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二建合同法債務轉移抵銷權

二建合同法債務轉移抵銷權

發布時間: 2022-05-24 06:23:59

⑴ 合同債務轉移後抵銷權也隨之轉移嗎

法律分析:合同債務轉移後抵銷權不隨之轉移。只有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的情況才具有抵銷權,所以債務轉移抵銷權不會隨之轉移。債的抵消是指二人互負債務時,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的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同等數額內互相抵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五百四十七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是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第五百六十八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到期債務抵銷;但是,根據債務性質、按照當事人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⑵ 為什麼合同權利轉讓抵銷權隨之轉移,而合同義務轉移抵銷權不隨轉移

我國合同法第八十三條雖然規定了債權轉移時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提出抵消,但並不能推出你的這個結論,因為合同法的宗旨是「法無明文禁止即許可」,之所以我說不能退出你的這個結論理由如下:我國合同法中規定了兩種抵銷:法定抵銷和約定抵銷。法定抵銷只要符合合同法九十九條的規定那麼就可以抵銷(只要沒有約定不能抵銷),甚至不用爭得另一方同意,因為是通知到達即生效,所以不用管合同雙方是否變更,只要是合同一方就有權;再說約定抵銷,所謂約定就是不問標的物的種類、品質等,只要達成合意就能抵銷,所以這也不管合同雙方是否變更。再者,就算債務人變更,根據合同法規定,債務轉讓需要得到債權人同意,既然債權人同意轉讓,那麼對於裝讓後的債務人是否和自己互負債務也是知曉的,所以我認為債務轉讓抵消權不轉讓這種說法在理論上根本沒有必要存在。

⑶ 合同法地83條,債務人的抵銷權是什麼意思,舉例說明,通俗易懂的

1、三個人:假設你是債務人,我是債權人,甲是受讓人
2、你欠我100元錢,同專時你手裡也有我沒發給你的工資屬50元(就是我沒支付給你的工錢)。
3、現在我把你欠我的錢書面通知你轉讓給甲了,由甲做你的債權人。
4、這時你就可以在還甲欠款時扣留50元的工錢,把剩下的50元給甲。

⑷ 合同法第83條中債務人的抵銷權是什麼意思

1、三個抄人:假設你是債務人,我是債權人,甲是受讓人。

2、你欠我100元錢,同時你手裡也有我沒發給你的工資50元(就是我沒支付給你的工錢)。

3、現在我把你欠我的錢書面通知你轉讓給甲了,由甲做你的債權人。

4、這時你就可以在還甲欠款時扣留50元的工錢,把剩下的50元給甲。

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債務時,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額內相互消滅。

根據我國《合同法》

第八十三條【債務人的抵銷權】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第九十九條【債務的抵銷及行使】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一百條【債務的約定抵銷】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⑸ 債務轉移或者轉讓後,抗辯權和抵消權如何轉變,效力如何

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從該條立法旨意和語句結構上分析,該條已說明了債權人為債權轉讓的通知人。合同法第八十條第二款更明確地規定了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即債權人轉讓債權而對債務人作的通知,一經通知便不得撤銷。由此可以更清楚地解讀出,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債權轉讓的,只能是債權人(權利轉讓人)。更進一步說明了只有轉讓債權的人,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和做出真實的意思表示 ,也只有自己真實的意思表示到達特定的義務人即債務人,轉讓行為方能生效。經以上分析,可清楚地得出,債權轉讓時只有債權人通知債務人方發生法律效力。合同債務轉移後,從債務也隨之轉移。債務人轉移義務的,其從債務隨著主債務的轉移而轉移,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比如,為了實現債權而設定的抵押權、質權等權利以及主債務的利息等從債務,都隨著主債務的轉移而轉移給新的債務人承擔。但是,有的從債務是專屬於債務人本身的,比如違約金,這些從債務不隨主債務的轉移而轉移。盡管債權轉讓主要在債權人與受讓人之間完成,但債權轉讓並非因此與債務人無關。因為在債權轉讓生效的同時,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也同時消滅,債權轉移於受讓人(即新的債權人),受讓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隨之建立起來。在我國,法律對債權轉讓的規定,經歷了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從傳統民法的債務人同意主義,到合同法採用的通知主義,體現了對債權人自由處分的尊重,也不忽視對債務人的保護。 債權轉讓通知義務未及時履行只是債務人享有對抗受讓人的抗辯權,它並不影響債權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債權轉讓協議的效力。因此,雖然起訴在先,債權轉讓通知在後,轉讓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⑹ 合同法八十三條規定,債權轉讓中債務人可對受讓人抵銷,那麼,債務轉讓時,債權人可以對受讓人抵銷么

第八十三條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首先,債務轉讓要經過債權人的同意,如果債權人不同意,那麼債務轉讓無效,其次,在債權人同意的情況下,債務轉移到受讓人,受讓人對債權人享有債權,並且雙方債務已經到期,那麼債權人可以主張抵消,因此必須要滿足一定條件才可以

⑺ 合同法中,合同義務轉移,抵銷權不轉移為什麼

一、抵銷權的概念、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已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依照合同的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從該條規定可以看出,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到期債務時,各以其債權以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數額內相互消滅。並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條之規定,抵銷可以經雙方當事人的合意而形成。從合同法的前述二條款可以看出,抵銷可分為二種,即法定抵銷和合意抵銷,二者主要是依據其產生的不同而進行劃分。法定抵銷系合同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的,在性質上為形成權,即由法律規定其構成要件,並依享有抵銷權的當事人以單方意思表示發生互負債務抵銷的法律效力。合意抵銷指雙方當事人共同意思表示,而在雙方當事人之間達成一種互負債權債務抵銷的合意或稱合同,它可不受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的限制,僅依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發生法律效力。 法定抵銷的構成要件 法定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同種類的債務,且債務均已屆清償期時,為使相互間所負相當額之債務同歸消滅的一方意思表示。用作抵銷的債權,稱為主動債權,被抵銷的對方當事人的債權稱為被動債權。法定抵銷如前所述為形成權的一種,只有具備一定的要件,才能形成該種權利。第一、須二人互負債務,互享債權。抵銷的目的在於使對等數額內的債權債務消滅,故只有雙方債權的存在為必要前提。同時,當事人存在的二個債權債務關系必須均為合法,如其中有任何一個不法,即不得進行抵銷。另附條件的債權中,如所附條件未成就前,債權尚不發生效力,自不得為抵銷,如其為解除條件,則條件成就前債權為有效存在,故得為抵銷,對於已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因其不具備強制力,故不得進行抵銷,附有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債權,不得以其為主動債權而主張抵銷。第三人的債權也不得進行抵銷。第二、須雙方債的標的種類相同,即同為種類物,如金錢或質量同一的同種物等,質量較差的種類物不得作為主動債權主張抵銷,而質量較好的種類物可作為主動債權主動抵銷。第三、須雙方的債務均屆滿清償期。抵銷具有清償功能,應當自債務已屆清償期始得為抵銷。當然,未屆清償期的債務的債務人如放棄期限利益,也可用於抵銷。在破產程序中,破產債權人對其享有的債權,無論是否已屆履行期限,無論是否附有期限或解除條件,均得抵銷。第四、雙方的債務的需可用於抵銷。不得為抵銷的債權主要有以下二種,一是性質上不得用於抵銷的,如不作為或撫養費等;二是法律上規定不得為抵銷的,如禁止強制履行的債務、因故意侵權行為產生的債務等等。 合意抵銷 合意抵銷系當事人雙方為消滅相互間的債權債務而達成的合意,是通過協商而達成的對權利義務的處置,故理解起來比較直觀,本文不作過多贅述。 二、抵銷權的行使方式及其效力、效果 如前所述,抵銷權的性質是形成權,適用民法關於意思表示的有關規定,其行使可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第二款規定: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附期。」故這種意思表示一經抵銷權人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並不依對方當事人的同意與否作為必備條件,因而也不應以訴訟上的裁判為必要。主張抵銷者只要享有民事行為能力,並對債權有處分權即可作出,並於通知到達對方當事人或無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處發生法律效力。同時,抵銷不得附有期限或條件,這是因為附期或條件與抵銷的本意相悖,也可能損害對方當事人的利益,另外依形成權的特性抵銷一經作出,即不得撤回。抵銷一經作出一般發生以下幾種效力:第一、雙方互負的債權債務按抵銷的數額歸於消滅。雙方債務數額相同時,其互負債務均歸於消滅。雙方債務為不等時,債務數額軟較小一方的債務消滅,債務數額較大者,發生一部分消滅的效果。第二、債權債務關系因抵銷溯及至可為抵銷時消滅。雙方的債務清償期有先後的,當以在後的清償期屆至時為准。抵銷的溯及力所發生的效果還包括:從可以抵銷時起,即發生不支付利息的後果,同時也不承擔違約責任,不承擔賠償責任等。另抵銷於可為抵銷時即可為之,換言之,當抵銷的要件成立時,當事人即可主張抵銷,法律並未規定抵銷權的行使期限。

⑻ 合同法對債務相互抵消是怎樣規定的

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債務時,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內債務在對等額內相互消滅容。
根據我國《合同法》
第八十三條【債務人的抵銷權】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第九十九條【債務的抵銷及行使】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一百條【債務的約定抵銷】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熱點內容
usc法學院 發布:2025-05-18 01:56:21 瀏覽:549
婚姻法女方有外遇 發布:2025-05-18 01:55:58 瀏覽:857
婚姻法打醫學生理名詞 發布:2025-05-18 01:48:01 瀏覽:736
合同法212條到236條 發布:2025-05-18 01:46:31 瀏覽:338
為什麼要依法治教 發布:2025-05-18 01:46:30 瀏覽:59
彭宇案的法官怎麼樣了 發布:2025-05-18 01:45:37 瀏覽:863
勞動法可以罰款嗎 發布:2025-05-18 01:45:37 瀏覽:166
做律師忙嗎 發布:2025-05-18 01:45:28 瀏覽:660
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工作怎麼樣 發布:2025-05-18 01:40:31 瀏覽:425
學習幹部選拔任用條例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18 01:35:36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