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不可抗力免責

合同法不可抗力免責

發布時間: 2022-05-21 10:59:11

⑴ 合同法規定的免責事由有哪些

合同免責事由包括:
1、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債務人不負責任;
2、特別規定或約定。法律有特別規定或當事人約定有免責條款的,事由發生時可以免除違約方的責任;
3、對方有過錯。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條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違約責任。

⑵ 民法典合同違約後出現不可抗力能否免責

《民法典》合同違約後出現不可抗力是不能免責的,因為在不可抗力前行為人已經違約了,需要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主要有:繼續履行的違約責任、採取補救措施的違約責任、賠償損失的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⑶ 如何簽訂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條款

民法典規定,不可抗力因素是不需要約定的,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條【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第四百七十條【合同主要條款與示範文本】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作為合同法上法定免責事由之一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它包括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

在我國,許多學者將適用情勢變更的事由局限於不可抗力,認為情勢變更是因不可抗力而發生的,不以當事人主觀意志為轉移。但是通說認為,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存在著如下區別:

(一)兩者的表現形式不同。

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上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可抗力一般表現為災難性事件,如台風、地震等。而情勢變更則表現為合同基礎動搖,即當事人締約之際期待和重視的事實消除或並未出現,如價格暴漲暴跌等。

(二)兩者的適用程序不同

情勢變更和不可抗力導致合同變更和解除合同時所適用的程序不同。各國法律都規定,如果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不可抗力並導致合同履行不能,則因不可抗力而履行不能的一方當事人享有法定的變更、解除權,可以直接通知對方當事人解除或變更合同。但在情勢變更的情形下,當事人要援用情勢變更原則救濟自身利益,主張變更或解除合同,必須請求法院做出裁判,如果法院駁回當事人的請求,則該當事人仍應履行合同義務。

(三)兩者之間不存在對應的關系

在相互關繫上,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之間並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也就是說,不可抗力的發生並不必然導致情勢變更,如果不可抗力並沒有導致使合同基礎動搖或者喪失而引起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失衡,就沒有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可能。而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不僅局限於不可抗力,還包括意外事故和其它事件。

(四)兩者的功能不同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不可抗力屬於法定免責事由,在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中均可適用,一旦出現了不可抗力,則產生債務人依法被免於承擔民事責任,也可導致合同的變更和解除。而情勢變更原則屬於合同履行的原則,其功能在於指導合同正常履行。即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因情勢變更的出現仍使當事人履行義務,有悖誠實信用原則,從而應允許當事人變更或解除合同。

⑷ 合同法規定的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

法律分析:合同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自然災害、如台風、洪水、冰雹;

(2)政府行為,如徵收、徵用;

(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

在不可抗力的適用上,有以下問題值得注意:

(1)合同中是否約定不可抗力條款,不影響直接援用法律規定;

(2)不可抗力條款是法定免責條款,約定不可抗力條款如小於法定范圍,當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規定主張免責;如大於法定范圍,超出部分應視為另外成立了免責條款;

(3)不可抗力作為免責條款具有強制性,當事人不得約定將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責事由之外。

不可抗力的免責效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有以下列外:

(1)金錢債務的遲延責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遲延履行期間發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責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⑸ 民法典合同違約後出現不可抗力能否免責

法律分析:不能免責。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由不可抗力導致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才能免責,因遲延履行後才發生的不可抗力,不能免除違約責任。不可抗力是在合同違約後出現的,即合同違約並非是不可抗力導致的,自然不能免除違約方的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第五百九十條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違約責任。

⑹ 不可抗力條款是一種免責條款對嗎

是的,不可抗力是法定免責事由。《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⑺ 合同不可抗力的免責范圍是什麼

確定不可抗力的免責范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不可抗力免除的責任僅限於違約責任。如買賣合同中賣方收取定金後遭遇不可抗力;
致合同不能履行,賣方可免除雙倍返還定金的違約的責任,但不能擴大到賣方返還原定金的義務也可以一同免除。
2、不可抗力的法律後果不當然是全部免除違約責任。
應視不可抗力的影響程度分別處理:如果不可抗力已使合同債務人的履行成為不可能,則應解除雙方當事人的合同,並免除債務人的違約責任;
如果不可抗力只造成合同債務人的履行部分不能,則應變更合同內容,免除違約方的部分違約責任;
如果不可抗力僅造成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暫時困難,則可要求債務人遲延履行,但免除遲延履行的違約責任。
3、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當事人怠於履行通知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仍應承擔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