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中怎麼才可以構成詐騙
Ⅰ 騙婚罪需要什麼證據由誰去提供法律上規定如何判決
一.婚姻詐騙需要提供被對方詐騙的證據,例如轉賬記錄,或者索要錢財的聊天記錄等等。婚姻詐騙需要提供證據材料:
1、身份證真偽,記住其身份證號碼和名字,到公安機關查詢有無此號碼和人名;
2、戶籍真偽,記住其戶籍所在地,詢問當地派出所有無此人;
3、結婚記錄,查找一下其以前有無登記結婚的記錄。
二.騙婚需要的相關證據由當事人或者受騙者提供。
相關證據如下:
1、當事人的陳述,受騙者對被騙事件的陳述。
2、書證,書證可以是結婚證或者是雙方通信的信件,還可以是結婚協議書等。
3、物證,物證可以是彩禮收據或者是禮單或者購物清單。
4、視聽資料,視聽資料一般指在被騙婚期間,對騙婚人不正常行為錄下來的錄音或者視頻等。
三. 法律上規定按照詐騙的數額判決。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補充材料:
婚姻詐騙罪是以借婚姻索取財物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並構成犯罪的行為。詐騙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
當前,婚姻詐騙的確是個可怕的陷阱,尤其是處在急於想結婚而又苦於找不到對象階段的青年男女要引起注意,並加強防範:
第一、不要輕信各種報上刊登的徵婚交友廣告。
第二、在結婚登記前,最好不要有經濟往來,特別是大筆的經濟往來,如大額的借款等等。
Ⅱ 婚姻法規定,哪些情況屬於騙婚呢
婚姻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應該值得非常真誠的對待。兩個人在一起本身就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結合,應該尊重對方愛護對方。但是社會上還是不乏頻頻出現騙婚的情況。對於這種操作肯定是觸犯了我國的法律的,而且這種行為也非常的可恥。那麼有哪幾種情況都屬於騙婚?
一 以結婚為誘餌,詐取他人財物
有一種人想盡辦法和你結婚也不過是為了在婚後轉移你的財產,或者是在得到盡量多的彩禮之後立馬離婚趕往下一家,這種行為是非常可恥的,同時也觸犯了法律,不過這種人一般在婚前大家都是可以察覺的,所以婚前的時候大家在相處的過程中還是需要仔細的注意,如果發現對方有這樣子的傾向應該立刻分手,不要拖泥帶水。
大家如果決定結婚了一定需要考慮清楚,畢竟婚姻不是簡單的兩個人的事情,涉及到了一個家庭,希望每個人都能走上幸福之路。
Ⅲ 婚姻詐騙罪的四個要件
您好:婚姻詐騙的罪名,從「詐騙罪」的構成要件中可知,所謂的「婚姻詐騙」,借結婚之名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並構成犯罪的行為。
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佔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在客觀行為上,採取了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後,行為人將財物用於個人揮霍或者轉移該財物。從騙取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並非屬於婚姻關系成立後「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採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後,行為人將財物用於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並非屬於婚姻關系成立後,「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案發後,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婚姻詐騙罪必須是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的犯罪故意,主體要件:本詐騙罪主體是通常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職責年紀、具有刑事職責本領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主觀要件:詐騙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有意,並且具有違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取得了被害人的信任,詐騙的財產應該屬於一方的婚前財產,或者是和受害者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重婚違反了我國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制度,嚴重違背了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影響家庭穩定和社會安定,沖擊計劃生育政策,導致腐敗,敗壞黨風,因此婚姻法明確規定重婚(即指重婚者的第二個婚姻)是無效婚姻。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很容易把雙方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弱點和缺點集中起來,遺傳給下一代,有損於下一代的健康。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禁止患有嚴重疾病的男女雙方結婚,其目的是防止當事人所患的疾病傳染給對方特別是傳染或遺傳給下一代,保護下一代的健康,以利於家庭的和睦、幸福。
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佔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Ⅳ 騙婚罪的立案標准都有哪些什麼情況下騙婚罪成立
我國《刑法》中沒有騙婚罪這個罪名,借婚姻騙取財物超出了借婚姻索取財物的范圍,可根據具體情況按詐騙行為以刑律處理。
如果具有詐騙性質,且詐騙金額在3000元以上的,可以認定為詐騙罪,公安機關應當依法進行立案,追究刑事責任。依據刑法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騙婚罪成立條件是:
1、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2、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
3、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4、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騙婚等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公私財物的行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什麼是騙婚如何認定怎麼判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Ⅳ 婚姻法怎麼才算構成了詐騙
婚姻詐騙罪是以借婚姻索取財物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並構成犯罪的行為。詐騙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
婚姻詐騙,俗稱「婚騙」,是以婚姻為誘餌詐騙他人錢財的行為。婚姻詐騙,往往是以擇偶難的中青年或離異者為對象,以結婚為幌子,詐騙受害者錢財,然後以感情不和為由分手或尋機逃離,這種婚姻詐騙又稱「放鴿子」,是最常見的婚姻詐騙形式。
刑法沒有專門將婚姻關系規定為詐騙犯罪是否成立的必然條件。也就是說作為婚姻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並非排除在詐騙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之外。我國刑法對犯罪主體的規定包含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及特殊主體身份,比如職務犯罪中的犯罪主體規定等等。
在司法實踐中,對於夫妻或近親屬間的故意傷害犯罪,被刑事追究的也不乏其例,只是在處理上考慮雙方的特殊關系,與在社會上作案予以區別對待。婚姻關系並非是免責條件,如果因為有婚姻關系,就把詐騙犯罪的主體要求為非婚姻關系的雙方主體,顯然違背了刑法關於詐騙罪為一般主體的規定。
第一,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佔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
第二,在客觀行為上,採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後,行為人將財物用於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
第三,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並非屬於婚姻關系成立後,「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第四,案發後,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Ⅵ 什麼情況下才屬於詐騙婚姻
法律上所指的騙婚是指以婚姻為誘餌,詐取他人財物的行為。
在司法實踐中,可根據具體情況按詐騙罪處理。如果一方還是以共同生活為目的,只是借婚姻索取了較多的彩禮,則不能按騙婚處理。在實踐中,男女雙方領取了結婚證,如果只是女方家庭意識淡薄,對婚姻不負責任等,導致兩人無法共同生活的,不宜定性為騙婚。
法律依據:
《婚姻法》第十二條: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Ⅶ 婚姻法規定哪種情況屬於騙婚
您好,首先《民法典》上並沒有明確騙婚的行為。如果通過騙婚獲取財物,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詐騙罪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如果一方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與他人結婚為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可能構成詐騙罪。也就是說,成立詐騙罪,達到立案標准,需要達到以下條件:1、對方主觀上為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2、對方實施了欺詐行為,使得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從而作出財產處置。3、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可以認定為數額較大。具體實踐中,騙婚的行為比較普遍的情況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假借結婚的名義,獲得彩禮後逃跑。
如果遇到騙婚的行為,首先,你要提供騙婚人的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證、結婚證等,至少要提供准確的姓名、家庭住址、聯系方式。如果騙婚人提供的上述信息都是假的,公安也很難立案,也無從查詢。其次,你要提供轉賬記錄或者證明給其錢財的證據。證明你遭受了財產損失。再次,提供微信記錄、村民鄰里的證人證言,證明騙婚人騙婚的具體事實。
只有你提供了上述的信息,才有可能把被騙的財產追討回來。但是你要確保騙婚人的身份信息的准確性。所以也提醒大家,在遇到類似的情況,一是避免短時間給付較大數額的財產;二是一定要獲取到騙婚人的准確的身份信息。
溫馨提示,結婚要慎重,要充分了解對方的信息、背景和親屬關系等等。不要過於著急給付彩禮,以防止人財兩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