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的實際損失

合同法的實際損失

發布時間: 2022-05-11 12:42:02

㈠ 如何計算合同中的實際損失

1、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2、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4、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5、法律依據:
1)《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損害賠償的范圍】
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

㈡ 合同法裡面如果違約金不足以彌補甲方的損失、甲方保留向乙方實際損失權利可以

您好,可以要求增加違約金,但是不能再同時要求損害賠償。
當違約金少版於實際損失時,根據《合同權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
也就是說,在此種情況下,不能在主張違約金的同時主張損失賠償,而是只能請求增加違約金。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八條作了明確規定:「當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後的違約金數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後,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希望對您有幫助。

㈢ 合同只約定賠償直接和實際損失,還包括可得利益嗎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依法可以要求。

㈣ 如何理解合同糾紛中的實際損失和預期利益損失 合同中約定違約方應賠償守

您好,實際損失:實際造成的損失,包括直接和間接的損失。直接損失:因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及善後處理支出的費用和毀壞財產的價值。間接損失就是可得利益的喪失,即應當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權行為的侵害而沒有得到,包括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和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預期利益損失,指締約時可以預見到的履行利益所產生的損失,又稱可得利益或間接損失。違約責任中補償性法定賠償金由實際損失和預期利益的損失構成。預期利益損失是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合理預見的利益所發生的損失,但並不必須是必定發生的利益損失。

《合同法解釋二》第29條規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含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該條文明確規定了預期利益損失包含在違約損失當中,違約方應當賠償守約方的預期利益損失。

《合同法解釋二》第29條主要規范違約金過高的調整原則以及認定標准。違約金的法定性質為補償守約方因違約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即違約金數額應當與違約經濟損失的數額大體相當。

如果守約方能夠充分舉證違約行為導致預期利益損失的證據,法院應當判決違約方賠償守約方的預期利益損失。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㈤ 合同法規定違約金不得超過實際損失的30%,這句話如何理解

可以理解為違約金不得高於損失的130%。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30%的,打比方說就是甲乙兩人訂立的合同,因甲的違約給乙造成了100萬的損失,乙只能向甲索要130萬的違約金,如果超過130萬,甲方可以根據上述司法解釋以「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向法院起訴。

㈥ 「合同法規定違約金不得超過實際損失的30%」這句話如何理解

可以理解為違約金不得高於損失的130%。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30%的,打比方說就是甲乙兩人訂立的合同,因甲的違約給乙造成了100萬的損失,乙只能向甲索要130萬的違約金,如果超過130萬,甲方可以根據上述司法解釋以「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向法院起訴。

㈦ 合同法司法解釋29條的實際損失是指什麼

合同法有兩個司法解釋,建議你明確一下是哪一個。

㈧ 《合同法》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分別指什麼

直接損失就是指實際上造成的財物減少、滅失或損毀,以及因此增加的支出;

間接損失就是指可得利益的損失或其他可能造成的損失。

(8)合同法的實際損失擴展閱讀

1、間接損失是違法行為對處於增值狀態中的財產損害的結果,處於增值狀態的財物是指正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以生產、 經營資料的面目出現的財物。

2、間接損失產生的機制,是不法行為破壞了生產者、經營者與作為生產、經營資料的財物構成的生產、經營關系中的物質條件,使生產、經營者不能正常地利用這一生產、經營資料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了可得利益的減少和喪失。

3、對財物損害的間接損失的賠償,不是對該財物價值損失的賠償,而是對該財物的所有者利用該財物在經營中應創造出但因遭受損害而未創造出的新價值這種損失的賠償。

4、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是指加害人侵害受害人的人身權利,致使受害人在一定范圍內的未來財產利益的損失。它同樣具備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的三個特徵,所不同的是,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是由於侵權行為侵犯了人身權利而造成的間接損失。

5、直接損失,就是指加害人侵權行為侵佔或損壞受害人的財產,致使受害人現在擁有的財產價值量的實際減少。相對於直接損失而言,純經濟損失屬於間接損失的一種。

參考資料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熱點內容
揚州市律師 發布:2025-05-25 06:13:15 瀏覽:331
行政法總論白鵬飛 發布:2025-05-25 06:03:43 瀏覽:230
暗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5 05:58:20 瀏覽:919
excel立法怎麼打出來 發布:2025-05-25 05:58:11 瀏覽:869
元甲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5 05:56:40 瀏覽:638
西安交通大學法律碩士可以考博嗎 發布:2025-05-25 05:52:11 瀏覽:86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大209條 發布:2025-05-25 05:49:57 瀏覽:129
新刑事訴訟法訊問 發布:2025-05-25 05:49:17 瀏覽:920
法院審判形式 發布:2025-05-25 05:47:53 瀏覽:35
海南產權式酒店法規 發布:2025-05-25 05:37:30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