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第57條是啥

合同法第57條是啥

發布時間: 2022-05-11 11:24:49

① 留置權和流質條款有什麼區別

留置權和流質條款在法律依據、標的物和概念性質都不同。

1、法律依據不同

留置權的法律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流質條款的法律依據除物權法外,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標的物不同

留置權的除了合同債權外,符合留置權的法定構成要件都可留置。留置物需要與主債務有關聯性,且不涉及三方財產,而流質條款僅存在於抵押、擔保合同條款中,不受任何財產限制。

3、概念性質不同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30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並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而且,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留置權的性質屬於法定的擔保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186條規定「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債權人有權直接取得抵押財產所有權的約定內容為約定該擔保。

流質的約定容易出現價值較高的物品以低價格轉移,造成價值失衡,損害債務人利益,被法律認定為無效。

② 合同無效的情形,無效合同有哪些情況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 ,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合同無效的幾種情形、合同無效的幾種情況、無效合同特徵1、無效合同的違法性 違法性指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以及社會公共利益。 因此不能使此種合同發生法律效力。 2、對無效合同的干預 這種干預主要體現在法院和仲裁機構不待當事人請求合同無效,便可以主動審查合同是否具有無效的因素,如有,便應依職權確認合同無效。 3、無效合同具有不可履行性 指合同當事人在訂立了無效合同以後,不得依據合同實際履行,也不承擔不履行合同的違約責任。 4、合同自始無效 合同一旦被確認為無效,就會產生溯及力,使合同自訂立時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以後也不可能再轉化為有效合同。 無效合同雖然具備了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但欠缺合同生效的實質要件,所以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三、合同無效的法律規定、合同無效的規定1、合同法第56條規定: 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合同法第57條規定: 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3、合同法第58條規定: 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 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4、民法通則第58條規定: 無效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第五十七條修改內容節選

第五十七條修改為:「設立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得少回於人民幣一百萬元;
「(答二)有符合法律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設立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辦理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④ 合同法第五十七條的解釋

《合同法》第五十七條 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合同如果約定了仲裁條款,可以直接依據該條款申請仲裁。

⑤ 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
,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合同無效的幾種情形、合同無效的幾種情況、無效合同特徵1、無效合同的違法性
違法性指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以及社會公共利益。
因此不能使此種合同發生法律效力。
2、對無效合同的干預
這種干預主要體現在法院和仲裁機構不待當事人請求合同無效,便可以主動審查合同是否具有無效的因素,如有,便應依職權確認合同無效。
3、無效合同具有不可履行性
指合同當事人在訂立了無效合同以後,不得依據合同實際履行,也不承擔不履行合同的違約責任。
4、合同自始無效
合同一旦被確認為無效,就會產生溯及力,使合同自訂立時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以後也不可能再轉化為有效合同。
無效合同雖然具備了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但欠缺合同生效的實質要件,所以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三、合同無效的法律規定、合同無效的規定1、合同法第56條規定:
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合同法第57條規定:
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3、合同法第58條規定:
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
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4、民法通則第58條規定:
無效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⑥ 協議在什麼情況下無效

無效協議是指協議雖然成立,但因其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社會公共利益而無效。可見,無效協議是已經成立的協議,是欠缺生效要件的協議是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不受國家法律保護。

無效協議的原因有兩種:

①訂立協議主體不合格,表現為:a.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協議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認的,該協議無效,但有例外:純獲利益的協議和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協議,不需追認,協議當然有效;b.代理人不合格且相對人有過失而成立的協議,該協議無效;c.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協議,且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該協議無效。

②訂立協議內容不合法,表現為:a.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協議,無效;b.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協議,無效;c.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三人利益的協議,無效;d.以合法形掩蓋非法目的協議,無效;e.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的協議,無效。但有兩例外:事後經權利人追認的,有效;事後取得處分權的,有效。

③意思表示不真實的, 即意思表示有瑕疵,如: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協議,損害國家利益的,無效。

無效協議的法律特徵:
1、無效協議有違法性。
2、對無效協議實行國家干預。
3、無效協議具有不得履行性。
4、無效協議自始無效。

根據《合同法》第56、58、59條的規定,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的法律後果主要有:
1、返還財產:不能返還或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 ;
2、賠償損失—締約過失責任;
3、特殊的後果: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有(追繳財產)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4、《合同法》第57條的規定:「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5、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⑦ 建築工程合同中哪些屬於無效合同

1.《合同法》第57條規定:「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面的條款的效力。」合同中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具有相對獨立性,不因合同無效而失去其效力。

2.《解釋》第2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僅規定為承包人請求的應予支持,如果發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是否支持,法律並未規定。在一次實際案例中,北京仲裁委員會某仲裁員認為只有承包人請求時才予以支持。

3.《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無效合同的法律後果之一是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但由於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結果的特殊性,承包方已經通過施工建設使得建築材料已經形成在建工程甚至是竣工的建設工程。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的情況下,返還財產不太可能,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

一、法律明確規定無效的情形

1.《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1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52條第(5)項的規定,認定為無效:(1)承包人未取得建築施工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2)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3)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

《解釋》第5條規定,承包人超越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在建設工程竣工前取得相應資質等級,當事人請求按照無效合同處理的,不予支持。

因此需注意,當承包人在建設工程竣工前取得相應資質等級的,該施工合同按有效處理。

3.《解釋》第4條規定,承包人非法轉包、違法分包建設工程或者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與他人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行為無效。

熱點內容
暗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5 05:58:20 瀏覽:919
excel立法怎麼打出來 發布:2025-05-25 05:58:11 瀏覽:869
元甲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5 05:56:40 瀏覽:638
西安交通大學法律碩士可以考博嗎 發布:2025-05-25 05:52:11 瀏覽:86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大209條 發布:2025-05-25 05:49:57 瀏覽:129
新刑事訴訟法訊問 發布:2025-05-25 05:49:17 瀏覽:920
法院審判形式 發布:2025-05-25 05:47:53 瀏覽:35
海南產權式酒店法規 發布:2025-05-25 05:37:30 瀏覽:994
福建警察學院司法鑒定 發布:2025-05-25 05:31:01 瀏覽:862
國際經濟法的調整主體 發布:2025-05-25 05:22:27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