買受人出具成交裁定書前,應當審核買受人提交的自其申請參與競拍到成交裁定書出具時具備購房資格的證明材料;經審核買受人不符合持續具備購房資格條件,買受人請求出具拍賣成交裁定書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此外,買受人虛構購房資格參與司法拍賣房產活動且拍賣成交,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以違背公序良俗為由主張該拍賣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規定》指出,司法拍賣房產出現流拍等無法正常處置情形,不具備購房資格的申請執行人等當事人請求以該房抵債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人民法院組織的司法拍賣房產活動,競買人虛構購房資格或者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② 新規來了!法拍房全部納入當地限購政策范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司法拍賣房產競買人資格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21年9月1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4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1年12月17日
法釋〔2021〕18號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人民法院司法拍賣房產競買人資格
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4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為了進一步規范人民法院司法拍賣房產行為,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實踐,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組織的司法拍賣房產活動,受房產所在地限購政策約束的競買人申請參與競拍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第二條 人民法院組織司法拍賣房產活動時,發布的拍賣公告載明競買人必須具備購房資格及其相應法律後果等內容,競買人申請參與競拍的,應當承諾具備購房資格及自願承擔法律後果。
第三條 人民法院在司法拍賣房產成交後、向買受人出具成交裁定書前,應當審核買受人提交的自其申請參與競拍到成交裁定書出具時具備購房資格的證明材料;經審核買受人不符合持續具備購房資格條件,買受人請求出具拍賣成交裁定書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第四條 買受人虛構購房資格參與司法拍賣房產活動且拍賣成交,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以違背公序良俗為由主張該拍賣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依據前款規定,買受人虛構購房資格導致拍賣行為無效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條 司法拍賣房產出現流拍等無法正常處置情形,不具備購房資格的申請執行人等當事人請求以該房抵債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六條 人民法院組織的司法拍賣房產活動,競買人虛構購房資格或者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條 除前六條規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組織司法拍賣房產活動的其他事宜,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網路司法拍賣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第八條 人民法院組織司法變賣房產活動的,參照適用本規定。
第九條 本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施行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官網
③ 法院拍賣車可以購買嗎
可以根據新規第三十三條第三款進行汽車競拍。根據規定,如果因市法院司法拍賣導致本市號牌小客車所有權轉移,競買人需要符合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條件。拍賣成功後,買受人需要枯困老攜帶市高級人民法院和指標管理機構聯合出具的相關證明文件去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進行轉移登記手續。法院拍賣的汽車有幾種來源:一是法院依法扣押或沒收用於拍賣的所有物品,包沒升括被告的財產,如房屋、車輛等固定資產;二是汽車是犯罪分子的犯罪尺凱工具,被法院依法沒收後進行拍賣;三是法院公開拍賣的車輛都是車管所登記的正規車輛,屬於正規渠道。在拍賣前,法院一般會在網站或當地媒體上進行公告,並由拍賣公司進行拍賣。競買人可以憑法院出具的相關材料辦理過戶登記。
④ 法拍房出新規了!2022年1月1日起全面限購、法拍房由法院負責騰退、股權可「無底價拍賣」
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媒體新聞發布廳舉行全國法院執行領域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建章立製成果新聞發布會。會上還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完善執行權制約機制 加強執行監督的意見》(簡稱《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股權若干問題的規定》(簡稱《規定》)和一批涉執信訪案例。
最高院新出台的兩份關於執行的文件,有諸多新的做法。比如,以拍賣方式處置財產的,應當採取網路司法拍賣方式。拍賣財產為不動產且被執行人或者他人無權佔用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負責騰退,不得在公示信息中載明「不負責騰退交付」等信息。
還有針對股權執行中的評估難問題,最高院這次明確,在評估機構無法出具評估報告時,人民法院可以結合案件具體情況和股權實際情況進行「無底價拍賣」,但起拍價要適當高於執行費用。
此外,12月19日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人民法院司法拍賣房產競買人資格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明確人民法院組織的司法拍賣房產活動,受房產所在地限購政策約束的競買人申請參與競拍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