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二十七條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二十七條

發布時間: 2022-05-14 01:09:54

1. 離婚訴訟時效限定有哪些

您好,
1、離婚時一方隱瞞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離婚時一方隱瞞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部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三十一條規定,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兩年,從當事人發現之次日起計算。
2、提起撤銷婚姻請求的時間
《婚姻法》第十一條 1、因脅迫結婚的 應當自婚姻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2、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 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十二條:婚姻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一年",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
3、不能提起離婚的時間
《婚姻法》第三十四條 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
4、再次起訴要求離婚的時間《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被告起訴的,不受該期限限制。
5、請求離婚損害賠償的時間
《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七條:當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手續後,以婚姻法第四十六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但當事人在協議離婚時已經明確表示放棄該項請求,或者在辦理離婚登記手續一年後提出的,不予支持。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七條:當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手續後,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但當事人在協議離婚時已經明確表示放棄該項請求,或者在辦理離婚登記手續一年後提出的,不予支持。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三十條:人民法院受理離婚案件時,應當將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等規定中當事人的有關權利義務,書面告知當事人。在適用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時,應當區分以下不同情況:
(一)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基於該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
(二)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離婚也不基於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可以在離婚後一年內就此單獨提起訴訟。
(三)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一審時被告未基於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提出損害賠償請求,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後一年內另行起訴。
6、離婚(包括協議離婚或訴訟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訴訟時效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八條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7、協議離婚後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九條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後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人民法院審理後,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8、離婚判決書、調解書表明某些財產有證據後可以另案再訴的在訴訟離婚時,因證據的原因,法院沒有認定夫妻共同財產的存在,離婚判決書、調解書中表明這些財產有證據後可以另案再訴的,一方當事人在離婚後發現了證明夫妻共同財產存在的證據,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這些夫妻共同財產。
9、一方不履行離婚協議,對方請求履行離婚協議的
離婚後,一方拒不履行離婚協議或者不完全履行離婚協議給付另一方財產或者相關款項的,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離婚協議的效力,要求對方履行離婚協議。訴訟時效為兩年,自約定履行到期之次日起起算。

2. 婚姻法第二十七條<5>怎樣理解

第二十七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釋義】 本條是對繼父母與繼子女權利義務的規定。
繼子女通常是指夫或妻一方與前配偶所生的子女;繼父母是指子女母親或者父親再婚的配偶。繼父母和繼子女的關系是由於生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帶子女再婚後形成的。在通常情況下,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的關系屬於姻親范圍,如果繼父母與繼子女形成撫養關系,或者繼父母將繼子女收養為養子女,他們才形成法律擬制直系血親關系。
在現實中繼父母與繼子女的關系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種是純粹的直系姻親關系。指生父或生母與繼母或繼父再婚時,繼子女已經獨立生活,或者繼子女雖未成年但是由其生父母撫養,繼父母沒有盡撫養的義務,繼子女也沒有對繼父母盡到贍養的義務。二是形成收養關系。繼父或繼母經繼子女的生父同意,正式辦理了收養手續,將繼子女收養為養子女。隨著收養關系的確立,該子女與其共同的生父或生母之間的關系仍為直系血親,而與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父或生母一方的父母子女關系隨之消滅。三是形成雙重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即生父(母)與繼母(父)再婚時,繼子女尚未成年,他們隨生父母一方與繼父或者繼母共同生活時,繼父或繼母對其承擔了部分或者全部撫養義務;或者成年繼子女事實上對繼父母長期承擔了贍養義務,形成了贍養關系。這些繼子女和繼父母實際上形成了收養和繼養雙重的權利和義務關系。關於繼子女的問題,國外大多數國家都鼓勵繼父母收養繼子女,並通過這種轉化來調整繼子女和繼父母的法律關系。
我國法律對繼子女權利一直給予了足夠的重視。1950年,我國婚姻法第十六條曾規定,夫對於妻所撫養的與前夫所生的子女或妻對其夫所撫養的與前妻所生的子女,不得虐待和歧視。該條雖然沒有使用「繼子女」的概念,但在立法中第一次確定繼子女的法律地位。1980年的婚姻法明確規定了繼父母繼子女的權利和義務,並且規定繼父母和繼子女之間不得虐待和歧視,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適用法律中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多年的實踐證明,我國法律中有關繼父母繼子女的規定是行之有效的,所以,這次修改婚姻法時沒有對1980年婚姻法中有關繼父母和繼子女的規定作出改動。
我國婚姻法有關繼父母繼子女的規定,主要有以下幾層含義:
一、 繼父母和繼子女之間不能相互虐待和歧視
由於我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所以,繼子女的社會地位一直很低下,他們受到家庭和社會的虐待和歧視的情況比比皆是。雖然新中國成立以來,對繼子女權利的保護有了充分的法律依據,但封建殘餘思想仍影響著一些人的頭腦。有的繼父母不僅在生活上不給繼子女提供應有的保障,而且還以種種理由剝奪了繼子女受教育的權利;有的繼父母對繼子女採取打罵、體罰等手段從各方面來折磨和摧殘繼子女。而反過來,繼子女長大後或者一些成年的繼子女,出於報復等心理又對繼父母進行打罵和虐待,使一些繼父母晚年的生活極為不幸,得不到繼子女的贍養。因此,目前一方面仍應當加大對繼子女的保護力度,使他們不能因為父母婚姻狀況的改變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另一方面也應當重視對繼父母權利的保護,保障他們能老有所養。繼父母和繼子女之間不能相互虐待和歧視的條款,不僅適用於因生父母與繼父母結婚而形成的單純的姻親關系,而且也包括已形成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
二、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婚姻法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本款主要是指繼父母與接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事實上形成了撫養關系,即產生類似於擬制血親關系的情況。但這種擬制血親關系又和繼父母收養繼子女有所不同,它不以解除繼子女與其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為前提。根據本條的規定,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婚姻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層含義:(一)繼父母對繼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繼父母不僅要保證繼子女的生活所需,而且要保證繼子女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對於不履行撫養義務的繼父母,未成年的繼子女或不能獨立生活的繼子女,有要求給付撫養費的權利。(二)繼子女對繼父母有贍養和扶助的義務。在通常情況下,受繼父母撫養成人並獨立生活的繼子女,應當承擔贍養繼父母的義務。繼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繼父母,有要求繼子女支付贍養費的權利。(三)繼父母和繼子女之間有相互繼承財產的權利。我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有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我國最高人民法院也曾在1985年《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繼子女繼承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繼父母繼承繼子女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子女的遺產。同時該意見還對已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的生子女或養子女作出了可以代位繼承的規定。(四)繼父母有教育保護未成年繼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繼子女對國家、集體或者他人造成損害時,繼父母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那麼,已形成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關系能否解除?婚姻法對此問題沒有明確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是按照以下原則來處理的:首先,在生父母與繼父母的婚姻存續期間,對於尚未成年的繼子女與繼父母的關系,原則上不能解除。其次,如果繼子女已經成年,並與繼父母的關系惡化,經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解除他們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但是對於已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困難的繼父母,繼子女仍有義務承擔其生活費用。某法院曾處理過一起要求解除繼母子權利義務關系的案件。原告趙某與被告張某之父1978年結婚,當時被告僅5歲,即隨其父與原告共同生活,但被告結婚後經常辱罵、毆打原告,致使雙方關系惡化。原告在與被告之父婚姻關系存在的情況下,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解除與被告的繼子女關系,並要求被告償付為其支付的生活費和教育費。人民法院在審理該案時認為,基於原被告雙方已形成撫養事實,他們之間既存在姻親關系,也存在撫養關系,被告和原告之間已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不能自然終止,因此,原告訴請法院實質上是解除與被告已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非純姻親關系。此案後經人民法院調解,原、被告繼續維持繼母子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此外,生父母與繼父母離婚的,可以解除已形成的撫養關系。我國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規定,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繼父與繼母不同意繼續撫養的,仍應由生父母撫養。
在婚姻法修改過程中,有的專家提出,現實中繼父母對繼子女撫養的情況十分復雜,有的情況並非出於繼父母和子女的意願。而我國婚姻法僅以繼父母繼子女形成撫養關系的事實為根據,認為繼父母和繼子女之間存在扶養的事實就認定建立起了親子關系,忽視了當事人的意願。其次,繼父母和繼子女是否形成了撫養關系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容易產生糾紛。所以,有的專家提出,只有繼父母將繼子女收為養子女,建立正式的收養關系, 消除與親生父母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的,他們之間才按照婚生子女對待,沒有形成收養關系的,不能因為繼父母對繼子女進行了撫養就適用父母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但是後來考慮到建立收養關系必須得到繼父母和生父母以及十歲以上兒童的同意,而現實中這三方當事人很難協商一致建立起收養關系。同時,我國法律對繼子女的規定已經延續了很久,大家對這種規定已經適應,現實中也是按此規定來認定繼父母和繼子女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的,所以不宜改動。此外,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收養關系成立五年以上的,才適用父母子女關系。後來考慮到現實中收養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收養關系的建立雖未到五年,但這幾年是對繼子女的成長和接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時期,所以,不宜以時間的長短做一刀切的規定。因此,這次修改婚姻法維持了目前繼父母和繼子女的制度,對以上問題沒有作出修改。
望採納

3. 繼父母離婚後對繼子女是否有撫養義務

繼子女也相應的對繼父母有贍養的義務。主要是因為生父或者生母再婚後,未內成年的容繼子女完全或者部分由繼父或者繼母撫養、教育,這種情況下,繼父母和繼子女的關系等同於親生父母和子女的法律關系。他們之間也就具有相應的相互繼承關系。

4. 婚姻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離婚時一方隱藏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侵佔另一版方財產的,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權上述行為,有權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當事人發現之次日起計算。離婚時漏分夫妻共同財產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發現或應當發現漏分財產至次日起計算。離婚後要求確認夫妻七分割確認財產分割協議效力或對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等,因在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後一年內提起訴訟。

5. 女方再婚,原離婚協議上的居住可以取消嗎

你好,具體需要看離婚協議中是怎麼約定的,一般情況下根據居住權的設定,在執行居住幫助期間,生活困難方另行結婚或者死亡的,對方可終止幫助。居住權解除的條件:
1、在執行居住幫助期間,生活困難方另行結婚或者死亡的,對方可終止幫助;
2、原定居住幫助期限執行完畢後,生活困難方又要求對方繼續給予居住幫助的,除非對方願意繼續提供居住幫助,一般不予支持;
3、非因提供幫助的人的原因,居住的房產受毀損或滅失時,居住權中止或終止。
法律依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七條《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
一方離婚後沒有住處的,屬於生活困難。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的住房對生活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二十七條:「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離婚後沒有住處的,屬於生活困難。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的住房對生活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九條規定,居住權的轉讓、繼承和設立居住權的住宅出租,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百七十條 規定,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6. 中國婚姻法

陳學論律師關於中國婚姻法2013新規定提示:
婚姻法解釋(三)把「產權登記」與「確定贈與一方」進行鏈接,考慮的是國情。很多父母在子女結婚時傾注畢生積蓄買房,用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行為表明態度是比較符合實際的。尤其從保護老年人權益角度出發,該條規定對防止「閃婚」現象,給一方父母帶來的巨大損失具有預防作用。
遇到婚姻問題,請拔打:
400-817-8888轉1151
深圳專業婚姻律師為您免費解答關於中國婚姻法2013新規定相關法律咨詢!(僅收市話費)
婚姻問題分類
結婚
·結婚彩禮·結婚登記·結婚條件·結婚手續·婚前財產·結婚證·再婚復婚·其他結婚問題
離婚辦理
·離婚條件·起訴離婚·協議離婚·離婚手續·分居離婚·離婚證據·離婚證·其他離婚問題
離婚財產
·夫妻財產·離婚財產分割·離婚房產·離婚債務·離婚賠償·財產轉移/隱藏·財產公證·其他財產問題
子女撫養
·子女撫養權·子女撫養費·子女撫養糾紛·探望權·親子鑒定·監護·非婚生子女·其他撫養問題
涉外婚姻
·涉外結婚·涉外離婚訴訟·涉外協議離婚·離婚子女撫養·涉外收養·其他涉外問題
婚姻協議
·婚前協議·離婚協議·財產分割協議·子女撫養協議·收養協議·其他婚姻協議
婚姻文書
·離婚起訴狀·離婚答辯狀·子女撫養文書·婚姻公證文書·婚姻裁判文書·其他婚姻文書
婚姻法規
·常用婚姻法規·婚姻法規解讀·結婚法律法規·離婚法律法規·撫養法律法規·其他婚姻法規
其他婚姻問題
·同居糾紛·家庭暴力·收養·重婚·贍養·分手協議·第三者·其他婚姻糾紛
熱門中國婚姻法2013新規定咨詢
離婚按揭房怎麼分,貸款買房離婚如何分割?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離婚按揭房怎麼分,貸款買房離婚如何分割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房產證上是誰的名字,房子就是誰的。但是您的丈夫有出...
婚前財產公證如何辦理,程序是什麼?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婚前財產如何辦理和婚前財產公證程序是什麼這兩個問題。 婚前財產約定協議公證有兩種形式,一是未婚夫妻在結婚登記前...
中國人同外國人結婚,該如何辦理結婚手續?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中國人和外國人在中國辦理結婚的相關問題。中國居民和外國人結婚時,中國居民需提供: 1、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 2...
熱門中國婚姻法2013新規定知識
新婚姻法焦點問題詮釋:胡康生等答記者問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胡康生、民法室主任王勝明,就全國人大常委會不久前通過的關於修改婚姻法的決定回答了記者的提問。離...
此文章幫助了186人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明確凈身出戶防「閃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發布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近日,針對該司法解釋...
此文章幫助了1051人
專家解讀新婚姻法第一部司法解釋
北京大學婚姻法專家馬憶南教授參加了最高法院為制定新婚姻法司法解釋召開的研討會,會上爭論得很激烈。拿到最高法院正式頒布的新...
此文章幫助了790人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夫妻財產分割和債權債務問題解讀
2003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外公布了婚姻法的第二個司法解釋。《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共...
此文章幫助了1407人
董律師參加律協《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建議稿課題組
董律師參加全國律協《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建議稿課題組全國律協民委和全國律協民委婚姻家庭法論壇領導審查了所有擬參加本次建...
此文章幫助了7人
《遼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解讀(2006)
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基本國策,為落實好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遼寧省在2003年1月16日通過了《遼寧省人口與計劃條例》,2004年和2...

7. 離婚後才知道我前夫在外面有女人了現在孩子都快生了,我可以告他重婚罪嗎

首先您已經與您前夫離婚,所以其不構成重婚罪。

但是您可以在辦理離婚登記1年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您前夫對您進行損害賠償。

夫妻之間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以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您前夫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與他人有不正當男女關系的行為,並即將生育一子,違反了夫妻間的忠實義務,侵犯了您的配偶權,給您造成了精神壓力和痛苦,對雙方婚姻關系的解除具有過錯,屬於您與他夫妻關系中的過錯方,您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8. 新婚姻法對房產產權界定

婚姻法已經失效,目前新生效的民法典對房產的界定的法律規定是:當事人一方婚前購買的房產屬於個人房產,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雙方婚後購買的房產屬於伺服器共同財產,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但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二十七條
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依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原則處理。
第三十二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或者共有,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的規定處理。

9. 婚姻法司法解釋

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
《民法典》自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一條 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第五條 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六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七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後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九條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第十一條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第十三條 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請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養老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產繳付養老保險費,離婚時一方主張將養老金賬戶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實際繳付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 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第十五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起訴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在繼承人之間實際分割遺產後另行起訴。
第十六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第十七條 夫妻雙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過錯情形,一方或者雙方向對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八條 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第十九條 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10. 新婚姻法解釋一全文,

第一條 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條 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並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 第三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未成年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支付撫養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四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第五條 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六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七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 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後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九條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第十一條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第十三條 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請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養老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產繳付養老保險費,離婚時一方主張將養老金賬戶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實際繳付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 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第十五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起訴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在繼承人之間實際分割遺產後另行起訴。 第十六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第十七條 夫妻雙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過錯情形,一方或者雙方向對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八條 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第十九條 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編輯本段房產加名免契稅
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8月31日聯合發布通知稱,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房屋、土地權屬由夫妻一方所有變更為夫妻雙方共有免徵契稅。也就是說,財政部與稅務總局達成共識,不會對夫妻房產證加名征稅,此公告屬法律規范性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一級法官級別 發布:2025-05-22 03:09:01 瀏覽:32
233注會經濟法答案2020 發布:2025-05-22 03:03:22 瀏覽:728
司法警察前景 發布:2025-05-22 02:57:46 瀏覽:380
福建省公交處罰條例 發布:2025-05-22 02:50:33 瀏覽:549
論述合同法主要內容 發布:2025-05-22 02:21:56 瀏覽:848
初級會計中經濟法知識點 發布:2025-05-22 02:21:48 瀏覽:811
道德與道理的作文 發布:2025-05-22 02:21:47 瀏覽:761
快遞條例正式實施 發布:2025-05-22 02:18:15 瀏覽:284
合肥律師咨詢收費標准 發布:2025-05-22 02:14:24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