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在今天社會中的角色

法在今天社會中的角色

發布時間: 2022-05-11 18:08:09

A. 結合身邊或社會生活中的實例談談你對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的看法

在公共生活中,由於個人的行為會影響他人的生活,因此約束個人行為的公共生活規則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權威的規則,它既有國家強制性,又有普遍約束力;它不僅確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公共生活准則,引導人們自覺守法,自覺維護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而且通過制裁破壞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強制人們遵守社會公共生活准則。只有政府、社會和公民都具有明確的公共生活規范意識,並自覺地遵守公共生活准則,才能建立起和諧的現代生活方式。
根據法律的規范作用的指向和側重,可以將公共生活中法律規范的作用分為指引作用、預測作用、評價作用、強製作用和教育作用。

(一)指引作用
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夠為人們提供一種既定的行為模式,從而引導人們在法律范圍內活動的作用。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並不在於制裁違法行為,而是在於引導人們正確的行為,合法地參與社會生活。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過授權性規范、禁止性規范和義務性規范三種規范形式實現的。與之相應的指引形式分別為授權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義務性指引。
授權性指引是指運用授權性法律規范,告訴人們可以做什麼或者有權做什麼;禁止性指引是指運用禁止性法律規范,告訴人們不得做什麼;義務性指引是指運用義務性法律規范,告訴人們應當或者必須做什麼。

(二)預測作用
法律的預測作用是指法律通過其規定,告知人們某種行為所具有的、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質以及它所導致的法律後果,使人們可以預先估計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以及他人行為的趨向與後果。人們可以根據法律規定,對特定行為的法律後果進行預測,從而自覺、自主地調整自己的行為,使之更加符合法律的規定。這樣就可以減少和化解一些矛盾和糾紛,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法律的預測作用有助於全社會確立正常的法律意識,自覺服從法律,嚴格依法辦事。同時,法律的預測作用對於法的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評價作用
法律的評價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夠評價人們行為的法律意義的作用。法律的評價客體是人們的行為。這里所說的人們,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法律評價的標準是合法與不合法。對於國家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由於強調其「依法行政」、「依法司法」等,所以其公職行為必須要有法律上的根據。對其行為的評價標准就是合法與不合法。他們的公職行為只有合法,才能獲得法律的保護,否則就是非法,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於社會民眾來說,法律對其要求是不能違反法律,只要違反了法律規定,就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受到法律制裁。行為評價標准有法律、道德、紀律等,它們是可以同時適用的。但應該注意的是,既不能用法律評價取代道德評價、紀律評價,也不能用道德評價、紀律評價代替法律評價。

(四)強製作用
法律的強製作用是指法律能運用國家強制力制裁違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實施的作用。法律的強製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沒有強製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就會降低,預測作用就會被懷疑,評價作用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義,教育作用的效力也會受到嚴重影響。法律強制的主體是國家、社會成員與社會組織。國家是強制的主動主體,作為被強制對象的社會成員或社會組織則是被動主體。法律的強制手段是國家強制力,包括警察、法庭,監獄等。法律強制的目的在於實現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即實施法律,確保法律的應有權威,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維護社會正義。從強製作用的角度看,法律對於義務者來說是一種強制約束,對於權利者來說則是一種強制保障。

(五)教育作用
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過其規定和實施而影響人們思想,培養和提高人們法律意識,引導人們依法行為的作用。法律的教育作用的實現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法律作出規定,通過人們對法律的了解和學習,發揮教育作用;二是法律通過對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的制裁使違法犯罪者和一般社會成員受到教育;三是法律通過對各種先進人物、模範行為的嘉獎與鼓勵,為人們樹立良好的法律上的行為楷模。法律的指引作用、預測作用、評價作用、強製作用都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法律的教育作用普遍存在於法律作用中,可以通過多個方面和多種形式得以實現和體現。法律的教育作用有利於使法律獲得人們的內心認同,進而自覺遵守。

B. 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法的作用是指法對人的行為以及最終對社會關系和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其實質是統治階級(或人民)意志、國家權力對社會關系和社會生活的影響,是社會生產方式回力的體現。
法的作用分類很多,主要是法的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
(一)法的規范作用
1)告示作用
法律代表國家關於人們應當如何行為的意見和態度。這種意見和態度以贊成和許可或反對和禁示的形式昭示天下,向整個社會傳達人們可以或必須加何行為的信息,起到告示的作用。
2)指引作用
法是通過規定人們在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以及違反法律規定應承擔的責任來調整人們的行為的。調整就是指引。指引作用的發揮以對法律要求的知曉為前提。
3)評價作用
法律作為一種行為標准和尺度,具有判斷、衡量人們的行為的作用。
4)預測作用
法具有預測作用,人們就可以根據法律來合理地作出安排,以便用最小的代價和風險取得最有效的結果。
5)教育作用
法的教育作用對於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權利意識、義務觀念、責任感、遵守法律和紀律的自覺性,是不可或缺的。
6)強製作用
法的強製作用在於制裁違法行為。通過制裁可以加強法的權威性,保護人們的正當權利,增強人們的安全感。
(二)法的社會作用
我們法的基本作用或主要作用就是:1,保障、引導和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保障、引導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3,保障、引導和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4,保障、引導和推進對外開放,維護國際和平和發展。

C. 法在未來中國人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法在未來中國人生活中起到重要決定性作用,現在中國社會已經是法治社會,法律法規已經完善健全,以後會更加細化到生活中去

D. 道德和法律在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

1、道德和法律是相互聯系的,可以說,法律包含了最低層次的道德准則
2、道德所能約束的范圍遠超過法律,即使法律再健全,對某些事情也無法約束,還是要靠道德約束,但法律的約束具有強制性。
3、道德所以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道德約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法律約束是滯後的。也就是說只要當一個人(和團體)已經做出觸犯法律的事情,才可能收到法律的制裁——但此時已經造成損失了。而良好的道德修養和素質可以使人不去作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利益的事情。 4、道德是法律的理論基礎。道德理論、理念,觀點等是法律理論、理念等產生、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沒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發展,……,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廈的堅實基礎。5、道德是法律的價值基礎,是判斷、評價法律的價值尺度。6、 道德是法律運用的社會基礎。法治的形成和實現都離不開道德信念的支持,人們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越高,選擇法律所認可的合法行為的程度也越高。
7、道德是法律的補充。8、 法律是道德的承載者,弘揚和發展一定社會道德。9、 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風貌、新的精神文明的強大力量。

E. 法律在人們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

一、法律的起源

在原始社會中,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是氏族,而調整社會關系的主要規范是風俗和習慣。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產生,階級出現,於是作為統治階級的國家就逐漸形成了,作為國家實現其職能的手段和工具的法律也就相伴而生了。

在階級社會中,國家制定的法律與原始社會中的作為行為規范的習俗,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規范。其主要區別在於:第一,原始社會的習俗是長時間逐漸自發形成的,法律是國家自覺制定的;第二,原始社會習俗是本氏族內部全體成員意志的體現,維護本氏族所有成員的利益;法律是國家意志的體現。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第三,原始社會習俗的目的是維護人們平等互助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法律是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第四,原始社會的習俗適用於本氏族、本部落的成員,法律適用於國家主權所管轄的領域;第五,原始社會習俗主要靠社會成員內心的信念、氏族首長的威信,由人們自覺遵守,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

二、法律的本質

1.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法律是國家意志,而國家是由統治階級組成的,所以法律必然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階級性是法律的一個根本屬性。所謂法律的階級性是指法律產生於一定性質的生產關系,屬於特定社會上層建築之一,為一定階級服務的屬性。

2.法律根源於社會物質生活關系

法律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形式,社會經濟關系就是法律的內容。

三、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對社會發生的影響。國家制定法律就是為了利用法律對社會發生影響。法律的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或角度進行分析,即法律的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法律的規范作用是從法律規范調整人們的行為這一特徵來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法律的社會作用是從法律的本質和目的角度分析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規范作用

(1)指引作用,指法律規定對於人們的行為的一種指導和引領的作用。

(2)教育作用,指法律對於人們今後行為起積極影響的一種作用。

(3)評價作用,指法律作為一種對於人們行為的評價標准或者尺度的作用。

(4)預測作用,指法律具有對於人們之間將要如何行為能夠預料和估計。

(5)強製作用,指法律具有制裁和懲罰違法犯罪行為的作用。

2.法律的社會作用

(1)法律維護統治階級的階級統治的作用,這是法律社會作用的核心。

(2)法律執行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指法律對於關系整個社會,不分階級、階層。

F. 法學在生活當中,職業規劃當中處於什麼樣得位置

1、先考慮是否考公務員

如果考,那麼有以下方向:

與司法相關:法官、檢察官、監察委、司法局、監獄管理、公安

與司法不相關:大部分的政府部門也都會招法律專業崗位,選擇一個報考就可以
2、不考公務員的話,是否考慮當律師

當律師,那麼也有以下方向:

訴訟律師:訴訟律師其實最常見也是最多的律師,就是需要出庭的律師,不管民法刑法行政法案子都多都要去法院解決,帶上證據材料,帶上律師證法院走起。當然最後你可以在上述領域選一塊比較專業的深化發掘,然後做一個方向的專業律師。

非訴律師:非訴律師一般不是法庭辯論的服務,更像客戶的經營助手。比如給企業經營當顧問,比如幫助企業做規劃。但目前更多的非訴律師是和資本綁定的,就是在企業做IPO、再融資、收並購、私募基金、股權投資的時候協助企業撰寫合同、實施法律盡調、出法律意見書等。因此非訴律師通常會需要英語能力好,對資本及投資有相應的了解。尤其是企業做跨國並購的時候,律師是不可缺少的角色,這個時候就要求全程都使用英語,所以要有非常好的英語水平。很多非訴律師,做的好的,一個案子就足夠好好過一年了,收入非常可觀。
3、不當律師的話,那麼你還有以下幾種選擇:

仲裁工作人員、公證員、公司法務、專利代理人、商標代理人、著作權代理人等

或者乾脆讀到法學博士,去各大高校當講師,或者去各大司法考試機構講課

上述任何一種職業,認真做,努力做都是非常好的選擇。還有很重要一點,如果你當律師,檢察官,法官,必須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這是一道挺大的坎,邁過去,越早越好。

G. 法將在未來中國人的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有法可依,依法治國。這是中國近年來的轉變,法律將成為社會治安的根基。

H. 法律在社會中扮演什麼地位

因為中國現在國情的原因,法律還起不到它應起的作用。不過,我們應該相信,隨著依專法治國的逐步推進,逐屬步深化,法律的作用會越來越大,法律也會出現在人們的一言一行之中,人們的法治思想會逐漸加深的,法律會逐漸走向統治者的地位。
這是我的一點私人見解,希望被採納

I. 法律權威在當代社會具有何種重要意義法律權威應當通過哪些途徑得以確立

1、法律權威的含義
法律權威就是指法律在整個社會調整機制和全部社會規范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一切國家及社會行為均須以法律為依據,法是唯一的權威。具體說來,首先,法律必須在整個社會調制機制和全部社會規范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不得以政策、道德、習俗等調整手段或其它社會規范沖擊或代替法律。其次,社會主體的一切行為都要以法律為最高權威。它不但要求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嚴格依法辦事,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更要求執政黨的行為必須依據法律,而不允許凌駕於法律之上。對於社會公眾來說,要自覺地認同和崇尚法律,並外化為積極主動的實際行為。
2、重大意義
(1)法律權威是實施法治的基本要素。美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潘恩指出:「在專制政府中,國王便是法律。同樣地,在自由國家中,法律便應該成為國王。」從表層意義上說,依法治國指的是依照法律治理國家。而從實質意義上來講,它則是一種視法為社會最高權威的理念。法只有樹立起極大的權威,才會為社會成員所尊重、信賴和崇尚,並體現於他們的行為之中,從而實現由「應然」法治到「實然」法治的跨越。如果法失去權威,就如同一個沒有尊嚴的人,任何社會成員都可以隨意地蔑視、嘲笑和踐踏,甚至被一些工具主義者玩弄於股掌之上。由立法機關制定出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法律就成為一紙空文,形同虛設。當法律形同虛設時,法治必然會被人治所代替,建立社會主義法治的目標也就只能是空想。
(2)只有樹立法律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至上權威,才能真正實現依法治國。伯爾曼曾說:「在任何一個社會,法律本身都促成對其自身神聖性的信念。它以各種方式要求人們的服從,不但付諸他們物質的、客觀的、有限的、合理的利益,而且還向他們對超越社會功利的真理、正義和信仰進行呼籲。也就是說以一種不同於流行的現世主義和工具主義理論的方式確立法的神聖性。

3、確立法律權威的途徑
(1)法律本身應當是值得崇尚的良好的法律。這是樹立法律權威的基礎要件。西方古代法治先驅亞里士多德曾講過,法治的要素之一就是大家所服從的法律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那麼,什麼是良好的法律呢?良好的法律必須能夠充分表達民意。伯爾曼認為:「除非人們覺得,那是他們的法律。否則,他們就不會尊重法律。」只有當法律充分反映了社會成員的意志,社會成員才會對法律產生高度的認同,認識到法律並不是約束自己行為的羈絆,而是保護公民各種權利的手段,是自己生活中須臾不可分離的必需物。正因為法律是自己的,社會公眾才會從內心尊重法律,法律也才真正具有權威性。
(2)提高社會公眾的法律觀念。良法為樹立法律權威奠定了基礎,而公眾的法律觀念則是樹立法律權威的內在支撐力。因為真正的法律權威只能來自於人們自覺自願的認同和推崇。當公眾將法律規則和制度內化為一種內心的觀念時,公眾對法的認識就注入了理性的角色和力量,積極肯定法的意義,自覺認同和尊重法律的權威。這就促使公眾自主意識的覺醒,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參與法治事業。法治也只有在社會公眾積極主動參與的基礎才可能真正實現。可見,公眾法治觀念對於法治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公正執法。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公正執法是樹立法律權威觀念的重要手段。為此必須做到:
依法行政。從我國歷史傳統看,行政機關往往凌駕於法律之上,以權壓法,以權廢法。從我國現實看,行政機關是一個權力最高,與公民民主權利關系最為密切的機構。因此,行政機關能否依法行政是樹立法律權威的一重要因素。
司法公正。司法是實現社會正義的最有力的保障手段。公正的司法判決會使公眾信賴和尊崇法律。總之,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司法隊伍是實現司法公正的一重要因素。

或者根據樹立法律權威的途徑論述----(感覺這樣沒有理論深度):
1、維護法律權威,必須確立法律是人們生活基本行為准則的觀念。
2、維護法律權威,必須首先維護憲法權威。
3、維護法律權威,必須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統一和尊嚴。
4、維護法律權威,必須樹立執法部門的公信力。

J. 懇請懂法律的大俠指點:法律在社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從法理上講,法律是統治階級維護自身統治的工具,帶有階級性質。
法律的設立是更好的維護階級統治,一切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中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是這個國家的統治階級,因此,在中國法律是為廣大人民服務的。具有維護社會的穩定,打擊犯罪,保護人民合法利益的作用。 在現代社會里,法律扮演了並將繼續扮演著最重要的秩序責任。無論是基於市場交易的便利安全,還是基於公共利益分配的考慮,在這個由"陌生人"組成的的社會里,法律掌管著一切。越復雜、越專業、越異質的社會,越迫切需要法律。因此近日社會的法律系統都在持續擴張中,法律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已比過往來的重要。法學研究與法律實踐,實際上已經從社會的舞台邊緣移向舞台的中央。

熱點內容
行政法總論白鵬飛 發布:2025-05-25 06:03:43 瀏覽:230
暗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5 05:58:20 瀏覽:919
excel立法怎麼打出來 發布:2025-05-25 05:58:11 瀏覽:869
元甲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5 05:56:40 瀏覽:638
西安交通大學法律碩士可以考博嗎 發布:2025-05-25 05:52:11 瀏覽:86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大209條 發布:2025-05-25 05:49:57 瀏覽:129
新刑事訴訟法訊問 發布:2025-05-25 05:49:17 瀏覽:920
法院審判形式 發布:2025-05-25 05:47:53 瀏覽:35
海南產權式酒店法規 發布:2025-05-25 05:37:30 瀏覽:994
福建警察學院司法鑒定 發布:2025-05-25 05:31:01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