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莫三比克婚姻法

莫三比克婚姻法

發布時間: 2022-05-20 17:22:05

⑴ 莫三比克雙認證

留學雙認證-- 中國外交部和外國駐中國大使館的認證,表示承認中國的學歷,很多國家留學都需要辦理
民事雙認證-- 出生公證、未受刑事處分公證、婚姻狀況公證、親屬關系公證、委託書公證或職業資格公證等等
商業雙認證-- 合同公證、原產地證明、動植物檢驗檢疫證書、發票等等
辦好我國外交部領事司或其授權的地方外辦的領事認證後,還需按文書使用國要求辦理該國駐華使領館的領事認證,方可被文書使用國接受。找了好久莫三比克雙認證找不到,後來一個朋友告訴我這里有莫三比克雙認證,我就去看看發現確實有莫三比克雙認證,但是不知道這個莫三比克雙認證好不好,所以又問了很多人關於莫三比克雙認證,他們給我的回答是莫三比克雙認證很好,我知道了莫三比克雙認證的地址,發給你莫三比克雙認證吧,希望你也喜歡莫三比克雙認證,希望莫三比克雙認證對你有幫助,你要是覺得莫三比克雙認證好,就把莫三比克雙認證收藏起來吧,這樣以後找莫三比克雙認證會更方便,只要點連接立刻就有莫三比克雙認證的地址,希望能幫到你 "

⑵ 請教:早婚的少數民族,哪個少數民族地區普遍早婚現象的 謹此致謝

2015年,媒體曾報道了雲南金平現早婚現象,新娘只有13歲,而新郎也只有16歲。新疆自治區婦聯黨組書記侯漢敏表示,新疆南疆農村早婚現象嚴重,有些女性初婚年齡在18歲以下,甚至有人34歲當奶奶。在南疆農村部分青年男女不到法定年齡、沒有依法進行婚姻登記就舉辦婚禮。早婚、多育、離婚率高現象蔓延。1村500名婦女有離婚史的佔45%,離婚率之高令人堪憂。
金平縣是雲南73個貧困縣之一。世居著苗族、瑤族、傣族、哈尼族等9個民族。盡管《婚姻法》對部分地區少數民族法定婚齡的要求相對放寬,但這里的早婚現象依舊非常明顯。許多鄉村的小孩念完初中就早早「結婚」。這里的小孩一 般都是讀完初中就結婚生子,女性生子的年齡普遍在14、5歲,甚至有的家庭是12歲戀愛13歲生子,自己還未成年就有一個或幾個好幾歲的孩子了。
童婚(child marriage),婚俗之一。是指未成年男女結婚的現象。世界許多國家曾流行過童婚。在印度、東南亞國家及阿拉伯國家極為盛行。舊中國童婚現象也很普遍。
2011年國際婦女研究中心人口和健康數據統計顯示,在尼日、查德和馬里,有70%多的女孩結婚時未滿18歲。
該統計還顯示,孟加拉、幾內亞、中非共和國、莫三比克、布吉納法索和尼泊爾的童婚率超過50%。
衣索比亞、馬拉維、馬達加斯加、獅子山、喀麥隆、厄利垂亞、烏干達、印度、尼加拉瓜、尚比亞和坦尚尼亞的童婚率在40%以上。

⑶ 曼德拉幾個老婆

曼德拉有三個老婆。「南非鬥士」曼德拉的生命中留下了三個女人的痕跡。她們分別是:「初戀情人」伊芙琳、「黑人母親」溫妮和「晚年知己」格拉薩。這位自由鬥士的戀愛婚姻和他的政治活動一樣,也充滿了傳奇色彩。

初戀情人:伊芙琳·梅斯

1941年,23歲的曼德拉認識了反種族隔離人士西蘇魯,並與其結下深厚友情,正是西蘇魯介紹曼德拉加入非國大。西蘇魯不僅是曼德拉的引路人,還是「月下老人」,曼德拉的初戀情人及第一位夫人伊芙琳·梅斯是西蘇魯的表妹。

第三任妻:「晚年知己」格拉薩

格拉薩出身於一個部落酋長家庭,自幼接受了良好教育,畢業於里斯本大學。20世紀60年代,她與該國農民領袖薩莫拉·馬謝爾邂逅,成為一名為自由而戰的女戰士。莫三比克建國後,她曾擔任莫三比克教育部部長,她的智慧能力為國際社會所贊賞。

退休後,格拉薩致力於婦女兒童工作,她在國人心中是一位女英雄。精通葡萄牙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和英語的格拉薩是莫三比克獨立以後,莫三比克解放陣線執政的頭11年裡擔任部長職務的唯一女性。

⑷ 那些國家可以一妻多夫

塞內加爾、烏干達、利比亞、史瓦濟蘭、埃及等。

1、塞內加爾

塞內加爾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enegal),簡稱塞內加爾,位於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首都達喀爾。北接茅利塔尼亞,東鄰馬里,南接幾內亞和幾內亞比索,西臨維德角群島。海岸線長約700公里。

公元9世紀建立泰克魯王國,13世紀被馬里帝國征服。14世紀中葉建卓洛夫王國,16世紀前後屬桑海帝國。1444年起遭葡萄牙入侵, 17—18世紀遭荷蘭、法國和英國爭奪。

1677年法國組建塞內加爾殖民地,1895年劃歸法屬西非管轄。1946年成為法國海外省。1958年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自治共和國。1959年與馬里結成聯邦,1960年退出,成為獨立共和國。

塞內加爾是一個農業國,森林占土地總面積的31%。可耕地約佔27%,花生是最重要的經濟和出口作物,其他產業包括漁業、采礦、製造業和旅遊業。

塞內加爾有豐富的磷酸鹽和鐵礦儲量。作為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與非洲工商業法規一體化組織的成員國,塞內加爾正在努力實現區域一體化以及對外統一關稅。

不過,在消極的一面,由來已久的城市人口高失業率,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青少年犯罪問題一直困擾該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夫多妻制

⑸ 不能離婚的國家是哪國

愛爾蘭

愛爾蘭是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國家,禁止離婚。因此,愛爾蘭人無不對婚姻大事格外慎重,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愛爾蘭各個市政機關辦公大廳,都有液晶屏顯示結婚須知:本處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不辦理離婚登記。雖然如此,但並不意味著公民只能和一位伴侶終此一生,男女雙方在結婚時可以協商婚姻關系的期限,

從1年到100年不等。期限屆滿後若有繼續生活的意願,可以辦理延期登記手續。
不但如此,婚姻登記費用也是根據婚姻期限的時間呈比例遞減。最短的期限為1年,但是費用最昂貴:2000英鎊。但如果結婚期限是100年,那麼登記費用僅僅0.5英鎊。根據婚姻期限,結婚證書也是不一樣的。假如是1年,那麼新人將得到厚如網路全書般的兩大本結婚證書。裡面逐條逐項列舉了男女雙方的各項權利義務,小到清潔修理,大到生育教育,可謂是一本完善的家庭相處條例了。但如果結婚期限是100年,結婚證書則薄到一張紙條,上面僅僅寫著法官的祝福:
尊敬的先生、太太:我不知道我的左手對右手,右腿對左腿,左眼對右眼,右腦對左腦究竟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責任和義務?其實他們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只因為彼此的存在而存在,因為彼此的快樂而快樂。所以,讓這張粉紅色的小紙條送去我對你們百年婚姻的最美好祝願!祝你們幸福!
世界上不允許離婚的5個國家 想離婚很難

1、馬爾他

這是一個南歐島國,位於地中海中心,面積只有300多平方公里,人口45萬人,大多數人信奉天主教。馬爾他男女在結婚時會在教堂鄭重承諾:只有死亡可以讓我們分開。這不僅僅是承諾,還具備法律效力,一旦結婚時不允許離婚的,即使配偶去世也不可以。

2、愛爾蘭

這是一個西歐國家,東靠愛爾蘭海,與英國隔海相望。他們的婚姻制度採取的是合同式的,婚期從1年到100年不等,由雙方商量決定。如果到期後,願意繼續生活,就去辦延續手續,如果不願意就自動解除關系。而且在合同期間,雙方是不允許離婚的,只能等到期自動解除。
3、史瓦濟蘭

史瓦濟蘭是南部非洲一個小國,三面被南非包圍,東面與莫三比克接壤,是一個內陸小國。史瓦濟蘭還是世界上少有的君主專制國家,跟沙特、不丹、汶萊一樣,國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很多人對史瓦濟蘭這個國家有所了解,大概是源於他們每年8月舉辦的「蘆葦節」。這個「蘆葦節」其實就是專門為國王姆斯瓦蒂三世選妃的,在史瓦濟蘭的文化中認為,婚姻就該是一生一世與伴侶廝守終身,所以在斯威士語中甚至沒有離婚這個詞。但是在史瓦濟蘭的文化里卻認可一夫多妻,於是史瓦濟蘭稍微有錢的男人往往是好幾個妻子,雖然不允許離婚,但在史瓦濟蘭也允許將已婚女子返回娘家生活,這是一種變相離婚的方式(以男方為主導的變相離婚)。可是,這種被送回娘家的女子也不好再嫁人了。這就像我國古代被休的女子,往往就沒人要了。

4、梵蒂岡

這沒什麼可說的,人家是教皇國,全國就幾千個人,而且大多是神職人員以及瑞士衛隊,女人也都是修女。再說天主教神父是不可以結婚的,所以根本不存在離不離婚的問題。

5、菲律賓

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菲律賓也不允許厲害!菲律賓好歹也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怎麼會有如此不正常的法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這是因為菲律賓的天主教徒也非常多,這里在一開始的時候是不允許離婚的,但是後來確實有很多家庭婚姻矛盾特別大,有的甚至已經影響到了整個社會,於是當地規定必須得證明你的另一半得了治不好的病或者精神有問題才可以離婚,菲律賓人認為,如果一旦法律允許離婚,那麼可能會出現早上結婚,下午離婚的事情,這是絕對不符合天主教教義的!

以上就是世界上不允許離婚的5個國家 想離婚很難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⑹ 從莫三比克帶象牙吊墜多少克算違法犯罪

可以肯定地告訴你,
婚外情
,不違法也不構成犯罪。最多違背
婚姻法
中配偶互有忠誠的義務,但一般不會要承擔法律責任,也更不會觸犯刑法,構不成犯罪。當然婚外情是違背中國的道德規范的,應受到輿論的譴責。

⑺ 關於東非人。

東非人:

東非人(Zinjanthropus)南方古猿的一個種曾經用過的名稱,是L.利基為1959年在坦尚尼亞奧杜韋峽谷發現的一個頭骨建立的。近來大多數古人類學家已同意廢棄這一屬名,認為這個頭骨是南方古猿的一個種——包氏種。

這個頭骨的時代據鉀氬法測定為距今175萬年前。其特點是非常粗碩,眉脊、矢狀脊都發達(見圖)。氣竇很發達。枕大孔幾乎位於水平面。蝶鞍和鞍背似人。小腦窩相對地較大。面部很高,相當扁平,鼻孔在面部中央的陷窩內。顴弓極為粗碩,翼外板、顳脊和顳窩均發達。齶很深。前部各齒的齒槽構成一中等的曲線。下頜支高且垂直。

前臼齒和臼齒極大,特別是其頰舌徑。第三上臼齒的近中遠中徑比上第二臼齒小,犬齒相對地很小。所有上臼齒均有齒帶的殘余。
「露西」和「東非人」

1974年11月,美國科學家約翰森等人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東北部約300 km處阿法爾地區的地層中,發現了一副保存得較為完整的南方古猿骨架化石。科學家根據對其智齒、四肢骨和骨盆等的分析研究,確認這是一位身高超過1 m的青年女性,取名「露西」。「露西」的骨架化石雖然不夠完整,卻十分珍貴,這是因為這副骨架化石第一次為科學家提供了有關遠古人類形態結構的較為完整而清晰的實物。盡管「露西」的腿很短,但是從對其骨盆等部位的研究可以得出結論——她已經能夠直立行走了。科學家通過研究,判斷「露西」大約生活在距今330萬~260萬年間,屬於南方古猿的祖先類型。「露西」又被命名為「阿法爾南猿」。

1959年7月,英國科學家路易斯·利基在東非坦尚尼亞境內的奧杜韋峽谷發現了一具破碎成約400塊的顱骨,經過精心的修復,它們被黏合成一具只缺少下頜的比較完整的顱骨。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具顱骨(特別是其中的牙齒)與南非的粗壯南猿基本相似,但顯得更加粗壯。科學家把這種早期人類命名為「」東非人」。科學家還在該「東非人」顱骨化石附近的地層中發現了許多粗糙的石器。科學家利用鉀-氬法、裂變徑跡法等科學研究方法,測得埋藏「東非人」地層的「絕對年齡」為距今175萬年。與「東非人」伴生的石器種類很多,也很復雜,既有兩面加工(打制)而成的砍砸器,又有刮削器和尖銳器。
東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

東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衛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這條裂谷帶位於非洲東部,南起贊比西河口一帶,向北經希雷河谷至馬拉維湖(尼亞薩湖)北部後分為東西2支:東支裂谷帶沿維多利亞湖東側,向北經坦尚尼亞、肯亞中部,穿過衣索比亞高原入紅海,再由紅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約旦谷地,全長近6000千米。這里的裂谷帶寬度較大,谷底大多比較平坦。裂谷兩側是陡峭的斷崖,谷底與斷崖頂部的高差從幾百米到2000米不等。西支裂谷帶大致沿維多利亞湖西側由南向北穿過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一串湖泊,向北逐漸消失,規模比較小。東非裂谷帶兩側的高原上分布有眾多的火山,如乞力馬扎羅山、肯亞山、尼拉貢戈火山等,谷底則有呈串珠狀的湖泊約30多個。這些湖泊多狹長水深,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長670千米,東西寬40千米~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狹長的湖泊,平均水深達1130米,僅次於北亞的貝加爾湖,為世界第二深湖。

東非大裂谷的形成

在1000多萬年前,地殼的斷裂作用形成了這一巨大的陷落帶。板塊構造學說認為,這里是陸塊分離的地方,即非洲東部正好處於地幔物質上升流動強烈的地帶。在上升流作用下,東非地殼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兩側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殼脆弱部分張裂、斷陷而成為裂谷帶。張裂的平均速度為每年2厘米~4厘米,這一作用至今一直持續不斷地進行著,裂谷帶仍在不斷地向兩側擴展著。由於這里是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帶,因而多火山多地震。

東非大裂谷是縱貫東部非洲的地理奇觀,是世界上最大的斷層陷落帶,有地球的傷疤之稱據說由於約三千萬年前的地殼板塊運動,非洲東部地層斷裂而形成。有關地理學家預言,未來非洲大陸將沿裂谷斷裂成兩個大陸板塊。

東非大裂谷分東西兩支。東支南起莫三比克境內西雷河口,向北穿越肯亞全境,一直延伸到西亞的約旦河岸,全長5800公里(一說6500公里)。其中以肯亞境內的一段具有最顯著的地貌特徵。這段峽谷長約800多公里,寬50-100公里,深450-1000米。裂谷兩側斷層崖壁陡峻,象築起的兩道高牆,谷深達幾百米至2000米,高差懸殊。首都內羅畢就座落在裂谷南端的東牆上。茂密的原始森林覆蓋著群山,無數熱帶野生動物生活在群山的懷抱中,一座座高大的死火山屹立在群山之中,在火山熔岩中蘊藏著大批古人類、古生物化石,是地質學、考古學、人類學的寶貴研究資料。裂谷底部是一片開闊的原野,20多個狹長的湖泊,有如一串串晶瑩的藍寶石,散落在谷地。中部的納瓦沙湖和納庫魯湖是鳥類等動物的棲息之地,也是肯重要的游覽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的納瓦沙湖湖面海拔1900米,是裂谷內最高的湖。南部馬加迪湖產天然鹼,是肯重要礦產資源。北部圖爾卡納湖,是人類發祥地之一,曾在此發現過260萬年前古人類頭蓋骨化石。

裂谷地帶由於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肯主要的農業區

⑻ 哪位朋友有比較憲法的資料啊,求助

1、憲法:法的組成部分,集中反映社會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和原則、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2、成文憲法:指具有統一法典形式的憲法。【1787年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歐洲大陸最早的成文憲法是1791年法國憲法】

3、不成文憲法:指不具有統一法典形式,而散見於多種憲法性法律、憲法判斷和憲法慣例中的憲法。【典型:英國憲法】

4、柔性憲法:凡是憲法的法律效力及其修改程序同一般法律的效力及修改程序沒有區別的。【英國憲法】(多為不成文憲法)

5、剛性憲法:是指制定、修改機關和程序並無差別。【美國、法國、日本】(多為成文憲法)

6、欽定憲法:凡由君主制定的憲法

7、民定憲法:凡由全國國民的代表機關、制憲會議或者由「全民投票」表決通過的憲法。

8、協定憲法:凡由最高統治者(一般為君主)和國家代表協議而制定的憲法。

9、憲法規范:指調整國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系的各種規范的總和。具體來說,憲法規范是調整國家權力運行與人權保障的法律規范。

10、憲法的淵源:指憲法規范的表現形式,也就是承載憲法規范的載體。

11、憲法的體系結構:指特定國家的憲法作為整體,它包含哪些規范作為其組成部分;這些憲法規范又是怎樣編排、組合成憲法這一個有機整體的。

12、憲法的制定(制憲、憲法的創制):憲法制定者按照一定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創造憲法規范的活動。

13、憲法的修改(修憲、對憲法的修正):指有權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對憲法文本的某些條款、語詞或結構予以變動、補充或刪除的活動。

14、憲法解釋:制止賢者或者按憲法規定享有憲法解釋權的國家機關對於實施中的憲法的內容、界限和精神所作的說明

15、憲法的一般基本原則:指憲法在資產階級革命中產生後,當時一般國家的憲法所普遍採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准則。

16、憲法意識:也稱憲法觀念,是人們對歷史與現實的憲法規范的認知和評價。

規范國家權力:就是使國家權力循著憲法所鋪設的軌道運行。

17、憲法監督:指特定的國家機關依據一定的程序,審查和裁決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文件、有關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是否符合憲法,以維護憲法權威、保證憲法實施和保障公民憲法權利的制度。

18、事先審查(預防性審查):一般在法律、法規和其他的規范性文件的制定過程中,由專門的機關審查其合憲性。【法國】

19、事後審查:對已經生效的法律、法規在執行、適用的過程中,因發現有違憲的可能性而予以審查,或者因特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就有關的法律、法規是否符合憲法而提出請求時,才予以審查。【德國】

20、附帶性審查(具體性審查、個案審查):司法機關在審理具體案件的訴訟過程中,因提出對所適用的法律、法規是否違憲的問題,而對該法律、法規進行審查的。【美國】

21、憲法的控訴:指公民個人有權就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受到法律、法規的侵害而向憲法法院提出控訴的一種制度。【聯邦德國】

22、憲政:就是實施憲法的民主政治,也就是用憲法這種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爭得的民主事實確定下來,以便鞏固這種民主事實,發展這種民主事實。

23、國體:指反映一個社會的階級構成,表明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具體來說是指在一個國家中哪個階級是統治階級,哪個階級是同盟者,哪個階級處於被統治者的地位。

24、我國新的社會階層:指我國改革開放條件下出現的,與新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聯系的,有別於傳統的階級、階層並且比較穩定和具有一定規模的新型社會群體。

25、民營科技企業:泛指以科技人員為主體、按照自籌資金、自願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原則創辦和經營,主要從事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和成果轉化的經濟組織。

26、外資企業:指按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境外投資的企業

27、個體戶:即個體工商戶,是以家庭為單位,擁有一定資金,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最早出現的一個新的社會階層。

28、私營企業:企業財產歸私人所有、僱工人數較多的營利性經濟組織。

29、中介組織:泛指介於企業、個人之間,並為其服務、溝通、協調以及對其監督的社會組織。主要有行業性、服務性和公正性三種

30、自由職業人員:指那些不固定供職於任何經濟組織、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憑借自己的知識、技能或專長為社會提供某種服務並獲得報酬的人員。

31、統一戰線:我國工人階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和任務,而與可以聯合的階級、階層和各黨派等社會力量所結成的政治聯盟。愛國統一戰線我國工人階級領導的統一戰線的最新形式和發展階段。知識分子:出身於各種不同的社會階級,憑借自己的知識、技能和專長從事腦力勞動的了勞動者。

32、愛國統一戰線: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而愛國者的廣泛的政治聯盟。

33、政黨:由一定階級、階層或集團中的中堅分子組成的,並為反映和實現一定階級、階層或集團的政治、經濟利益的政治綱領、政治主張而奮斗的政治組織。

34、政黨制度:國家政治制度的組成部分,是政黨活動的產物,是國家有關政黨的組織、活動以及政黨參與政治的方式和途徑等一系列法律、政策和慣例的總和。

35、一黨制:指一個國家的政權完全由一個政黨控制,在法律上或事實都不允許其他政黨存在的政黨制度。(如幾內亞、莫三比克、緬甸)

36、兩黨制:指一個國家的政權實際上是由兩個較大的政黨輪流把持.(如英國、美國)

37、多黨制:指一個國家中存在著兩個以上的政黨或政黨聯盟,通過選舉輪流執政的一種政黨制度。(法國、德國)

38、一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指一個國家中有一個處於領導地位的政黨執掌國家政權,其他合法存在的政黨作為參政黨參與國家政權的新型政黨制度。(中國)

39、民主黨派:是以民族資產階級為主體的帶有統一戰線和階級聯盟性質的政黨。

40、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我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實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41、政治協商:指對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進行協商和在決策執行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

42、民主監督:指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的形式進行的監督。

43、參政議政: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拓展和延伸,是廣泛參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及國際交流活動,對具有突出影響的重要事項和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評議,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

44、無黨派人士:指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

45、經濟制度(經濟基礎或者經濟結構):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的國家中佔主導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46、全民所有制經濟:即國有經濟,是生產資料歸社會全體成員共有、由代表全體人民的國家佔有生產資料的一種所有制形式。

47、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指由集體單位內的勞動群眾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經濟。

48、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境外資本所形成的經濟成分等。

49、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由城鄉個體勞動者佔有少量生產資料和產品,以自己從事勞動為基礎的一種經濟形式。

50、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生產資料屬於私人所有、存在僱傭勞動關系的一種經濟形式。

51、各盡所能: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每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應當在其分工的范圍內盡自己的能力為社會貢獻力量。

52、按勞分配:在各盡所能的前提下,由代表人民的國家或者集體經濟組織按照每個公民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個公民應得的勞動報酬。

53、宏觀調控:指國家(主要是通過政府) 有意識、有目標地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對供應總量和需求總量及其構成等主要經濟活動實施調節和控制。

54、國有企業經營權:指國有企業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企業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

55、職工代表大會:是國有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群眾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機構。

56、社會保障:指國家通過法律手段對國家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以便對不能取得基本生活需要的公民提供各種基本生活保障。

57、社會保險制度:旨在保障勞動者在因年老、疾病、傷殘、生育、死亡、失業等風險事故,暫時或永久失去勞動力,從而在收入發生中斷、減少甚至喪失的情況下,仍能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58、社會救濟制度:國家和社會按照法定的標准,為生活貧困和遭受不幸者提供滿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質援助的社會保障制度。

59、社會福利制度:是由國家和社會向公民提供旨在保證一定標准社火水平和生活質量的資金與服務的社會保障制度。

60、社會優撫制度:國家和社會對特殊的社會成員實施物質幫助和精神撫慰的一種特殊制度。

61、物質文明:指人類改造自然界的物質成果,表現為人們物質生產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改善,包括生產工具的改進和技術進步,物質財富的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62、精神文明:指人類精神生活的進步狀態。

63、政治文明:指人類社會政治生活的進步狀態,是人類在政治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傳統、政治機構、政治活動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

64、政權組織形式:指特定社會的統治階級採取何種原則和方式去組織其反對敵人、保護自己、治理社會的政權機關。我國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65、君主立憲制:有限君主制,是以君主或國王為國家元首,國家最高權力實際上或者名義上由君主一人掌握的政權組織形式。

66、共和制:國家最高權力在實際上和形式上都不屬於一個人所有,而由選舉產生、並由一定任期的國家機關掌握的政權組織形式。

67、委員會制:指國家最高行政權不是集中在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一人手中,而是由議會產生的委員會集中行使的一種政權組織形式。

68、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包括以人民代表大會核心的所有國家政權機關的組織形式,還包括有關這些機關的組織和職權以及各個政權機關、各個政權機關同人民之間關系的一系列制度和原則。

69、選舉:選民、選舉單位或國家機關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的原則、程序和方式選定國家代表機關代表和國家公職人員的行為。

70、選舉制度:是由法律規定的關於選舉國家代表機關代表和國家公職人員的各項制度的總稱。

71、選舉法:確認國家選舉制度的法律,它是規定選舉國家代表機關的代表和國家公職人員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72、直接選舉:是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代議機關代表或其他公職人員的選舉。

73、間接選舉:是由選民先選出代表或選舉人,再由代表或選舉人投票選舉上一級代表機關或其他公職人員的選舉。

74、差額選舉:指候選人的名額多於應選名額的選舉。

75、等額選舉:即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的選舉。

76、無記名投票,指選民在投票時只需要在選票所列候選人姓名下以符號形式註明同意或不同意,無需署名,並且在填寫選票後親自投入票箱的投票方式。

77、選舉的組織:是承擔選舉的各項准備工作、主持選舉和宣布選舉結果的機構。

78、選區:以一定數量的人口為基礎劃分的、進行直接選舉以產生人民代表的區域,同時也是人民代表聯系選民的基本單位。

79、選民:具有中國國籍、年滿18周歲的有選舉權的自然人。

80、選民登記:確定某人享有選舉權和投票權的必要程序。

81、國家結構形式:是指特定國家的統治階級所採取的,劃分國家內部區域,調整國家整體和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間相互關系的原則和形式。

82、單一制國家:指由若干行政區域單位或自治單位組成的單一主權國家。

83、復合制國家:指由兩個或多個成員國聯合組成的聯盟國家或國家聯盟。

84、邦聯:是幾個獨立的國家為了一定的目的而結成的比較鬆散的國家聯合。

85、聯邦:是由兩個或多個成員國家組成的復合制國家。

86、行政區劃:指國家把自己的領土依據一定的原則劃分成若干大小不同、層次不同的區域,建立相應的地方國家機關,以便進行管理的一種領土結構。

87、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指在統一的祖國大家庭內,在國家統一領導下,按照憲法規定,以少數民族聚居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民族區域自治的民族實現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內部地方性事務

88、民族鄉:是我國特有的、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內部事務、依法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一種基層政權形式。

89、一國兩制:指在統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內,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經過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決定,可以容許局部地區由於歷史原因而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依法保存不同於全國現行制度的特殊制度。

90、特別行政區是指在我國版圖內,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專門設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實行特別的社會、經濟制度,直轄於中華人民政府的行政區域。

92、基層群眾性自製組織:指在城市和農村按居民的居住地區建立起來的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

93、公民:通常指具有某個國家國籍的個人。

94、國籍:指一個人屬於某個國家的一種法律上的身份。

95、權利:指國家通過憲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公民實現某種願望或獲得某種利益的可能性。

96、公民的義務: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某種責任,為一種必要性。

97、公民的基本權力和基本義務:指憲法所規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權利和義務。

98、國家權力:指統治階級運用國家機器來實現其意志和鞏固其統治的支配力量。

99、人權:指作為一個人應當享有的權利和自由,既包括法定的權利,有包括法律之外的權利。

100、選舉權:公民選擇法定代表機關和國家公職人員的權利。

101、被選舉權:公民北推選為代表機關代表或國家公職人員的權利。

102、政治自由:是公民表達自己政治意願的自由。

103、言論自由:是公民對於政治和社會的各種問題有通過語言方式表達其思想和見解的自由。(在各項政治自由中居於首要地位)

104、出版自由:是公民以出版物形式表達思想和見解的自由。(是言論自由的自然延伸)

105、結社自由:是有著共同意願或利益的公民,為了長久分享共同觀點或利益而組成具有持續性的社會團體自由。

106、結社:是一定數量的公民長久保有共同觀點和維護共同利益的行為,故而結社自由也是言論自由的進一步發展。

107、集會自由:是公民有為共同的目的,臨時集合在一定露天場所,討論問題或表達意願的自由。

108、遊行自由:是公民在公共道路或露天場所以和平的方式聚會、行進、靜坐,以表達其強烈的意願自由。

109、示威自由:是公民在公共道路或露天場所以和平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以顯示決議和力量的自由。

110、批評權:是公民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缺點錯誤提出批評意見的權利。

111、建議權:是公民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權利。

112、申訴權:是公民的合法權益因為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作出的錯誤的、違法的決定或裁判,或者因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受到侵害時,向有關機關申述理由,要求重新處理的權利。

113、控告權:是公民對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向有關國家機關進行揭發和指控的權利。

114、檢舉權:是公民對於違法失職的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有關機關進行揭發事實,請求依法處理的權利。

115、取得賠償的權利是指公民在受到國家機關不正確的處罰而得到昭雪後,或者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侵權而得到糾正後,公民要求國家負責賠償的權利。

116、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剝奪自由和非法搜查身體的自由。

117、人格:指一個人作為權利與義務主體的、獨立的資格。

118、人格尊嚴:指公民作為法律關系主體的獨立資格,應當受到的尊重。

119、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主要是指公民的姓名、肖像、名譽不被他人褻瀆的權利。

120、名譽權:是公民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民要求社會和他人對自己的人格尊嚴給予尊重的權利。

121、榮譽權:是公民對社會給予的褒揚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

122、住宅不受侵犯:公民享有居住處所不受非法侵害的權利。

123、通信自由:指公民通過信件、電報、電話、傳真等手段,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進行通信,他人不得非法扣留、隱匿、私自拆閱或者竊聽的自由。

124、宗教信仰自由:人們相信某一超自然神祉的拯救力量及相關神學學說的自由。

125、勞動權:指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權要求國家和社會提供參加勞動的機會,並切實保證公民具有按照勞動的質量、數量取得報酬的權利。

126、休息權:指勞動者休息和修養的權利。

127、物質幫助權:公民因特定原因不能通過其他正當途徑獲得必要的物質生活手段時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生活保障、享受社會福利的一種權利。

128、受教育權:是公民在教育領域享有的重要權利,是公民接受文化、科學等方面教育訓練的權利。

129、文化權利和自由: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130、特定人的權利:是指處於特定法律地位的公民或者特殊情況的公民的權利。

131、婚姻:指男女雙方在自願結合的基礎上,經國家婚姻登記機關登記批准而結成的夫妻。

132、家庭:指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而形成的人們共同生活的組織,是最基本的社會單位。

133、殘廢軍人:指因參戰或因公負傷致殘的現役軍人。

134、殘疾人:指在心理、生理、人體和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

135、華僑:指定居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是我國公民的組成部分。

136、歸僑:指回國定居的華僑。

137、僑眷: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包括華僑、歸僑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同華僑、僑眷有長期撫養關系的其他親屬。

138、被告人:指被指控實施了犯罪行為並正式被檢察機關或自訴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訴,要求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139、辯護人:指被告人針對控告進行申辯,通過提出相應的事實和證明材料等手段,說明自己無罪、罪輕或者有應當減輕、免除等處罰的情節,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權利。

140、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要求公民負有維護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責任,是我國公民的最高的法律義務。

141、國家主權:指國家的對外權利,是國家獨立自主地處理本國內外事務、管理自己國家的權利。

142、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指每個公民都有責任維護各民族間的平等、團結和互助關系,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爭的責任。

143、國家秘密:指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依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知悉的事項。

145、公共財產:指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的財產,是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國防、使國家日益繁榮昌盛的物質基礎,也是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得以不斷提高的源泉和享受各種權利、自由的最根本的物質保證。

146、公共秩序:即社會秩序,是由法律所規定或確認的、人們在社會共同生活種形成的穩定有序的基本社會生活規則,包括生產秩序、工作秩序、教學秩序和人民群眾的生活秩序。

147、社會公德:指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

148、國家安全:指國家的領土完整和主權不受干擾,國家政權不受威脅。

149、祖國榮譽:指國家的聲譽和榮譽不受損害,對有辱祖國榮譽,損害祖國利益的行為給予法律制裁。

150、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向公民個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等徵收的貨幣和實物,憑借政治權力,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方式。

151、納稅義務:指納稅義務人依法向稅收部門按一定比例繳納稅款的義務。

152、庇護權:也稱政治避難權或居留權,指一國公民因為政治原因請求另一國准予其進入該國居留,或已進入該國請求准予在該國居留,經該國政府批准,因而享有受庇護的權利。

153、國家機構:是國家為行使國家權力,實現國家愛職能而建立的國家機關的總稱。

154、國家機關:指依據憲法和法律所設立的、承擔某一項具體國家職能的機關。

155、國家元首: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對內和對外的最高代表。

156、個人元首:是由一個人擔任國家元首的制度,也稱個體元首、單一元首。

157、集體元首:是由兩人或兩人以上組成的,由其全體成員共同擔任國家元首職務和行使國家元首職權的制度。

158、實位元首:指實際統攬統治地位的元首,其存在於總統制國家以及封建色彩比較濃的二元君主立憲制國家。

159、虛位元首:指沒有實際掌握權利,處於虛位狀態的「臨朝而不理朝政」的元首,其存在於議會內閣制國家和議會君主立憲制國家。

160、緊急命令權:指國家元首具有的在非常時期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頒布與法律具有同等 效力的命令及採取相應解決措施的權力。

161、軍事權:指元首對本國的海、陸、空軍及其他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權。包括統帥權和宣戰權兩個方面。

162、赦免權:元首有以命令的方式赦免犯罪和對於已被定罪的罪犯給以赦免或者減輕刑罰的權力。

163、特赦:指對特定的人的赦免,只可以在法院判決確定之後免除刑罰的執行,只能消滅其刑,不能消滅其罪。

164、榮典權:指頒賜榮典、榮譽、授予榮譽稱號或職銜的權力。

165、動員令:指因戰爭或其他非常情況,在全國或在局部地區採取的非常措施。

166、緊急狀態:指遇到戰爭或遇到其他非常情況,對全國或局部地區採取的特別措施。

167、宣布戰爭狀態:指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宣布與某國或某一國家集團處於交戰狀態。

168、條約:指國家之間達成的、在有關國家相互關系的各種問題上所商定的權利與義務的協定。

169、代議機關:又稱代表機關,是指建立在現代民主政治基礎之上,主要通過選舉方式產生並組成的以行使國家立法權為主要職責的國家機關。

170、代議制:指公民並不直接參與決策國家事務,而通過公正、公開、定期的選舉,選派代表組成民意機關,代表其參與國家決策。

171、一院制:指議會由一個民選的議院組成,統一行使議會職權,一般成為議會或國會。

172、兩院制:指議會由上下兩院組成,分別形式議會職權。

173、例行會議:又稱例會或常會,指憲法或法律規定必須按時召開的會議。

174、臨時會議:又稱非常會議,指基於臨時需要、緊急情況、議員的提議、政府的要求等而舉行的會議。

175、立法權:指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

176、財政權:指議會享有對國家的財政決定權和對政府的財政監督權。

177、基本法律: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的,規定或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在某一方面具有根本性的和全面性關系的法律。

178、行政機關:指國家根據統治集團的意志,按照憲法和有關組織的規定設立的,依法享有並運用國家行政權,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監督和指揮的國家機關。

179、軍隊:國家或政治集團為准備、實施和防禦戰爭而建立的正規的武裝組織,是國家政權的重要成分,是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是對外抵抗或實施侵略、對內鞏固政權的主要暴力工具。

180、軍事制度:指國家或政治集團組織、管理、儲備和發展軍事力量的制度。

181、軍事領導體制:是國家或政治集團領導軍事建設,指揮和管理武裝力量的組織系統和工作制度,是各級軍事領導機構的設置、職權劃分、相互關系等的統稱。

182、司法機關:指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的總稱。

183、廣義的司法機關:指包括行使審判權的審判機關和行使監督法律實施權的檢察機關以及管理司法行政的專門機關。

184、狹義的司法機關:指國家審判機關。我國的司法機關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185、司法原則:指司法機關在行使司法權的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規則和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司法獨立、審判公開、程序公正、陪審制度等四個方面。

186、司法獨立:指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只服從憲法和法律,對案件的事實如何認定、對法律如何適用,法院既不受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的干涉,也不受上級法院的以影響。

187、平等保護原則: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有獲得平等保護,並可以通過控訴制度請求法院排除侵害,獲得救濟的權利。

⑼ 非洲的文化

非洲傳統文化習俗</b>穿衣服是不吉祥的

愛美,講究服飾,是人之常情,然而在非洲有例外。烏干達東北山區的卡拉莫賈人就認為穿衣服是不吉祥的,會招致禍害。在往昔殖民統治時期,卡拉莫賈地方被視為"禁區",卡拉莫賈人亦被看作"野人",不準與內地人接觸。由於長期與世隔絕,卡拉莫賈人便日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他們不管男女老少,皆不穿衣服。男人和小孩通常全身一絲不掛,婦女有時只在下身兜一塊獸皮。烏干達政府也曾在那裡推行過強制穿衣運動,但遭到當地人的強烈反對。個別穿上衣服者,其衣服也被憤怒的人們撕得粉碎,其人還在眾人脅迫下,不得不將衣服碎片當場吞下。

非洲人的發式

在非洲,發式很有講究,它可以表明人的民族屬性、社會地位及宗教信仰。可以說,非洲人發式的不同形式和風格,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並代表著他們的審美情趣。

男子發式

在馬里的圖阿雷格地區,你會偶爾見到一位頭扎藍巾,藍巾上束著刻有漂亮花紋的銅箍,這就是當地的頭人,你必須對他表示尊重和敬意。肯亞的馬薩伊成年男子,戴一種用獅子毛製成的帽子,表明自己是一位勇士,曾親手殺死一頭獅子,獅毛就是從那頭獅子身上取下來的,但這種帽子只能戴七年,七年後,他必須再去獵殺一頭新的獅子,以證明自己仍是一位勇士。圖爾卡納的老年男子,特別愛護晚輩們精心給他梳理的頭發,因此晚上睡覺時要戴上一頂木製頭套,以防頭發凌亂,因為晚輩們是不能天天替他梳理的。尼日沃達比地區的豪薩族男子,對美的表現是古老而又奇特的,但也逐漸有著現代化的趨勢,他們頭上扎著傳統的五彩繽紛的羽毛頭巾,而又戴上一幅時髦的太陽鏡,以示他是美男子。幾內亞的科尼亞克族男人的發式很復雜,在四周剃得凈光的頭頂上,梳著一個高高的公雞冠式的發型,這是力與美的標志。按迷信說法,公雞是寶貴品質的化身。在非洲大陸的西部有句俗話:「發式打扮人」。成年人頭發的造型並不遜色於青年人。馬里人和班巴拉人盡量把發型弄得很高,象羊犄角一樣。柏柏爾人的發式很象駝峰。在某些情況下,人必須模仿駱駝。對於柏柏爾和圖阿雷格這些游牧民族來說,他們象需要空氣一樣,需要具備駱駝那種刻苦、耐勞、樸素的品質。南非祖魯族的軍人把頭發集中在腦後梳條長辮子,象尖尖的蛇信子拖在背上,並且用油脂,泥土和其他粘合物製成的定型物,把發式粘固定型。烏干達講求實際的迪迪族男子,把頭發梳成蘑菇傘形,以便保護眼睛,防止耀眼的陽光直接照曬。

婦女發式

非洲婦女在發式上有著獨特表現他們情緒特徵、美貌或者地位的方式。如果你遇到一位剃光頭的婦女,幾乎可以肯定,她是個孀婦。在尼日,小孩頭上留有一綹、兩綹或三綹頭發,這表明孩子已失去了父親、母親或雙親。幾內亞的高爾貝族婦女,把頭發挽成突出前額的發式,這是表示對某人的尊敬,如真主、醫生等,因為是他們曾經從災難中拯救過他們的父母。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如果頭發蓬鬆散亂,這往往表示他們在服喪。蘇丹托波薩地區已婚婦女,把頭發編織成許多小辮子並塗上油脂,臉頰上則刺滿花紋,且在脖頸上套著十幾個鐵圈。有的理發師,心靈手巧,知道非洲女人總是不忘梳妝打扮的,因此他們根據民族特點,先把頭發橫向分開,然後再縱向分開,在前腦門上梳個三角形的發髻,然後用那靈巧的手指從頭的一側抓起一綹頭發,在後腦勺上編成發辮,用樹枝發卡固定在頭上某處,把雙鬢的額發理得蓬鬆有序或梳卷得形態瀟灑而富有魅力。為了不使這種發型散落,就塗上發油,再撒上薄薄一層粘土,然後噴灑上香水使其發出馨香的氣味。在農村,漂亮女子的頭發上塗熏衣草、檀香樹、石竹等植物芳香油脂,散發著濃郁的香味。

總之,非洲人的發式,不論是男子,還是女子,形式多種多樣,但都有獨特表現各自風格的方式。有人說,非洲發式「至今還是個謎」。

非洲美食風情:

在非洲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因氣候、文化等因素,形成了獨特的飲食特色,在非洲,原產的香料與蔬菜、水果較多,且品種多樣,所以自古就形成了將許多種食品混在一起烹飪的方法,對於肉食大多採用烤制之後,再用咖喱、奶昔、番茄汁等淋拌的製作方法,對於麵食則採用與其他水果相拌過油微炸的方法。

由於歷史的因素,非洲菜式在保留傳統的烹制方法外,也吸納了很多法國菜式的做法,另外還受來自義大利和中東阿拉伯國家的許多影響,從而形成了風味獨特的食物結構。從北非到南非,由於種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其飲食的主要風格在於以烤煮燴燉等方式下的各種食物的「雜燴」。

非洲食物向來以調味的藝術而聞名,將各種香料與調味料,如辣椒、豆蔻、肉桂、丁香等,運用得淋漓盡致。

非洲的民居建築因民族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氣候不同而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猶如群星散落非洲大陸,蔚為奇觀。
真主柱屋:西非富拉尼族人在建築風格上仍保持與世隔絕的神秘性。他們的真主柱屋是以28根木桿搭成形同半張開的雨傘的架子,終年用樹皮作屋面。雨季加厚,旱季去薄。室內三面支床,一面是門。門朝聖地麥加方向,意在求真主保佑。
半邊樓:奈及利亞都卡瓦族人的住宅依山傍水,利用傾斜地勢建造。前面一半因地勢低,放建成樓房,後一半因地勢高,故建成平房,俗稱「半邊樓」。傳說這種樓房能祈求到風調雨順。
四水歸一房:因房屋四面相連,其屋面聯結處構成四個槽子。下雨時,雨水順四槽流下,注入院內滲井,或從檐下水溝排出,故民間稱為「四水歸一房」。這種住房適合貝南灣溫濕的氣候。
海帶草房:這種房屋是多哥沿海的一種最具特色的草房。當地盛產細長海帶草,曬干後質地堅韌。漁民建房,屋頂建得很陡,屋脊建成卷棚式,上蓋海帶草,渾圓厚實,遠望像大魚脊樑,俗稱「海帶草房」。它造型奇特,且能防腐、防熱、防風,不易倒塌。
圍蛇屋:迦納東部人建的一種弧形或方形建築群,像城堡一樣將主體包圍起來。因其靠山坡而建,呈階梯狀,層層疊疊,有盤蛇之狀,而被稱為「圍蛇屋」。圍蛇屋造形優美、雕梁畫棟,內建有廚房、天井、水井等,設備齊全,可達到防禦外盜、安居樂業的要求。

復雜的非洲婚俗

非洲的婚姻制度非常復雜,伊斯蘭教實行一夫多妻制,其他宗教也有一夫多妻的。在非洲,尤其是在廣大農村裡,還存在著大家庭制度,婦女們擔負著沉重的勞動。全家大部分土地公有。家長在精神上和經濟上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指揮家庭成員勞動,處理全家的勞動產品和財產的分配。當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大家庭制度也逐漸趨向瓦解,愈來愈多地為小家庭所取代。

近些年來,婚姻只限在本部族人中進行的現象逐漸減少,但在鄉村卻依然風行。剛果各部族禁止同一家族的男女結婚。辛巴威的紹納人規定奉祀同一圖騰的人不能通婚。長年靠放牧為生的坦尚尼亞馬賽族嚴格奉行族內婚姻制,凡同族外女子結婚的男人必將受到懲處。馬達加斯加的麥利那人,為了維護本部族的經濟利益,男子也只能同本部族的女子結成姻緣。多哥的塔姆貝爾人卻兼而有之,既主張同一部族內兩個家庭之間通婚,也允許用21筐黍或4頭牛從別的部族「買」回妻子。古老的俾格米人的婚姻習俗與非洲其他部族不同,他們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而且婚姻往往是在同輩兄弟姊妹之間進行。他們還實行換婚制,即某個男子若娶了一個女子為妻,則要把自己的姐妹(或堂姐妹)許配給女方的兄弟(或堂兄弟)作為交換條件。

非洲青年男女的婚配大致有如下三種途徑:其一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的家長或通過親自協商,或托媒人為其子女訂下終身大事;其二為男女自由戀愛;其三是少數部族的指腹為婚。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