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39條嚴重違反公司
❶ 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是什麼
本條規定的是,因勞動者的過失,在六種情形下,用人單位有權利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在這些情形下用人單位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用人單位單方即時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❷ 勞動合同法第39條的內容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內容是規定了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六種情形。這六種情形是: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勞動者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以及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❸ 請問下,勞動法39條重大違規是怎麼定義的
你說的應該是勞動合同法中單位因勞動者過失辭退的規定中的第三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這是指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沒有按照崗位職責履行自己的義務,違反其忠於職守、維護和增進用人單位利益的義務,有未盡職責的嚴重過失行為或者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的故意行為,使用人單位有形財產、無形財產遭受重大損害,但不夠刑罰處罰的程度。例如,因粗心大意、玩忽職守而造成事故;因工作不負責而經常產生廢品、損壞工具設備、浪費原材料或能源等。
❹ 《勞動合同法》三十九條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怎麼界定
沒有專門針對此條的司法解釋,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4號 )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適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二)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解除合同,應當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一、規章制度的內容和訂立程序合法;
規章制度的內容必須是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訂立中經過全體職工或者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且經過公示。
二、達到嚴重程度
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客觀存在,並且是屬於「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何為「嚴重」,一般應根據勞動法規所規定的限度和用人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依此限度所規定的具體界限為准。
三、程序合法
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處理是按照本單位規章制度規定的程序辦理的,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1〕14號
第十九條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❺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規定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 不予賠償嗎
勞動法是有相關規定的,如果員工損害了企業的利益,那麼企業可以要求員工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如果員工涉及到刑事法律,還要判刑的。
❻ 違反勞動法第39條,被辭退有經濟補償嗎
沒有。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二款)規定解除合同的,只要依據的事實客觀存在,無論是什麼期限勞動合同,不僅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反而可以主張勞動者賠償經濟損失。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6)勞動合同法39條嚴重違反公司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願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於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於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並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者遇到以下6種情況用人單位要依法向勞動者提供經濟補償金。
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依法提供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勞動者主動提出離職的;
2、勞動者患病,醫療期後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
3、用人單位因經營不善需要裁員的;
4、原勞動合同到期,用人單位要求降薪續簽,勞動者不接受並提出離職的;
5、用人單位未及時發放工資、購買保險等,勞動者主動提出辭職的;
6、用人單位主動提出辭退勞動者的;
❼ 勞動法第三十九條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是,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
《中華版人民共和國勞權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❽ 《勞動合同法》第39條具體內容是什麼
【內容摘要】
《勞動合同法》第39條之規定使得除法定列舉的5種解僱事內由外,規章制度成為容了即時解僱的唯一依據,由此陷入了對勞資雙方皆不利的雙重困境。
一則封閉列舉事由過度限制了用工自主權;二則「嚴重違反規章制度」事由的濫用嚴重威脅到解僱保護權。
這一立法缺陷自始存在,並隨當前國內經濟下行而凸顯,實難滿足日益增長且日趨復雜之即時解僱爭議解決的客觀需要。
立足於我國立法、司法實踐並借鑒域外經驗,第39條應重歸「列舉事由+概括條款」的立法例,即作出符合即時解僱制度功能的系統性修訂,從確定存在違約行為,到認定違約嚴重,再到審查除斥期間,環環相扣地在平衡勞資利益的同時發揮其兜底的積極功能。
❾ 勞動法第39條的規定
第三十九條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過失性辭退)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版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權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❿ 公司以勞動法第39條辭退我是否合法
公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39條辭退員工是否合法,需要根據具體情形分析。
如果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可以予以開除。但是公司的規章制度如果不合理的話,那公司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可以主張經濟主張賠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