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基礎日期罰款匯總

經濟法基礎日期罰款匯總

發布時間: 2025-05-24 19:22:18

① 《經濟法》基礎知識點歸納

《經濟法基礎》

1.貼現利息的計算:

貼現利息=票面金額×年貼現率×貼現期÷全年天數

【提示】貼現期:貼現日至匯票到期前1日(算頭不算尾),承兌人在異地的,貼現的期限應另加3天的劃款日期。

2.增值稅進項稅額計算抵扣歷年試題

(1)購進農產品: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提示】後續用於生產或者委託加工9%稅率貨物或者6%稅率的服務的農產品:按照9%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後續用於生產或者委託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2)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①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航空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價+燃油附加費)÷(1+9%)×9%

②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鐵路車票:

鐵路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9%)×9%

③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3%)×3%

3.生產銷售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比例稅率

(2)實行從量定額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定額稅率

(3)實行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復合方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比例稅率+銷售數量×定額稅率

4.自產自用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自產自用數量×定額稅率)÷(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自產自用數量×定額稅率

5.委託加工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委託加工數量×定額稅率)÷(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委託加工數量×定額稅率

6.進口環節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從價定率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消費稅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進口數量×定額稅率)÷(1-消費稅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進口數量×定額稅率

② 2021年初會《經濟法基礎》考點總結

考點1:會計年度(★★)


1.我國是以公歷年度為會計年度,即以每年公歷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為一個會計年度。


2.每一個會計年度還可以按照公歷日期具體劃分為半年度、季度、月度。


考點2:記賬本位幣(★★★)


1.會計核算原則上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2.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考點3:財務會計報告(★★★)


1.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1)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按編制時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


(2)年度、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包括:


①會計報表;


②會計報表附註;


③財務情況說明書。


【提示】會計報表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表。


(3)季度、月度財務會計報告通常僅指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季度、月度財務會計報告需要編制會計報表附註的,從其規定)。


2.對外提供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要求


(1)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關於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提供對象和提供期限的規定,及時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


(2)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其編制依據應當一致。


(3)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應當隨同財務會計報告一並提供。


(4)對外報送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次編寫頁碼,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應當註明:單位名稱,單位地址,財務報告所屬年度、季度、月度,送出日期,並由單位負責人、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為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2021年重大調整)


【相關鏈接】代理記賬機構為委託人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經代理記賬機構負責人和委託人負責人簽名並蓋章後,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外提供。


(5)國有企業、國有控股的或者佔主導地位的企業,應當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公布財務會計報告。


(6)接受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組織或者個人,在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未正式對外披露前,應當對其內容保密。


以上就是關於2021年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考點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小編將為大家持續更新,記得查看哦!

③ 初級會計考生必看,如何按照日期的方式記憶《經濟法基礎》知識點(二)

在初級會計考試中,記憶《經濟法基礎》的知識點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是一些根據日期方式記憶的關鍵知識點,以幫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首先,需要關注的日期包括6個月和180天。比如,如果一個用人單位裁減人員後,在6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則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同時,喪葬補助金的給付標准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紙質商業匯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而持票人對支票出票人的權利也自出票日起6個月。此外,信用證的有效期為受益人向銀行提交單據的最遲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對於納稅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在國家稅收調整的情況下,不能按期繳納關稅的情況,經海關總署批准可以延期繳納關稅,但最長不能超過6個月。同樣,增值稅納稅人應當在事先確定採用何種摺合率,確定後12個月內不得變更。

其次,1年和12個月的日期也十分重要。例如,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1年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1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12個月金額的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限為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起1年,且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1年內提出。工傷保險中所稱的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電子承兌匯票期限自出票日至到期日不超過1年。固定資產的使用期限超過12個月,指的是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等有形動產。納稅人新徵用的耕地,自批准徵用之日起滿1年時,開始繳納土地使用稅。此外,進出口貨物完稅後,如發現少征或漏征稅款,海關有權在1年內予以補征。

對於更長的日期,例如2年、3年或更長時間,考生也應當關注。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2年,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備查。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擔任會計機構負責人,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以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3年以上經歷。不記名預付卡有效期不得低於3年。一般納稅人選擇簡易辦法計算繳納增值稅後,36個月內不得變更。放棄免稅後,36個月內不得再申請免稅。電子設備最低折舊年限為3年。畜類生產性生物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為3年。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因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違反規定而造成少征或漏征稅款的,海關在3年內可以追繳。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其經費來源實行自收自支後,從事業單位實行自收自支的年度起,免徵房產稅3年。

④ 2021年初會《經濟法基礎》易錯題整理【1】

一、工傷保險


單選題:


周某在上班期間因履行工作職責與李某發生爭執,並受到李某的毆打,經勞動能力委員會鑒定為8級傷殘,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則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周某受到的傷害應通過醫療保險進行補償


B.若周某因此需要安裝假牙,則相關費用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C.未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周某發生的假牙安裝等費用支出也可通過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D.周某應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答案】B


【解析】


周某受到的傷害應通過工傷保險進行補償,選項A錯誤;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定,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選項C錯誤;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選項D錯誤。


點評:本題考核工傷保險。需要注意的是評定傷殘等級後的工傷職工可享受傷殘待遇,生活護理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在評定傷殘等級之前的生活護理費用由用人單位支付。此題考查為比較基礎的考點。這里大家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應多注重總結,考試時這種題目也會出現,要拿到相應的分值。


二、勞動關系


【多選題】


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向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並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一定期限內報受理其失業保險業務的經辦機構備案。則下列各項中,不屬於該期限的有()。


A.5日內


B.10日內


C.7日內


D.30日內


【答案】ABD


【解析】


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並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7日內報受理其失業保險業務的經辦機構備案。


點評:本題考核失業保險。關於日期期限類題目的考核,建議按照教材內容適當背誦記憶一下,此題考查為比較基礎的考點。這里大家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應多注重總結,考試時這種題目也會出現,要拿到相應的分值。


以上就是關於2021年《經濟法基礎》易錯題的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技巧、備考攻略等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哦!

熱點內容
公司法集團公司 發布:2025-05-24 21:59:16 瀏覽:873
刑法學簡述題 發布:2025-05-24 21:56:21 瀏覽:659
秦國刑法 發布:2025-05-24 21:31:24 瀏覽:95
2014年新婚姻法 發布:2025-05-24 21:31:14 瀏覽:108
公司法二百一十一條 發布:2025-05-24 21:30:34 瀏覽:982
人民法院在疫情中責任 發布:2025-05-24 21:29:39 瀏覽:649
思修法律知識答題一 發布:2025-05-24 21:29:30 瀏覽:518
法律知識小視頻大學校園 發布:2025-05-24 21:27:14 瀏覽:725
與刑事訴訟法有關的論文題目 發布:2025-05-24 21:25:30 瀏覽:33
為什麼中國不是法治 發布:2025-05-24 21:07:30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