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入職保證金
1. 勞動法保證金規定
法律分析: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時不能向勞動者收取保證金。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2. 入職時交保證金,法律怎麼規定的謝謝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版證件,不得要求權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勞動合同法》第84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企業將收取押金作為勞動者進入企業的先決條件是違法的。但鑒於勞動者在就業市場中的弱勢地位,為了迫於就業也不得不默默按照企業的違法要求去做的情況,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要加大監察和處罰力度,打擊收取押金、保證金等違法行為,保證勞動者的平等就業權利,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免遭侵害。
3. 關於入職要交押金一事
2020年7月1日入職青島三利集團,入職時交了兩萬元押金,入職後上班時間上午7:30到12點,下午14:00到18:00,晚上有時還要加班,每周三周四都要開例會,不開就交100塊錢,周三是晚上7:30-9:30,周四是7:30-10:30。開會也就一個話題,感恩,說如何如何感恩公司,要走三利路,前途光明,必定成功,不走三利路,死路一條,必定失敗。尤其到了年終總結會時,兩天兩夜連續開。2021年1月2日我決定離職,在公司半年期間一共吃了6次飯,住了兩三個月宿舍,現在離職結算辦手續只退225元!半年我都沒掙兩萬!餐費300多,住宿費720,過節福利還要錢300,季度福利60,工作服6700,培訓費9700多,不明白這個工作服還有培訓費為什麼這么多?
我開始有點明白,原來,在校招上展示出來的,各種各樣的福利,是要?簽15年合同?????對方展示各種軍訓的視頻,軍事化管理!我和我舍友,面試完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啊!溜了溜了!堅決不在這里多呆一分鍾!!!然而我們三個人,出園區門的時候,我們是並排,挎著走的!一個員工,叫住了我們!!!問我們是干什麼的,我嚇住了!我舍友說我們是來面試的,那個員工說,面試的,那也不行,你們三個要成列走,就感覺被洗腦洗的很嚴重!很嚴重!
太奇葩了!要簽15年合同,要交兩萬押金!小編咨詢了律師,律師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不得扣押勞動者證件和要求提供擔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建議員工攜帶身份證明以及能夠證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去勞動監察大隊進行舉報。如果無法解決,下一步建議員工去勞動仲裁大廳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返還押金。
4. 以合同上勞動報酬不明確,收取保證金為由辭職,能得到經濟補償嗎
合同上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規定: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本條是關於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的情況的規定。
入職時收取保證金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與此同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定: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般情況下,勞動者主動辭職,沒有權利向用人單位主張經濟補償金。但要是用人單位為逃避因解除勞動合同而應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補償,往往採取一些非法手段或者欺詐手段,迫使勞動者自行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這樣的情況下勞動者「自願」離職是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關注詢律,每天get一點小知識~
5. 入職收取押金合法嗎
【法律分析】
不合法,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在招聘員工時,要求單位財務人員、銷售人員或其他可以掌握用人單位財產的勞動者提供擔保或風險保證金。對此,《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的禁止擔保義務。即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如發生上述行為,單位將被處以行政處罰並須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因此律師建議,當員工入職時,用人單位務必不能以任何形式收取和扣押勞動者的財物,或採取其他方法變相收取所謂的報名費、培訓費和服裝費等,上述費用在發生勞動爭議時極易被認定為保證金。也不能扣押員工部分工資作為擔保。同時,不能要求勞動者提供任何其他形式的擔保,例如,要求由自然人提供擔保或承擔連帶責任,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擔保作用,還將被處以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6. 用人單位能否向勞動者收取入職押金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7. 入職需交押金是不是違反勞動法
入職需交押金違反了《勞動法》。《勞動法》有明確規定,單位不能收取員工保版證金或權押金。不要直接拒絕,應當用單位的名義或匿名舉報,看看勞動部門怎麼處理。應當向動局的勞動監察支隊舉報,他們是專門查處違法行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8. 入職交押金合法嗎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於入職讓交押金的情形,是不合法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9. 請問員工入職交保證金是否違法
入職讓交保證金的不合法。當員工入職時,用人單位不能以任何形式收取和扣押勞動者的財物,或採取其他方法變相收取所謂的報名費、培訓費和服裝費等。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它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法律分析】
任何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都不能收取入職保證金,這是違法的行為。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所以說,公司索取員工押金是違法的,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要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10. 簽勞動合同需要交押金嗎
單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是不需要員工交納押金的,因為勞動合同是一種僱傭關系,如果單位向員工索取押金,這屬於一種違法的行為,員工可以去勞動部門反映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