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勞動合同法
『壹』 用人單位不按規定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承擔什麼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這一規定明確了用人單位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或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法》的這一規定是該法的一個亮點。有利於促使用人單位依法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具體分為兩個方面: 其一,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責任。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後,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這是用人單位的一項義務,但實踐中許多用人單位並不履行這一義務,也沒有法律責任的規定,致使《勞動法》的規定形同虛設。該條規定解決了這一難題,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就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言外之意,用人單位不是總拖延著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嗎,那好,你只要捨得出錢,你就拖延著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吧。實際上,用人單位不訂立勞動合同就是為了多撈取一些利潤,如果反而要拿出更多的錢,相信用人單位會肉痛的。 其二,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與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一樣,用人單位只要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要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貳』 公司試用期滿三個月不給予轉正,也不給予辭退處理,這樣合法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兩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試用期滿公司沒有提出異議的,就說明你已自動轉正。 2、社會保險應該自員工入職之日起開始繳納。 3、建議:找老闆再談一次,如果還沒有結果,就選擇以下措施:1、搜集相關證據,申請勞動仲裁。尋求法律的援助。2、離開本公司,降低你的損失!
『叄』 在私營企業不簽訂勞動法合同是否觸犯法律
可憐你啊!
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你可以去申請仲裁,這樣單位需要從第二個月開始支付給你雙倍工資,直到簽訂為止;滿一年還不簽訂,你們的合同自動變成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所以,如果你想在這么無良的單位繼續幹下去的話,我看你可以按兵不動,等到轉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了之後,如果哪一天公司要炒了你,你還可以撈一大筆補償金,而且之前欠你的雙倍工資也要補上。
亂加班也犯法,但是現實中這種情況太多了。至於他培訓什麼,那你無權干涉,但是如果隨便亂扣工資可不行,但是前提是你要證明是「無故」剋扣工資。因為如果人家規章裡面寫清楚了,違反職業道德就是違紀,要扣錢,你也很難說就一定不合法——關鍵是發聲爭議時看法官怎麼認定了。
當然,超時加班這肯定是錯的,《勞動法》裡面有規定,你可以按照上面算一下到底超時了沒有。
參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06/30/content_6311563.htm
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http://www.cnfalv.com/a/tw/1892.html
『肆』 公司不給員工買五險一金違反勞動法嗎
違反勞動法,公司拒不繳納五險一金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社保徵收機構或者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伍』 韓國對中國的勞動法
韓國人這樣看待中國的新《勞動合同法》
最近,中國國內的韓國企業無故撤離成為了問題。據說,因為擔心造成韓中之間的貿易摩擦,或者逐漸傳開導致國家形象受損,新政府也在思考如何做才能增進與中國之間的關系。中國國內的韓國企業家也紛紛藉此機會要求新政府發揮作用。他們要求稱,隨著新勞動合同法的出台等中國企業環境發生巨大變化,中國有必要完善制度,以便使企業能更容易破產。目前正在中國青島地區經營傢具製造工廠的筆者認為,中國市場的劇變帶來了很多困難,政府有必要根據中國市場的變化制定全面的長期戰略。特別是,希望韓國政府能要求中國政府就制度和法規等進行充分的事前通告,以便使企業能有充分的時間去適應中國環境的變化並制定對策。另外,希望申報破產時退還適用於吸引企業的各種優惠待遇等中國政府的中心法案得到改善。
但是,韓國企業家忽視的一點就是:中國勞動市場的變化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
中國此次頒布的新勞動合同法表明中國的勞動政策正在向「保護勞動者路線」轉換。旨在穩定僱用的誘導勞動合同長期化、加強工會職能、加強勞動者解僱條件等都是如此。這意味著中國政府開始全面關注一直隱藏在快速增長背後的勞動問題。
上世紀70~80年代,韓國勞動者處於長時間勞動、低工資、難以忍受的勞動環境中,以1987年修改勞動法為開端,勞動界的民主化要求通過制度反映出來,同時還經歷了勞資關系改革委員會的公論化過程等,這和中國一樣,都是循序漸進發展的時代變化的開端。但是,中國國內的韓國企業家仍然以低工資為目的,把中國市場視為逆出口為主的投資場所。這無異於對低工資和惡劣的勞動條件等閑視之的70~80年代的韓國企業家。中國的企業限制規定雖然比以前復雜,但和韓國相比,目前的限製程度還很低。也就是說,中國現在仍然是充滿魅力的市場。如果不能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只想「回歸過去」,真就只有半夜逃走這一條路。值得留意的是,鄰近的日本已經開始從勞動密集型投資向意在直接確保中國國內市場的當地市場指向型投資轉變。市場不會因為個別人而有意圖、有計劃地改變。因為,企業不僅要適應目前劇變的環境,還要預測未來的環境變化。這不是中國政府的分內之事,也不是韓國新政府的任務,而是企業自己的責任。(
『陸』 一月份工資沒發到了3月,如果起訴老闆有沒有工資培嘗
一月份工資至今沒發,違反了《勞動法》第五十條的規定,涉嫌剋扣或拖欠工資。
如果因此而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與單位的勞動合同,可以主張已工作期間的經濟補償,以及被拖欠或剋扣的工資。
屬於勞動爭議,可通過申請勞動仲裁的方式予以解決。
『柒』 勞動合同法第39條和40條的內容有哪些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捌』 員工因為抑鬱症曠工單位能開除嗎
員工因為抑鬱症曠工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單位不能開除,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的,單位才可以開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假、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8)撈勞動合同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中規定: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三)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四)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第二十四條 用人單位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應當寫明勞動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於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玖』 勞動法有沒有相關規定 如果和企業有簽勞動合同 自己再創業是違法的
勞動法並沒有規定,如果和企業有簽勞動合同,勞動者再創業屬於違法。但是如果勞動者在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時,再創業屬於嚴重違反企業規章制度的行為的,企業可以依法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所以,當事人可以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