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第19條約定怎麼寫
① 夫妻婚後房產想歸一方,協議書怎麼寫
寫對方名字。
協議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協議書是指社會集團或個人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事務時常用的「契約」類文書,包括合同、議定書、條約、公約、聯合宣言、聯合聲明、條據等。狹義的協議書指國家、政黨、企業、團體或個人就某個問題經過談判或共同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後,訂立的一種具有經濟或其它關系的契約性文書。協議書是應用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協議書是社會生活中,協作的雙方或數方,為保障各自的合法權益,經雙方或數方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簽訂的書面材料。協議書是契約文書的一種。是當事人雙方(或多方)為了解決或預防糾紛,或確立某種法律關系,實現一定的共同利益、願望,經過協商而達成一致後,簽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記錄性應用文。
② 《婚姻法》19條第3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
指債權人,因為債權人才有權利向債務人主張權利。
③ 《婚姻法》19條第3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
答:您好,自2021年1月1日起,《婚姻法》就廢止了,同時施行的是《民法典》。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約定生效後,對夫妻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相對人不知道該約定的,因為夫妻間的約定不能對抗善意相對人,因此相對人可以向夫妻任意一方要債,夫妻一方清償債務後,可以向另一方追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條__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夫妻雙方發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與相對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夫妻之間對一方可以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范圍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__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第一千零八十九條__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者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④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19條如何理解
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屬於夫妻的個人財產不會因為婚姻關系的存續而變為夫妻共同財產,主要針對的是最高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6條的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⑤ 婚內財產協議怎麼寫具有法律效力
婚內財產協議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且內容合法的情況下簽訂的婚內財產協議,就是有效的,受法律保護的,對簽約的雙方都有約束力。 婚內財產協議的約定可以由雙方自行協商簽訂。
一、婚內財產協議的定義
婚內財產協議是一種合同,是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對婚內財產所作的約定。 只要意思表示屬實,不違反強制規定,就必須合法有效。《婚姻法》第19條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獲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該協議經鑒定後,對夫妻雙方均有約束力。 夫妻任何一方都不能隨便反悔。 如果發生離婚糾紛,可以按照協議履行。 夫妻一方贈與另一方不動產的,可以在未進行名義變更前取消。
二、婚內財產的法律規定
1、工資、獎金,是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一方或雙方的工資、獎金收入以及各種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補助金;
2、生產、經營收益,是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收益是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持有的知識產權收益。
4、繼承或者贈與獲得的財產,是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者雙方接受遺產繼承和贈與獲得的財產。 繼承遺產的所得是指財產權利的取得,不是財產的實際佔有。 即使婚姻關系結束前未被實際佔有,但繼承發生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繼承的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 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的除外。
5、其他應歸屬共同所有財產。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⑥ 婚姻法第19條第二款婚前個人財產
根據《婚姻法》抄第十九條規定,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⑦ 夫妻婚內財產如何約定
約定財產制的概念。我國婚姻法第19條明確規定夫妻可以對婚姻存續期間的財產及婚前財產的歸屬可以約定,以排除法定財產制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約定財產制。約定財產制,就是指法律允許夫妻用協議的方式,對夫妻在婚前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的歸屬、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及對第三人債務的清償、婚姻解除時財產的分割等事項作出約定,從而排除或部分排除夫妻法定財產制適用的制度。
正確看待和處理婚內財產約定。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婚前及婚內財產約定主要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反對意見認為:訂立婚前財產約定,將會帶來感情的困擾。愛情是男女雙方結合的紐帶和基礎,愛情應是無私的。對即將邁入婚姻殿堂的男女來說,互相信任,不分你我,才是最高境界。而贊成意見則認為,如果雙方婚姻穩定,這個協議就不必使用,這種情況與購買保險一樣,只是作為意外的保障。婚前財產協議體現了現代人對婚姻生活的高度理性,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金錢、財產為籌碼的功利性婚姻,而且也是解決今後婚姻、財產糾紛的重要法律依據。因此,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可以選擇或放棄採用婚內財產約定。
婚內財產約定一經簽訂,不能輕易反悔。
例:賈某和劉某原系夫妻。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2008年5月4日,雙方就離婚和財產問題進行協商。劉某書寫字條一份,內容為「我與賈某由於買房和裝修共花費18萬元。若因感情不合離婚,我願意付給對方10萬元,兩年內還清。」2009年1月24日,賈某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在法院主持下雙方同意離婚,但就婚內劉某書寫的字條內容是否有效,雙方各執一詞。法院審理後認為,當事人在婚內就財產作出約定,包括為以後離婚時財產的分割問題作出約定,只要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當屬有效,遂判決劉某履行字條內容。
上述例子表明,夫妻在婚姻存續期間就婚前財產及婚內財產以及離婚時的分割等作出約定,只要雙方系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也未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那麼就是有效的。
約定的對內和對外效力。婚內財產約定,對夫妻雙方和第三人的法律後果是完全不同的。在對內效力方面,婚姻法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因此,只要夫妻在財產約定中符合約定的一般條件,不違法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就是有效的約定。就夫妻雙方而言,其雙方的財產都應當按照約定確定歸屬;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利,造成經濟損失的,受損一方有權要求賠償;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等為家庭付出較多義務的,有權請求補償。
在對外效力方面,婚姻法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夫妻一方對第三人知道該約定負有舉證責任。」對第三人而言,如果婚姻關系當事人約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所得財產為一方個人財產,而第三人明知該約定的,夫妻有關財產的約定對第三人發生法律效力;否則夫妻雙方的約定對第三人沒有法律約束力。
延伸閱讀:
婚內財產約定書
婚內財產調查是否可行
前夫贈與小三數十萬前妻打響婚內財產保衛戰
⑧ 《婚姻法》第19條第三款規定是什麼
第十九復條【夫妻財產約定】夫制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三款指的就是: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