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簽訂ppt

合同法簽訂ppt

發布時間: 2022-05-22 07:48:00

Ⅰ 怎樣寫協議,合同要點.ppt免費全文閱讀

第一部分:在動筆之前
1、要求你的客戶列出合同交易的要點,也可以說是合同的清單、目錄或概述。這一招首先幫助你的客戶弄清合同的重點所在。
2、讓你的客戶提供一些假設可能發生的情況。好的合同不僅能夠預見到許多可能發生的情況,而且還能清楚地描述出發生這些情況後合同雙方的立場。和客戶聊這些情況將有助於你發現一些你可能沒有考慮到的問題。
3、請求你的客戶提供類似的合同。通常情況下,客戶都保留著過去的交易記錄或者是類似合同。
4、在辦公室的電腦中或是在網際網路上搜索類似的合同範本。通常你會在你的電腦上找到你想要的東西,這些類似的合同範本要麼是你給其他客戶准備的,要麼是你和其他的律師共同協商起草的。使用這些舊合同可以為你節省時間和避免列印錯誤,不過,用這些合同範本時別忘了替換掉老客戶的名字。
5、從書中或者是光碟上獲取合同範本。典型的合同範本在一些範例書中都可能找到,起草合同時,你可以把這些範本當做原始資料,利用其中某些典型的條款和措詞。更為方便的是,許多論文和書中的合同範本都有電子文本儲存在磁碟或光碟中。
6、如果沒有特別申明,不要讓你的客戶在意向書上簽字。有時候,在合同未准備好之前,客戶為了表示誠意,往往急於簽署某些東西,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客戶急於簽署的是有特別申明的意向書,這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註明:本意向書並非合同,只是雙方為了更好地溝通協商,而擬定的對未來條款的概述。
第二部分:開始起草合同
7、從簡單的、典型的合同入手。一個簡單的、典型的合同,它提供了一個合同的基本支架。像房子一樣,一個合同必須有一個牢固的根基。
8、在合同的第一段要寫清楚雙方的名稱,這是個簡單而又不得不引起重視的問題。如果是個人,要寫清姓和名,中間有大寫字母和其他身份信息的,也要註明,例如:jr.,M.D等等;如果是公司,為避免弄錯,寫名稱時可以到公司注冊地的相應機構去核對一下。
9、確定合同雙方的別稱(簡稱)。為便於閱讀,一般要在合同的第一段為雙方弄一個別稱,如:將詹姆士.馬丁簡寫為「馬丁」。
10、使用法定術語作為雙方當事人的別稱時,要小心。除非一方當事人在法定上就是承包人,否則不要將「承包人」作為其別稱。同樣,除非你想讓一方當事人成為法定上的代理人,否則不要稱其為「代理人」,如果堅持要用,最好明確一下代理范圍並找到其他可以避免將來爭執的方案。
11、在合同的第一段要為書寫簽約時間留下空格。把簽約時間放在第一段,當合同簽署後,你就能夠很容易地找到它,而且,這樣做還可以給你在其他相關文件中准確地描述這個合同提供幫助,如:不動產買賣合同,訂立於2000年12月20日
12、書寫引述語。引述語是指那些放在合同主體前面的「鑒於」條款。書寫此類條款的目的是為了讓讀者(通常指合同雙方,法官,陪審團)很快地了解到合同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合同雙方是誰,以及他們為什麼簽訂合同,等等。當然,合同主體的第一段也可以加上引述語並陳述其是真實准確的,如果這樣做了,合同雙方將來就不會爭執:引述語作為合同的一部分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3、按邏輯順序列出合同段落的標題詞。合同的段落是按一定的邏輯順序組織起來的,當然,你並不需要一下子列出所有段落的標題詞,想到多少就寫多少,不過,這些標題詞要力求總結出每個段落或相關段落的內容。比如:撰寫勞動合同時列出的標題詞就像下面這些:引述語,聘用,職責,期限,賠償。
14、在撰寫每一段時要注意內容集中,不要東拉西扯,是的,這很簡單,你可能上小學時就學過,但我還是要提醒你,要集中火力,一段一段地分別說明合同雙方同意做什麼,不同意做什麼。
15、放一個便箋簿在手邊,以便記下需要添加的條款。在書寫合同的同時,你可能隨時會想到一些需要添加條款、措詞和問題,要盡快記在便箋簿上,因為他們太容易忘了。另外,你最好將客戶列出的要點和一些類似的合同範本也放在眼前,以便在書寫過程中隨時查對。
16、除非是為了更清晰地說明問題,否則不要在合同中重復陳述某個內容。將一個事實來回地說很容易讓人模稜兩可。如果你將一個概念重復地解釋,那理解起來就更有困難。另外,如果你想通過一個例子來闡明一個難以理解的概念或規則時,一定要考慮到其所有的含義、這個例子的准確性以及它和概念的相符性。
第三部分:撰寫時的注意事項
17、標題上註明「合同」兩字。不要為碰運氣而忽略這個。如果你的客戶需要合同,就要註明是合同。一個仍在聯邦法院里任職的法官就曾經裁定:有雙方簽字,但標有「建議書」的文件並非合同。這給我們的教訓就是,你怎麼想,就應該怎麼說。如果你想讓你的文件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就要在標題中註明「合同」字樣。
18、寫短句子,因為短句子比長句子讓人更容易理解。
19、用主動語態而不用被動語態。相對而言,主動語態的句子更簡短,措詞更精練,表達更明白。還是讓我們來來看一個例子吧,主動語態的句子:賣方將把此物賣給買方;被動語態的句子:此物將被賣方賣給買方。
20、不要用「雙周」之類的詞,因為這有可能產生歧義----是兩周還是每隔一周?類似的詞還有「雙月」,所以最好這樣寫:「兩周」或「每隔一周」。
21、不要說「活動著的白蟻和有機體」之類的話,為了避免模稜兩可,最好這樣寫:「活動著的白蟻和活動著的有機體」或是「白蟻和活動著的有機體」。當一組名詞(如「白蟻和有機體」)前有一個修飾語(如「活動著的」)時,你一定要弄清楚這個修飾語是修飾兩個名詞還是僅僅修飾第一個名詞。如果是修飾兩個詞,可以用排比的手法分別在這兩個詞之前加上修飾語,如果你只想修飾一個名詞,那麼你就應該把這個詞放在這組詞的最後,然後在它的前面加上修飾語。
22、不要說「出租人」和「承租人」。這對一個租賃合同來說是些不好的別稱,因為他們容易被顛倒或者出現列印錯誤。可以用「房東」和「房客」來代替他們。同樣,在合同中也不要說留置權人和留置人,抵押權人和抵押人,保證人和被保證人,許可人和被許可人,當事人A和當事人B......到底怎麼說,這就要看你駕馭語言的能力了,不過,要把握的一條原則,即在整個合同中,對合同一方只能用一個別稱。
23、使用術語「本文(herein,也可譯為「在這里」)時要當心。為了避免含糊不清,使用「本文」時最好特別申明一下「本文」是指整個合同,還是指其所在的某一段落。
24、寫數目時要文字和阿拉伯數字並用,如:拾(10)。這將減少一些不經意的錯誤。
25、如果你想用「包括」這個詞,就要考慮在其後加上「但不限於.....」的分句。除非你能夠列出所有被包括的項,否則最好用「但不限於....」的分句,來說明你只是想舉個例子。
26、不要依賴於語法規則。那些你在學校里得到的語法規則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東西,因為有權力來解釋此合同的法官或陪審團成員學的語法規則可能和你學的不一樣,但不管學的是什麼規則,撰寫合同都要遵循一個基本原則:簡潔、明確。檢測你寫的東西是否達到這個要求有個好辦法,那就是去掉所有的句號和逗號,然後去讀它。在沒有標點符號的情況下,選擇正確的詞語放在正確的位置上,這將使你寫出來的東西更簡明,更流暢。
27、不要創造詞語。合同文書不是創造性的作品,也就不能因為意思的細微差別而引起思考或爭論。合同文書應該是清晰、直接而准確的。因此,要使用普通的詞語,表達普通的意思,為普通人撰寫合同。
28、用詞一致。在一份銷售合同中,如果你想用「貨物」來指整個合同的標的物,就不要時而稱它們為「貨物」,時而又改稱它們為「產品」。保持用詞一致性比避免重復更加重要。不要擔心這會讓讀者打瞌睡;你應該提防的是對方律師會因為含糊不清的合同而將你告上法庭。
29、在文法和標點符號上保持一致。你可能學過許多不同類的文法和標點符號規則,但在使用它們時最好保持一致。要特別注意句末的引號、時間和地點之後的逗號以及文風的相似性。
30、可以在合同中加入准據法、審判地、律師費等條款。有了這些條款,一旦合同引起訴訟,你就已經為了你的客戶打這場訴訟戰准備了一些「彈葯」。
第四部分:要為法官和陪審團考慮
31、要假設合同的讀者是一個受過教育的外行,如果你書寫的合同簡明得連一個外行都能理解,那麼即使到了法庭上,你也不用害怕。
32、強調一個合同術語可以這樣做:加上雙引號並將其開頭的字母大寫。將一個詞語的開頭字母大寫表明你想讓它有一個特別的意思。下面有兩個定義術語的例子:
一.本合同中使用的「貨物」("Goods")是指買方已經同意向賣方購買的貨物;
二.本合同中買方同意向賣方購買的拾(10)只平底鍋,即下文中的「貨物」("Goods")。
33、第一次使用某個術語時就要下定義。定義合同術語不是在合同的開頭,也不是在合同的結尾,而是在這個術語第一次出現的時候,這樣做,有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合同。
34、勤於解釋合同中的術語和概念。要記住合同雙方的當事人可能會理解合同中某些專用術語,但法官和陪審團卻可能一無所知。所以撰寫合同時要讓合同自己為自己釋義。
第五部分:書寫時要常和你的客戶溝通
35、所有的合同都應該有一封說明書——用來告訴你的客戶如何使用和簽署合同。
36、告訴客戶你在撰寫過程中的一些想法。比如:哪些事情可能會隨著交易變得很遭,哪些事可能會在將來發生,哪些事情已經發生了,哪些可以讓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的方法.....你最好在給客戶的說明書中都將這些都寫上。
37、告訴客戶合同的風險所在。在撰寫合同時,你最好向客戶說訂立合同需要承擔的風險和能夠得到的利益。通常情況下,只要你花時間來起草合同,你就會發現真正的風險在哪裡。

Ⅱ 請幫忙做一個用英文介紹國際合同法的PPT,萬分感謝

Contract law regulates the exchange of promises between parties to perform or refrain from performing an act enforceable in a court of law. Contracts can be formed from oral or written agreements. The concept of a "contract" is based on the Latin phrase pacta sunt servanda (agreements must be kept).[27] In common law jurisdictions, three key elements to the creation of a contract are necessary: offer and acceptance, consideration and the intention to create legal relations. In Carlill v. Carbolic Smoke Ball Company a medical firm advertised that its new wonder drug, the smokeball, would cure people's flu, and if it did not, the buyers would get £100. Many people sued for their £100 when the drug did not work. Fearing bankruptcy, Carbolic argued the advert was not to be taken as a serious, legally binding offer. It was an invitation to treat, mere puff, a gimmick. But the court of appeal held that to a reasonable man Carbolic had made a serious offer. People had given good consideration for it by going to the "distinct inconvenience" of using a faulty proct. "Read the advertisement how you will, and twist it about as you will", said Lord Justice Lindley, "here is a distinct promise expressed in language which is perfectly unmistakable".[28]
"Consideration" indicates the fact that all parties to a contract have exchanged something of value. Some common law systems, including Australia, are moving away from the idea of consideration as a requirement. The idea of estoppel or culpa in contrahendo, can be used to create obligations ring pre-contractual negotiations.[29] In civil law jurisdictions, consideration is not required for a contract to be binding.[30] In France, an ordinary contract is said to form simply on the basis of a "meeting of the minds" or a "concurrence of wills". Germany has a special approach to contracts, which ties into property law. Their 'abstraction principle' (Abstraktionsprinzip) means that the personal obligation of contract forms separately from the title of property being conferred. When contracts are invalidated for some reason (e.g. a car buyer is so drunk that he lacks legal capacity to contract)[31] the contractual obligation to pay can be invalidated separately from the proprietary title of the car. Unjust enrichment law, rather than contract law, is then used to restore title to the rightful owner.[32]

Ⅲ 合同法的簽訂

要約
為當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訂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議。提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內。在要約里,要約人除表示容欲簽訂合同的願望外,還必須明確提出足以決定合同內容的基本條款。要約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要約人可以規定要約承諾期限,即要約的有效期限。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要約人受其要約的約束,即有與接受要約者訂立合同的義務;出賣特定物的要約人,不得再向第三人提出同樣的要約或訂立同樣的合同。要約沒有規定承諾期限的,可按通常合理的時間確定。對於超過承諾期限或已被撤銷的要約,要約人則不受其拘束。
承諾
為當事人一方對他方提出的要約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約的一方稱要約受領人,或受要約人。受要約人對要約表示承諾,其合同即告成立,受要約人就要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對要約內容的擴張、限制或變更的承諾,一般可視為拒絕要約而為新的要約,對方承諾新要約,合同即成立。

Ⅳ 合同法的簽訂形式

即以文字的意思表示方式(包括書信、電報、契券等)而訂立的合同,或者把口頭回的協議作成書契、備忘錄等。答書面形式有利於分清是非責任、督促當事人履行合同。中國法律要求法人之間的合同除即時清結者外,應以書面形式簽訂。其他國家也有適用書面合同的規定。
經公證或審批的合同
合同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合同當事人的申請,對合同的真實性及合法性所作的證明。經公證的合同,具有較強的證據效力,可作為法院判決或強制執行的根據。對於依法或依約定須經公證的合同,不經公證則合同無效。
合同鑒證是中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國家經濟主管部門,應合同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進行的鑒證。鑒證機關認為合同內容有修改的必要時,有權要求當事人雙方予以改正。鑒證機關還有監督合同履行的權利,故鑒證具有行政監督的特點。中國合同鑒證除部門或地方性法規有明確規定的以外,一般由當事人自願決定是否鑒證。
合同的審核批准,指按照國家法律或主管機關的規定,某類合同或一定金額以上的合同,必須經主管機關或上級機關的審核批准時,這類合同非經上述單位審核批准不能生效。例如,對外貿易合同即應依法進行審批程序。

Ⅳ 合同法中合同訂立的程序有哪些

合同訂立分為兩個階段:(一)要約。要約又稱為發盤、出盤、發價或報價等。根據《專合同法》第14條規屬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就是一方發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要約對要約人的約束力和對受要約人均具有約束力。(二)承諾。承諾又稱為接受或接盤。根據我國《合同法》第21條的規定:「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要約經受要約人承諾,表明當事人之間達成協議,合同即宣告成立。

Ⅵ 要搜索引擎中查找關於「合同法」的「PPT」文獻,應該構建怎麼樣的檢索式進行檢索,檢索結果用截圖顯示

使用網路高級搜索指令Filetype,這個語法主要用來限制查找文件的格式類型。內

用法:

搜索關鍵詞容 +filetype:PPT或者filetype:PPT 搜索關鍵詞。

ps:注意關鍵字和filetype之間要有空格。

Ⅶ 如何在合同簽訂中規避風險.ppt

承包合同和勞動合同不是一個概念,承包合同屬於《民法》和《合同法》范疇,勞動合同屬於《勞動合同法》范疇, 不存在簽訂承包合同規避勞動合同風險的說法。勞動糾紛的歸口部門是當地的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當事人雙方存在承包糾紛可以通過當地的人民法院進行民事訴訟。 《勞動合同法》 第七十七條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十八條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地進行。 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 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第五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第六條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七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第八條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第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