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對市場失靈糾正的方法

經濟法對市場失靈糾正的方法

發布時間: 2022-05-22 18:22:06

⑴ 什麼叫市場失靈,試分析形成原因及政府在解決市場失靈問題中的

市場失靈是指市場無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勞務的情況。對經濟學家而言,這個詞彙通常用於無效率狀況特別重大時,或非市場機構較有效率且創造財富的能力較私人選擇為佳時。另一方面,市場失靈也通常被用於描述市場力量無法滿足公共利益的狀況。在此著重於經濟學主流的看法。經濟學家使用模型化理論解釋或了解這個狀況,市場失靈的二個主要原因為成本或利潤價格的傳達不適切,進而影響個體經濟市場決策機制。
次佳的市場結構。
市場失靈在某些經濟體的存在通常引起究竟應否由市場力量引導運作的爭論。而這也產生要用什麼來取代市場的爭議。最常見對市場失靈的反應是由政府部門產出部份產品及勞務。然而,政府幹預亦可能造成非市場的失靈。
市場失靈的原因:
1、公共產品。經濟社會生產的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私人物品,一類是公共物品。簡單地講,私人物品是只能供個人享用的物品,例如食品、住宅、服裝等。而公共物品是可供社會成員共同享用的物品。嚴格意義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非競爭性是指一個人對公共物品的享用並不影響另一個人的享用,非排他性是指對公共物品的享用無需付費。例如國防就是公共物品。它帶給人民安全,公民甲享用國家安全時一點都不會影響公民乙對國家安全的享用,並且人們也無需花錢就能享用這種安全。
2、壟斷。對市場某種程度的(如寡頭)和完全的壟斷可能使得資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對這種情況的糾正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主要通過對市場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的干預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率。這方面的干預屬於政府的產業結構政策。
3、外部影響。市場經濟活動是以互惠的交易為基礎,因此市場中人們的利益關系實質上是同金錢有聯系的利益關系。例如,甲為乙提供了物品或服務,甲就有權向乙索取補償。當人們從事這種需要支付或獲取金錢的經濟活動時,還可能對其他人產生一些其他的影響,這些影響對於他人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然而,無論有益還是有害,都不屬於交易關系。這些處於交易關系之外的對他人的影響被為外部影響,也被稱為經濟活動的外在性。例如,建在河邊的工廠排出的廢水污染了河流對他人造成損害。工廠排廢水是為了生產產品賺錢,工廠同購買它的產品的顧客之間的關系是金錢交換關系,但工廠由此造成的對他人的損害卻可能無需向他人支付任何賠償費。這種影響就是工廠生產的外部影響。當這種影響對他人有害時,就稱之為外部不經濟。當這種影響對他人有益時就稱之為外部經濟。比如你擺在陽台上的鮮花可能給路過這里的人帶來外部經濟。
4、非對稱信息。由於經濟活動的參與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優勢進行欺詐,這會損害正當的交易。當人們對欺詐的擔心嚴重影響交易活動時,市場的正常作用就會喪失,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也就失靈了。此時市場一般不能完全自行解決問題,為了保證市場的正常運轉,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法規來約束和制止欺詐行為。在宏觀調控時要把握兩個原則:一是政府盡量不參與資源配置;二是一旦參與要以市場的手段來進行。針對市場失靈的三大表現,作為經濟主體的各級政府,發揮應有的經濟職能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可以採取如下對策。

首先,政府要做好提供公共物品的工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以保證整個國民經濟有良好的「硬體條件」。同時,政府還要承擔起那些投資規模大、資金回收期長而又是對經濟發展起重大影響作用的項目,如國防建設、教育、醫療衛生、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三峽工程等等。這樣,既解決了市場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給問題,保證了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同時,政府投資在過程中還可以解決相當一部分下崗工人的再就業問題,也可以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投資和生產,從而推動經濟的繁榮。近些年來,我國政府連年發行國債以專門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帶有行政壟斷性質的經營性行業,政企不分、以行政權力阻止商業競爭對手進入其市場壟斷范圍。其高經濟收益的取得是與行業的行政壟斷地位聯系在一起的,含有大量的非公平競爭因素。長此以往,諸如此類的市場失靈現象就會嚴重阻礙市場經濟的運行和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對於經濟發展中的壟斷問題和其他不正當競爭問題,政府要站在仲裁者的立場,通過建立健全各項法律法規並嚴格執法加以解決。

第二,政府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經濟、法律等制度和具體的運行體制,制定各級各類中長期的發展規劃,降低交易成本,為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軟體條件」。制度或體制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如缺乏良好的激勵制度,個人或企業的勤奮勞作未能獲得應有的報酬,就會降低其工作積極主動性,小而言之是企業的損失,若社會的大氣候如此,損失的就是國家了。再如若某人被搶劫而無人問津,沒有一個健全的制度能夠保證其財產安全或財產所有權,這個社會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經濟秩序和經濟安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諾斯甚至將制度的變遷視為經濟增長的原因,可見制度建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從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來說,當務之急是完善財產制度和市場經濟制度。《決定》也指出,要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的制定和研究,提出發展的重大戰略、基本任務和產業政策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

第三,政府還需要利用利率、國債、匯率、稅收、預算等經濟調控手段來「熨平」經濟周期,使經濟導入持續穩定的發展。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使西方世界走出了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夢魘;1998年以來我國政府的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撐我國順利走過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歲月,而且5年來一直保持7%以上的GDP的增長率,成為世界經濟的「一枝獨秀」。制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以國家的宏觀目標和總體要求為主要依據,發揮財政政策的功能,促進經濟增長、優化結構、調節收入;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保持幣值穩定、貨幣供求總量的平衡。

第四,政府要通過收入政策、稅收政策和其他相關政策,努力縮小地區之間的差異,城鄉之間的差距,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要加強對區域發展的協調和指導,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有效發揮中部地區綜合優勢,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快改革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鼓勵東部有條件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國90年代末,作出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其背景就是考慮到東部、中部與西部經濟發展的差距拉大引發了問題以及縮小差距所能帶來的收益前景,抓住了世紀之交的歷史機遇有目標、分階段的推進西部地區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近期中央再次作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決策,也是看到東北地區制度滯後、技術落後、下崗人數眾多等情況,抓住重工業化時代的到來的機遇而作出的正確決策。在收入分配方面,政府要進行效率與公平兼顧的導向,通過政策的傾斜,對不同地區和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公平與否的評價和調整。通過轉移支付、完善稅收制度、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以扶持弱勢群體,調節公眾的心理平衡,達到維護經濟穩定發展的目的。

最後,政府在實現其調節職能時,要注意不斷提高面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SARS」的傳播是對我國政府的執政能力的考驗。「SARS」之所以對經濟影響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一點是人們心理上的「不確定性」,即不知道如何預防、如何治療、何時結束、何時卷土重來等等。產生這些不確定的原因是信息沒有及時、精確、有效的披露和傳達。面對目前經濟全球化、系統開放化、行為自由化的社會,政府的效率高低衡量標准就是能否在最短的時間里,付出最小的代價而得到最優的方案來解決問題,實現對宏觀經濟的有效調控。所以,不論對於醫療衛生問題,還是金融危機、經濟安全問題,甚至國防安全問題,政府的工作效率要不斷提高。我國正處於有史以來發展的最好時機。我們要在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的指引下,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提高政府的調控能力和應變能力,彌補市場失靈的缺陷,保障我國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和健康、穩定、持續地增長。

⑵ 如何在經濟法視野下看待市場失靈

公共經濟學是經濟學與管理學的交叉學科,其研究對象是市場經濟中普遍存專在的市場失靈問題,特別屬是以政府及相關組織為核心的公共部門,為校正市場失靈而採取的各項宏觀經濟政策與措施,及其對宏觀經濟均衡與私人部門的影響。本課程著重介紹市場失靈的主要成因、公共部門的決策與行為模式、公共選擇理論、公共收入與公共支出理論、預算管理理論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和相關經濟模型。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概念是經濟法學研究的首要問題,也是經濟法立法司法等活動的基礎問題經濟法是獨立的法的部門,因為他的調整對象有特定的范圍,他只調整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而且其調整對象同其他部門法的調整對象是可以分開的。經濟法是一個重要的法的部門,它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2、引導、推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3、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4、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⑶ 我國經濟法調整方法的特徵

經濟法的歷史任務就是防止市場失效。市場失效是現代國家職能擴張的社會經濟根源,政府職能的擴張,最終是為了矯正,修復和改進市場機制,要區分經濟法與行政法的本質,就必須對市場失靈及其矯正手段做一個系統的分析。 (一)市場失效是市場運作的必然結果,但是引起市場失效的原因是不斷變化的。引起市場失效的原因可能來自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到底哪些因素是引起市場失效的主要因素,對特定的市場而言,要對具體情況做具體的分析,是沒有規律可循的。 (二)市場失效的癥候具有潛伏性,其症成具有長期性。市場失效往往是市場結構出現了問題,對市場結構上的問題進行診斷,不是單從市場主體的行為,從市場短期的表現就可以確定的,它必須對所有結構性要素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並通過市場績效的數據分析來把握市場是否出現了失效,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失效等問題。因此,這種結構性問題的暴露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准確把握它們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觀察和驗證。 (三)市場失效的發生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發性。所謂必然性,是指市場本身的局限性決定了市場失效總是會而且必然會發生;所謂偶發性,是指市場失效的實際發生是在市場運行過程中,在何時,何地發生,發生哪一種失效不具有確定性,是與特定市場環境相關的,具有偶發性。 (四)市場失效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及其原因具有根本性,制度性或結構性的。市場失效實際上是制度或機制的失效,必須通過制度的調整或創新才能最終克服這些問題。 市場失效的這些特徵就決定了對它加以矯正或調整的法律手段或方法所應具有的特性。我們認為,這些特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回應性。所謂矯正和調整的回應性是指矯正和調整的啟動及其目標是社會的需要。矯正或調整並不是目地,而是手段。通過矯正或調整是為了解決市場失效導致的壟斷,外部性,促進經濟協調發展,解決公共物品供給不足等方面的社會問題,實現公平與效率。矯正和調整的正當性和合法性由其追求的目標來決定。回應性還有一層意思,它是指各種矯正和調整的手段和措施並不是常備的,就某一時期來說,也不是必須的,而是在社會需要,在社會經濟發展所必須時才發動的,這是由市場失效的偶發性和不連貫性所決定的。 (二)預警性。所謂矯正和調整的預警性,是指矯正和調整帶有威懾性,事前勸導和警告的性質。由於市場失效具有潛伏性,其暴露過程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此,事後矯正或調整就可能會給當事人和整個社會經濟帶來非常大的損失,而且會給矯正或調整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在矯正或調整的機制上必須有預警的功效,對相關當事人給予警告,勸誡,使相關當事人進行自我調整,作出積極回應,不至於釀成災難性的後果。 (三)相機性。矯正或調整的相機性是指矯正或調整的效力不是普遍性的,它確立的一些行為標准和規則不具有一般性,非人格化的特徵,在適用上受主體的特殊性和身份的影響,如它將市場主體按照它們的交易地位區分為消費者和經營者,壟斷企業和中小企業;在權利的分配上是有選擇性的,確定了優先的順序:分別執行了優惠待遇,普通待遇和差別待遇標准;在行為的正當性判斷上,重視其實際的效果,而不是行為的本身的特徵。如某些行為,它區分了本身違法和合理原則兩種。但不論哪種行為,其正當性都已實際效果來判斷。 (四)宏觀性。矯正或調整的宏觀性是指矯正或調整的重心不是市場主體行為的規范,而是整個市場結構和市場績效,其最終的目地是要最大限度的促進整個社會共同體的整體福利。矯正或調整的宏觀性是由市場失效的結構性或制度性所決定的。 我們在認識到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的特點時,還必須搞清以下兩個問題。 (一),必須搞清經濟法調整行政管理性經濟關系的手段及其相互關系。在上面的闡述中,我們已經說明了間接行政管理性經濟關系區別與直接行政管理性經濟關系的特點,我們在此進一步說明,經濟法調整行政管理性經濟關系的手段是一種綜合手段,而非某種單一的手段或其組合。長期以來,經濟法學界認為經濟法的調整手段是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健全完善的經濟法制必然要求把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法律化,而經濟法就是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法律化的集中表現。在經濟法中,無論是經濟手段還是行政手段,都集中的表現為法律形式。例如稅收,財政,金融,價格等作為經濟杠桿是國家實現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手段,但這些經濟杠桿在經濟法中都已被法律化了,理所當然的又成為法律手段了。又如間接性的行政手段,如建議,許可等,也都在經濟法中被法律化了。因此,將經濟法的調整手段說是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是不科學的,犯了語法錯誤。 (二)必須搞清行政管理性經濟關系並不必然是行政法的調整對象,行政手段也並不必然只能由行政法來運用,而別的法律部門就不能加以運用。我們之所以將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稱為行政管理性經濟關系,因為在我國,經濟法尚未有自己的執行機關,仍需由政府部門來加以執行。其實我們認為經濟法應由其他部門來執行,我們建議這一職責由央行來承擔,至於為什麼,由於不是本文討論的問題,在此我們不加解釋。所以,行政管理性經濟關系並不全是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此外,行政手段也並不必然只能由行政法來運用,其他法律部門也可以運用,如憲法也經常運用行政手段來保障憲法的權威,在經濟法中,大部分規范由國家各種行政機關運用行政手段來執行,但這並不意味著這部分規范就成了行政法規范了,還要看其運用行政手段的力度,強度,頻度,方向,目的,作用機理等方面來區分其是經濟法手段還是行政法手段。 在經濟法學界,學者們基本認為經濟法法律部門主要有市場管理法,宏觀調控法,社會保障法等。國家在對這些領域進行管理時,有的運用經濟法,有的運用行政法。到底政府的哪些行為屬於經濟法上的行為,哪些行為屬於行政法上的行為,就要以調整方法的標准了。根據以上對經濟法調整方法的特點分析,我們不難看到: 在市場管理法上,凡是政府運用宏觀的,間接的以維護社會公益為目的的行為都是經濟法上的行為,凡是政府運用直接的,微觀的,一對一的管理的,以維護國家的行政管理秩序和國家利益為目的的,就是行政法上的行為。 在宏觀調控法上,也以上述標准來劃分,例如在稅法上,國家的正常征稅行為是行政法上的行為,但國家運用稅收手段來進行國民經濟的調控,如為促進某一產業的發展而予以減稅,為遲延某一產業的發展而加稅。又如在投資方向上,國家鼓勵的投資產業可以予以減稅或稅收優惠,不鼓勵的或需加以限制的產業,可以加稅或其他稅收措施。 在社會保障法上,國家可以運用計劃,財政,稅收,金融等手段來保障需要保障的社會群體的利益,而其他的社會保障行為則屬於行政法上的行為。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經濟法與行政法的主要區別在於其調整方法上的不同,在結合以利益分析原則,是完全可以區分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從而也證明了經濟法有自己獨立的調整范圍和調整方法,經濟法是一門獨立的法律部門。

採納哦

⑷ 市場經濟有哪些弊端 經濟法是如何克服這些弊端的

1、第一個弊端是市場失靈導致資源配置的無效率和低效率。其主要表現是壟斷、市場外部性、公共物品的提供、市場的盲目性和收入的不公平。解決壟斷的方法主要有:管制、國有化和反壟斷立法三種。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是市場失靈的第二個表現形式,因此,政府應該利用財政收入來為社會提供這些公共物品,市場失靈的第三種表現形式是市場的外部性。市場的外部性是指某種經濟活動給這項經濟活動以外的第三方或者社會的影響。國家需要安排和調節好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系,對各種資源實行有效的管制。收入不平等是市場失靈的最後一種表現形式。為了防止富者愈富,窮者愈窮這種現象的發生,也需要國家來進行調控。法律方法中主要有反壟斷法、計劃法、產業政策法、固定行政方法和招標投標法、國有資產管理法、可持續發展法和促進科技進步法等。
2、市場經濟的第二個弊端是經濟不穩定。極端的表現是幾年一次的經濟危機。整體經濟穩定是宏觀調控的總目標,就國內而言,經濟穩定包括充分就業、物價穩定、減緩經濟周期以及經濟增長。在經濟繁榮時,國家應該進行調控不使繁榮成為過熱。在經濟衰退時期,國家應該設法盡快結束衰退,啟動增長。國家經濟調節的工具就應該是需求調控和供給調控。需求調控的工具主要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表現在法律領域就是財政法和金融法。如上所述,經濟穩定維護法作為宏觀調控法的組成部分,不但具有維護經濟穩定的功能,而且也有維護市場秩序、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功能。
3市場經濟的第三個弊端是社會的不公平。經典的表現就是兩極分化。如果沒有國家的調控,富人、窮人就必然發生沖突,正如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正是因為貧富差距矛盾的激化而造成的。更有甚者導致整個社會同歸於盡,使得市場機制不復存在。通常國家是採用收入分配政策和法律來實現收入分配的平等化,縮小收入差距的。國家通過「削富濟貧」,努力使社會成員的收入平等化,以緩和社會矛盾的沖突。

⑸ 市場經濟有哪些弊端經濟法是如何克服這些

理論上來說,完全競爭市場理論依賴於一下幾個基本假設:
1、每個買方和賣方都沒有議價能力,都是價格的接收者;
2、市場上商品完全無差別;
3、買方與賣方進入或退出市場完全自由;
4、沒有任何信息不對稱。
不難看出以上幾個假設在現實生活中完全無法被滿足,因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出現「市場失靈」的現象。所以僅依靠市場機制調節經濟生活是不夠的,適當的政府幹預有利於矯正市場經濟的無效性,促進經濟發展。而法律規范就是政府幹預的重要形式之一。
經濟法中有很多相應的體現,比如,《合同法》中規定對利用市場優勢地位簽訂的顯失公平的合同可被撤銷,就防止了買賣雙方濫用議價能力的情形;《證券法》中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規定減弱了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反壟斷法》對於壟斷性質的收購的限制保護了買方的市場地位等等。

⑹ 市場失靈的表現及政府應如何矯正

市場失靈是指市場缺陷在生產社會化後顯露出來並引發的後果。市場失靈的表現:(1)壟斷的出現阻礙了資本的自由轉移,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經濟危機的周期更短,破壞力更強;(2)大企業的虧損和破產會直接影響到市場的供求關系,引起其他企業和部門的連鎖反應,甚至出現經濟危機和社會動盪。
政府的矯正主要要考經濟立法,其實這也是經濟法產生的經濟基礎。

⑺ 經濟法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有哪些應對

經濟法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有哪些人對經濟發展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這兩方面的情況下,他有自主的預付功能,這樣的話能夠更好地維持他的經濟的交流。

⑻ 論述經濟法在克服市場失靈中的作用

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需要國家宏觀調控來進行彌補它的不足。經濟法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一種法律手段的體現。

⑼ 經濟法是如何克服市場失靈的弊端的

銀行集資是王道!

⑽ 為什麼市場失靈需要經濟法去調控

這里的經濟調控准確說應該是政府宏觀調控,而市場失靈指市場無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勞務的情況。對經濟學家而言,這個詞彙通常用於無效率狀況特別重大時,或非市場機構較有效率且創造財富的能力較私人選擇為佳時。另一方面,市場失靈也通常被用於描述市場力量無法滿足公共利益的狀況。在此著重於經濟學主流的看法。經濟學家使用模型化理論解釋或了解這個狀況,市場失靈的二個主要原因為:
成本或利潤價格的傳達不適切,進而影響個體經濟市場決策機制。
次佳的市場結構。
市場失靈在某些經濟體的存在通常引起究竟應否由市場力量引導運作的爭論。而這也產生要用什麼來取代市場的爭議。最常見對市場失靈的反應是由政府部門產出部份產品及勞務。然而,政府幹預亦可能造成非市場的失靈。
市場失靈的型態
不完全競爭市場
獨占(Monopoly)
獨買(Monopsony)
寡佔(Oligopoly)
卡特爾(Cartel)
買方寡佔(Oligopsony)
獨占性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差別取價(或稱差別定價,Price discrimination)
價格吸脂策略(Price skimming)

此時宏觀調控就能發揮極大作用,宏觀調控就是指國家對國民經濟總量進行的調節與控制。是保證社會再生產協調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管理經濟的重要職能。在中國,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抑制通貨膨脹,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優化,實現經濟穩定增長。宏觀調控主要運用價格、稅收、信貸、匯率等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熱點內容
萬廣軍律師 發布:2024-05-17 11:33:04 瀏覽:412
獨立行使司法權原則 發布:2024-05-17 08:35:13 瀏覽:856
道德的生活 發布:2024-05-17 07:03:08 瀏覽:350
反道德技術 發布:2024-05-17 06:16:48 瀏覽:516
法院谷從榮 發布:2024-05-17 03:46:15 瀏覽:899
最高法院推事 發布:2024-05-17 01:53:06 瀏覽:586
三本法學考公 發布:2024-05-17 00:36:08 瀏覽:404
上海群租房條例 發布:2024-05-16 19:54:44 瀏覽:705
2012年7月勞動法自考試題 發布:2024-05-16 19:20:34 瀏覽:554
道德經弱者 發布:2024-05-16 15:10:01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