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級經濟法重點
『壹』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經濟法的重點是哪些章節
公司法、抄合同法、三稅當然是重點,但具體學習方法又略有不同。作為公司法,在准確理解後,留下的就是記憶了,的確記憶的難度比較大,不論是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之間,還是公司法與其他主體法律制度之間,考點都易混,這方面老師都會在講義上製作成表格(指南上也有類似的表格),對比記憶的效果比較好;合同法,在准確理解後,關鍵是能靈活動運用,要通過一些大小案例來加深理解。公司法和合同法太重要了,公司法處處是重點,處處是考點,合同法雖記憶的壓力要小些,但出題方式又非常靈活,理解不到位容易丟分。所以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這兩章一定要逐字逐句地讀,不能留死角,畢竟考試時間還相對較早。稅法部分要多練題,要重視計算題。
『貳』 中級會計實務重點章節有哪些
如下:
第一部分是基礎(1章),主要闡述會計的理論部分。
第二部分是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記錄(共八章,2-6章、9-10章、13章)。
第三部分是財務報告(共三章,17-19章),它是本科目的重點內容;第四部分是一些特殊業務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共八章,7-8章、10-12章、14-16章)。
第五部分是政府會計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
《中級會計實務》考試科目知識覆蓋面相對來說比較大, 在備考時要注意書中的任何一個知識點都不要放過!
《財務管理》:題量稍大,計算性較強,側重於理論結合實際。
《財務管理》科目共10章,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礎(1、2章),主要闡述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
第二部分是財務管理工作環節(3、10章),主要介紹預算管理、財務分析與評價等內容。
第三部分是財務管理內容(4-9章),主要介紹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成本管理和收入與分配管理,是本科目的核心章節。
財管各科目聯系比較密切,在備考時考生可以把一些相關聯的章節放在一起學習。這科對於計算能力弱的考生來講,有一定難度,在學習過程中,相關公式最好推導一遍,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平常多做練習題,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經濟法》:知識點多而雜,容易混淆,難度不大。
《經濟法》科目包含8章。2-7章涉及主觀題的概率較大,各章均較重要,需要記憶的法律法條非常多。學習時理解記憶即可。
學習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制定學習計劃,首先要梳理自身學習情況,找出問題所在,然後整理出可利用的時間,做出時間安排表,以每一天為單位,合理分配學習、復習時間,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逐一攻克。
『叄』 急求一份中級財務會計的復習資料
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練習題及答案|經濟法學課件匯總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a01WLeGvFevsYzzqXdjSuA
會計 中級財務會計 練習題及答案 經濟法學課件匯總 金融學 風險管理課件 財務管理 2015-2016-1金融學黃達 資金需求量的預測.ppt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doc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doc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doc 薛華成管理信息系統(第6版)PPT課件(9787302268574)ok.zip 新建 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1).xlsx 西方經濟學(微觀)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rar
『肆』 中級會計經濟法,有哪些易考點嗎
經濟法客觀題命題規律考試面廣,每章、每節都有試題。在多批次機考模式下,至少會有 "N套試卷+N套備用卷"(N≥3),機會主義會死無葬身之地。三套試卷的考點有一定的重復性,但通常考點角度和陷井設置略有不同。與往年相比,試卷的整體閱讀量明顯下降。記憶題和理解題的比例為5:5,大部分客觀題只考核一個知識點。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計算成本(含稅價,需折算):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理費、預付款、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倉儲費、質量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由買方收取的各種非價格費用。
『伍』 2021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試重點是什麼
從今年考試情況看,考查內容更加全面和基礎,所以學習還是要以基礎知識為主,全面系統進行學習。另外,今年教材變動的股份回購的知識點、主板和中小板、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條件、股票終止上市、保險法解釋(四)等幾乎都沒有涉及考題,那明年考查的可能性就比較高,所以今年教材變動的地方依然要格外關注。
整體難度依然會維持以往水平,公司法、票據法、合同法、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內容依然要作為主觀題章節進行備考。
『陸』 2021年中級經濟法重點歸納是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六章增值稅法律制度、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第八章相關法律制度。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
相關信息:
經濟法最早產生於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學家關於經濟法的概念,主要見於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的學術文獻中。
英美法系國家盡管存在我們看來屬於經濟法的法律規范,但它們不注重法律部門的區分,沒有民法的概念,更沒有經濟法這一概念。因此,要說明大陸法系國家,尤其是德日學界對經濟法的解說。
『柒』 想問一下中級會計師考試中的重點內容是什麼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科目包括《財務管理》/《經濟法》和《中級會計實務》。中級會計師學習中級會計實務的時候一定要跟進老師的講解,跟著老師的思路弄清其中的邏輯,不要死記硬背分錄,而是要在理解邏輯的前提下進行記憶,中級會計實務很多內容都是相通的,考生對基礎章節的內容不能輕視,基礎不牢做什麼都沒底,要在牢牢掌握基礎的前提下再進行拔高。另外中級財務管理雖然計算量大,但是考的並不深,尤其是對於學習過注會的考生來說就更加簡單了。中級財務管理沒有想像中的難,同樣應該用對學習方法。對於公式的記憶同樣是避免死記硬背,要搞清公式的邏輯,可以自己嘗試推導公式,在推導的過程中弄清公式的來龍去脈同時可以加深印象增強記憶。推導公式還可以幫助大家很清楚的知道它們的影響因素有哪些,能夠給大家提供相對應的解題思路。
審清題意,避免答非所問。
報考中級會計師推薦到箐鵬教育,箐鵬教育,專注於線上教育,職業教育的互聯網教育公司。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權威的教學體系,專業的課程知識講解,錄播+直播的學習方式,是一個集移動學習、智能輔導、互動答疑、模考測評、圖書資料、學員社群為一體的智能學習平台。不忘初心、鍥而不舍,堅守教書育人的初衷,以幫助學員、成就學員為責任,不斷實現公司持續進步和發展。
『捌』 經濟法的重點在哪
經濟法基礎來重點在於:
1、經濟法自概論
(1)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2)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會計法律制度
(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2)會計核算
(3)會計監督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3、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1)稅收與稅法概述
(2)稅收制度
4、流轉稅法律制度
(1)增值稅法律制度
(2)消費稅法律制度
(3)營業稅法律制度
(4)關稅法律制度
5、所得稅法律制度
(1)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2)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6、財產、行為和資源稅法律制度
(1)房產稅法律制度
(2)車船稅法律制度
(3)印花稅法律制度
(4)契稅法律制度
(5)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7)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8)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9)資源稅法律制度
7、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1)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2)稅務管理
(3)稅款徵收
(4)稅務檢查
(5)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8、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1)支付結算概述
(2)銀行結算賬戶
(3)票據結算
(4)銀行卡結算
(5)結算方式
(6)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玖』 經濟法基礎重點背誦有哪些
經濟法基礎重點背誦如下:
1、銀行存款:企業存放於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貨幣資金。
2、企業應設置銀行存款總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日記賬按業務發生順序逐筆登記,每日終了,結出余額。
3、銀行存款日記賬應定期與銀行對賬單核對,至少每月核對一次。
4、企業銀行存款賬面余額與銀行對賬單余額之間如有差額,應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對此予以調節,如沒有記賬錯誤,調節後的雙方余額應相等。
5、存出投資款:企業為購買股票、債券、基金等根據有關規定存入在證券公司指定銀行開立的投資款專戶的款項。
6、外埠存款:企業為了到外地進行臨時或零星采購,而匯往采購地銀行開立采購專戶的款項。
『拾』 求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復習資料及技巧
總的來說,中級題目難度不大,但強調的實踐性,考試越來越不注重純粹的理論了,越來越偏向實踐的東西。看似簡單的題目,卻容易做錯的那種。
首先說一下《中級會計實務》,
書不厚,300頁多點點,大概是注冊會計師的一半,注冊會計師的《會計》是586頁,26章,平均每章25頁不到。中級的教材章節,平均每章就更少了,平均每章就15頁的樣子。注意,中級的中級會計實務,書上的例題肯定是沒法用的,考試是拔高的,書上的例題太簡單了。尤其是《中級會計實務》這本書,長期股權投資問題,短短20頁的樣子,壓根不夠學,尤其是成本法權益法之間互相轉換,是個難點(我這里沒用重點這個詞)。書上的例題壓根就不行了,這里有條件的話,還是報個網校詳細上上課,不要不要用MP3課件,那是對自己不負責的做法,因為你看看不到老師怎麼列的和步驟問題。
第一章,總論一半就是財務會計,功能,價值,還有一些什麼性什麼性之類的,注意,中級會計職稱是考概念的,不是考定義的,不是考書上原文,而是考你的判斷能力,你比如給你一個案例,然後要你說明會計的什麼性之類的。尤其是注意「及時性」,注冊會計師今年出過這么一道題,是會計准則的原文,我當時暈倒了,書上壓根就找不到。
接下來應該是金融資產,金融資產這里涉及到的知識需要有,財務管理的資金時間價值的知識,注意內插法,中級會計實務是不會講的,而是假設你會算利率的情況下。
注意:
1.交易性金融資產(直接指定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收賬款和貸款,持有至到期投資。因為順序是按照定義,初始計量,後續計量,處置或者減值這么的順序。注意初始計量的成本,是計入成本還是計入投資收益,後續計量是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還是計入資本公積,處置的投資收益。注意這個有時候不單獨考的,可能會結合財務報表一起考的,尤其注意要你算投資收益,不單單要看賣出價和入賬成本,還要看年限。
舉例:07年2月買入交易性金融資產100萬股,包括手續費在內的所支付的價格是860萬,其中手續費是4萬,每股包含已宣告但未發放的股利0.16元,07年12月以960萬賣出,問計入利潤表中投資收益是多少。
大部分人肯定的第一個做法是首先算出成本為860-4-0.16*100=840,然後用960-844=120萬元。
注意是,07年2月買入,07年12月賣出的,那麼那4萬也是算到投資收益,正確的是做法是120-4=116.
然後注意相互之間的轉換,注意只有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一定條件下,才能互相轉換後續計量。其他的都不可以。這個題2010年的考試考過。
最後注意減值,攤余成本是個麻煩的地方。
2.書上涉及到的攤余成本的地方,我建議你在學熟之後,放在一起學,都要算利率,都要算財務費用或者成本的問題。收入會涉及到的,因為中級會計實務沒有租賃這個章節。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放一起學。
這么做的原因是,初始計量都類似,後續計量投資性房地產特殊,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都涉及到折舊或者攤銷。處置類似,投資性房地產有些特殊。投資性房地產成本也涉及到這就。可以說投資性房地產,你可以看成是投資+房地產,就會有成本法和權益法,如果是權益法算,你就看成投資,就會有公允價值變動。如果是成本法,你就看做固定資產,自然要提折舊,注意轉換問題。沒什麼難點。但是解題會有繞口的,尤其是固定資產的改建擴建的問題,還有自建固定資產的問題,這里都沒有初級說得詳細。
存貨,收入,或有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放在一起學。
當然存貨或者收入可以分開學,存貨注意一個減值問題,會涉及到銷售合同,收入也會涉及到銷售的問題,銷售的問題又會涉及到日後事項的問題,就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問題。會有相同的地方。題目可能會這么出,一項銷售合同,到底是算預計負債,還是算到存貨減值准備裡面,切記要注意聯系,不能單獨的去理解。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放一起學吧。你可以把債務重組看成是是特殊的資產交換,相同的是可能是都會產生營業外收入或者是按照公允價或者賬面價計量。非貨幣資產交換尤其是注意入賬成本的計算還有是否涉及到補價,先判斷是商業性的還是非商業性質,再去判斷是否涉及到損益問題,是這么一個步驟。這里還有一個好處是,兩方的分錄,都涉及到,增強對他的理解吧。
資產減值,這里的難點是資產組和商譽的減值。2010年的大題就是資產減值。難倒一批人,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我們想得復雜了。資產組減值注意判斷和分配,注意總部資產減值。這里好處在於書上的例題算是詳細的,尤其注意步驟。從判斷資產組開始---減值---分配---減值的問題。一定要注意。
接下來是最難的長期股權投資,合並報表的問題。
長期股權投資我不想多說,我的個人經驗是注意步驟的基礎上,多加練習。
有些人可能會分不清成本和初始入賬的問題,注意不是一個概念。
順序是這么樣的,
首先判斷是同一企業合並還是非同一企業合並,同一企業是按照所有者權益份額,非同一企業是按照付出的公允價值。
非同一企業控制,注意成本法還是權益法,這里關繫到長期股權投資入賬的演算法,成本法是實際付出的就對了,不確認商譽。權益法下,要確認商譽。
難點是成本法和權益法之間的轉換,也關繫到前面是不是商譽的問題,這里是一段期間。
合並報表的問題不難,我估計考試不會出,原因就是篇幅太多,考試沒那麼多試卷給。當然是難點。
所得稅會計:這里注意一點就是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的填列問題。
注意:每一章最後面都涉及到報表填列的問題,注意看看,以前沒怎麼出過選擇,不知道命題人會不會偏向實踐,就出一個填列的,我是說附註需要說明的。好好歸納下。
其他幾章都是容易的章節,比如事業單位會計,沒啥可說的東西。
中級財務管理:
中級財務管理不幸的是把資金時間價值這一基礎章節刪除了。
但是書編得還是挺講究的,按照籌集資金,營運,投資,分配這么寫的吧,具體我忘記了,我說說應該如何去把握。
籌集資金的問題,先從預算開始吧,我記得書上有預算。
預算的那個表,一定是要記住的,最基本的東西,所以不能錯。
尤其是付現和不付現的問題,收現和不收現的計算,考試可能就單獨考個單獨交你計算,書上給的是兩期,而考試一般就是三個期間了,書上比如說本月付出50%,下月付出50%。而考試可能是本期付出70%,下期20%,再下期是10%,過程麻煩點,可能要求你倒退,第三期收到了多少,問你前一期銷售了多少?注意第三期收到的包括第一期和第二期銷售但在第三期收到的,就可能這么一個考試方式。
然後注意銷售預算的類似於財務報表的,是根據什麼編制的,然後編制的作用。
還有什麼滾動預算與零基預算等等,優點和缺點的問題,凡是書上帶有優點和缺點的問題,都可能是出選擇的。
比如後面的籌集資金的方式,股票,債券,租賃等,優點缺點,一定要把握住,往往是多選題的最愛,我告訴你財管計算的分數至少是70%,其他的都是文字性的,文字性的大多都是書上原文,所以是不能錯的。
說道籌集資金的方式,一定要注意成本問題,這是基本型的,在記公式的時候,千萬要注意不要死記,比如發行債券,問你成本多少,你就換成你自己問別人借錢,利息是多少。每年支付的利息/實際收到的錢,而實際收到的錢如果包括手續費,那麼要減去手續費嘛,然後每年支付的利息,如果是考慮稅的話,能夠抵稅,那麼分子就是支付利息。
然後籌集資金到底是什麼渠道,就會涉及到籌資無差別點,這個公式是肯定要記的,書上會有,不難理解。如果你不懂,問我就是。
籌集完資金,當然就要打算投資了,投資肯定是需要有計劃的,怎麼投資。
考慮投資當然就得考慮收益和回報,我雖然不記得書上的章節順序,但我這么理解的。
這里就要注意這一章的要計算的通俗的來說,就是時間,收益率,時間又分為包含建設期和不包含建設期的,時間又包括動態的和靜態的,考率時間價值和不考慮時間價值,所以我說書上把資金時間價值那一章節刪了,對外行人來說是不好理解。而收益率自然又會涉及到內涵的收益率,也會涉及資金時間的問題。就和你做生意一樣的,肯定是早收回來早發財,早死早投胎一樣的道理,收益率當然是越高越好了(中級沒有說明風險的問題)
然後投資的具體方向,更新改造?還是重新購買?這里注意一點,就是重點把握機會成本,考慮現金的流入或者流出,如果這里你判斷對了,考試就不成問題了。現金流量注意要是實際付出或者實際的收入的情況,真的要注意這個,計算過程是不難的,當然計算過程中肯定又得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收益率的問題,不考慮收益率就得考慮成本率的問題嘛,對吧?
好了,運營中,這部分還是簡單,一個存貨,一個就是現金管理。存貨的周轉與應收賬款的周轉,最佳存貨的持有量與最佳現金持有量,演算法基本相同,但是注意考慮的因素不同的問題啊,一定要注意,雖然攻勢大同小異,但是說法是不一樣的。說到這里的公式,我又的補充一條,財管很多公式實際上是我們高中數學公式在財管的體現,你比如最佳存貨和現金持有量,是不是高中數學所學的,兩個數之和最小大於幾,或者最大小於幾的問題?公式是一摸一樣的。沒必要死記。
財管增加的稅務籌劃,我可以說更加接近實際了,這里注意,難點不大我就不多說了。
最後是經濟法:
經濟法相對另外兩科,還是重點分明的,我一頁書都沒看,帶著印象去考,居然考了75分。
我覺得公司法,證券法,(不知道有不有物權法和破產法,注冊會計師有,中級忘記有不有了),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