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與婚前財產協議
1. 婚前財產協議屬於合同嗎
你好!深圳市廣東維強律師事務所婚姻家庭李浩律師為你解答:
合同的定義如下: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廣義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門中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狹義合同指指一切民事合同。還有最狹義合同僅指民事合同中的債權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婚前財產協議屬於合同范疇。
2. 婚前財產協議怎麼寫有效
婚前財產協議只要符合合同有效的要件就是有效的。
婚前財產協議也是一種合同,是即將結成夫妻的兩人對雙方的財產狀況進行約定的合同。根據合同意思自治的原則,只要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並且雙方協商達成了一致,婚前財產協議都是有效的。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婚前財產協議是合同的一種,所以可能導致合同無效的情形也可能導致婚前財產協議無效,包括:
(一)因欺詐脅迫訂立且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可能導致合同可撤銷的情況,也可能導致婚前財產協議的可撤銷,包括: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二)訂立合同時顯示公平的合同;
(三)因欺詐訂立的合同;
(四)因脅迫訂立的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3. 婚前財產協議可以不公證嗎,婚前財產約定有效嗎
我國《婚姻法》沒有規定婚前財產協議要以「公證」作為生效前提條件,婚前財產協議只要是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達成合意的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相關法律禁止性的規定,就可以生效。
4. 婚前簽訂的結婚協議有效嗎
一種觀點認為該結婚協議書有效。
理由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本案中沈某與周某通過書面形式訂立協議對沈某婚前的財產作出約定,符合婚姻法第十九條之規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第二種觀點認為該協議無效。
理由是婚姻關系是人身關系,不能附條件,雙方之間的協議不能單純確定簽字即生效,而是基於婚姻這個關系,如果雙方之間最後未確立夫妻關系,那協議就不會生效。雖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之間可以對財產進行約定,但約定的前提是雙方已為夫妻關系,本案中雙方簽訂協議時尚未辦理結婚登記,該協議因違反法律規定而無效,由此不能依據此協議進行房產分割。
簡要分析:
雙方之間所簽訂的結婚協議書應有效。
首先,男女雙方確立婚姻關系而形成夫妻關系。
所謂夫妻關系,是指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相互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包括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男女之間結為夫妻關系後,相互之間具有了一定的法律關系,如相互忠誠、相互扶養的義務和相互繼承的權利等;婚姻法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可見我國現行夫妻財產制是法定財產制和約定財產制相結合的制度。綜上,夫妻之間可以對財產以書面方式訂立合同。
其次,符合合同有效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合同無效: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本案中沈某與周某之間所訂立的結婚協議書不存在上述合同無效的情形。
再次,約定財產制是夫妻通過協議確定財產的產權制度。
約定的時間可以在婚前也可以在結婚後,約定的財產可以是婚前財產也可以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財產的權屬關系可以是共同所有、各自所有,也可以是部分共同所有、各自所有。根據我國現行司法解釋規定,夫妻雙方就財產關系所作的書面約定及無爭議的口頭約定,除規避法律的外,均
5. 婚前房產協議有效嗎 簽訂婚前協議注意事項
一、婚前房產協議的有效性
1、只要內容不違法對你們兩人是有效的,但是還有個前提條件是必須登記結婚了才生效。
2、公證一下比較好。因為公證時,公證員會給你們的協議進行法律上的把關,避免了無效條款。同時,公證後的協議法律賦予它強制執行的效力。
第一、公證員都是法律專業人士,會對你協議內容進行審查,預防糾紛。
第二、公證處出具的公證書具有較高的證據效力,如果將來找不到協議對方的人,公證書也證明了合同的真實性。而不公證的合同找不到對方的情況下,難以證明合同真實性。
第三、公證處的檔案保管期限最短是20年,你的合同即使丟失了,也可以在公證處的檔案中查找到
二、婚前房產協議注意事項:
1、婚姻協議是雙方同意,雙方簽署,通過了公證的合同。婚姻協議不需要向法庭申請,在簽署之前也無需復審。但協議中的內容應該是真實的,不能欺滿對方。
2、不真實的闡述,不完整的坦白是不允許的。婚姻協議應真實完整,要求雙方都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得到什麼,可以放棄什麼。如果雙方的闡述都不真實,那麼這份婚姻協議將無效,不能成為法律依據。
3、婚姻協議可包括雙方的婚姻期間的權利與責任。婚姻協議在19世紀非常盛行,目的是要保護女性財產繼承人。貪女人的錢而與她結了婚的流氓應該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4、在婚姻協議中,雙方都可以享有法律所給予的權利。但其中任何一方都可以自願分給對方一部分財產。如果雙方有共同的生意,共同的收入,那麼協議可以闡明誰負責掌管生意,誰控制投資管理收入。協議也可表述某些資金屬於共同資金,甚至可以規定在婚姻期間怎樣消費某些資金。
5、婚前財產協議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最好採用律師見證或公證;起草婚內財產協議相關條款一定要具體清楚,不能含糊其詞,表述要清楚完整,具有可操作性。
(5)合同法與婚前財產協議擴展閱讀
涉及房產轉讓的這類婚前財產約定,其法律性質為贈與協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86條的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合同法》第187條同時規定,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而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房產恰恰是需要辦理登記手續的。
去年底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徵求意見稿)第七條表述為:「婚前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一方在贈與房產的權利轉移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已經辦理公證的除外。」
雖然這是個徵求意見稿尚未正式公布,但也反映出最高人民法院的傾向性意見。這是我國法律對不動產包括房產的特殊規定。
因此,為了防止贈與人擅自撤銷贈與,強化涉及房產贈與的婚前財產協議的效力,最穩妥的方式是協議簽訂後及時辦理過戶。
《婚姻法》第17、18條規定的法定的夫妻共同財產制度,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是首先尊重夫妻之間的「財產約定」的,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才適用法定的夫妻財產制度。
因此,如果未婚的夫妻雙方已經對自己現有和未來的財產有了安排,想給自己的女兒多一些經濟上的保障,都可以通過婚前財產協議來實現。
6. 婚前財產協議只有雙方簽字不公證以後發生財產糾紛有沒有法律效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五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的規定是有效的,但是如果發生糾紛後,按照法律規定的解決步驟是,首先由男女雙方自行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再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確認協議有效,經法院審理認為沒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將判決合同有效,並要求義務人在判決規定的期限內自覺履行義務,在此期限內沒有自覺履行義務的,你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7. 婚前協議可以是女方的財產歸自己,男方的財產共有嗎
婚前協議可以約定女方的財產歸自己,男方的財產共有。但是婚前協議書是否有效,關鍵看你們的協議是約定什麼的。
關於男女雙方是否能簽婚前協議問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規定,「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因此,男女雙方能簽婚前協議。
關於男女雙方簽訂的婚前協議效力問題。所謂婚前協議,可以理解為的合同的一種,既然是合同,應該遵循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雙方約定的事項必須是合法的,是真實的意思表示,沒有任何的欺詐或脅迫。
風險提示:
(1)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到公證處對婚前協議進行公證,進一步保障效力。
(2)婚前協議畢竟是男女雙方關於財產的內部約定,至於婚後所產生債務以及是否能夠對抗第三人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8. 婚前協議書怎麼寫有效
婚前財產協議要寫明男女雙方的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寫清楚簽訂協議的目的,明確婚前財產及婚後財產的范圍和歸屬,債權債務的享有與承擔,共同生活基金,身體健康狀況、婚姻狀況承諾等內容。
有效的婚前協議書至少要符合以下條件:
1、書面形式;
2、雙方出於自願簽字;
3、明確婚前財產的范圍;
4、雙方沒有惡意串通,訂立的協議沒有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